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几乎任何一个单位包括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组织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企业组织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在它的组织内部都设有相应的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这说明会计在社会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会计学科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它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些问题是会计学首先必须回答的。下面我们对其中一些问题加以介绍。
1.1.1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科学。10万~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最初的会计行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已经发生了。
对于会计发展史,以会计技术方法的发展为依据,以重大会计事件为标志,将其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见表1.1)。
1)古代会计
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们通过在山洞内绘出简单的动物图像,在骨片上刻画条痕和在鹿角棒上刻画出纹道来达到管理生产、分配和储备剩余产品的目的。
从时间上说,古代会计一般是指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间。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簿记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公开出版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这段时间。从会计运用的技术方法看,在这一时期演进和运用的主要是复式簿记。随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簿记时代开始朝着会计时代的方向转变。帕乔利的簿记著作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3)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从时间上来说,是从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天的21世纪初。在这期间,会计环境的巨变使会计技术方法上经历了四大转变,即由簿记时代向会计时代的转变,由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转变,由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向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转变,以及由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的转变。
表1.1 会计发展阶段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会计是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1.1.2 会计的定义及其特征
1)会计的定义
“会计”两字在我国最早出现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两字最初是分开来用的,后来才连用。清朝著名的数学家、经学家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这样解释会计:“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种说法被认为是比较科学的。从世界范围看,独立意义上的会计产生于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大约相当于我国的西周时代)。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对会计下的定义是:“确认、计量和传达经济信息的过程,以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管理工具论”“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营管理工具,它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本身只侧重于会计的核算或反映。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又是一种利用一整套特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与决策有用的信息,并以此评价企业业绩、控制经济过程和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2)会计的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为了核算和监督各单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必然要运用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这三种量度的基础不同,分别运用于不同方面。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是分别为核算和监督各种不同的实物量和劳动时间而采用。它们对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实物指标和劳动指标,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考核财产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以便合理有效地运用财产和劳动时间,无疑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各种经济活动,就必须运用货币量度。货币量度是为了运用统一量度综合核算各种经济活动而采用的,它对综合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成本、利润等综合性指标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难以具备的。货币量度之所以能具有这种特殊作用,是因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所以,尽管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是货币量度的基础,但由于会计毕竟是价值核算,它在运用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的同时,必然要以货币量度为主。只有这样,会计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及其增减变动;费用的发生和成本的形成;各种营业收入的取得和财务成果的形成与分配等情况。充分利用综合性的价值指标,对于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评价经营成果,正确指导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
(2)对经济活动的核算与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会计在核算经济活动时,必须符合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要求。所谓完整,是指对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所谓连续是指对各种经济活动要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计量和记录;所谓系统,是指对各项经济活动既要相互联系,又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所谓综合,是指对各项经济活动均以货币量度进行综合汇总,求得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总括性价值指标。会计核算,只有符合上述基本要求,才能全面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正确考核和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
(3)具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专门方法
观察、计量和记录是所有核算活动取得核算资料的共同手段,但会计核算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却有其自己的特点。它观察的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并对其进行综合计价;然后在逐项作出记录的基础上,逐步系统归类,综合汇总,以取得各项会计指标,形成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这些专门方法的互相配合与综合使用,就构成了计量和记录、控制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整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3)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它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会计的职能属于管理职能,不是生产职能。按照马克思关于会计的著名论断“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可以看出,马克思把会计的基本职能归纳为核算(观念总结)和监督(控制)。
(1)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能对会计的对象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记账就是把一个企事业单位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在一定的记账基础上,记录和计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资金耗费和经营成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报账就是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状况通过编制财务报表的方式向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和利害关系各方通报。各地区、各部门也要记账、算账、报账,要层层汇总编报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报表,直至全国汇总。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能对各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和合理进行审查。对于不合法或不合理的业务,会计有权事前提出意见、不予办理或事后提出审计报告。
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会计的监督必须以会计的核算为基础,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就不可能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的核算必须以会计监督为保证,才能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否则,将会出现数据不实,假账真算等不正常情况。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基本的、传统的职能,它可以体现会计的本质特征。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会计的传统职能得到不断地充实,新的职能不断产生。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会计的职能包括六项,除核算与监督外,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职能。会计的预测职能是指依据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和测算,为决策、计划和控制服务,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的决策职能是指对决策对象的有关信息,所制定的策略及其后果等进行综合研究以后,根据决策相关的判断标准作出决定;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先编制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然后运用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使经营成果达到规划、计划的目标,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会计的分析职能是指以会计信息为主要依据,结合计划、统计的其他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不断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以上六项职能也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其中两项基本职能是其他四项的职能的基础,而其他四项职能又是基本职能的延伸和提高。
可以看出: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我们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称之为会计对象,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