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倾听,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倾听,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我们不要总是像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我们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听一听员工的感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其实,小张说的“大家”指的一定就是整个团队吗?“是这样的,领班,我昨天让小王帮我搬一下凳子,他说自己很忙,就是不帮我。”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呢?在倾听的过程中,光鼓励也不行,还要确认一下我们所理解的是否正确。

“易”家之言: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因而要关于倾听。

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倾听,一定要听听员工怎么说。很多时候,说得多了,听得少了,误会和矛盾也就产生了。我们不要总是像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我们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听一听员工的感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我们先来做一些小测试,来看看我们的倾听能力怎样。

测试一:

A.9加5是13

B.9加5等于13

你觉得哪一种表达更准确?很多人说“A”,也有很多人说“B”,其实都不准确。因为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是”和“等于”上了,而忽略了结果。不管是“是”还是“等于”,结果都不会是“13”,而是“14”。

测试二:

下列三种动物,豹、猫头鹰、蝙蝠,哪种动物能在黑暗中看得最清楚?

很多人选蝙蝠,因为蝙蝠在夜间活动。其实,了解动物的就明白,它们都看不见。

测试三:

在我国北方,大约有多少只华南虎,是几十只、几百只,还是几千只?

有的人说几百只,有的人说几千只。其实,正确答案是“没有”,因为在我国北方不会有华南虎。

测试四:

在珠穆朗玛峰被发现之前,哪座山峰是地球上最高的?

我们也许都在思考,哪座山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别想了,还是珠穆朗玛峰。

(1)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易”家之言: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无效的沟通则让双方更加疏远。

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然而,在倾听中,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使得沟通双方不但没有拉近距离,反而更疏远了。

第一,打断别人说话。

案 例

主持人:“小朋友,你长大了做什么?”

小朋友:“飞机驾驶员。”

主持人:“如果飞机没有油了,飞机上有很多游客,但只有一个降落伞,你怎么办?”

小朋友:“让旅客系好安全带,我背着降落伞跳下去……”

这时下面的观众哈哈大笑,小朋友没有继续说下去。节目结束后,小孩伤心地哭了。

主持人:“小朋友,你为什么哭?”

小朋友:“我本来是想先跳下去取油,然后再来救大家,可你们竟哈哈大笑,我能不难过吗?”

听了小朋友的这句话,大家才真正懂得他的心。

在酒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案 例

小王对领班说:“昨天有个客人反馈,说我们有一道菜上得有点慢——”

还没等小王说完,领班就说:“等一下,什么叫慢?昨天我一直在现场,我觉得我们的菜上得挺快的。再说了,我觉得大家昨天都忙忙碌碌的,怎么会有客人这么说呢?”

那么,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随意打断员工说话?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那就要注意了,因为打断员工说话,我们就听不到他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第二,经常改变话题。

案 例

领班对后厨小李说:“我发现最近××菜的质量挺好的,我们应该……”

小李说:“领班,我刚才说有一个客人投诉的事情,不知道这一块儿我们后来怎么解决的?”

领班说:“小李,我刚才跟你在一块聊天的时候就说了,你们要做好微笑,可为什么你们都笑不出八颗牙呢?”

小李说:“领班,刚才我说的投诉那件事情你还没告诉我呢。”

……

这位领班和后厨小李总是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不能针对一个问题去探讨和交流,所以只能在那儿绕圈。

第三,抑制不住个人的偏见。

案 例

小李找到领班:“领班,今天我想请半天假。”

领班:“小李,我不是不准你假,上个月你已经请了两个半天了,这个月你又请半天。我这祥说你别不爱听,我觉得你总喜欢找一些理由请假,一会儿说妈妈生病了,一会儿说自已感冒了,我觉得你挺好的啊。大家都挺忙碌的,你没发现这两天婚宴都是一个又一个去订吗?你没发现这两天都在排队吗?你看你又请假……”

这位领班是不是带着个人偏见,是不是带着个人想法?他怎么知道小李肯定是找借口请假?所以作为领班,我们一定要客观地看问题,深人地去了解,不要让员工“背黑锅”。

第四,使用情绪化的言辞贬低讲话人。

案 例

我的朋友小赵是某著名酒店的领班。有天我去找他,刚好碰见他与员工在“沟通”。

“小王,我早就跟你说了,也不知道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应该如何如何做,可你怎么这祥做呢?我觉得你真笨。你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吗?笨死的。”

如果你天天跟员工说这样的话,员工会喜欢你吗?员工会在心里觉得你骂得对吗?我想,没有哪个员工愿意这样被别人骂的。所以我们就算是非常生气,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贬低讲话人。

第五,急于下结论。

案 例

小张在向领班汇报工作情况,看领班很忙,就停了下来。

领班说:“你说吧,我听着呢。你刚才说客人投诉菜里有根头发,我明白了,肯定是后厨的原因。他们的帽子破了两个洞,能不掉头发迸去吗?我早就让他们买新帽子了。这事跟你们没关系,我回头就找后厨,让厨师长跟他们交流交流。”

“易”家之言:静下心来倾听,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很多领班觉得自己的时间很紧张,喜欢急于下结论。我想问的是,你调查了吗?你知道员工正想说什么吗?你知道他心中表达的意思吗?所以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专注地去倾听,看看员工说了些什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第六,注意力分散。

案 例

领班:“小张你说吧,我听着呢。”

小张:“我感觉大家好像不怎么团结,我发现大家离心离德,互不帮助。”

领班这时显得不耐烦了:“是吗?我天天强调要互相帮助,怎么会呢?”

很多领班跟员工交流,一开始是挺好的,可一旦员工提及一些敏感的话题,他的注意力就不放在问题本身了,立刻分散了。其实,小张说的“大家”指的一定就是整个团队吗?他的意思一定就是团队不团结吗?不是的。所以我们要先弄明白员工的意思。“是这样的,领班,我昨天让小王帮我搬一下凳子,他说自己很忙,就是不帮我。”这时我们是不是就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小王身上。

第七,喜欢不懂装懂。

有些领班喜欢不懂装懂,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清楚。当员工向他反馈问题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听懂,他都会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不用说了”。他真的懂了吗?不一定。

第八,喜欢回避眼神。

“易”家之言:眼神交流有时比语言交流更有效。

有些领班跟员工交流的时候,喜欢回避眼神。他们总是低着头说:“你说吧。”这是交流吗?不是。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着对方,用眼神去交流,而不是总低着头。

当然,有些员工也不喜欢看着客人说话。记得有次我都走进餐厅了,服务员还在那儿低着头擦桌子,甚至用屁股对着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欢迎光临!

我想问的是,这叫欢迎光临吗?

第九,预先完成讲话人的语句。

这跟上文提到的打断别人说话、急于下结论、不懂装懂有相似之处。“我明白了,你不用说了,小张昨天已经跟我讲了,我知道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听员工讲完吗?

第十,在对方还在说话时,就想着如何回答。

假如你是一名领班,小王对你说:“今天我们有些大客户,打电话要预订包间。”这时你一定要注意听,看看是哪些大客户,然后再去想怎么安排,或是怎么帮助小王。否则,你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误了大事。

第十一,不停地看手表。

有些领班在与员工交流时,不停地看手表,一副忙碌的样子。这样一个小动作,杀伤力很大,会让员工觉得你不愿意听他说话,从而破坏双方的交流。

(2)如何做一名好的倾听者

上文提到的这些关于倾听的问题,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千万不要回避。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呢?其实,通过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也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第一,要专注地听对方讲话。不管是员工、同事,还是领导,都要用心去听他讲,必要时还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一些要点。这不但会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认真,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第二,站在对方立场,不要打断讲话人。

第三,善于使用鼓励性的言辞,然后做眼神交流,或赞许地点点头。什么是鼓励性的言辞?比如“说得很好,你接着说”、“不错不错,有道理,我也是这样想的”等。

第四,善于确认自己所理解的,是否就是对方的意思。在倾听的过程中,光鼓励也不行,还要确认一下我们所理解的是否正确。

案 例

领班:“小张,刚才你说的客人投诉这件事情,你们做了沟通,是吗?”

小张:“是的。”

领班:“小张,你们经过调查,把菜退了,是吗?”

小张:“是的。”

领班:“菜退了以后,你又绐客人重新上了一道菜,是吗?”

小张:“是的。”

第五,避免使用情绪性的言辞。

第六,不要急于下结论。

第七,善于以提问和复述来表达感受,并归纳总结。比如“对于你刚才所讲的,我的理解是……你看怎样?”在沟通中,我们要善于确认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然后给对方反馈,这样才会是双向的沟通、有效的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