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文化的初成期

旅游文化的初成期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的黔山因黄帝的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夏朝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游猎。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共巡游30次,并在其在位期间按照疆土的四至范围重新规定了“五岳”。由官方规定为名山之首的五岳,从此便成了后世的典则。近游观——重人伦的文化,当孝子为家庭。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谈旅游。不同的旅游需求,由于不同的旅游个性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效果。

一、旅游文化的初成期——秦汉

人类社会的幼年时期,人们对大自然不理解,没有掌握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规律。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而无法抗拒,因此把大自然奉为一种异己的神秘力量,人们无条件地屈从它、崇拜它。这是形成原始宗教的主要因素。远古汉民族的原始宗教包括三方面内容:占卜巫术、鬼神崇拜和自然崇拜。前两者主要盛行于荆、楚地区,黄河流域则以自然崇拜为主。《史记·封禅书》中提到黄帝是立庙祭祀天的最高神祇天帝。这个时期的旅游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一)旅游形式

1.皇帝巡游

当黄帝政权稳固,被尊为黄帝时,就开始“旁行天下”了。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旅行更为方便。安徽的黔山因黄帝的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继黄帝之后,尧、舜、禹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故祀以为祖神”,修成为古人心中的旅游之神,古人每当外出旅游时,都要先祭祀祖神,是为祖道,或祖栈。尧去西方拜见西王母,此后到西方拜见西王母成为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只要有可能都要做昆仑游。舜“巡狩”南方,最终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投潇湘。夏朝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游猎。继位两年后的一天,他带着宠妃和亲信去游猎,竟然一去十旬不归,且不知去向,朝野为之一片混乱。后羿乘机造反,夺取政权。后羿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处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周朝开始,“巡狩”成为一种制度。周代昭王姬瑕及其子穆王姬满,其孙历王姬胡、历王儿子姬静,幽王宫涅,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

秦始皇继承周朝的“巡狩”制度,使巡游天下成为他在位12年中耗时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件国家大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那里拣来“封禅学说”,带领3万人的封禅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东行,用了3个月的时间,来到泰山脚下,凿山开道,摆开仪仗,轰轰烈烈地登上泰山山顶去祭祀上帝,是为“封”,在泰山脚下祭祀地,是为“禅”,表示自己出自于“天命”。秦始皇称帝的第二年,便开始巡游,先后共进行5次远途巡游。勒石记功,立石歌颂自己的功德,泰山五大夫松亭;奠定封禅制度;开辟海上巡游(徐福出海寻求仙丹,仙丹没有找到,倒是开辟了中国到日本的航路,对中国后世海上旅行影响颇大)。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共巡游30次,并在其在位期间按照疆土的四至范围重新规定了“五岳”。由官方规定为名山之首的五岳,从此便成了后世的典则。汉以后,五岳中的南岳和北岳的位置曾有变动而成为今日之五岳,但其根源仍出于汉代。

2.修建离宫别苑

国君们雅好山水风景则不免产生占有的欲望,往往在风景佳美之地修建离宫别苑以供享用,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燕国的碣石宫等。秦、汉帝王显贵占用天然山水胜景修建宫苑的已很普遍,规模也更大。西汉的上林苑地跨今西安市和咸宁、周至、户县、蓝田县境,关中八条大河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丘陵,自然景观极其恢弘。东汉大将军梁冀,凭借权势圈占山林川泽营建多处私家园苑,遍及中原的千里沃野。虽然造园技艺尚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但也能在一定侧面反映出统治阶层对山水风景的自然美的认识和领悟。

3.纵横游说游学

孔子在鲁国惨淡经营几十年,当上了司空、司寇,本想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谁知齐国使了个奸计,80个美女和120匹好马,把鲁定公弄得晕晕乎乎,早已不把孔子放在心中。孔子一怒之下,“道不合不与为谋”,于是带上弟子周游列国。有着高尚文化情操的、有着强烈求知欲望与较高审美素养的文化人,在审视大自然的过程中,不忘寻觅大好河山中蕴藏的自然美和高尚品格(山水比德说),寓教于游。

4.出使西域

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历时12年,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第二次到达中亚,为丝绸之路做了铺垫。班超,投笔从戎,为恢复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受汉明帝之命,率36名随从出使西域,以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果断,袭击匈奴使者100多人,经过30余年的努力,消除匈奴的干扰,挫败匈奴对南道各国的控制,使之尽归于汉,重新恢复丝绸之路。

5.学术行游

史学家司马迁,20岁时即“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他的游踪遍于大半个中国,目的在于考察民情风俗和山川形胜,为撰写史书收集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也饱览了沿途的山水风光。这充分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是中国修学旅游的象征。

6.平民旅游

这个时期游山玩水的风习在民间也有所开展。古代的“修禊”之礼,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本是宗教节日,到这时已演变为带宗教性质的群众性的春秋游。《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一群青年男女利用上巳日修禊节的机会,在溱水、洧水之边相聚相乐、互表钟情的热闹场面。

(二)儒道思想旅游文化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主要观点有如下几种。

1.儒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

近游观——重人伦的文化,当孝子为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提倡郊游,将郊游看做是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生活方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远游观——志在四方,为国为君建功立业,当忠臣为国家。桑弧蓬矢,志在四方。小男孩一生下来,家长就用桑树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去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这种仪式,希望孩子长大后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既然志在四方,就少不了远游。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尚古意识对后世的影响存留至今,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点)评价越古越好了;有些景区(点)靠杜撰名胜抬高身价;景区(点)开发寻根溯源,重视古人古事的挖掘。

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重民传统体现在历代帝王不敢恣意远游。在中国古代,凡敢置国家大事、民众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谈旅游。

山水比德说——主张游山观水,用山水比喻象征人的道德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人伦的文化色彩。不同的旅游需求,由于不同的旅游个性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效果。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构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的思想,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2.道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

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先哲们认为旅游就是人们投身于大自然中,获得悠然自得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与自由,并认为这种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美。天地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老庄的自然说的审美观使得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

庄子逍遥游,神与物游,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对于欣赏我国的旅游文化,将身心与大自然融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美好境界,对以后历代旅游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逍遥游是一种旅游哲学,是在人类不自由的社会条件下要求精神解放,是庄子站在哲学的角度对自然进行欣赏,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道法自然的旅游氛围:美在自然,天放而成,天机独得。首先他还原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本来地位;其次它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审美意识的主要原则,即崇尚朴素、淡雅和自然;第三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保护自然资源和旅游环境有积极的历史意义。鲲鹏图南的远游精神,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浪漫主义,借旅游寄托自己的理想,将现实与虚幻结合。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旅游是不自由的,他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自由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逍遥之游”: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