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对现有系统进行具体的业务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信息系统的要素、构成及结构,并使用各种分析工具与技术来绘制描述系统总体逻辑方案的图标,得出信息系统的分析模型,为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主要特点有内在性、概念性和一致性。内在性是指站在信息系统内部的角度来分析信息系统的要素、构成及结构;概念性是指站在抽象的概念层次上分析信息系统的内在要素和构成;一致性是指所有的逻辑模型应该具有一致的逻辑。
5.1.1 系统分析的任务
在系统规划阶段,通过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确定了新系统的目标,而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要解决“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根据现有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计算机系统的共性,认真调查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在逻辑上规定新系统目标的功能。
系统分析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符合信息系统目标的逻辑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构成是以数据流程图为核心,包括数据字典、数据存取图以及处理逻辑关系的工具等一系列的图标。简而言之,系统分析阶段就是将新系统目标具体化为用户的需求,再将这些需求转换为系统的逻辑模型。
5.1.2 系统分析的内容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调查、逻辑模型的确认和编写系统分析报告,其中系统调查分为系统初步调查和系统详细调查。具体内容见表5.1。
表5.1 系统分析工作内容
由于开发出来的新系统最终是由用户来使用的,因此,在系统分析过程中,必须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作充分细致的准备。用户对开发出的新系统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新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故需求分析是系统分析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过去曾发生的大量系统开发案例表明,管理信息系统出现的很多错误都是由于需求定义不准确或者定义错误造成的。这是由于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不同,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若开发人员在系统分析阶段忽视了客户的参与,就可能出现对用户的需求理解不准确或者理解错误,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后期更是要为修改这些错误付出昂贵的代价。
分析阶段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开发的成败,因此,必须深入分析用户的需求,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明确用户的需求,为系统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