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的基本问题

会计的基本问题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会计主要的目的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状况的会计信息。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普遍将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报表的确认基础。我国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如前所述会计主要的目的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状况的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会计提供的信息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组成,每个程序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记录和报告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表象程序,而会计确认和计量却是一种深层次、鲜为人知的隐蔽的会计活动,它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在整个会计行为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一般来说,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后,若能作出正确的确认,并给予可靠的计量,那么只要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进行记录,就能够保证最后的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决策有用性。可见,在会计报表的生成过程中,企业的会计部门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对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1.6.1 会计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是指根据一定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它主要解决“是什么”“何时是”与“何时记录与报告”的问题。即对报表项目的“定性”过程。

在对某一项目进行确认时,首先要选择一个确认基础(即在时间上对某一项目的确认作出规定)因为不同的确认基础会产生不同的确认结果。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即: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指以款项的收付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而无论其权利与责任(或义务)是否已经发生。如企业于20×1年7月出租一台设备,租期为半年,但到20×2年1月才收到租金,按收付实现制的要求,这笔租金收入应记入20×2年1月那一期间的收入,而不管赚取收入的活动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由于收付实现制对未取得的收入不列入当期损益,也不入账,不会公正的表达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是指以权利的形成和责任(或义务)的发生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而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对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项业务,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出,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作为费用处理。如在商品或劳务尚未提供前,将预收账款作为企业的负债,而不是收入;预提尚未实际支付的房屋租金;将在20×1年12月支付的20×2年度企业资产保险费用,在20×2年内分期摊销等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所进行的会计处理。又如在20×1年12月将预收的20×2年1—6月的出租房屋租金全部计入20×1年的收入;尚未实际支付的货款利息均未计提;将固定资产价值一次计入交付使用当月的成本等,都是没有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互相对应的两个概念,当权利、责任发生的时间恰好与款项收付的时间一致时,根据二者确认的结果相同,但如果不一致时,根据它们所确认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普遍将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报表的确认基础。我国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6.2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指在对财务报表确认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来认定某一项目的金额大小,它主要解决“是多少”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计量主要解决已经确认项目的金额问题,计量的过程就是对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项目予以货币量化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

①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②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③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④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⑤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是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例如,企业购入存货、建造厂房、生产产品等,应当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可能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例如,企业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没有实际成本,或者即使有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也与其价值相差甚远。因此,如果按照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的话,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成为表外事项,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价值及其风险信息将无法得到充分披露。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使用者提供更为决策相关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

鉴于应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往往需要依赖于估计,为了使所估计的金额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同时,又不影响其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根据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