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交往愿望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常常导致高职学生内心的冲突而心理失调。有的学生因手淫习惯或自认为性器官的某些缺陷而背上精神十字架,对生活失去希望。以上心理困扰所诱发的不良心理反应具有共同性。种种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长期积累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首先,家谱调查证实了遗传因素的作用。

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多数学生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许多问题需要自己独自处理,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还不习惯,是一些学生出现适应困难,如失眠、食欲不振,甚至神经衰弱等现象的主要原因。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反应

(一)高职学生常见心理困扰的表现及特征

1.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困扰

表现为考试焦虑、成绩波动过大、学习缺乏动力、专业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等。一项关于学习的调查发现,由于专业学习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学生中认为“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72%,“常常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担心不安”的占60.3%。如过度的紧张、不安,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烦躁,思维钝化,以致头痛、失眠,使学习效率低落,成绩下降,继而更加紧张惶惑,心理不适越发严重,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能力并不差,学习并不吃力,分数也不低,但就是“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也有些学生对考试过分担忧,以致紧张到一上考场,“眼睛看着考卷,脑子里一片空白”,出现回忆困难、出冷汗等症状。在学习领域中还存在另一类现象,即对学习无兴趣、无期待、无动力、无目标,对所学专业冷淡,属于这类情况的学生虽不多,但非绝无仅有,其中部分学生从过度紧张的极端走向反面而放任自己。

2.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困扰

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及技能、代沟等。如在交往方面,有的学生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从而陷入孤寂封闭的境地。也有的学生虽然主动交往,但在对他人的认识上常有偏见、误解和过分苛求,对他人在情感上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对他人的行为比较挑剔,所以人际关系不协调,难以为他人所接受。良好的交往愿望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常常导致高职学生内心的冲突而心理失调。

3.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困扰

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失恋的痛苦、对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性自慰行为产生的焦虑自责等。有的学生因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自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除了恋爱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惑外,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性心理的问题。有的学生因手淫习惯或自认为性器官的某些缺陷而背上精神十字架,对生活失去希望。也有因周末焦虑症,难以克制的窥视欲望,倾慕同性的畸恋心理等,产生种种隐秘忧虑、烦恼而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4.与择业求职有关的心理困扰

表现为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功利、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不适应工作的环境等。不少毕业生因为求职择业的问题出现种种困惑和苦恼,如有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与条件而不知所措,难以抉择;有的学生不知怎样才是适当的自我推荐;有的学生对社会的种种现实不能正确分析,产生逃避社会的心理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5.其他领域的心理困扰

如在经济问题、个性发展、家庭关系、余暇生活、人生态度等方面出现的困惑或苦恼。

(二)不良的心理反应

以上心理困扰所诱发的不良心理反应具有共同性。种种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长期积累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1.焦虑

焦虑是指因担心达不到预期目标,有可能丢失有价值的东西,致使自尊、自信受到威胁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其中既有现实性的,也有神经性的,还有属于道德伦理性的。这种状态如果长期高强度地持续,会趋向焦虑性神经症,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高职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成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有强烈的焦虑反应,甚至形成焦虑性格。

2.孤独

孤独是指与他人、与社会隔离的自身孤立心态。多数有此种心理反应的高职学生,并非主动寻求孤独,而是本来具有接近他人的强烈需要,却又由于某些社会的、环境的因素,被动地产生封闭、防御、回避的倾向,并因此不得不承受孤独的折磨。高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异性交往中的挫折,既有客观现实的挫折,也有主观想象的挫折,常会导致孤独心理,进而可能扩延到人生态度中去。

3.自我拒绝

主要表现为经常自卑,怀疑自己、轻视自己、贬斥自己,甚至憎恨自己。这不同于自我批评,因为它所否定或悔恨的是不该或不必否定或悔恨的。这种心理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应有成就,不配受奖励,严重者甚至认为自己不该活在这世界上。一些高职学生往往由于对自我的期望过高,以及思想方法的片面化、绝对化而程度不同地陷入这种心理困境。

4.他人取向

主要表现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赞许而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地做人行事,使自己的价值取决于他人的评价,时时处处看他人眼色行事。这不同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和向他人学习长处,而是把讨他人喜欢当作自己的首位需要,从而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见解,违心地追随他人的意志。不少高职学生由于唯恐得不到他人的肯定而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合他人的口味而惴惴不安,长此以往终至产生过敏和强迫的心理症状。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极其复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不能先天遗传的。但是,个体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个体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首先,家谱调查证实了遗传因素的作用。卫生部门在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后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发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即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发病率在一级、二级、三级亲属中有明显差异。如果祖父辈得病,孙辈得病的几率为12.66%;父母的同胞有精神病,子辈得同类病的几率为13.56%;父母有精神疾病,子女得同类病的比例是33.21%,这说明心理疾病确实会遗传。

其次,关于双生子的研究数据也有力地支持了这种观点。同卵双生子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的发病率,而且同卵双生子出生后在一起抚养和完全分开抚养的患病率并无明显差异。

最后,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畸变,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置、易位,可以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遗传病”;一类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称为“染色体遗传病”;一类是由许多基因突变引起的,且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称为“多基因遗传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心理疾病,一般认为躁抑型(特别是抑郁型的)与“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先天愚型(又称伸舌样痴呆或唐恩氏综合征),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裂症,有人认为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与多基因遗传因素有关。

2.躯体机能

心理与生理功能急剧变化的机能状态,如儿童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机能状态,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女性经期、妊娠、分娩期因为内分泌功能变化,更年期性腺功能衰退、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机能状态,老年期各种躯体机能逐渐衰退、防御与代谢机能明显削弱的机能状态,都成为某些潜在的心理障碍开始显现的时机,成为整个机体维持内稳态的防御系统被突破的薄弱环节,成为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例如,肉分泌机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紊乱,机能亢进时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机能缺失时,在儿童期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在成人期则引起整个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3.化学因素

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可以说是影响最早、持续最久的一种影响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表1-2)。

表1-2 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2.学校

学校是一个小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良好的校风能使个体健康成长,不良的校风也可能使个体心理形成阴影,甚至人格扭曲。学校因素主要有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若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电影、电视、广播和书刊到处可以看到和听到,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对我们的思想、信念乃至行为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方面最为典型的研究是关于暴力电影、电视内容对人们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映暴力的影视内容确实可以引起人们的暴力行为,增加对暴力行为的认可。

近年来,电视对人们生活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成为公众和社会学家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电视中暴力与色情场面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位德国媒体心理学家在其书中指出,电视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已悄然成为一个隐蔽的教育者,开始塑造新的社会性格,并可能使现代人感情冷漠,产生“冷酷的心”。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激光影碟中的消极内容,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如追求生活的享受、意志的丧失、道德观念的淡薄等。

(三)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也可称作生活变化,主要是指可以造成个人的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或应对的社会生活情景和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例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会累加。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以及由此产生的应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其人格的形成。生活中的变故或生活事件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亲人去世、父母婚变、家庭不和睦、好友关系破裂、学业失败等。美国学者发现,很多精神病人在住院前,都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与丧失。精神病专家称,亚洲海啸中的幸存者,可能因为别人死亡而自己存活下来而产生负罪感,导致严重的精神问题,甚至自杀倾向上升。

在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时,一般都认为由于生活事件的产生增加了个体适应环境的压力。换句话说,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他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如果生活事件增加,那么个体的生活变化也会增加。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太多的生活事件,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美国的霍尔姆斯曾对5 000余人进行生活事件对个体疾病影响的研究调查。他把影响个体的重大生活事件划分为43件,每一件都赋予不同的分值。他认为,当个体一年累计分数超过300分,则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70%;如超过200分,则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50%;相反,低于100分,则来年可以健康安泰(表1-3)。

表1-3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霍尔姆斯认为,当个体在某段时间内遭遇很多生活事件时,生活事件对个体的作用就会累加,他所遭遇的心理应激就会增加,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水平。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效应中,外来刺激并不会直接导致精神疾病。其中,个体对刺激的评价和应对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人格特征

在心理社会因素中,人格类型特征是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们总是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性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而,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内在因素之一,同样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可以出现极其不同的结果。而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身上,其病情表现、病程长短和转归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人的行为类型(人格特征)可分为两种,即A型和B型。A型的人急躁,没耐性,争强好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常感时间不够。B型的人刚好相反,悠闲自得,不好争强。结果在食物、年龄、吸烟等因素相仿的情况下,A型组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组等,而且容易复发,死亡率也大大高于B型组。

研究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为其发病基础。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称为强迫性人格,其具体表现是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有些高职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过于自卑或过分自尊,急躁、冲动、固执、多疑、好钻牛角尖、易偏激,有太强的个人欲望和过高的个人期望,这些个性特征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其中有些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五)社会文化

文化的概念可以从不同层次来理解。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涵盖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狭义文化则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影响和教化,使个体由一个无知的自然人成长为具有丰富内心活动的社会人。

不同社会文化都有其特点,有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或共同反对的行为模式,即所谓的民族特性。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会对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差异,塑造了同一民族文化环境中不同个人基本相同的心理模式和心理特征,即民族心理。民族心理使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具有一种共同的社会心理定势,使个体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其积极意义在于保持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其消极意义则可能妨碍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一方面,个体竭力想适应社会,与他人保持一致,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赞同,因此愿意模仿和效法民族心理中的这些心理和行为模式,以避免孤立和冲突;另一方面,个体在某些方面有不满意或不属于采取这些心理和行为模式,想创造出更新颖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这种又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理,很容易导致个体出现“双重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