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制造企业的含义
制造企业(又称为产品加工企业)是指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会计对象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及资金的退出。制造企业实现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的核心环节就是生产环节。制造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中通过改变材料的形态或性质,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从而获得利润。制造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构成了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
4.1.2 制造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一定数量的财产物资为基础,这些财产物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表现称为经营资金。经营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具体运用时表现为不同的占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形态等,而且随着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这些资金形态不断转化,形成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过程首先是从资金投入过程开始的,即投资者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企业,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由债权人提供给企业一定数量的资金。完成筹资任务,即接受投资或形成负债,意味着资金投入企业,因而,企业就可以运用筹集到的资金开展正常的经营业务,依次进入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资金退出过程。
企业筹集到的资金最初一般表现为货币资金形态,也可以说,货币资金形态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筹集到的资金首先进入供应过程。供应过程是企业产品生产的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物资,建造或购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产品生产做好准备,这时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和固定资金形态。在该过程中,企业付出货币,其价值转移形成原材料及储备物资的价值,构成了原材料及储备物资的取得成本——采购成本。因此,供应过程的主要核算内容是用货币资金(或形成结算债务)购买原材料的业务,包括支付材料价款和税款、发生采购费用、计算采购成本、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等。完成了供应过程的核算内容,为生产产品做好了各项准备,企业就可以进入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制造企业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各样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即费用、成本的发生过程。从消耗或加工对象的实物形态及其变化过程看,原材料等劳动对象通过加工形成在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产品终究要转化为生产成本;从价值形态来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形成企业的生产费用,具体而言,为生产产品耗费的材料就形成材料费用,耗费的活劳动就形成工资、福利等人工费用,使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就形成折旧费用,等等。在该过程中,企业发生的这些生产费用的总和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随着生产费用的支出,资金就从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随着产品的完工和验收入库,资金又从生产资金形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因此,生产过程的主要核算内容既要归集生产产品耗费的原材料、人工、固定资产的磨损等发生的费用,又要将归集的费用在完工的产品中进行分配,计算出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
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再加上税金、自身利润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单位售价,通过市场销售,实现收入,收回资金,从而使得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回到资金运动的起点状态,完成一次资金的循环。在该过程中,企业一方面销售商品和劳务实现收入;另一方面,为实现收入必定要发生相关的成本、费用和税金,如包装、广告等销售费用,需要计算并及时缴纳各种销售税金,结转销售成本等。因此,销售过程的核算内容主要围绕收入实现、相关的成本费用和税金的核算以及损益的确定。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生产并销售产品是其主要的经营业务,即主营业务。在主营业务之外,制造业企业还要发生一些诸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等附营业务,以及进行对外获得收益的投资业务。主营业务、其他业务以及投资业务构成了企业的全部经营业务。在营业活动中会经常发生非营业业务,从而获得营业外的收入或发生营业外的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各项收入遵循配比的要求抵偿了各项成本、费用之后的差额,形成企业的所得,即利润。企业实现的利润,一部分要以所得税的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部分即税后利润,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在各有关方面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发生了亏损,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弥补。通过利润分配,一部分资金要退出企业,一部分资金要以公积金等形式继续参加企业的资金周转。上述这些业务内容综合在一起,形成制造业企业的全部会计核算内容。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包括: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