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进展

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进展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国外相比,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编制与开发较晚。一大批学者主要集中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引进和修订上。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内受试群体面临的问题。苏永华以修订过的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为测验工具,比较中学生与成人的职业兴趣。

与国外相比,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编制与开发较晚。虽然20世纪初有一些对西方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介绍和引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真正开展起来。3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 对国外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引进和修订

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建立在对国外职业兴趣工具的引进与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龙立荣(1991)较早且全面地对“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量表”(Strong-Campbell Interest Inventory,SCII)、“库德职业兴趣量表”(Kuder Occupational InterestSurvey,KOIS)和霍兰德“自我导向搜寻量表”(The Self-Directed Search,SDS)三个国外著名职业兴趣测验工具进行了介绍。一大批学者主要集中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引进和修订上。比如,时勘(1993)介绍了霍兰德“自我导向搜寻量表”(SDS)及使用方法。白利刚、凌文辁和方俐洛(1996,1998)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模型理论为依据,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与职业分类体系的特点,编制了由活动、潜能、职业和自我评判四部分组成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验证结果表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刘少文和袭耀先(1999)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并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了符合中国文化和职业分类体系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调查量表。量表分职业、工作活动、娱乐活动和自我评价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均有六个分量表,共268个项目,并按“喜欢”4分,“比较喜欢”3分,“不太喜欢”2分,“不喜欢”1分进行记分。测验结果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1~0.90(平均0.87),两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61~0.80(平均0.70),结构效度理想(六个因素解释率为68.4%),实证效度较为理想。刘长江和詹姆斯·朗兹(James Rounds,2003)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在考察了许多有关中国职业兴趣的研究之后认为,三层三分组模型(TTP)和空缺的八分圆形模型(TOCM)两个模型更适合于中国。郭兆明(2012)以霍兰德SDS-R(1994)为例,对职业兴趣评估、表达和对等性等进行了探讨研究。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国外的其他职业兴趣理论与测验工具进行介绍和研究。白立刚(1996)根据特蕾西和朗兹(T. J. Tracey & J. Rounds,1996)的研究,分析了1965—1985年的职业兴趣量表,对11个职业兴趣量表测量的职业兴趣的104个相关矩阵进行分析,职业兴趣存在六种类型。但是该研究没有证明特蕾西(T. J. Tracey)的职业兴趣的球型模型。龙立荣(2005)将PGI原版运用于中国样本,证实了PGI的球型结构在中国职业兴趣中的存在,但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同时指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名望是职业选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为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能更好地运用PGI,需要对这一测验工具进行适当的修订。赵守盈、王洪礼和骆文淑(2006)对职业兴趣与职业自我效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丁丽玮(2011)根据职业兴趣探查量表(OIPs)简版进行了修订和调查研究。

(二) 为初高中学生开发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

我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内受试群体面临的问题。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初高中学生需要升学,尤其是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进行专业和职业选择等问题,使得职业兴趣测验工具越来越受到初高中学生群体的积极关注和应用。

早在1987年,冯伯麟就分析了库德职业兴趣量表(KOIS)和霍兰德的VPI等量表,探讨了我国高中生职业选择中的兴趣因素,认为我国当代高中生的职业兴趣可分为七种类型,并验证了人格、兴趣类型和职业类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李逢玉(2005)采用五量级计分方法,面向高中生群体编制了《高中学生职业兴趣调查问卷》,共包括七个维度共42个项目。测验表明,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24 8,各分量表的α系数为0.672 4~0.855 0;分量表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介于0.403~0.736,达到0.01的显著水平。张永忠(2006)利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发现高中生的职业兴趣存在一定的学科和性别差异。王金吉(2007)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编制了面向高中生升学指导的职业兴趣测验量表。龙立荣、彭平根和郑波(1996)对霍兰德SDS(1985)进行了项目和职业搜寻表修订,使之更符合中国背景,并在中学生中进行了适用性验证。测验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范围为0.64~0.90,分半信度为0.57~0.88,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良好。同时,不同年级的中学生职业兴趣存在显著差异。修订工作还建立了不同年级中学生职业兴趣的常模。苏永华(2000)以修订过的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为测验工具,比较中学生与成人的职业兴趣。蔡永红等人(2002)参考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编制了适合中学生的职业兴趣量表,测验结果表明,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中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兴趣存在显著差异。张厚粲、冯伯麟和袁坤(2004)参考了国内外不同职业兴趣研究与测验工具,编制了一套适合我国中学生的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升学与就业指导测验》,为高中生填报大学专业时提供帮助。该量表分为七种职业兴趣类型,每20个项目构成一个类型,共140个项目。选项从“非常不喜欢”到“非常喜欢”,采用6点记分形式。施测结果表明,七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在0.89以上,两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72~0.83,七个因素解释率为45.35%,结构效度较好。

除了吸收借鉴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与测验工具外,一些学者还学习和改造利用了其他一些职业兴趣测验工具。如,郑日昌(1988)根据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心(ACT)的“职业兴趣、经历、技能评定量表”(ACT-VIESA),修订编制了“中学生升学就业指导评定量表”(VIESA-R),为进行大规模的职业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柯友凤(1996)利用ACT的无性别差异兴趣问卷对我国中学生职业兴趣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兴趣存在显著差异。葛树人、余嘉元和万书玉(1996)报告了对1994年版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调查表(SII)中文翻译过程的情况。通过对英文版和中文版量表进行对照检验,317个项目中的302个项目(95%以上)都达到了语义及推理的一致性,表明两个版本的量表有高度的等值性。张宇(2013)把最新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个人球型职业兴趣量表简版”(PGI-S)修订为中国本土化版本(PGI-SC),并对我国高中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PGI-SC有良好的信效度;高中生群体以及各个性别的群体,均显示出具有八种基本职业兴趣类型,并构成了八边形的环形结构,同时包括并优于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模型的结构,环形结构在跨群体中存在一致性。

(三) 为大学生开发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职业兴趣测验的重点对象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虽然在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首先将心理测验的手段应用在大学生选择职业中,象征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但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研究始于庄泽宣、侯厚培等人于1924年根据清华大学职业指导部给学生的“择业表格”所填写的答卷,即对清华大学生各学科职业兴趣的特点进行的研究报告。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研发的真正开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基于霍兰德职业类型六边形模型理论和测验量表,并结合中国文化与国情进行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编制与开发。

世纪之交,大学生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的研发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龙立荣和彭平根(2000)对霍兰德SDS(1985)进行了修订,并利用该量表以大学生为样本,将职业兴趣类型与大学专业联系起来,初步建立了我国大学专业搜寻表。刘少文和袭耀先(2000)编制了符合中国文化和职业分类情况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调查量表。对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特点进行了测验和分析,并制定了区域性大学生男、女均数常模和T分常模。

新世纪以来,周亚娟和谢坚(2004)采用职业兴趣测验量表,探索了师范大学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现状。石莉(2004)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査问卷》测验量表,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认为大学生职业兴趣具有六边形模型结构特征。李健英(2006)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对工程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的引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指导机制。吴俊华(2006)基于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探讨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认为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八边形的结构。杨洁芳(2007)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医科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职业兴趣倾向于调查研究型和公众社会型。学生在实用技术型、调查研究型和经营管理型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职业兴趣存在着显著差异。张喆(2007)在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论的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兴趣组合卡,施测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基于国内外职业兴趣的相关研究指出,职业兴趣受大学生男女性别、高低年级和文理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吴俊华和张进辅(2008)结合当代中国国情,认为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除了霍兰德提出的六种以外,还应增加自然型和权力型。他们自编的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包括八个类型128个项目,并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大学生职业兴趣更多倾向于经营型和权力型,较少倾向于调查研究型和实用技术型,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在性别、年龄、专业和地区上差异显著,且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交互作用。陈静(2008)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和多种测验工具,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和职业体系特点,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编制了包括96个项目的“高职生的职业兴趣调查表”。量表分为活动分问卷和职业名称分问卷,每个分问卷有48个项目。选项采用“是”、“否”的迫选形式。施测结果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9~0.90,重测信度系数为0.61~0.83。各量表维度之间,各维度与总测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同时因素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但学生职业兴趣在性别、年级、专业和地区上存在差异。

一些学者综合运用了国内外其他学者研发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进行研究和测验量表开发。比如,吴俊华、张进辅和范会勇(2006)对本科师范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何树莲(2007)对高职女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吴大同和孙丽华(2007)采用结构式访谈和职业兴趣测验,选取四所高校在校学生对其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关注程度,阐释了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现状。杨琴(2007)用白利刚(1996)等人编制的中国职业兴趣问卷对大学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周艳和刘晓英(2008)对本科护理学男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梁燕君(2008)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测验工具,提出了大学生职业活动兴趣的理论构想,将职业兴趣分为七种类型,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活动兴趣问卷,施测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孙丽华和诸东涛(2008)采用结构式访谈和职业兴趣测验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职业兴趣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对职业兴趣关注较少;直接兴趣较少, 间接兴趣较多;兴趣的专业倾向性较强,范围较窄,稳定性不够;兴趣偏艺术和社会型,且多在兴趣的初级水平,离较高级的乐趣和志趣水平还有相当距离等特点。黄显刚(2008)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针对高校师范生群体编制了职业兴趣研究调查问卷。研究表明,量表编制过程严谨,信效度良好。

近年来,学者们继续对职业兴趣测验进行深入研究。余良和杨静(2011)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对本科生职业兴趣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探究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可适用性。李可(2012)研究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与大学生专业与职业选择。左晶晶、孙国珍和叶明选(2013)采取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这类学生的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的专业匹配度较好。戴翕昀、黎坚、张博和高一然(2013)考察了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并编制出研究型、艺术型、展示型、社会型、冒险型、企业型、常规型、现实型和生态型九个维度的测量工具,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验证。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可以分为这九种职业兴趣类型。

表3-2 中国职业兴趣测验工具研究与开发表

续表

此外,我国一些学者还尝试了其他职业兴趣理论与测验工具的引进开发和编制应用。如谢双(2011)对“俄勒冈职业兴趣量表”(Oregon Vocational Interest Scales,ORVIS)进行了修订,并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施测。经过翻译和三次修订,最终得到了ORVIS中文版量表,并建立了性别常模和专业类型常模。研究结果表明,量表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职业兴趣,为大学生在未来专业学习、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了新的辅助工具。盛珊(2011)基于特蕾西(2002)编制的“个人球型职业兴趣量表”(PGI),形成了中文版“个人球型职业兴趣活动分量表”,并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张宇(2013)修订了中国版的“个人球型职业兴趣量表简版”(PGI-SC),并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PGI-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四) 为成年人开发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

除了面向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开发职业兴趣测验工具以外,学者们也从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或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面向广大成年人开发职业兴趣测验工具。如谢小庆(1992)编制了《BEC职业兴趣表(BECP)》,用于职业指导。BECP是根据加利福尼亚职业兴趣系统(以罗伊职业理论为基础的量表)编制而成,共168道题,题目是关于各种职业活动的陈述,受试者根据自己是否愿意从事这些活动,在“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凌文辁、白利刚和方俐洛(1998)采用自编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验证结果表明,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同质信度均为0.70~0.90。量表特质因素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所体现出的理论构想形式与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信效度良好。刘广珠(2000)利用英国职业顾问处心理学家研究编制的职业兴趣量表和徐联仓修订的企业领导行为评价量表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职业兴趣进行了调查。刘视湘和郑日昌(2001)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为基础,以1994年版的SDS为蓝本,编制和修订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职业兴趣量表(SDS-R),同时尝试构建在职人群常模。刘少文和袭耀先(2002)采用自编的霍氏中国职业兴趣调查量表,对中学教师、工程师、会计、技术工人和医师五种职业人群的兴趣类型特点进行了测验分析。虽然如此,我国为成年人开发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还不够深入,相关研究和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