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公司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一次,下午上班时间已过了一个小时,公司某职员拎着一大堆日用品匆匆赶回办公室,恰好被一位领导撞见。
“干什么去了?”领导问。
“对不起,最近太忙,没时间去买东西,趁午休我出去买点。”
“快点进去吧!”领导说,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在大厅办公的职员都听到了。
按照公司的规定,员工故意旷工一个小时得扣当天的一半工资。领导之所以没有严厉批评这位女职员并扣她的工资,是考虑到公司这段时间总是加班。
可其他职员并不了解这位领导的心思。领导的这次“宽容”壮大了他们的胆子,另外一些人也开始在午饭后去购物。对此,公司领导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考虑到员工的确很辛苦,经常加班,所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直到某一天,事情发生了“质变”。
那天,公司的一位重要客户取消了与公司的合作协议。
原来,负责接洽这位重要客户的员工在午餐后与同事购物,忘了约见客户这事,结果,让客户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客户心中大为不快,自然不愿意再跟公司合作了。
事后,公司领导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该公司的管理问题在哪?在于对员工的小过错掉以轻心,没有及时地作出恰当的反应,以致让小错误发展成了大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范畴,这种现象被称为“破窗效应”。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和体会:
桌子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常常会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
一面墙上如果一些涂鸦没有被擦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甚至不堪入目的东西;
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都不好意思扔垃圾,但一旦地上有了垃圾,人们就会纷纷效仿,肆无忌惮地扔垃圾了,丝毫没觉得愧疚;
…………
这都是破窗效应的表现。任何坏事,只要不加以制止,一旦形成风气,就很难制止了,到时候将追悔莫及。
这一理论来源于一项实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对组织秩序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比如,在安静的自习室,刚开始没有人说话,突然有人讲话,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于是,说话的人越来越多,说话声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人声鼎沸。
破窗效应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正如上面的案例,实行打卡制度之后,员工不遵守纪律,领导发现后,并未予以严厉的批评与处罚。领导的姑息传递给员工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当然是错误的信息:偶尔在上班时间干点私事也是可以原谅的。有的职员甚至可能理解为:公司实行打卡制度只不过让我们稍稍规范一些,只要不影响工作,偶尔犯规也无大碍。有了这样的想法,大家纷纷效仿第一名职员在午饭后购物,出现上班时间不在岗,以致耽误工作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换一种说法,如果该公司的领导了解破窗效应,第一次发现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就予以严惩,事态就不会如此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也就是说,认真对待那些看起来很小的过错,绝不掉以轻心。比如,不允许员工在公司随地吐痰,一旦发现某人随地吐痰,就按照规定罚款;要求大家在开会期间关掉手机,一旦发现某人违规,就严厉批评;要求大家按时上下班,一旦有人迟到早退,就按制度处罚;规定完不成任务的扣奖金,的确未完成的,不管什么理由,先按照规定扣了再说。
如此这般,只要能坚持,员工就能遵守规章制度,尊重公司纪律,积极努力地工作,小过错就不会变成大灾难。
心理学智慧 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的修复,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个效应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就是对组织秩序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伤害,如果不闻不问,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结果就会更糟糕。
所以,在职场中,对下属任何违反规则的小错误、小失误,你都不要掉以轻心,都要把它们纠正过来,否则就会引来别人的纷纷效仿,到最后就会造成一片混乱的状态。所以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