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产生的根源在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只要在组织中处于一定的管理层级,拥有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在处理与组织内部成员和其他利益关系者的关系时,就要扮演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1)所有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在正式场合,代表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扮演代表人角色。
(2)当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一起工作,或在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利益关系者建立良好关系时,就是在扮演联络者角色。
(3)当管理者出于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动机而对组织成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激励或惩罚时,就是在扮演领导者角色。
2.信息角色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任何组织都变得非常重要。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要有意识地从组织内部或外部接收和收集信息,以便及时、全面地了解市场变化、竞争者动态以及员工需求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的就是监听者角色;当管理者将自己掌握的重要信息向组织成员进行传递时,就是在扮演传播者角色;当管理者代表组织向外界发布信息或表态时,扮演的就是发言人的角色。
3.决策角色
决策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能。当管理者密切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发现有利机会并利用机会进行投资时,扮演的就是企业家角色;当管理者采取措施全力应对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时,扮演的就是冲突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是资源分配者,因为他负有对组织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责任;管理者还要扮演谈判者角色,因为他必须与其他团体讨价还价,以便为自己所在的组织谋取更大的利益。
(二)管理者的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职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基本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如图1.4所示。
图1.4 各种层次的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称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管理者的综观全局,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当今社会,决策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概念技能是影响决策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拥有出色的概念技能,可以使管理者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所以,管理者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概念技能。在一个组织中,越是处于高层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就越应该具有较强的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又称人际交往技能,是指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对处于管理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人际技能越强,越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与支持,越能够有效地实施管理,从而收到满意的管理效果。这是因为,具有高度人际技能的人,既注意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群体的态度,又关注别人对自己、对工作、对群体的态度;不但虚心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信念,而且善解人意,能够敏锐地观察别人的需求与动机;善于灵活地与不同的人交往,并在此期间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诚意,其领导意图易于得到下属的认同和理解。
3.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要具体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技术技能与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密切相关,在管理者技能层次结构中,属于最具体、最基本的技能。管理者越是熟练掌握技术技能,就越能够有效地指导下属工作,从而越能受到下属的尊重和信任。所以,管理者都应当掌握技术技能。但一般情况下,管理层次越低,越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训练下属或回答下属人员提出的有关具体工作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各种技能在组织的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越是高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概念技能,因为他们是影响决策的主体,他们的战略眼光、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关系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及事业的成败。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管理者都很重要,因为任何管理者所实施的管理及其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他人的积极配合与协作。越是基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否则,他就难以随时随地给予下属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但对高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则处于次要地位,因为高层管理者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下属的业务技术能力来实施管理。
四、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一般来说,管理者的素质分为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特质性素质三大方面。
(一)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其他素质的发挥和可能提升到的最终高度。它包括以下内容:
(1)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
(2)心理素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开放、包容的心态,自我控制力。
(3)基础知识素质。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
(4)身体素质。管理者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来应对压力工作。
(二)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管理者实施企业管理活动必备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企业管理者履行其职责的基本要求。
(1)对管理的专注和热情。管理者只有具有这种精神和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同样也只有一个热情洋溢的企业管理者才能感染广大员工,使他们同样热情地工作。
(2)管理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在管理知识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特质性素质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总会存在一些管理者擅长战略运作,另一些管理者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独到之处等情形,特质性素质就是指这种差异。特质性素质来源于管理者不同的生活、工作背景等个体性差异。理解特质性素质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建立有利的个人优势是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管理者必须对自我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擅长的领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二,优异的管理团队是不同特质性的管理者的有机组合。一个成员具有不同管理优势、不同的能力结构的团队更易于发挥出整合优势。反之,如果管理团队中的成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都一样,那么该管理团队能挖掘的潜力也很有限。
【知识链接】
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管理的核心在于调节人际关系,管理人的行为,引导人的心理反应,以实现管理目的,而要抓住这个核心,就必须了解人,掌握人的本质,于是就产生了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特别强调“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为如何管理人提供了指导。
古代管理思想家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但人的行为能力却千差万别。要管理好人和事物,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人的行为能力发挥出来,实现每个人自身的价值追求,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接受管理,成功地实现管理目标。
古代管理思想家指出,人的行为能力产生于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因此,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应当对人进行教育引导式的管理,而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管理环境本身就具有对人的引导教育作用。在他们看来,对人的管理应以教育性、引导性管理为主,而以规范性和防范性管理为辅。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对人际关系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有一套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们同心协力工作的规范和方法。他们提出,要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应以“礼”的秩序来规范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应“仁”,即互相之间的交往要“以德待人”“谦虚礼让”,获得群体内的“和为贵”“交相爱”,而一个领导者对于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协调应“不偏不倚”,做到“中庸平和”。
(三)“利”“义”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认为,人固然出于生物属性的本能要谋“利”,但也有社会属性的本性,即有时也会产生“舍生取义”“君子不言利”的行为;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行为能力,只有在社会群体的协作中才能全面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其追求“利”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社会、集体所要求的协作取利的“义”,而不仅仅是人作为生物本能的“见利忘义”和单纯求利。古人在大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机制都有过丰富的阐述。他们提出,对人才的选拔要注重以仁义道德文章为选拔标准,同时考察其能力。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要进行“四察(查)”:观察、考察、调查、检察。对人的能力的考察有两项根据:一是看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就事论事地研究问题,还是追根溯源地研究问题,以善于从事物整体的系统关系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最佳;二是看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有利于长期发展,还是只重短期行为。他们主张在人才使用中要加以培养教育,使“小人远之”“君子近之”,成为国家和组织的有用之才。培养教育要讲究教之道,即因材施教,而不是不加区分地、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否则培养教育将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五)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修己”,即管理者自己要重视自身修养,重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下属面前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去管理他人,即“安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倡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从管理者本人自我修养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观察和认识事物,来获取广泛的知识,同时注重精神的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使得管理者本人在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都达到较高境界,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通过管理者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对下属产生一种人格影响力。
二、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对系统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劳动分工的观点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
(1)分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3)分工使劳动简化,从而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简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革和新机器的发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推进工业革命的客观要求。
2.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己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补充资料:
经济人:指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关于经济和管理现象的重要论点。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理性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但是每个人的私人利益又受到其他人的利益的限制。只有当他意识到给别人做事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他才肯去帮助别人。这种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迫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因此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了社会利益。
社会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这一观点不仅对企业管理而且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及其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发展了他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他对管理的主要贡献包括两个方面。
1.对分工的作用作出更全面的解释
在1832年出版的《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中,他对专业化分工、机器与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等问题作了充分的论述。通过时间研究和成本分析,他进一步肯定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并作出了较亚当·斯密更为全面、更加细致的解释,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够使生产率提高,其原因在于:
(1)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2)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
(3)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到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4)经常从事某一工作,肌肉能够得到锻炼,不易引起疲劳。
(5)节省了改变工具,调整工具所需要的时间。
(6)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作速度较快。
(7)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作业,便于改进工具和机器。
2.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
巴贝奇十分强调生产中人的作用,主张实行激励性建议制度,即对有益的建议按提高生产效率的不同给予奖励,以鼓励工人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巴贝奇还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工人除按照工作性质获得固定工资外,还应按照生产效率及其所作的贡献分得工厂利润的一部分。他认为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1)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造利润的多少直接挂起钩来。
(2)每个工人都更加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3)能促进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4)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及品德。
(5)在劳资关系上,可以使工人同雇主利益一致起来,消除隔阂,共求企业发展。
(三)欧文的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在工厂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主张工厂企业致力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从而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因此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欧文按照他的管理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的改革,如改进工人的劳动条件;将工人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在10个半小时;提高童工的年龄,禁止雇用10岁以下童工;提供免费餐,改善工人住宿条件等。改革实践正如欧文所愿,探讨出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他提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利润,用于改善工人待遇和劳动条件上的投资,会得到加倍的补偿。
任务二 如何进行管理学的学习与运用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2.熟练运用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学以致用。
【任务导入】
向蚂蚁学管理
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邦纳保(Eric Bonabeau)和梅耶(Christopher Meyer)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分析,从蚂蚁和蜜蜂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管理学知识。
蚂蚁集结的时候能够自我组织,不需要任何领导人监督,就形成一支很好的团队。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根据环境变动,迅速调整,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两位学者把这种能力称为“蜂群智慧”,并且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工厂排程、人员组织,甚至策略拟订上。
举例来说,蚂蚁总能找出最短的路径把食物搬回家。当发现食物时,两只蚂蚁同时离开巢穴,分别走两条路线到食物处。较快回来的会在其路线释放出较多的化学外激素作为记号。因此,其他同伴闻到较重的味道时,自然就会走较短的路线。这个智慧靠的是两个简单原则:留下外激素,以及追随足迹。
运用这个简单原则,可以解决复杂问题。例如,电信网络从夏威夷到巴黎必须经过很多节点,聪明的系统必须能自动避掉塞车的地方。惠普实验室发明一个方法,设计大批软件使用者不断流动,在网络间留下资讯,就像蚂蚁留下外激素一样,电话就追随这些资讯来连接。当一条路线塞车,这条路线的使用者也会塞车,自然发出讯号,这条路线就放弃,电话改走比较顺畅的路线,让塞车迅速缓解。
蚂蚁的另一个分工模式是弹性分工。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将食物接过来,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要在哪个位置换手不一定,唯一固定的是起始点和目的地。
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店就运用这个模式,来管理其物流仓储中心。以前该仓储中心用区域方式来拣货,除非上一手完成工作,否则下一手不能接手。以书为例,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商业书,另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儿童书。问题是每个人的速度差距可能非常大,订单对每一种商品的需求差异也有大小,因此总有人在等待别人完成才能接手。
经过研究,该物流中心改用“蚂蚁模式”,一个人不断拣出产品,一直到下游有空来接手工作后,再回头接手上游工作。研究人员用电脑模拟运算发现,运用这个模式时,应该将速度最快的员工放在最末端,速度最慢的放在一开始,如此是最有效率的。该仓储中心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力比之前提高了30%。
两位学者指出,这种蜂群智慧有3种优势:①弹性,可以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②强韧,即使一个个体失败,整个群体仍然可以运作;③自我组织,不需要太多从上而下的控制或管理,就能自我完成工作。这些正是今天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最需要具备的特质。
【任务书】
1.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2.在生活中选取一个管理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
【相关知识】
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管理的知识与理论体系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的。要想学好管理学,就必须熟练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对于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要加以运用。
一、管理学研究内容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管理活动是普遍存在的,虽然不同性质的组织活动有差异,方法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和概括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方法,但是现代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管理中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原理,它不是研究某一特殊领域的管理活动,而是研究共同的原理和共同的原则,管理学是各类管理活动的基础理论。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广,大体有三个层次:其一,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特点,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其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其三,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问题。
人类社会产生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集体协作劳动的形式,而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在漫长而重复的管理实践中,管理思想逐渐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和总结就形成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论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人们反过来运用管理理论去指导管理实践,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又受到管理实践的检验,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管理理论。
(1)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研究这些管理思想在管理的各个过程中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有利于把握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以便总结管理的经验教训。
(2)管理理论。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原则是管理者在实践中掌握行动的准则。通过这种研究,揭示管理全过程的内在联系,实现最优化的管理。
(3)管理实践与管理创新。管理原理、原则的运用及管理职能的发挥都要受限于管理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管理特色,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管理经验,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管理的移植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环境差异分析与管理新研究是取得管理成效的保证。
二、管理学的特点
1.一般性和综合性
一方面,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另一方面,管理学也表现为综合性的特点。其表现: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也很多。它涉及经济学、数学、生产力经济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仿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科学性
任何一门理论学科只要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被实践验证是正确的,那么就成为一门科学。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经过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同时汲取了其他门类的科学思想,这种抽象和概括反映了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又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因此,管理理论具有科学性。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3.实践性
实践性也称实用性,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4.社会性
构成管理过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都是社会最有生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社会性。同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生产关系的特征,因此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这也体现了管理的社会性。
5.历史性
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三、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的指导。根据唯物辩证法,管理学产生于管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为此,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管理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使管理实践上升为理论。在学习和研究中还要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切事物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还必须运用全面历史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重视管理学的历史,考察它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不能固定不变地看待组织及组织的管理活动。
2.系统方法
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必须对影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的、系统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管理的可行的基本理论和合理的决策活动。总体的、系统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和学习管理的原理和管理活动。所谓系统就是指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组成部分。根据这个定义,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也是一个系统。这样,从管理的角度看,系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系统是一种实体;二是指系统是一种方法或手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说可以是案例的调查和分析,边学习边实践,以及带着问题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管理学是一门生命力很强的建设中的学科,因而还应当以探讨研究的态度来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检验,从而深化认识,发展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在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时,要注意管理学的二重性,既要吸收工业发达国家管理中科学的内容,又要去其糟粕;既要避免盲目照搬,又要克服全盘否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加以取舍和改造,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和吸收。在学习和研究外国的管理经验时,至少要考虑到四个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民族习惯和传统不同。我们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外国的科学成果,通过实践,并且在不断地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学。
4.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称实证研究。
演绎法是从简化了的事实前提进行推广。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解释性模型,如投入产出模型、企业系统动力模型等。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经济计量模型,如科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以及建立在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的各种预测和决策模型。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为描述性模型,如现金流量模型、库存储蓄量模型、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变动量模型等。
5.比较研究的方法
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对比,总结出管理问题的规律性,提出管理理论,如美国的比较管理学派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理论就是采用该方法。
6.数学分析的方法
数学分析方法是指在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和具体数据,通过建立、计算、分析和研究数学模型来实施管理职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方法。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能使我们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精确化;预见经济现象在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后果;计算各决策方案的经济效果,帮助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等。
【知识链接】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是泰勒的代表作,其中系统地阐述了泰勒的管理思想——泰勒制。泰勒因在管理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被人们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科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定额
泰勒为了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进行了动作和时间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将每一个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去掉多余的动作和不必要的时间,得出必要的工作时间并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即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
2.标准化
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用科学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最好的方法,这是管理当局的重要职责。所谓标准化就是要让工人在工作时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人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天赋和才能,一个人对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是一流的,但对另一项工作就不一定适合。只要工作对他适合而且他也愿意做这项工作,他就能够成为第一流的工人。管理人员的责任就在于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匹配,为每项工作找出最适合这项工作的人选,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用科学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经过科学选择的“第一流的工人”,使他们严格按照最佳方法进行工作,激励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工作。对那些体力和智力不适合做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的人,应重新安排他们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
4.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发现,报酬制度不合理是引发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在对原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报酬制度的弊端进行剖析之后,泰勒提出了建立在科学工作定额基础上的刺激性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根据工人完成工作定额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资率来计算其应得报酬。如果工人没有完成定额,就按低于正常单价20%的标准计酬,即对其实行的工资率仅相当于正常工资率的80%;如果工人超额完成定额,则按高工资率付酬,为正常工资率的125%,不仅超额部分按高工资率计算,而且定额部分也按此单价计酬。泰勒认为,这种工资制度有两方面的优越性:①支付工资的对象明确界定为工人的劳动效率,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从而有助于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消极怠工现象;②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和利润提高幅度超过工资增加幅度的情况下,雇主也会从“做大的馅饼”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勒主张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所谓经验工作方法,是指工人自己按照其经验和习惯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包括作业顺序、工具的选择等,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操作方法与使用的工具是否合理,以及个人的熟练程度与努力程度。所谓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指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标准的操作方法,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泰勒提出,应该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所有的计划职能都由计划部门来承担,而执行职能则由部分工长和所有工人承担。这样,计划部门的具体工作就是:①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为合理制定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②制订科学的工作定额和标准的作业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③拟订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④比较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后,现场的工人只从事执行的职能,即按照计划部门制订的方法、工具和指示从事实际操作,不得自行改变操作方法。
(二)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巴纳德等。1916年浓缩了法约尔50多年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正式出版,其中对经营管理活动、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的五项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法约尔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六大类,管理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就将管理与经营区分为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企业的六类经营活动包括: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②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安全保护;⑤会计活动,指财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⑥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也就是管理的五项职能。其中,计划是指预测未来,并据此制订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方案;组织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指挥是指上级对下级活动给予指导,使之发挥作用;协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所有的活动及力量都得到连接、联合、调和,维持必要的统一,调整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活动与关系;控制是指保证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实际执行符合所制订的计划、指令及标准。法约尔提出的五项管理职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框架,其后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大部分都是按照管理职能构建的。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劳动分工原则
生产越是专业化,人们越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劳动分工不仅限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专门化的职能和分离的权力”,即也适用于管理活动。管理者经常处理同一类事务,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能够做到熟练、自信和准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
权力即指挥他人的权和促使他人服从的力的统一体。责任是随权力而来的奖罚。权力和责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在哪里行使权力,就应当在哪里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力和责任应该是对等的、统一的。法约尔还把权力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前者指管理人员因为担任的职务或地位而拥有的正式权力,后者指因管理者的个人因素如智力、学识、品质、能力等而产生的权力。他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当两者兼备,并善于用个人权力补充职务权力之不足。
3.纪律严明原则
纪律是企业领导者与下级之间在服从、勤奋、举止等各方面达成的一致协议。它不以畏惧为依据,而是建立在服从与尊重的基础之上,组织中所有成员都要通过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中的行为进行控制。法约尔指出,要维护纪律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两点。
(1)协议要明确而公正。要使管理者和员工都对组织规章有明确的理解,奖惩要公正,当纪律遭到破坏时,要明确而果断地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惩罚。
(2)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良好的纪律是有效领导者的“产物”,纪律松弛是领导不善的必然结果,高层领导者应同下属一样,受纪律的约束。
4.统一指挥原则
每一个员工只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只接受该上级的命令并向他汇报工作。
5.统一领导原则
每一项具有共同目标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和一项计划,这是统一行为、协调力量和一致努力的必要条件。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任何个人利益都不能超越组织整体利益。当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一切试图把个人利益置于组织整体利益之上从而引起冲突的个人情绪,公正地将两者协调起来。
7.报酬合理原则
报酬及其支付方式要公平合理,对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优良者要给予奖励。当然,奖励要有一个限度,因为再好的报酬制度也无法取代优良的管理。
8.集权与分权原则
集权与分权反映了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决策制定权是集中于管理当局还是分散给下属,这只是一个适度问题。法约尔认为,凡减少下属在决策中的作用者为集权,凡增进其作用者为分权。不管环境如何,集权都或多或少地始终存在,没有绝对的分权,也没有绝对的集权。管理当局的任务是找到在每种情况下最适合的集权程度,即根据各种情况,包括组织的性质、人员的能力等来决定“产生全面最大收益”的那种集权程度。法约尔主张给下属以足够的权力去很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但经理人员应保留最后的决定权。由于管理层和员工的素质、企业条件及环境等经常变化,所以,任何组织都要适时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9.等级链与跳板原则
等级是指从最高权力机构到低层管理人员的上下级关系系列,它是执行权力的路线和信息传递的途径。从理论上讲,为了保证命令的统一与行动的一致,信息应当按等级链传递。但这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延迟,因此,法约尔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便于同级之间的横向交流。这种横向直接联系的前提条件是沟通之前征求各自上级的意见,事后要及时向各自的上级汇报,以保证维护统一指挥前提下的迅速、可靠的横向联系,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效率。
10.秩序原则
组织中的人员和物品要各有其位,各在其位。
11.公平原则
管理人员对自己的下属要公平、公正和友善,使下属忠于职守,热心于履行自己的职责。
12.人员稳定原则
每个人适应和熟悉自己的工作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人员尤其是高级雇员经常流动,则对工作不利。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制订规范的人事计划,鼓励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长期承担所分配的任务,以免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在人事安排上要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职务的空缺。
13.首创精神原则
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一项计划的动力。发明创造是首创精神,建议与发挥主动性同样是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推进组织发展的巨大动力,必须大力提倡。主管人员要有首创精神,勇于创新,同时要鼓励和发挥下级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
14.集体精神原则
集体精神是指在组织中形成团结、和谐与协作的氛围。培养集体精神的有效方法是严守统一指挥原则,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法约尔指出,十四条管理原则具有灵活性。管理人员应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以及各种可变因素和环境,合理掌握运用上述原则的尺度。如何使这些原则灵活地适用于各种特殊环境,真正使管理有效,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管理艺术或技巧。
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希尔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威,他认为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而这三种权威中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把组织中的工作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对成员进行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将之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建立等级体系
按照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即根据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的等级体系或指挥链,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在这个体系中,上级必须对自己所属的下级拥有权力,并能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与指挥。每一个下级都处在一个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之下,每个管理者都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而且要为其下属的行为和决定对上级负责。
3.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
明确规定职位特性及该职位对人的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获得的技术资格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位要求来任用。
4.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
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但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管理者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章程、规则和办事程序。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韦伯认为,这种官僚制组织体系能够通过组织的结构化、非人格化、规范化和等级化,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这种组织形式适应范围很广,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所以是最理想的。
二、行为科学理论
(一)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过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是澳大利亚籍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1924—1932年间他负责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当时试验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理论中关于工作环境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假设,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经过大量的试验却发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效率。1933年梅奥在他的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全面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果,系统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为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如追求友情、归属感、受人尊重等,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和物质条件的满足,金钱并非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物质刺激对促进生产率只起第二位的作用,处于第一位的是员工社会和心理需要的满足。所以,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鼓舞“士气”
由于工人是“社会人”,而且在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所以领导者应采用新型有效的领导方式,即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际关系学说发展为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人的本性与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行为科学理论的特点是:致力于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认为调动积极性必须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方面着手,使组织目标包含更多的个人目标,不仅改进工作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改进工作设计,从工作本身满足人的需要;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和员工的自主自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关于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其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激励理论,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二是关于领导行为方面的研究,产生了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
从人际关系学说到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管理理论体系,扩展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的看法,强调从满足人的需要、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领导方式等方面考察管理职能的执行结果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员工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对当时及后来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管理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定量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结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取向不同于行为科学
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时间上考察,管理科学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平行发展起来的,但它与行为科学研究取向不同。如果说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人事问题,那么管理科学理论就是试图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解决生产与业务管理问题。前者侧重人的心理、动机、行为等,后者更注重经济技术研究,而不重视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忽略了人的因素。在实践中,管理科学方法主要用于企业决策,特别是计划与控制决策,即在进行决策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采用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程序作出正确决策,这是定量方法对管理的最直接的贡献。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管理科学方法,有助于减少决策的风险,提高决策质量。管理科学理论从另一方面开拓了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管理研究从以往的定性描述开始跨入定量分析预测阶段。
(二)研究范围和手段不同于科学管理
从历史渊源考察,不可否认,“管理科学”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是“科学管理”的继续和发展,二者所追求的都是寻找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更大的效果。尽管如此,管理科学理论还是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而且优于“科学管理”。
(1)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泰勒时代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研究,涵盖了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
(2)管理科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研究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特别是注重运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最适宜的方法,并认为应当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即使用一个实际系统或过程的有关方面的简化表现)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因此他们大量运用数学模型,试图将管理中与决策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可见,管理科学在研究中大量采用了泰勒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四、系统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的协调而形成的活动或力量系统。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主要职能是:①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②招募和选拔能最好地作出贡献、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并使之协调、有效率地进行工作;③规定组织目标;④授权;⑤决策。经理在系统中的作用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协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以使协作系统能够维持运转。
巴纳德还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而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有三个:一是协作的意愿,即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贡献;二是共同的目标,即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三是信息的联系,即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非正式组织也起着与正式组织互相创造条件,并在某些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作用。
社会系统学派强调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条件和经理人员的五项职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内部平衡,并使这种协作系统适应于外部条件,以求得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
五、权变管理学派
权变管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揭示组织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其代表人物有弗莱德·菲德勒(Fred Fiedler)和琼·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
权变管理理论在继承以前各种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管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行为及其效果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上。该理论认为,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观念和技术更适合组织。由于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特别是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要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和方法。从内部环境看,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交流与控制以及技术状况等;外部条件既包括社会、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又包括供应商、竞争者、顾客、股东等。上述内部环境的变量和外部环境的变量是相互联系的。管理者要进行大量的管理环境的调查研究,以此为基础对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选择适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能力训练】
1.如何理解管理?管理的职能是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3.如何学习管理学?怎样厘清管理学的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