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家来客人了
1.教师与幼儿通过讨论确定游戏主题“娃娃家来客人了”,引导幼儿回顾到朋友家做客的经历,帮助幼儿梳理生活经验。
2.幼儿自由分配角色,自主扮演爸爸、妈妈、宝宝、客人等。
3.游戏情节:
(1)幼儿扮演的爸爸在给宝宝做饭,妈妈喂宝宝吃饭,给宝宝整理衣服等。突然电话铃响起,客人要来家中做客,爸爸妈妈利用已有材料准备招待客人的点心和饮料等。
(2)客人敲门来做客,爸爸妈妈热情招待客人。主人要负责给客人倒水,请客人吃东西,主动与客人交流。
4.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幼儿将娃娃家里的材料归类,摆放整齐。在分享环节互相说一说到朋友家做客的感受。
【观察要点】
重点关注幼儿接待客人时的语言,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有礼貌地接待客人,并与客人交流。小班幼儿还不太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分配角色时容易发生争执,教师应多加关注,发现矛盾及时介入,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指导建议】
1.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运用符合其角色身份的语言、动作等与他人互动交往,鼓励幼儿利用区域中的材料自己准备招待客人的饮料、点心等。可以以物代物,也可以利用现有材料自己制作,比如利用一次性杯子和彩笔水自己配制不同的饮料,利用橡皮泥自制小点心等,让游戏的情节更加丰富。
2.游戏分享环节可让幼儿讲述自己的角色体验,及时肯定幼儿的表现,比如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客的、主人是怎么招待客人的等。教师要对有礼貌的语言和礼仪给予肯定,表扬幼儿运用新材料丰富游戏情节的行为,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案例二 圆圆串串香店(中班)
【设计意图】
串串香又名“麻辣烫”,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往往又称它为小火锅,是重庆的美食之一,重庆串串香以它独有的麻辣香风味深受人们喜欢。吃串串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事情,也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他们会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热情高涨地描述自己与家人一起吃火锅的情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结合主题活动《魅力之城重庆》因此设计了《圆圆串串香店》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劳动,在游戏中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游戏目的】
1.幼儿积极模仿周围成人的劳动、生活,会使用礼貌用语为大家服务。
2.幼儿能自主分配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动作能力、交往能力。
3.幼儿在串串香店游戏中养成积极思考,形成主动解决问题与困难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幼儿熟悉、了解部分成人的劳动、生活。
2.串串店中的常见材料。
串串香
【游戏过程】
1.餐具的摆放和材料的选择:
(1)幼儿学习选择适合本次游戏的材料。
(2)餐具如何摆放得整洁和使用得方便。
2.幼儿角色自主分工,明白工作内容,如明白收银员、服务员、厨师等的具体工作内容。
3.服务员的礼貌接待和如何解决困难。
(1)接待:客人来了说:“欢迎光临,请坐”,及时向客人介绍本店的菜品等;客人吃完了问:“满意吗?欢迎下次光临”等。
(2)解决困难:顾客吃了串串,还想喝银耳汤、吃小汤圆,怎么办呢?
4.制作不同的菜品。
5.营业结束,整理小店。
6.评价:收集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观察要点】
教师可通过参与游戏的形式注意观察儿童的发展,关注游戏情节的进展,指导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指导建议】
1.设置困难,推进游戏的发展。角色游戏不是每天重复相同的成人劳动,幼儿在每一次的游戏扮演中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进步。在此活动中,设置了两个困难:其一,顾客想吃串串香以外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其二,当菜品不够,工作人员又忙不过来时,应该怎么办?这些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的小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困难既起到了让孩子想办法解决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游戏的进展。
2.体现顾客的重要作用。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以主要的工作人员为重点指导对象,对顾客没有给予角色培养的重视,此活动中,教师给予顾客的角色的指导与扮演,让这一部分的孩子也得到了培养。
案例三 梦想成真(大班)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工作场景的游戏活动,幼儿能体验各种职业,为树立理想、培养职业意识奠定基础。
【游戏目的】
1.幼儿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角色,通过行为、肢体的语言及相应的操作来体现角色的特征。
2.幼儿能相互沟通、交往协调,促进多种游戏主题的正常开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各角色区标志牌及胸卡;各区域隔断用鞋架、桌椅、角色区背景音乐、生日歌碟片、玩具架、幼儿床铺等。
2.爱婴医院:医生、护士的衣帽;指示牌、挂号单、视力表、医药箱、医学器械等。
3.多多药房:帽子、药品标价签、各种药瓶药盒、电脑收款机、人体秤等。
4.面包物语:衣帽、幼儿自制各种糕点、电子秤、面粉、橡皮泥、模具、面包蛋糕样品、盘子、纸杯盒、纸袋等。
5.鲜花店:各种假花及花篮、彩纸、胶棒、吸管、幼儿自制纸花若干等。
6.中国银行:提款机、纸币、银行卡等。
7.急救中心:电话、急救车等。
活动区
【游戏过程】
1.导入:以梦想为蓝图,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热情,拓宽思路,发掘幼儿想象空间。“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长大了想做什么?”随着时间老人的出现,给予幼儿想象得以实现的新希望。教师化妆后悄然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时间老人,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好高兴啊,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让我来帮你们实现伟大的梦想,好吗?”“现在我把时间调到20年以后,(转时针)很快就让你们梦想成真!”
2.活动以各职业工作人员的一日工作为核心,完整地展现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得到模仿实践的机会。音乐切入,以一首《剪羊毛》开始一天的工作,幼儿自己进入活动工作区域,独立进行准备工作:穿制服,整理用具等,医生、护士、面点师、药剂师、收银员、花艺师、急救医生、银行服务人员各就各位之后,其他选择成为顾客的幼儿进入活动区以卡及学号密码取款进行游戏活动。
3.设计情境,进入活动的最高潮,有病人突然晕倒,医护人员全力急救,激发幼儿治病救人的情感。
4.活动的最后,随着下班音乐的响起,孩子们有序地整理制服,收好用具,走出活动区域。面包物语这一活动区域准备为时间老人庆50岁生日的大蛋糕,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观察要点】
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以及解决一些问题的好办法,给予适当的回应,支持孩子们各种主题游戏的开展。鼓励幼儿积极创设故事情节,适时提供帮助,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建议】
1.将主动权交予孩子。在传统的角色游戏中,往往都是教师完成所有的布置工作,没有让幼儿参与其中,本次活动的内容《梦想成真》涉及的主题很丰富,所以教师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让他们完成各种主题的场景布置工作,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2.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大班的孩子具有自己的思维,活动中教师尊重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商讨、制订计划、完成任务等。孩子们在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中分工完成任务,合作商讨问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
操作技能训练
1.请同学们自选一个年龄阶段的角色游戏主题,写一份角色游戏教学设计案例。要求:设计要素完整。
2.同学们按学习小组,自选一个角色游戏主题创设区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最符合幼儿角色游戏的要求。
3.针对自己设计的角色游戏教案,组织一次模拟角色游戏活动。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评价,比一比谁的游戏活动组织得好?它们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4.分析:幼儿角色游戏组织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5.通过游戏体验,谈一谈你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认识和看法。你有了什么样的游戏观?
拓展延伸
1.收集幼儿园角色游戏区角创设的照片,作为资料保存。
2.到幼儿园观察幼儿角色游戏,作好观察记录,并收集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照片。
第二节 幼儿园结构游戏
一、幼儿园结构游戏概述
(一)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概念
幼儿园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之一。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幼儿教育词典》)结构游戏开始于3岁左右。
结构游戏
拼插建构游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结构游戏的概念扩展了。
(二)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分类
结构游戏的种类是多样的,根据其使用的材料和结构的形式,我们将结构游戏分为七大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品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积木游戏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积竹游戏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积塑游戏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接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金属构造游戏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棍、塑料管、冰棒棍或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拼棒游戏
6.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拼图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幼儿非常喜欢用沙土、水、雪等自然物做游戏,这些都是不定形的游戏材料,是结构游戏的又一种类型。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广泛开展。
玩沙游戏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核心价值
1.促进幼儿感觉、知觉和动作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不停地动手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来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特别是发展手的小肌肉活动,促使他们动作越来越精确。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作精确性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促进幼儿知识和智力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获得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了一些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验,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以创出美的形象为满足;结构游戏的成品,在形状、颜色、比例等各方面都要求美化、协调,培养了幼儿审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幼儿为了能构造成自己想构造的物体,需要不断地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结构游戏的目的。这就有利于培养幼儿活动的目的性和勇于、善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5.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精神,增进幼儿间的交往
幼儿所从事的结构游戏,不论是独自还是合作进行的,都需要协调彼此的关系,特别是构建内容比较复杂的主题。在游戏中,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利于他们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幼儿园结构游戏条件创设
1.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五个自主原则:①自主选择结构材料;②自主选择操作方式;③自主选择场地;④自主选择玩伴;⑤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2.开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室外,以及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3)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①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便于操作的材料。
②中班:种类各异、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③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构材料。
主题建构
(4)广泛收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能够一物多用。它与定型的材料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利于幼儿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如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
废旧物建构
(5)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多次摆弄同样的材料,幼儿也会玩腻,如果很少有幼儿再玩或很少幼儿专注地再玩这些结构材料,老师就要及时地更换这些材料,但是更换的频率也不能太快,以免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被材料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具体指导
(一)幼儿园结构游戏进程的指导
1.游戏前的准备和指导
(1)经验准备,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丰富幼儿头脑中造型的印象。
(2)为幼儿提供建构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温馨提示
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还可以让幼儿观察有关的玩具、图片、照片等。
(3)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
温馨提示
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适宜的建构材料。
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绳线、火柴棍、塑料管、冰棒棍或糖纸、金属配件等都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混合材料建构
2.游戏中的指导
(1)幼儿:
①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②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③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④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2)教师:
①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②针对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③巡回观察,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
(3)合适的时机:
①当幼儿情绪不佳时。
②当幼儿获得成功时。
③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
④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之外时。
⑤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
⑥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
⑦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
(4)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3.游戏结束时的指导
(1)引导幼儿结束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从处于专注的游戏状态到结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幼儿过渡的时间。大班可用沙漏、计时器控制时间,也可以用时钟控制时间,还可以采取提前告知的方法。
(2)分享经验,提升游戏水平。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交流,适时为幼儿陈述递词,补充不完整的表达,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幼儿园情景再现
在游戏的最后让幼儿把游戏中的经验相互分享碰撞。例如,“上次游戏中的问题解决了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们小组的搭建任务完成得怎样?与同伴合作搭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3)拓展思路,为下次游戏留有余兴。创造性游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戏中不断的推进和完善。
幼儿园情景再现
单次游戏结束后,在幼儿分享交流游戏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材料?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游戏的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4)收拾和整理建构材料。通过收拾、整理建构材料,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养成对环境的责任感,还可以获得其他有益的经验。
积塑拼插
(5)审慎地对待幼儿建构作品。有时幼儿会强烈要求保留作品,具体会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因为今天没搭完,明天还想接着搭;②还想围绕建构物进一步开展象征性游戏;③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构物保留下来。
教师应视具体情况处理,若是前两种情况,可想办法保留,第三种情况可用相机拍一张照片或建议孩子自己把建构物画下来,这些做法都可以表达成人对他们游戏成果的尊重和欣赏。
(二)幼儿结构游戏各年龄班的指导
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幼儿的建构游戏各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小班结构游戏指导
(1)特点。小班幼儿对建构中的动作很感兴趣,重复、摆弄、堆高、推倒等是常见动作。小班幼儿的建构活动往往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建构的特点是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只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所以不会事先构思要建构什么。小班幼儿在建构中常常更换建构作品的名称,或是等建构完成后再根据建构物的某一外部特征来给作品命名,但他们一般不能明确解释作品的细节。因此,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嬉戏性较强,作品结构较为简单。
(2)指导要点。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给幼儿准备足够数量的结构元件,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同时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幼儿说出自己结构的物体名称,建立结构游戏的简单规则,教会幼儿整理和保管玩具的简单方法。
①教师先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②教师积极鼓励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索学习建构技法,鼓励幼儿独立地建构形状简单的物体,并能表现其主要特征,如搭建门、桌子、床等。
③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连接、延长、围合、加宽、垒高等主要构造技能,搭建简单的三维物体。例如,让小班幼儿在建构区搭建马路、围墙等简单物体。
④教师引导幼儿建立建构游戏的规则,如轻拿轻放、不乱扔、玩后要收拾整理等,并学习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2.中班结构游戏指导
(1)特点。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较小班明确,建构的坚持性也在增加,建构水平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有了初步、简单的结构计划,对操作过程及结构成果都感兴趣,能按主题进行结构,主题相对稳定,对结构材料较熟悉,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具有独立整理结构玩具的能力。
(2)指导要点。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学习有目的地选材,学会看平面结构图,指导幼儿掌握结构技能,组织小型的集体结构活动及评议活动。
①增加中班幼儿造型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如引导幼儿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长短不一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体。
②在小班搭建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架空、覆盖、桥式和塔式等建构技能,形成里外空间的概念。例如,中班幼儿可以学习搭高楼、架大桥等。
③教师可尝试提供作品构造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纸搭建。
④教师可要求中班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搭建,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物体的搭建。例如,三名幼儿合作搭建公园、停车场等。
3.大班结构游戏指导
(1)特点。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大班幼儿能够搭建出有场景、有情节的较高水平的建筑群且其建构作品多为立体结构,讲究对称和平衡,比较形象。
(2)指导要点。培养幼儿独立建构的能力,让幼儿学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指导其表现出物体的细节和特征。鼓励幼儿学习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多尝试分工合作以及自主制订规则。
① 中班搭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转向、穿过、平式连接和交叉连接等建构技能,搭建复杂的三维物体。例如,搭建立交桥、拱形门等。
②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整齐对称、平衡的构造,尝试整体布局,学习选择使用辅助材料。例如,在公园里搭建相呼应的前门和后门,在住宅区里搭建左右对称的凉亭、路边的花草等。
幼儿园情景再现
经过商讨后大家分工,有的搭建楼房,有的搭建停车场,有的搭建花园,有的搭建游泳池,有的搭建围墙,形成一个完整的住宅区。
生活场景主题建构
③教师引导大班幼儿在搭建前学习商讨、分工,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
④引导幼儿建造有一定主题和情节发展的、结构复杂、装饰精巧的建筑群。
幼儿园情景再现
让幼儿根据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主题情节的发展,搭建池塘、磨坊、鸡舍、篱笆以及蜜蜂房等,有了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幼儿的兴趣往往会更加浓厚,有助于幼儿搭建出结构更为复杂的建筑群。
四、幼儿园结构游戏教案设计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实施与指导将从游戏准备、游戏开展及活动评价三大环节进行介绍。
(一)确定游戏主题
一般来说,幼儿园建构游戏主题来自幼儿的生活,以及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来自对幼儿需求的把握以及与其他创造性游戏的整合。
幼儿园情景再现
组织幼儿秋游果园后,可以适时确定主题“果园”,其中,小班可以让幼儿建构不同的果树,中班可以让幼儿建构果园(含结满果子的果树、果园的建筑物、围栏等),大班则可以建构果园社区(包括中心建筑果园及果园之外的社区环境)。
结合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则可分别组织“可爱的小动物”“我的家”及“动物园”等主题的建构游戏。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后,也可组织相关的建构。
森林主题建构游戏
(二)制订游戏目标
结构游戏的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拟订: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美感。
(三)作好游戏准备
1.知识准备
活动前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
2.物质准备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材料提供与环境创设与主题结合(主题本身及情节的发展)、立废性等要求(《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建构游戏前,教师应提供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的多种建构材料,如各种型号的积木、积塑、积竹、串珠、金属螺丝结构玩具等,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半成品纸盒、泡沫、易拉罐、饮料瓶,辅助材料如纸、线、瓶、各种盒子等。还可以适时提供配件,如木制人偶,交通标志、加油站,餐巾纸卷筒,冰棒棍,帽子(建筑工人、警察、消防员的帽子),瓷砖、毛毯、木匠工具玩具,有建筑物、道路、桥梁图片的书或明信片,城市的地图,城堡积木,贝壳和石头,纸箱和鞋盒,本地商店的商标,浮木或小木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或纸板,旧的计划图等。
交通主题建构
(四)设计游戏过程
1.导入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隐性的、分层的指导,既让幼儿学习建构游戏的技能,又保证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还要注重合作、习惯的培养,从而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般流程:经验回顾,明确任务,协调分工,创造设计,选择材料,合作建构,交流评价。
2.展开
(1)观察。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首先对全体幼儿进行扫描式观察,了解整个活动状态(习惯、兴趣、参与度、坚持性、遵守规则、合作水平等),发现需要干预的苗头;然后结合自己对班级幼儿现有水平的了解,选择性地进行分层次的定点跟踪观察,了解、分析某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变化,判断幼儿游戏中的状态属于建构的哪个阶段?幼儿是否能解说自己的建构物,并且回答别人的问题?幼儿是否使用其他辅助物来丰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老师个别化指导的切入点(取放材料的习惯?建构技术?创造性?交往合作技巧?语言表达?)。
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表征行为,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增强群体性,培养交往的主动性。
自主性游戏中的表征行为,是幼儿在游戏情节需要时产生的一种“以物代物”的自发行为,使真实的情景迁移到假想的情景中,这些行为反映了幼儿思维的发展。中班是幼儿行为的鼎盛期,所以,这时老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使孩子在操作中按自己的想象任意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想象把不同材料替代了许多需要的物品。
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义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2)介入。根据教师的观察,采取立即介入或暂缓介入的处理。
需要立即介入的情况:①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②当环境中因人群拥挤或使用材料、工具而产生不安全因子时等。
暂缓介入的主要情形是:①当幼儿发生技能困难时,如不知道怎样将天桥的楼梯与梯面连接起来;②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如大家都在拼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先给他时间观望他接下来干什么;③当幼儿在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鼓励幼儿自主思考),等等。
在需要进行技术支持(介入)前,教师应首先判断幼儿目前的活动在建构的第几阶段,再规划要提供什么样的经验给幼儿,并通过材料投放控制,及时提供解决策略等让他的游戏更加深入。比如,有的孩子需要鼓励,有的孩子需要老师帮助开个头,有的孩子可以从同伴的动作中获得经验。一般来说,多采用平行介入法和交叉式介入法。平行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与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暗示指导的作用。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而垂直介入法只在幼儿出现不安全倾向的时候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幼儿园情景再现
积木建构
贝贝在地毯上把双倍积木块直立起来,上面再放上另一块直立的双倍块积木,结果倒了下来。贝贝试了4次同样的搭法,结果都一样。(第二阶段) 即使遭遇困难,他仍继续做下去(在面对挑战时,展现毅力)。
他注意到有问题,但好像不能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探索因果关系)。教师要如何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问:你认为积木为什么会倒下来?
提出建议:我在想,你要怎么样才能让建筑物的底部更稳固。
提供坚硬的表面来搭积木(如硬纸板等):我们来看看,你在这上面搭积木,而不是在地毯上,会不会好一点?
幼儿园情景再现
小美正在收拾雪花片,她做了一些分类,不过并不全都正确。 她负责收拾(会管理和爱护教室里的环境和器材)。
她能参与活动,如收拾工作(遵守规则)。
她具备了分类的初步技巧(会对物品进行分类)。
我有没有安排好游戏材料的放置方式、在架上明确标示并且跟孩子们说清楚? 把所有不同类别、大小的建构材料的放置位置清楚标示出来,并且告诉幼儿它们应该如何摆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我们先把所有的大雪花片拿开。你能不能把所有像这样的大雪花片找出来”,用这样的提示来引导幼儿加入数学的学习并学会有序、合理地收拾材料。
(3)互动。跟幼儿商讨建构的计划:在哪里建?用什么材料建?怎样分工?作品怎样保存?
跟幼儿讨论他们的建筑物。关键是描述幼儿做了什么,而不是简单的“你做得很好”等。
温馨提示
“你用4块积木做出了一座桥。”“你长火车的车厢都做成了长方形的。”“有些积木是直立起来的,有些积木是横躺的。”“我可以从窗户这里看到房子背后的那扇门呢。”“你做飞机的雪花片都是白色的。”“你做了粗的、很多根来撑住果树,这可是要很小心才不会让果树倒下来呢。”类似描述,能强调幼儿作品的重要性,增进幼儿的数学、美感、力学等概念,并扩展他们的词汇。
支持幼儿进入更高阶段的建构。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后,进行分析判断,再提出问题协助他回忆过去的经验,根据幼儿的经验提出建议。
温馨提示
坐到感到受挫的幼儿旁边,支持他去解决问题。例如,“我们看看是不是可以找到别的办法,让你的长颈鹿站起来”。协助幼儿解决:“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帮助你?”提供图片并和他讨论:“你能不能照着这个样子做房子?看起来比你那个房子更结实。”教师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如果教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利用提供范例、提问启发、示范、讲解、语言明示、幼儿自主探索、暗示幼儿观察同伴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3.收拾工作
如果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搭积木,就让他们继续玩。成人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幼儿工作的尊重,会让幼儿很高兴,并且能让幼儿从中了解到每个人都可以在必要时要求自己的权利。
协助幼儿开始收拾工作。提醒幼儿依照架上的标签放材料。指定每位幼儿负责收拾一种形状或配件。做了几次以后,这些幼儿应该就能自己做收拾工作了。
游戏性地指导收拾工作。
温馨提示
* 审慎地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 提供熟悉的活动结束音乐。
* 提醒幼儿“还有五分钟就要收拾”,“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把XX完成”。
* 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收拾。不要太匆忙。如果你协助幼儿开始收拾,那么幼儿对收拾建构材料的这项工作一般都能掌控。
幼儿园情景再现
给每位幼儿一张“票”,幼儿必须把和票上相同形状的东西收起来。
告诉幼儿:“把所有和这个一样的东西拿给我。”当幼儿拿来后,引导幼儿比较这个形状和陈列架上的标签,看看这个形状的东西该收在哪里。
宣布每次搬运数目:“今天我们要一次收拾×块积木。”然后每位幼儿每次都要拿×块积木,再把它们收起来。
4.活动评价
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能从多方面反映幼儿的学习状况、学习特色、发展变化等,能兼顾到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有利于激励幼儿。一般来说,在小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兴趣、技能等;中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创造能力及结构技能与行为习惯等;大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
(1)作品。围绕作品的创意评价,激励幼儿大胆创新。例如,“今天谁拼搭的作品最有创意?你帮建构区丰富了什么新花样?谁的作品颜色搭配最漂亮?哪个小区的布局最美观?你发明了哪种材料的最新玩法?”
(2)幼儿结构技能、经验的活动。游戏经验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教师可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碰撞,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的发展。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围绕幼儿解难能力评价,提高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例如,“小朋友在游戏中遇到某些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解决?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你在建构区学会拼搭了什么东西?跟谁学的?”为幼儿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
(3)幼儿活动中表现出的习惯、与同伴的互动合作等。围绕活动规则评价,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各种规则,养成好习惯。例如,“今天谁在建构区拼搭时声音小?哪一个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玩具收拾得最快?谁在活动区中懂得协商合作?谁将建构玩具分类最清楚,摆放最整齐?”评选出谁最专心投入,谁最安静,谁最爱动脑筋,谁是发明家,谁是好帮手,谁最有爱心(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等。
幼儿结构游戏案例
案例一 红绿灯
【游戏目的】
学习用加高镶嵌、重叠镶嵌方法表现物体形象。
【游戏材料】
齿形积塑。
【游戏玩法】
1.布置马路场景,有交通岗和交通工具,让幼儿玩各种交通工具,游戏中出现玩具人物,如交通警察和红绿灯交通信号(结构物)。教师可在灯的支架上镶嵌红色圆轮,然后再安上黄灯和红灯,这样可以使幼儿产生兴趣,产生给马路上的许多交通警制造红绿灯的要求和愿望。
2.构造:红绿灯由底座、支架、灯三部分组成。
底座:选四个扇形齿拼接成方形。
支架:选六个方形空心齿镶嵌而成。
灯:选用红、黄、绿三个圆齿轮,将三个圆轮以红黄绿的顺序重叠镶嵌在最高的三个方形齿轮上。将支架直接插入底座,为了使底座稳定,选用两个三角齿轮与底座交叉连接。
建议:可在户外用大插片做方向盘玩“红绿灯”游戏。教育幼儿从小遵守交通法规。还可以用其他材料做不同的交通游戏。
此游戏适合小、中、大班的幼儿玩。
案例二 小房子
房子
【游戏目的】
1.学习装饰盖顶和交叉盖顶。
2.使幼儿对空间范围的扩大有新的体验。
【游戏材料】
积木。
【游戏玩法】
1.幼儿喜欢给小动物造家,起初他们造的家只是一种围合式的围墙,逐步发展到有房子有顶,顶是三角形的,房子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像他们在绘画中表现的那样。从平面到立体,从周围的围合到上下的围合是幼儿构造思维发展的表现。
2.构造:房子的结构有墙身、房顶。墙身可以有两种构造方法:①以积木紧密排列做围墙。②先做两道门:即以四根长积木砖四角对称排列成柱子,两个短的积木做盖顶,然后再用长积木交叉排列盖顶。
已盖顶的楼房还需继续把房顶的上部构造出来,可用三角积木铺平延长排列。还可建议幼儿找房子主人,并用铺小路、造围墙等方法把几所房子联系起来。当幼儿完成作品后,让幼儿互相观看,互相学习。结束时玩音乐游戏“盖高楼”,并延伸活动。
此游戏适合小、中班的幼儿玩。
案例三 穿珠
【游戏目的】
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引起幼儿对穿珠的兴趣。
【游戏准备】
木珠一套,各种大小插片若干。
【游戏过程】
1.取出串珠,引起幼儿对穿珠的兴趣。
2.构造:穿珠的技能在于手眼协调一致,让幼儿先玩珠,认真看清珠孔,穿珠时左手拿珠,右手拿线,将线头对准珠孔口后轻轻将线推进珠孔,用此方法连续穿珠可获得一串珠。
3.可以让幼儿用串珠做项链、手圈、头圈,戴上照镜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也可用插片制作项链等。
此游戏适合小、中班的幼儿玩。
案例四 重庆的桥
桥
【设计意图】
我们的家乡重庆有着山城雾都、桥梁之都、美食之都、温泉之都的美誉。重庆是中国桥梁最多的城市,因此也有 “桥都”的美称,大班的孩子对桥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和认识,知道桥的结构,桥的多样,桥的美丽等。此建构活动,结合主题活动《美丽之城重庆》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不同方法,自我创建各种类型的桥,从而表现自己对家乡桥的认识,唤起幼儿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并有美化、建设家乡的愿望,以及对家乡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美好情感。
【游戏目的】
1.能大胆选择适宜的建构材料较好地表现各种桥的特征。
2.能分组合作、协商合理有序地利用辅助材料进行布局和摆放。
3.创造有序的建构环境,分享与同伴共同建构的快乐。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1.了解各种桥的基本特征和搭建方法。
2.了解桥周围的简单布局。
物质准备:各种积塑;草地、树等辅助材料;照片、布局图。
【游戏过程】
1.出示建构照片进行材料与搭建技巧的归纳。
(1)出示上次建构的照片,让幼儿讨论出现的问题与怎样解决的。欣赏有创意的搭建的地方。
(2)交流搭建不同类型的桥需要哪些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搭建技巧。并归纳如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它们之间的不同。
(3)出示立交桥布局图,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立交桥该怎样搭建并合理地进行摆放桥梁草坪、大树等辅助材料。
2.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分五个建筑队(绿化队、拱桥队、伦敦桥、立交桥、梁桥队),根据布局图安排设施与桥的位置并合作建构。
(2)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建构,注意作品大小比例。
(3)合理地使用和摆放辅助材料。
3.游戏结束,归类收拾材料,整理场地。
4.欣赏幼儿的建构作品并分享评价。
(1)评价合作情况:你今天合作愉快吗?你们组是怎么合作的?
(2)互相欣赏同伴的建构作品。
【游戏指导】
1.要求在搭建过程中保护好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交给教师摆放建筑作品,合理布局。
2.建桥队的幼儿建好后要认真检查并完善自己的作品,完工后协助其他幼儿搭建花草等。
3.重点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建构,注意作品大小比例,立交桥交错高矮的建构。
【游戏价值分析】
1.游戏核心点突出:该游戏活动看上去比较宽阔,但是仔细分析后,本游戏抓住“桥的不同类型”这个点来开展游戏。开始交流搭建不同类型的桥需要哪些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搭建技巧,接着出示布局图让幼儿重点感知立交桥的材料与搭建技巧。最后分组搭建不同类型的桥。这三个步骤都是紧紧围绕不同类型这个核心来开展,幼儿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在后面分工搭建时就很清楚自己的任务了。
2.经验知识得以扩展与运用:在活动前,幼儿已经了解各种桥的基本特征和搭建方法,了解了桥周围的简单布局。通过建构游戏桥的开展,幼儿能在自主合作搭建中,使搭建技能、桥的知识得到扩展与运用。
案例五 我们的飞机场
【设计意图】
幼儿的建构游戏从独立、单个建构逐步到合作、多个建构,中班的孩子逐步进入多个建构的过程,他们需要感知集体合作的力量,需要初步了解整体布局的步骤。飞机场建构游戏既能让孩子们进行多个建构和整体布局,又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知识运用。
【游戏目的】
1.能够分工合作,共同计划,设计构造想象中的飞机场,并体验共同构造的兴趣。
2.对飞机场能够整体布局。
【游戏准备】
1.了解飞机场需要的基本设施。
2.材料:雪花片、小型木头积木、易拉罐或卷筒纸、彩色球、彩色棍、泡沫蛋糕盒、泡沫垫等。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
(1)谁乘过飞机?你是在哪里上飞机的?(请乘过飞机的幼儿介绍)
(2)那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飞机场,好吗?
(3)讨论飞机场需要搭建的建筑物,如飞机跑道、周围建筑物、路灯、飞机、候机室等。
2.引导幼儿利用材料搭建所需物体。
(1)出示所提供的材料,幼儿讨论可以搭建什么样的物体,如将彩色球放在易拉罐上做灯,彩色小棍拼插做飞机,彩色泡沫搭建房子做候机室等。
(2)幼儿讨论布局后一起商量分工。
(3)幼儿商量好后就选择所需材料进行建构。
3.集体运用搭建的物品,进行飞机场整体布局。
(1)将候机室作为一个固定点,让幼儿一起根据固定点整体布局飞机场。
(2)感知飞机场合理的布局,体验集体搭建的力量。
(3)给飞机场取一个名字。
4.评价:重点从整体布局合理给予评价。
【游戏指导】
1.幼儿商量分工时,要观察幼儿商量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参与讨论。
2.把握飞机场整体布局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3.飞机场需要搭建物品,教师需要给予丰富。
【游戏价值分析】
1.依据幼儿建构游戏知识的逐步性。其一,飞机场的建构物,灯、跑场、候机室、飞机等建构物的难易程度非常适合中班的孩子,它们既简单又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满足了他们建构的乐趣。其二,感知整体布局,选择飞机场也是能让孩子在建构中简单清楚地感知到整体布局的情景,掌握整体布局的技能。
2.依据游戏中指导需要隐藏性。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不需要直接告知,而是给一个点,让幼儿自己思考完成建构,在游戏中教师将候机室作为一个固定点,让幼儿一起根据固定点整体布局飞机场,这种游戏指导起到了隐藏性的作用。
操作技能训练
1.请同学们自选一个年龄阶段的结构游戏主题,写一份结构游戏教学设计案例。要求:设计要素完整,认真设计游戏目标,思考游戏准备,详细地书写游戏过程,并思考观察要点。
2.同学们按学习小组,自选一个结构游戏主题创设区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最符合幼儿角色游戏的要求。
3.针对自己设计的结构游戏教案,组织一次模拟结构游戏活动。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评价,比一比谁的游戏活动组织得好?他们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第三节 幼儿园表演游戏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概述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概念
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它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表演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应对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小兔子
(二)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
表演游戏有什么特点,首先来看看它与角色游戏有什么区别,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很容易混淆,因为它们都在扮演角色,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段,都是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异同
1.表演游戏要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幼儿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由选择创造。
2.表演游戏是以幼儿自娱而进行
表演游戏与幼儿文艺表演不同,它不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是幼儿自己的一种游戏,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3.表演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
表演游戏与文艺表演有类似之处,即两者都是以文艺作品作为表演的依据,但文艺表演是严格按文艺作品的角色、情节内容和一定的表演程序来进行表演的;而表演游戏则只是大致地依据文艺作品,表演方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创的,表演情节也可以按照幼儿的爱好增减,所以表演游戏又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三)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核心价值
1.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当幼儿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时,他们会极力模仿作品中角色的语言、动作,表达角色的个性特征,反映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所以幼儿自然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角色、情节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幼儿通过游戏,不仅了解了文学作品的内容,还体验了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并受到了一定的教育。
例如,白雪公主,善良美丽;七个小矮人,热情、好心、礼貌待朋友;巫婆,凶狠、狡猾。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2.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自信心和独立性
文学作品的表演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表演中,不仅每个人都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各个角色之间又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就要求表演者既要有独立性,又必须互相合作。所以,表演游戏使幼儿体会到集体的存在,懂得要演好戏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的各种要求。同时,幼儿的表现又使他们体验到集体活动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因此,表演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以及纪律性、集体性等良好个性品德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幼儿参加表演也是有勇气和自信心的表现。
3.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想象力是表演游戏的基础。幼儿表演时所扮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以及演出场景都是假的。当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某一特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语言、思想来说话以及行动时,不仅需要再造想象,也需要创造想象。幼儿在想象情境中进行表演,使他们想象的内容更丰富,想象能力也相应得到发展。幼儿表演每种角色时都带有自己对人物的再创造,因此,幼儿的自编、自演对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
4.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表演才能
文学作品的语言丰富优美,表演中幼儿按作品中角色语言进行对白,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大量艺术语言,从而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其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吸引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做表演游戏,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表演游戏还能使幼儿学习各种表演技能、技巧,如运用语词、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形象和情绪,用道具、布景表达作品情景。这些技巧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
(四)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种类
1.幼儿表演
幼儿自己作为演员表演的歌舞剧、童话神话剧、故事表演剧等。
喜羊羊与灰太狼
2.桌面表演
幼儿在桌面上,以玩具或物体来代替文艺作品中的角色,以幼儿的口头语言(如独白、对白)和玩具操纵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
3.木偶表演
木偶形象夸张,生动有趣,造型美丽,既是艺术品,又是幼儿喜爱的玩具。幼儿用木偶歌唱跳舞、讲故事,创造性地再现文艺作品中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各种木偶表演游戏。
木偶表演
4.影子戏
影子戏(皮影戏、灯影戏)是在灯光作用下,靠物体侧影的活动来表演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影子戏离奇有趣、变化多端、形象夸张,深得幼儿喜爱。
皮影戏
二、幼儿园表演游戏条件创设
创设环境,提供物质材料,是开展表演游戏的重要条件。教师和幼儿一起参加准备工作,能充分调动幼儿做表演游戏的积极性,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才能。
1.舞台与布景
(1)小舞台:日常进行的表演游戏,可以在平地上或活动室中,或用小椅子、小桌子或大的积木围起来设置,或用标记分出“台上”和“台下”,或有一个较固定的表演区(活动室的一角)。
表演区舞台
(2)木偶台:用一块幕布将操纵者遮住即可。
木偶戏
有条件时,可以给孩子们做个木偶、皮影的小舞台,则更能增加游戏表演的情趣。
布景:应简单方便,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布景造型宜夸张,色彩要鲜明,可以结合美工活动,让孩子们一起来设计和制造。
2.服装与道具
道具和服装是表演游戏必要的物质条件。其要求:象征性地表现角色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如各种动物、人物角色——头饰。
少数民族的角色,除头饰外,还可以有一些突出民族特征的服装。例如,新疆人的马甲背心,西藏人的彩条围裙等。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人物的服装和道具、各种动物的头饰和道具、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服装和道具。可以成套配制,也可以是各种素材,孩子们可根据角色的需要去选配。
表演区服装与道具
表现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个性特点,需要角色造型和化装。
幼儿园情景再现
《小兔乖乖》表演游戏最突出的特征是造型化装。兔妈妈——一条围裙,大灰狼的臀部——安上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一只小篮子和一根棍子,兔子家的大门——两张小椅子并排放在一起。
幼儿的表演游戏应体现自由性和灵活性,可随时随地进行表演,不受道具的限制。道具不必过多或过于真实。道具不足时,还可以引导幼儿以象征性的动作去表现(以角色的身份说话和动作)。
组织幼儿在戏剧游戏中去设计环境,制作布景、道具和选配服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工作也是一种愉快的游戏。孩子在活动中更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服装和道具并不一定要购买材料制作,可以用幼儿平时玩的各种主题玩具代替,或者和平时的美工活动相结合,自己制作。
三、幼儿园表演游戏具体指导
(一)表演游戏的整体指导
1.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为表演游戏选用的童话、故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结合本班的教育任务,选择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活泼,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
(2)表演性童话、故事要易于为幼儿所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戏剧成分,有适当的表演动作。有集中的场景,易于布置。道具要简单,可以利用现成的桌椅、积木、胶粒拼图及实物等。如《小兔乖乖》中表演的动作明显,场景中的房子可用桌椅与积木搭成,扮演大灰狼、兔妈妈和小白兔的小朋友戴上相应的头饰即可。
(3)故事情节有起伏,情节发展的节奏要快,变化明显,并按一条主线发展,重点突出,枝蔓不多,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并易于表演。如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去拔萝卜,大灰狼来骗小白兔,兔妈妈回来了,把大灰狼赶跑了,有起伏的情节,变化明显。
(4)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来表演,如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对小白兔的交代,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对话,都生动有趣,容易用动作表演出来。
温馨提示
符合上述要求,易于做表演游戏的童话、故事是很多的,如《拔萝卜》《萝卜回来了》《三只羊》《在火车上》《送大婶回家》等都是表演游戏常用的童话、故事。
2.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用不同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说话声音,并以手势相伴,使作品中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幼儿眼前;教师反复向幼儿讲述故事,及时提问,就能帮助幼儿迅速领会作品的内容和情节,激起他们游戏的愿望。
3.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教师可根据幼儿平时喜爱听的,又适合表演的故事,来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如吸引幼儿一起准备玩具、头饰、服饰、布景及道具;鼓励他们想办法,大胆出主意;大班幼儿还可以参加道具的制作等。幼儿参加了游戏的准备工作,便容易激起他们游戏的兴趣。幼儿的表演游戏是灵活自由的,不受场所、时间与道具的限制。准备的道具不必追求齐全、逼真,稍有象征性即可。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最为关心的是自己能以角色的身份说话、做动作,道具的不足往往可用动作去表现。
4.使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
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不以有无观众为表演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游戏,吸引更多的幼儿参加游戏,使他们自然、自愿地表演,使之得到锻炼。但教师要注意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游戏的主角需要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可先让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以后应轮流担任主角。也可以有意让某个幼儿担任某一角色,以使他得到锻炼。但都要以商量、建议的口吻提出,不要违背幼儿的意愿。小班幼儿缺乏主见,教师可采用指定角色的办法,但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自愿选择。对个别幼儿经常占主角的行为,教师要动员他们更换角色。中、大班的幼儿可逐渐由自己协商分配角色。
5.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
(1)教师示范表演。教师经常以戏剧、歌舞、木偶、皮影戏等形式向幼儿作示范性表演。
教师表演皮影戏
教师的示范性表演可在全园的娱乐活动、节日活动及日常游戏活动中进行。
(2)教师在幼儿表演中进行指导:
①小班幼儿不会做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先做示范表演,然后先教会几个幼儿表演,再教会其他的幼儿。当幼儿学会一两个表演游戏后,可以让幼儿自己表演其他的一些故事。教师对游戏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中、大班幼儿可自愿、自由地玩表演游戏,教师要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表演。必要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难。
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出
②及时用提问、建议的方法,启发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激发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作品。
(3)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训练:
①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用语言塑造角色形象:声音轻重、快慢、高低和停顿变化。如狐狸——又尖又细(狡猾);狗熊——笨拙、缓慢(憨厚老实)。在游戏活动中用普通话,并注意语调。
②幼儿的歌唱表达技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音调准确、吐字清晰,能根据乐曲的快慢、强弱等变化有表情地演唱。如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和大灰狼唱的歌虽内容一样,但是语气、声调表演是绝对不同的。
③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形体与表情动作除了日常生活动作外,还包括一些小动物的典型动作。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如小白兔、小鸡、小猫的典型动作分别是兔跳、点头踏点步、交替步等。
(4)游戏结束后,提醒或帮助幼儿收拾道具,整理场所。
(二)幼儿表演游戏各年龄班的指导
1.小班表演游戏指导
(1)特点。小班幼儿表演水平弱,角色意识差,演着演着就忘了自己演的是谁,往往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只要自己感兴趣,不管自己的角色是不是该这么做,就会跟着做。表演的往往只是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片段,比如模仿奥特曼打怪兽的动作等,几乎没有与同伴的互动。
(2)指导要点。选择故事线索单一,篇幅短小,场景和结构简单,重复性情节较多的脚本。教师可利用对孩子们的影响以及道具来吸引幼儿参与。
幼儿园情景再现
比如,在表演区有一个小朋友看到一床大被子,拉起被子的一角,在那里模仿拔萝卜的动作,教师看见了,马上站在他身后,也模仿拔萝卜的动作,同时呼唤旁边的孩子“老爷爷的萝卜好大呀,小花狗,快来帮我们拔萝卜”。一旁的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教师身后加入进来,教师又喊“老爷爷的萝卜太大了,小花猫,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游戏就这样开始了。
第二天,一个孩子主动地跑到那床被子前,招呼同伴“小花猫,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第三天,教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喊不来了,教师就问他,为什么不玩了,这个孩子说“那是床被子,有什么好拔的”。老师问:怎么办?有的孩子说,做一个。用什么做?纸盒,上面用绿色的纸做叶子。孩子们有了比较形象的萝卜,就又开始了游戏。
2.中班表演游戏指导
(1)特点。幼儿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游戏的目的性差,展开游戏需要较长时间;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需要教师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游戏的计划性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但不稳定,幼儿会经常更换;希望与人交往,但欠缺交往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角色意识较强,能够按照自己选定的角色开展游戏。
(2)指导要点。选择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篇幅中等、易于延伸的游戏脚本,如《咕咚来了》《奇奇的耳朵》。展开游戏时,可以运用记录表提示幼儿要做的事。分组、分角色阶段,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引导幼儿讨论:“这个游戏需要几个人来演?我们有几个人?人多了怎么办?人少了怎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增、减角色,多人共同演同一个角色,轮流)”游戏进行阶段,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示范。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用夸张的语气、动作带动,这是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借鉴别人的好办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开展游戏评价。增加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内容,指导幼儿逐渐掌握规则和表演技能,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1)特点。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游戏的目的性强,计划性较强,能自觉表现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2)指导要点。选择故事情节相对复杂,篇幅稍长,易于改编、扩展的游戏脚本,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猪八戒吃西瓜》《龟兔赛跑》。可以为大班幼儿提供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预。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该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反馈的侧重点应在如何塑造角色上。要帮助幼儿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丰富游戏情节与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同步进行。
利用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怎么样演得更好?”“大老虎的牙被拔掉了,大老虎会这样算了吗?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怎么做?”允许并鼓励幼儿想象创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游戏评价,让幼儿在分享中开拓思路,提升游戏水平。再如,当孩子用自己想出的方法骗取灰太狼的信任时,偏偏被灰太狼识破,让孩子从计策的严密性、表现的逼真性上再做文章,最后取得全面胜利。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获得成功。
四、幼儿园表演游戏教案设计
(一)确定游戏主题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选择适合的游戏主题。
(二)制订游戏目标
1.社会性目标
(1)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2)积累社会经验,发展社会性能力。
(3)促进活泼、开朗、自主、自信等良好个性的发展。
2.技能目标
(1)表演的技能:动作、对白、表情的生动性。
(2)使用、制作游戏材料的技能:以物代物,设计、布置制作游戏场景、材料和道具。
(3)观察、发现、提出、解决、记录游戏问题的能力。
(三)作好游戏准备
1.关键经验准备
幼儿对周围社会的认知程度影响幼儿能否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情节,能否形象地演绎作品中的角色,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不断提升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行为特点、语言特征,各种动物的动作特点,等等。
幼儿园情景再现
表演游戏《老虎拔牙》:孩子们对医生拔牙的方法、病人的表现不了解,就不可能生动地表演这一场景,于是,教师带孩子到口腔医院参观,让孩子们获得生活体验,再表演起来就生动多了。
幼儿园情景再现
玩表演游戏《揉面团》时,孩子们表现不出妈妈对宝宝关心的神情,教师就请孩子们回家注意观察自己的妈妈对自己关心时的表情、动作。再次表演时,孩子们有的用手抚摸宝宝的头,有的捧着宝宝的脸,有的搂着宝宝,还有的把宝宝抱在身上……
2.材料与环境准备
(1)场地:可引导幼儿在活动室或其他相对宽敞的地方创设一个相对固定的表演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专用的游戏室里创设表演区,场地有限的,也可以根据需要用桌椅、积木临时搭建小舞台。
(2)布景:要求简单大方、经济实用,只要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就可以了,不要求过于复杂,否则会过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幼儿精力分散,影响幼儿表演的顺利进行。
(3)服饰和道具:可以起到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兴趣,而且还会影响游戏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就像我们听到某些演员平时总是难以入戏,把服装、道具一用上,马上感觉就出来了一样。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作品要求和幼儿的社会经验,尽可能地用简单的服装和道具表现角色形象。
(4)要注意的问题:
①舞台、服饰和道具都应当简单方便实用,不一定都要购置现成的物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现有的游戏材料,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和制作。
②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信任幼儿的能力,把设计和制作看成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部分,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和引导幼儿设计游戏环境、制作游戏服装道具,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制作,对于培养幼儿爱惜游戏材料的好习惯也很有帮助。
温馨提示
小班幼儿能用象征的方法“以物代物”地使用游戏材料。
中班幼儿可要求其根据游戏需要寻找、准备游戏材料玩游戏。
大班幼儿则可以达到设计、制作游戏材料的水平。
③可以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个百宝箱,用来收集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在需要时取用。
(四)游戏过程
表演游戏与其他游戏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表演游戏是从故事开始进入游戏的。
1.第一次:讲故事或看其他表现形式的文艺作品
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为进入表演游戏作准备。
要求:讲故事时语调、声音、表情要自然。
幼儿园情景再现
中班表演游戏《奇奇的耳朵》。
1.第一次讲故事,以提问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第二次讲故事,重点帮助幼儿熟悉角色间的对话,并能想象简单的动作予以配合。
(1)故事里有谁?大家为什么嘲笑奇奇?
(2)奇奇是怎样请小猫帮忙的?小猫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猫说话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其他的小兔是怎么嘲笑奇奇的?(幼儿自由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3)奇奇是怎样请小狗帮忙的?小狗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狗说话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3.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熟悉情况,配上头饰让幼儿练习角色对话。
2.第二—四次:游戏
(1)经验回顾:
①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多用于第一次游戏)。
②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多用于第二、三次游戏),如看录像或照片,围绕问题记录表讨论。
可根据游戏内容、幼儿游戏发展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经验回顾方式。
③指导策略。可围绕本次游戏的目标和重难点,运用开放式提问,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例如,上次游戏中明明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记录表)在记录表的提示下,回顾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小壁虎的尾巴重新长出来了演得不像,是妈妈给它安上去的,不是自己长出来的。教师组织大家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究竟好不好,就放在第二环节中尝试、验证。再如,小兔子嘲笑奇奇时,演得不够好,小兔子们不知道怎么办,想请大家帮帮它们。
(2)快乐游戏。
①涵盖的内容:
a.分配角色,进入游戏区域,摆放场景、道具。
b.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c.听信号结束游戏。
②指导策略:
a.观察。在游戏中进行整体扫描式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情、言行,判断他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地消极活动,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的需要。
在游戏中还要有重点地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定需要,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b.提供材料。当幼儿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或“道具”。因为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不应为追求“表演结果”或节省时间而省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诸如“纸、笔、盒子、木板”这样的原始材料,可以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c.组织讨论。组织反思性谈话,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教师的引导性提问非常重要。教师不能扮演“裁判”评定幼儿表现的“好坏”,也不应扮演答案的提供者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教师应不断激发幼儿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这样的语言:
自评:你觉得你演得好吗?好在哪里?
互评: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你觉得谁还可以演得更好?怎么演?还可以怎么演?
质疑: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不同意,我觉得我演得更好)他觉得他的方法好,你觉得你的方法好,那怎么办?(可保留,可请其他孩子鉴别,可留至后续的游戏中验证。)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当孩子的游戏出现了问题,但没引起孩子的注意时,可引导孩子通过回忆情景发现问题:刚才该你跟“黄牛伯伯”说话的时候,你怎么没跟他说话?(黄牛伯伯离我太远了,在小鱼姐姐的后面)从而发现场地设置不合理,黄牛伯伯在小河的那一头,被隔开了的问题。把一个人的问题提出来,变成大家的问题。
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怎么办?(把黄牛伯伯的家从后面挪到小河的旁边)
d.分年龄段指导。
e.结束游戏。游戏时间快到时,提前提醒幼儿,以便作好结束游戏的准备。
选择好游戏结束时机,最好是在幼儿兴致转低但还保留游戏兴趣的时候。
3.分享交流
(1)让幼儿分享、畅谈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可呼应目标及经验回顾中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没有?用的什么方法?怎么解决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游戏经验。
(2)留有游戏余兴。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发现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并鼓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讨论下次游戏需要做的经验、材料方面的准备内容。如讨论需要到哪里参观,观察什么人物,需要增加哪些材料等。
(3)收拾游戏材料,打扫场地。
幼儿表演游戏案例
案例一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
【游戏目的】
1.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有趣经过,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和进行对话,巩固和加深对青蛙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等知识的认识。
【游戏准备】
1.游戏的角色:一群小蝌蚪、鸭妈妈、鱼、乌龟、鹅、青蛙。
2.道具:角色头饰、服饰、桌面上玩具一套。
3.背景:小池塘里。
4.内容:青蛙妈妈在洞里睡了一个冬天,醒来了。
【游戏过程】
青蛙妈妈:(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哎!让我们去看看春天!
(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一个一个地变成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小蝌蚪:快游过去玩玩吧!
(鸭妈妈带小鸭子到池塘里游水)
小鸭子:妈妈!妈妈!
小蝌蚪:(疑惑地)我怎么没见过妈妈?(小蝌蚪游到鸭妈妈面前)
小蝌蚪:鸭妈妈,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请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鸭妈妈: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谢谢您,鸭妈妈!(鸭子退下)
(一条大鱼游过来,小蝌蚪也赶紧游过去)
小蝌蚪: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大鱼退下)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小蝌蚪赶紧游过去)
小蝌蚪: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好孩子,到前边去找找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乌龟退下)
(一只大白鹅游过来,小蝌蚪赶紧游过去)
小蝌蚪: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大白鹅退下)
(小蝌蚪继续向前游去,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奇怪地)为什么我们一点都不像您啊?
青蛙妈妈:好娃娃,你们还小呢,等你们长大了,就像妈妈了。(小蝌蚪高兴地在水里翻跟头)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了!
(小蝌蚪慢慢地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也消失了,变成了小青蛙)
青蛙:呱呱呱,呱呱呱。
建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专门由幼儿来做“旁白”,这样故事的内容就完整了。也可以指导幼儿用动作来表演。例如,春天天气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由扮演小蝌蚪的孩子来蹲着表演)活动起来了,(慢慢站起,耸耸身子)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这时套上小蝌蚪头饰)。
故事结尾,小蝌蚪一天天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腿伸一伸),再长出前腿(用手表示前腿,伸一伸),小尾巴不见了(看一下自己的臀部),变成小青蛙(换戴青蛙头饰),跟着妈妈去田里捉害虫了(边做青蛙跳动的动作,边发出呱呱的叫声)。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如能编一些动作,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能加深幼儿对表演的兴趣,满足幼儿动的欲望。
此游戏可作童话表演、桌面游戏表演等,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案例二 拔萝卜
拔萝卜
【游戏目的】
1.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
3.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游戏准备】
准备道具若干。
【游戏过程】
1.引发兴趣,交代任务。老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萝卜,数数看有几个?那我们可以来玩什么呢?
2.幼儿练习和表演。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拔萝卜》。
(2)请能力强的幼儿演一遍。谁愿意先到台上来演?小朋友看看他们谁演得好?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谁表演得好?为什么?请幼儿讲清楚演得好的人和地方。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肯定。
(3)练习表演。
①练习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②练习拔萝卜的不同表情。
“拔不动。”讲这句时,用发愁的语调讲出。
“萝卜拔出来了!”讲这句时语调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欢呼。
(4)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如下:
①幼儿互相商量,分配角色。
②互相化装。
③每个幼儿用心看,轮到自己出场时再上场。两位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表演。
(5)说说在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才能把一个萝卜拔出来。
(6)集体拔萝卜表演并提出下次拔萝卜的要求。
3.结束部分。
老师:让我们去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提醒幼儿整理好道具,结束。
案例三 小熊请客
【游戏目的】
1.能积极愉快地参与表演游戏,在游戏中创造性地表现故事。
2.继续培养与同伴协商、合作、共同游戏的能力。游戏准备道具:树、草地、蘑菇、房子、花,各种建构材料及替代物。
【游戏准备】
《小熊请客》头饰一套,或小动物木偶若干。
【游戏过程】
1.通过讲游戏的情况,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1)鼓励幼儿选择使用替代物。“上次玩游戏的时候,老师都没准备小熊请客的东西,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却很了不起,他自己找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来请客,谁来告诉大家他用了什么东西来招待客人?如果今天你们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也要像他一样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
(2)鼓励幼儿协商、合作,大胆创编故事情节。“上次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很会动脑筋,他们不仅会根据故事来表演,而且还会把自己编的故事表演出来,就像小熊不仅请了小鸡、小狗、小猫来做客,而且还请了大象来,小朋友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们请他们来说说吧。今天小朋友表演时,如果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玩有趣的事,也可以告诉好朋友,大家一起把它表演到故事中去。”
2.提出游戏要求。
(1)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解决。
(2)要爱护玩具,没有的道具可以自己找替代物或自己制作。
3.幼儿选择布置场地,扮演角色,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帮助幼儿共同布置场地,重点观察幼儿合作游戏及扮演角色、拓展游戏情节的情况。
4.分享交流游戏情况。
(1)请幼儿说说:“你玩了什么游戏?扮演了谁?你是怎么扮演的?”
(请个别有进步的幼儿当场表演,并请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增强其自信心)
(2)表扬在游戏中能拓展情节、大胆表演的幼儿。“刚才在游戏中,老师看到一组小朋友表演得特别有意思,请他们来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
(3)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评,激发幼儿下次游戏的兴趣。
案例四 三只熊
【游戏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游戏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游戏过程】
1.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2.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①刚才的表演叫什么名字?
②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③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第二遍。
①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②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③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①三只熊为什么抓小姑娘?
②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③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3.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操作技能训练
1.请同学们自选一个年龄阶段的表演游戏主题,写一份表演游戏教学设计案例。要求:设计要素完整,认真设计游戏目标,思考游戏准备,详细地书写游戏过程,并思考观察要点。
2.同学们按学习小组,自选一个表演游戏主题创设区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最符合幼儿表演游戏的要求。
3.针对自己设计的表演游戏教案,组织一次模拟表演游戏活动。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评价,比一比谁的游戏活动组织得好。他们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