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的实质与特点
提起心理,人们总感到神秘莫测,常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度人心,甚至把心理学研究与算命、看相等活动等同起来。过去,还有人把心理理解为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如“灵魂上天便成神,灵魂入地便成鬼”等。这些都是对心理的误解,是无稽之谈。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要了解心理究竟是什么?必须首先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心身的关系还应当具体理解为:心理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就要与中外历史上一个长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的说法区别开。人脑产生心理可以从大脑受到损伤者其心理活动要发生变化的现象得到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心物的这种关系还可具体理解为:
1.客观性
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是什么样子,二者是近似的。
2.主观性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是主观性的表现。
3.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一员,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同,心理也不相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具备人的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心理下一个定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健康新理念
健康,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生存状态,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我们积极创造新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积极享受生活的基础。那么,到底怎样才算得上健康呢?
传统的健康观认为“无病即是健康”。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期,人们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持自身的生存。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问题,严酷地摆在人们面前。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等有关。因而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患有各种心理障碍及心因性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为此,医学模式也逐渐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健康新概念”。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判。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4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健康层次(表1-1)。
表1-1 健康的含义
(1)生理健康层次。其定义为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是指以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协调一致的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生理健康是其他健康层次的基础,是自然人的健康。
(2)心理健康层次。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二是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三是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道德健康层次。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首先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人”;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纯粹害人”。
(4)社会适应健康层次。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能创造性地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境界。缺乏角色意识,发生角色错位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
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三、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年期是一个人朝气蓬勃,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一个人开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黄希庭)高职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即青年期。此时,高职学生个体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呈现出既有别于少年儿童,又有别于成年人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
(一)高职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我国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8—24岁,其智力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达到巅峰状态,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对1 700名16—64岁的人进行测验,结果发现:20—34岁是智力发展的高峰,34岁以后缓慢下降,60岁以后急剧下降。琼斯和康拉德斯在对10—60岁的人进行智力研究后,结果发现:智力在10—16岁间发展很快,大致19岁为智力发展的顶峰,以后又以大致相同的速度一直衰退到60岁。我国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智力也进行了研究,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高职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多维性、主动性、坚持性等特点,他们既能把握对象或现象的全貌,也能观察对象或现象的某一方面;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精确性也明显提高。
(二)高职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高职学生情绪和情感上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情绪的两极性和矛盾性
情绪的两极性和矛盾性指高职学生的情绪具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爆发性与延续性共同存在的复杂的矛盾综合体。而矛盾性是高职学生生理与心理间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之间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在情绪上的反映。正如许多高职学生在谈论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时所说,当情绪高涨时,满怀自信似乎世界上没有攻不下的难题,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顺眼悦目;当情绪低落时,似乎任何东西都在和自己作对,觉得自己无能、笨拙,干什么都不顺手、没兴趣,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2.友情与爱情构成高职学生情感的重要内容
大学时期是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的阶段,一方面,渴望友情是高职学生一大情感特点,高职学生对友谊的追求,一般比其他年龄阶段或其他领域和阶层的青年要强烈很多。高职学生交往的核心是友情,而且这种情感很深,许多高职学生把在大学建立起来的同学友情视为人生的一份宝贵财富。渴望爱情是高职学生的另一大情感特点,爱情是异性友情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情感。高职学生正处于性生理成熟时期,性意识已经发展,渴望与异性交往,男女同学之间产生爱慕之情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因此,爱情体验成为高职学生情感生活的内容之一。
(三)高职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意志发展已呈现较高的水平,但仍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原因是高职学生处于心理发展时期,意志品质尚未定型,意志行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觉性有很大提高但惰性不同程度地存在
随着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其行为目的性、自觉性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惰性在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身上存在。惰性是许多高职学生常感苦恼而又难以改正的一种意志缺陷,处于惰性状态的高职学生常为此感到内疚、后悔,但又觉得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
2.情感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
多数高职学生能较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努力调节自己的冲动,但仍有不少高职学生常常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强而深感苦恼,感觉到自己易受到内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干扰,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指定的计划往往不能实施,难以控制强烈的情绪等。
3.果断性增强但恒心缺乏
多数高职学生的果断性品质有较大发展,他们喜欢自己作决定,采取行动,表现得自信、果断,但在行动中往往缺乏毅力和恒心。例如,有的高职学生下决心每天早起、跑步、背外语单词等,可坚持了两三天之后,就不了了之;有的高职学生想练书法、弹琴,也常常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心中想干某件事,可干了没几天便偃旗息鼓,下一次再下决心,可几天后又鸣锣收兵,这种情形在高职学生中比较常见。
(四)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作出的反映,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意识处于分化、矛盾、统一的时期。具体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自我意识的分化
可以说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大学时期,高职学生出现主我与客我的分化,同时出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意到有关“现实我”和“未来我”的一些细节和差距,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
2.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矛盾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分化而产生的,高职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现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等方面。例如,高职学生希望自己是无所畏惧的,而事实上却连与异性讲话都脸红;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常为一些小事而生气。这就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反映。
3.自我意识的统一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和痛苦促使高职学生解决矛盾而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为了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很多同学常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完成: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二是纠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接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其目的都是实现自我意识的积极统一,有助于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
(五)高职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征
关于高职学生性心理特征,国内外一些性心理学家作出不同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性意识和性冲动的强烈性
伴随性生理的成熟,高职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是其心理发展的必然反映。心理学家把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称为“性饥饿时期”。高职学生性知识的渴求和对异性的爱慕虽然是隐蔽且难以启齿的,但他们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来得到性生理、性心理、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高职学生性意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性兴趣、性幻想、性好感、爱慕异性、变态等。高职学生的性意识与中小学时的性意识完全不同,这与身体内部性生理成熟有关。性冲动是男女大学生生理的正常反应,它是在性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大学阶段,高职学生的性冲动往往强烈而普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潘绥铭教授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94.7%的男生和65.2%的女生出现过性冲动。由于性冲动更多的是属于非理性的,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性冲动会产生羞愧、自责、困惑和苦恼。高职学生的性冲动可通过学习、活动以及男女同学交往等许多合理途径,使生理能量得到释放、代偿、升华以及有效地转移。
2.性梦的普遍性
性梦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系列带有性色彩的心理活动。性梦是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性心理现象。霭理士在其《性心理学》中指出:“过了17岁,在男女白日梦里,恋爱和婚姻便是常见题目了;女子在这方面的发展比男子略早,有时候不到17岁。白日梦婉转的情节和性爱的成分,虽不容易考察,但它在青年生活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少女的生活里,是无可怀疑的。”据调查,大学生中有95%的男生和68.5%的女生有过性幻想。
(六)高职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所经历的学习与被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然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形成适合于该社会的个性,掌握该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通过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中小学教育,高职学生完成了初步社会化过程,而进入高级社会化阶段。在高校,高职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制约制度和社会化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折。与其他步入社会的同龄青年相比,高职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虚假性和准成人性的特点。高校为高职学生提供的社会化环境是以自己内在化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为主,因此,社会化不足或程度较低,没有达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水平。高职学生社会化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状况。
1.迟滞型
此种类型的高职学生表现为社会化出现停滞状况,生理年龄增长了,心理年龄却没有增加,这主要是由人生观、价值观等选择上的困惑、徘徊、不知所措所引起的。
2.假成熟性
此种类型的高职学生,对社会各种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可是一到社会上就四处碰壁、不知所措,原来的社会化内容不得不经过矫正和加工,这是一种假成熟。
3.变态型
此种类型的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极差,一遇到社会挫折就惊慌失措,易患心理疾病。
高职学生社会化过度,就个体方面来说,常表现为两种类型的人,一种即日常所说的“少年老成”;还有一种是唯他人、社会是从,忽视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行为上可能唯唯诺诺,也可能八面玲珑、圆滑世故。高职学生社会化过度可能导致高职学生一定程度的“自我丧失”。
总之,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