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种育苗管理

播种育苗管理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播种育苗管理主要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管理和幼苗出土后的管理两部分。对此情况,应精细管理,帮助幼苗顺利出土。这些树种小苗其嫩茎易受强光烧伤枯萎,在小苗出土后需一段时间的遮阳,促其正常生长。间苗的目的是既要保证播种小苗的最佳营养空间,又要保证单位面积产苗量。间苗后应及时浇水,淤塞苗根孔隙。床播育苗初期,小苗在种床上集中培育,便于采取精细的抚育管理。

从种子播种到苗木出圃,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和自身发育期的要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发育特点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抚育措施,才能培育出优质壮苗。播种育苗管理主要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管理和幼苗出土后的管理两部分。

4.3.1 幼苗出土前的管理

这个阶段的管理要求是:保持种子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透气性,促使种子尽快萌发成苗。播种后的苗床管理主要内容有覆盖保墒,灌水,调整覆土厚度或松土,预防虫、鸟为害等。

1)床面加覆盖物

床面加覆盖物多用于小粒种子。由于覆土薄,土壤表面很容易干燥,床面应加覆盖物。

(1)床面加覆盖物的作用

①减少土壤水分过度蒸发,避免已经开始萌芽的种子失水造成损失。

②减少灌水次数,防止床面板结,有利于小苗出土。

③可以控制地温,如透明的塑料膜可以增加地温,遮阳的覆盖物可以降低地温。

④可以控制光照,如气温较高时,地温完全可以满足种子萌芽需要,遮阳覆盖可制造一个持续的阴湿环境,有利于出苗。

生产中常用的床面覆盖材料有苇帘、地膜、塑料布、干草、锯末、稻草、麦草、苔藓、水草或松枝之类。

(2)播种后覆盖的技术要求

①覆盖不能太厚,以免使土壤温度降低或土壤过湿,延迟发芽时间。出苗后,要及时稀疏或移去覆盖物,防止影响幼苗出土。

②遮阳覆盖时要注意:一是萌芽陆续开始后,要适时撤除覆盖物,避免形成“豆芽菜”;二是适时灌水,使根部基质严实。

③复合覆盖:即先覆盖苇帘,上面再盖塑料地膜。这样既可达到保湿、增温目的,又可避免阳光直射,产生日灼伤害,还可防晚霜危害。同样应注意适时、逐步撤除覆盖物,炼壮苗。

④对有些萌芽需要光线和需一定积温的种子,如桦木、五针松、绣线菊、桧柏等,不宜使用遮阳覆盖。

2)喷水灌溉

对未加覆盖物进行常规管理的播种区,苗床干燥会妨碍种子萌发。因此,除灌足底水外,在播种后、出苗前,应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萌发。灌水以不降低土壤温度,不造成土壤板结为标准。苗床灌水最好采用喷水方法,少用地面灌溉,以防止种子被冲走或发生淤积现象。垄播、高床一般可采取侧方灌水的方法,但必须注意不要漫过垄面或床面,应是使垄面洇湿,种子周围的土壤不会造成板结。

3)调整覆土厚度或松土

播种后覆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待萌芽的种子,使其有一个持续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但覆土如果过厚、薄厚不均,或覆土板结,都会给种子出土的一致性带来困难。在种子萌芽出土前,应对种子覆土进行整理。应在种子开始陆续出土时,经常检查,对覆土过厚处及时清理,遇局部板结、萌芽出土困难的,及时打碎或去除板结块,帮助萌芽出土。

松土也是苗床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使种子通气条件改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削减出土的机械障碍。松土宜浅不宜深,以防伤及幼苗根系。

一些种粒较大的松类树种,如油松、白皮松等,属于子叶出土类型的树种,其幼苗出土时,种皮不易开裂,很多顶着种壳出土。如覆土较厚,幼苗很难突破土面,往往造成弯曲、折断。对此情况,应精细管理,帮助幼苗顺利出土。

4)预防鸟、兽、虫为害

很多种子含有油脂,散发清香,极易招来老鼠、地下害虫、鸟等的危害,应采取恐吓、驱赶等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4.3.2 幼苗出土后的管理

幼苗出土后的管理应根据苗木习性的不同有所区别。目的是促进小苗正常生长,提高其生长量;保护小苗不受伤害,提高其存活率。

1)遮阴

一般树种在幼苗期间都不同程度地喜欢庇荫环境,特别是一些喜阴树种,如白皮松、冷杉、云杉、猕猴桃、女贞等。这些树种小苗其嫩茎易受强光烧伤枯萎,在小苗出土后需一段时间的遮阳,促其正常生长。这种措施符合其自然条件下的生活规律。遮阳设施一般使用活动的或固定的荫棚。遮阳透光率以50%~70%为宜,材料为苇帘或市售遮阳网。

2)灌水

灌水主要做到几个区别对待:

(1)喜湿和耐干旱的树种区别对待 针叶常绿树种如油松、白皮松等,易染立枯病,应控水;土壤含水量大时易黄化的树种,如刺槐、海棠、梨、山楂、玫瑰等,应控水。

(2)不同质地土壤区别对待 沙质土地应增加灌水次数,粘质土壤应控水。

(3)不同抗性树种区别对待 如抗寒性较差的树种,为防止播种小苗后期徒长,影响苗木越冬,增强其抗寒性,应在夏、秋季控水。

3)间苗

间苗是规范播种小苗的营养空间的作业。它是以育苗规范的单位面积产苗量为依据的,根据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产苗量,计算出留存小苗的行株距。间苗的目的是既要保证播种小苗的最佳营养空间,又要保证单位面积产苗量。

间苗的技术要求是:

①间苗一般不一次到位,往往是进行1~2次,有时进行3次才最后定苗、定位,避免因过早定位后,再遭遇病、虫及人为的为害后而无法挽救。

②间苗时机宜早,不宜迟,不同树种因其生长特点不同,间苗时间不同。第一次间苗在苗高5cm时进行,苗高达到10cm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即为定苗。通过第二次间苗,一般能达到单位面积产苗量的密度要求。宜早,就是不失时机地进行疏苗,尽早给定位的小苗创造宽裕的营养空间,使其茁壮生长。

③间除对象是密集在一起的苗、受病虫害的苗、生长势弱的苗、受机械损伤的苗,最终存留健壮苗,使其保持一定间距。

④间苗时一般都适当地多留一些苗,作为安全系数。这些苗不宜过多,一般都存留在苗床边行,用作最后补苗。

⑤间苗可以和抹苗同时进行。抹苗就是将间除的还有价值的小苗,按一定株行距及时重新进行栽植养护,避免浪费。间苗后应及时浇水,淤塞苗根孔隙。

4)补苗

补苗是补救小苗出土不齐、缺行断垄的一项措施。其技术要求是:

①补苗和间苗作业可同时进行,既可间除过密苗,又可补救出苗不齐的不足。

②补苗时期越早越好,以减少根的大量损伤。早补不但成活率高,其后期生长与原床苗差异不大。

③补苗时由于幼苗根系较小,主根、侧根尚不发达,故可不带土坨。移补苗时必须灌足底水,利用小工具协助,将小苗轻轻拔起,及时栽植在缺苗处。技术上要求做到“水里来,泥里去”。

④补苗作业最好选在阴雨天或16:00以后进行,避免强烈阳光,防止失水,有一夜时间缓苗。对一些娇嫩小苗,可在补苗后2~3d遮阳,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5)幼苗移栽

床播育苗初期,小苗在种床上集中培育,便于采取精细的抚育管理。但随着幼苗生长,相互之间挡风遮光,营养面积缩小,如不及时移栽分开,苗木就会生长不良,拥挤徒长,病虫害也会严重发生,因而要及时进行移栽。

(1)移栽时期 幼苗移栽一般是在幼苗长出1~4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进行。

(2)移栽方法 移栽前,要小水灌溉,等水渗干后再起苗移栽。起苗移栽最好在早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不论带土移栽或裸根移栽,起苗时绝不能用手拔,一定要用小铲,在苗一侧呈45°入土,将主根切断。其目的是控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须根生长,提高苗木质量。裸根起苗后,最好将裸根蘸泥浆,以延长须根寿命。在拿提小苗时,捏着叶片而不要捏着苗茎,因为叶片伤后还可再发新叶,苗茎受伤后小苗就会死亡。栽植的深度与起苗前小苗的埋深一致,不可过深或过浅。栽后及时灌水,并注意遮阳2~3d。移栽量应考虑比计划产苗量要多出5%~10%。

6)截根

截根主要是截断苗木的主根,其作用是除去主根的顶端优势,控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和须根生长,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同时,由于截根暂时抑制了茎、叶生长,使光合作用产物对根的供应增加,使根茎比加大,利于苗木后期生长。通过截根,还可以减少起苗时根系的损伤,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苗木截根主要适用于条播的苗木,特别是主根发达、侧根较少的树种,如松、栎、樟树等。截根的时间,宜选择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以后,或春季苗木萌动以前。并根据树种确定截根的深度,一般为10~15cm。截根可采用截根刀,从苗床表面下截断主根,也可用铁锹在苗旁10cm处向土中呈45°斜切,以断主根。截根后应立即灌水,并增施磷、钾肥,促使苗木增长新根。

7)施肥

(1)肥料种类

①有机肥料:苗圃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尿、厩肥、堆能、泥炭肥料、绿肥、饼肥等。有机肥的肥效长,并能改善土壤的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

②无机肥料:常用的无机肥料以氮肥、磷肥、钾肥三类为主,此外还有铁、硼、锰、硫、镁等微量元素。无机肥料易溶于水,肥效快,易为苗木吸收利用。但长期大量使用无机肥料,易造成苗圃土壤板结、坚硬,因此最好要有足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再适当使用无机肥料。

③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指在土壤中存在着的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制成生物肥料,如细菌肥料、根瘤菌剂、固氮细菌、真菌肥料(菌根菌)以及能刺激植物生长并能增强抗病力的抗生素5406等。

(2)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①施基肥:一般在耕地前,将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圃地上,然后随耕地一起翻入土中。

②施追肥:追肥分为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可施有机肥,也可施化肥,如稀释的粪水、尿素等,一般都随水追施。如追施固态肥料,可挖穴或开沟深施,施后浇水。根外追肥,可用一定浓度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溶液,直接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利用植物的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特点,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施肥时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肥料浓度一般在0.1%~0.5%,浓度太大易产生烧苗现象。喷叶背的效果好于叶面。

8)中耕除草

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重要工作。利用浅层耕作,疏松表土层,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土壤空气流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促进苗木生长。

9)防霜防寒

早春播种苗出土后,小苗很嫩,细胞含水量较大,极易受晚霜危害;秋梢在入冬时如不能完全木质化,抗寒力低,易受冻害。

(1)常采用的防霜措施

①熏烟法:常用于平原地区。在预报有霜冻的夜晚,等夜间气温降到3℃时,组织人员将树枝、叶、烂草、枯秆、锯末等堆在小苗区的上风头,点燃,使烟雾覆盖苗床。要求做到火小、烟大,保持有较浓的烟幕,一直保持到第二日出后1~2h。

②灌溉防霜:在霜冻来临之前,进行灌水,增加小苗环境的含水量,即增加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因水的热容量较大,霜冻来临后降温较慢,从而起到了保护小苗的作用。

③覆盖防霜:主要用于播种面积小的地块。在霜冻预报之后,用蒲包片、草帘、塑料膜等将小苗盖好。注意要设支撑物,防止压断小苗。

(2)常用的防寒措施

①灌冻水:入冬前将苗木灌足冻水,增加土壤湿度,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冻害的可能性。灌冻水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封冻前冻融交替的时候进行。

②假植:结合第二年的春季移植,将苗木在入冬前挖出,按不同规格分级埋入假植沟或窖中假植。

③埋土或培土:在土壤封冻前,将小苗顺着有害风向依次按倒用土埋上,土厚一般为10cm左右,翌春土壤解冻时除去覆土并灌水。对较大的苗木,不能按倒的,可在根部培土。

④苗木覆盖:冬季用稻草或落叶等把幼苗全部覆盖起来,翌春土壤解冻时除去覆盖物并灌水。

⑤设风障:用高粱秆、玉米秆、稻草等在苗木北侧与主风向垂直的地方架设风障。两排风障间的距离,一般为风障高度的2~10倍。

10)病虫害防治

主要应注意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一般不容易防治,而且对小苗危害极大。对小苗期易发生的苗木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治。

11)其他管理

在苗床管理期间,常会遇到下列异常幼苗,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戴帽苗 由于床土过干,覆土太薄,种子出苗时种壳粘附子叶随苗出土,这样会使子叶受损,产生徒长苗。因此,播种后应保持苗床湿润,覆土要适中。另外,有些种子如女贞、棕榈等,在播种前要做破壳处理。戴帽苗出现后,可在清晨苗湿润时细心剥除种壳。

(2)高脚苗 由于种子播撒量大,出苗后床温过高或通风不良,造成徒长而成高脚苗。因此,要视苗床面积播撒种子,出苗后要控制苗床温度,加强通风、透光;同时视情况适当间苗或喷洒矮壮素、多效唑等,以控制生长高度,但要注意使用浓度,宜低不宜高。

(3)萎蔫苗 由于连续阴雨低温而突然转睛,全部揭开覆盖物后易造成萎蔫,因此,覆盖物应逐步揭开。当然,萎蔫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4)老化苗 在进行蹲苗时,由于长时间干旱而形成老化苗。因此,蹲苗时要控温不控水,淡肥勤施,以达矮化促壮之目的。

(5)肥害或药害苗 由于施肥(药)过频或过量,造成土壤溶液中盐分(药剂)浓度过大,而引起小苗萎蔫等症状。发生后,要用清水喷洒和薄灌,冲淡盐分,稀释药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