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内涵的历史渊源

人格内涵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意义。人格一词的英语为“personality”,有个性和品格之义。目前,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来解释人格的内涵。人格即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有一定的行为倾向性,表现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可见,学者们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人格具有复合性、相对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人格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意义。人格一词的英语为“personality”,有个性和品格之义。其来源是拉丁语“persona”,意为面具或伪装的外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最早从伦理学角度研究人格,推崇善良、智慧和知识理性为理想人格。他强调,灵魂是一个人真正的自我和活动的人格;要获得行善的知识,须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Plato,约前427—前347)把人的灵魂划分成欲望、意志与理性。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前322)提出“理想人格”,强调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中道的道德境界,以及完善的理性。多年来,人格被赋予了“给他人的印象”“社会身份或角色”“优异品质”和“尊严和声望”等含意(张晔,2005)。

17世纪后,西方人格研究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以人性反对神性的思潮。到了18世纪,学者们对人格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卢梭(J. J. Rousseau,1712—1778)把人格看作是做人的资格、权利和责任等,在本质上理解为内在于人自身的自由意志。康德(I. Kant,1724—1804)和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继承了卢梭的思想,把自由意志作为人格的本质规定,或看作为人的本质存在。19—20世纪以后,学者们的人格理论逐渐系统化,并强调人格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时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去发现人格的群体特质,使人格理论与运用更趋综合化和精细化发展。

目前,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来解释人格的内涵。其定义先后有数十种之多。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几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 G. Jung,1875—1961)认为人格是外部与内部自我的外延(黄学规,1998)。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但可间接验证的特点。人格即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有一定的行为倾向性,表现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Allport,1897—1967)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何东亮,1995)。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 J. Eysenck,1916—1997)提出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J. M. Burger,陈会昌,等,译,2004)。学者肯卜夫(E. J. Kempf)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有的那种习惯系统的综合(廉串德,2011)。可见,学者们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人格具有复合性、相对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