一、服装工艺模板的起源
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德国和日本开始全面发展经济。它们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服装生产方面所需求的设备也一直是被研究的对象。从缝纫机到现在的电脑平车其实就是一个由加工速度慢到快的技术改革过程,这个过程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服装专机解决了部分的技能要求,但大部分的技能要求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服装材料的柔软特性,模板作为一种工具在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研究中诞生了。
在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开始在比较固定的工序如衬衫的领子和西装的袋盖上试用服装模板。当时用钢材做模板显得很笨拙、工艺也比较简单,固定是由磁铁等其他辅助工具来实施的,但在当时还是给服装生产带来了不错的效益。以致后来中国花重金引进的西装、衬衫生产线,也一直用很高的技术成本和维护成本运行。后来,日本人把材料换成有机玻璃并对服装模板技术进行改良,扩展到多种工序的使用上。现在的花样机就是结合模板技术改良的产物。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模板技术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服装企业,由于成本和模板技术问题,开始也只是很小一部分企业在应用。到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新型技术、新型材料、自动化科技设备开始出现在各行各业。进入2000年以后,服装行业的劳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直线上升,加剧了服装企业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服装CAD、CAM解决了服装制作生产前的智能自动化,同时引发了服装工艺模板技术从业者对服装车缝自动化生产的思考与研发。服装工艺模板技术的应用范围随着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而迅速扩张,它的价值开始得到很多服装企业的肯定和青睐。
服装模板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广东的港资企业联亚制衣有限公司,该企业在2003年组建了模板研发项目组团队远赴德国、日本学习模板技术、JIT生产、管理系统等。通过近十年不断地研发服装模板技术与服装模板自动化缝制设备,以及与新型的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现在模板缝制生产应用率在80%左右。在十年后的今天,当不少企业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联亚公司却因为当初的未雨绸缪,换来今天的从容。
在2005年初,服装行业出现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品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服装制造成本每年递增,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些企业甚至开始出现亏损状态。服装模板技术应用以能使产品品质同质化、标准化,提升产量、降低成本,降低工人操作技术等特点,在服装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好评。服装模板技术也随着企业的关注度被从业者加快设计与制作研发。靠手工完成的设计与制作和软件、自动化设备产商共同研发,实现服装模板设计全部由电脑完成,自动化切割模板开槽。这使服装模板设计与制作时间缩短,应用在车缝上更流畅,效益更高。服装模板技术也随之日渐成熟,模板技术开始替换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很高的专机,如自动开袋机、自动开筒机等设备。
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来袭。服装行业遭受重创,订单突然减少,劳工成本每年增幅加大。服装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经营很难产生利润,服装行业开始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服装模板技术组织机构和咨询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他们在服装模板设计与工艺制作领域有了开创性的突破。从局部的模板使用到大面积的模板应用;从简单的领子、袋盖车缝到复杂的装领、装袖、免烫贴袋等高难度工艺制作;从普通平车改装模板车缝到半自动缝纫机车缝、全自动缝纫机缝制应用;从模板技术的开发到模板技术管理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培训,应有尽有。为服装行业生产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给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我国服装工艺模板发展历程
①1979年由外资企业引入国内,局限于少数工序应用。
②20世纪90年代末,广州服装从业人员开始接触服装模板操作。
③2000年左右,服装模板技术进一步得到普及。
④2005年左右,因企业面临招工问题,服装模板技术应用要求提高,引入了CAD与切割机技术,服装模板技术发展有了质的突破。
⑤2012年7月,首届服装模板技术研讨会暨中国服装模板联盟成立。
⑥至今,服装模板技术已然成熟,与之对应的CAD绘图软件的智能化、模板切割机的高效化,优化了服装模板技术,工艺应用从部件工序到整件工序,从部分服装类别到全部类别服装。
三、服装工艺模板的发展与未来
1.促进服装工艺模板发展的因素
①服装模板技术整合学习。服装模板技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而前期对于模板技术的制作以及应用,操作者需要整合各种技术手段,包括CAD的快速样板能力、切割设备的操作能力、模板的工艺使用能力等。因此,服装模板看似简单但对于技术的考察却十分重要,学习者应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与应用。如今,多数企业的技术部门基本可以达到学习应用服装模板技术的条件,但是做好技术整合与合理的分工合作却势在必行。
②服装模板技术应用企业的优化管理。服装模板技术的实际应用对管理有一定的要求,任何新型技术的推广与发展,都需要企业本身的配合。因此,对于企业本身的管理应该进行优化,才可以更好地配合服装模板的发展与应用,主要的产业力量还是在于工人,服装模板作为智能化操作技术,只需要工人简单地配合操作即可。因此,企业的优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服装模板技术的应用。
③服装模板技术与现在的科技设备的联合使用。比如CAD、模板切割机等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如今服装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科技设备越来越呈现出优势,如果车间应用服装模板和新型的科技设备,那么无疑将锦上添花、领先一步。而现在除了服装模板技术应用,自动模板缝纫机在很多技术层面、工艺部件的应用上也十分先进。因此,在发展模板技术的同时,应用辅助与科技设备,重新整合企业格局将无往不利。
2.制约服装工艺模板发展的因素
①企业认识不足。对于模板技术来说,是对生产线的彻底改造,从而实现标准化、流水化、高效化作业;多数企业主管对于新兴的服装模板技术认识不到位,多抱有观望态度,不能充分了解与认识服装模板的先进性,这也与国内服装生产企业信息化渠道不足有着极大关系;因此应该加强服装模板技术的深入推广,了解企业的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的难处,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与肯定。
②技术一体化人才不足。服装模板是结合了服装样板与缝制工艺以及先进的服装CAD技术与自动化科技切割设备的一体化技术,对于操作模板制作的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往往要求企业部门之间进行紧密协调合作。因此,技术一体化人才不足以及部门间协调作业不够紧密等因素往往会造成了服装模板技术不能及时、深入地普及应用。
③企业管理不足。服装模板技术的应用完成了生产线的标准化、流水化、高效化作业,因此传统的服装部门、车间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要加强部门协作、优化企业管理、协调任务分配等,才能更加有效地凸显服装模板技术的先进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