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
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既受民族传统心理结构的影响,也受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从本质而言,重游是一个民族对于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对于旅游文化的演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基础
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是行路难,也即对旅行和旅游的一种恐惧。
1.徒步旅行的艰辛
唐代诗人李白写有一首著名的《行路难》诗,描述了行路的种种艰难,堪称行路难旅游文化中的绝唱。
在古代,道路不畅,交通落后,人们最初只能以徒步的方式进行旅行和旅游。我们可以想象早期徒步旅行的艰难实况。在车辆发明和畜力开发之后,徒步旅行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作为旅行交通的主体形式而存在。战国时期著名的论辩家苏秦求学时,只能背负书籍,肩挑行李,不避霜露,以致脚下生了几层老茧,每天要走百余里方能停宿,可见徒步旅行的艰辛与困苦。
2.地理环境的阻隔
徒步旅行难,凭借交通工具旅行同样也难。中国大地上从北到南有三条屏障阻隔:雄伟的万里长城、咆哮的九曲黄河和波涛滚滚的长江。分布在这三条线之间的是各地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浩瀚沙漠、荒凉沼泽,它们共同构成旅行往来的巨大障碍。李白的另一首名篇《蜀道难》,便是对地理环境深刻影响和制约行路难文化的最形象的描述。
3.人为因素的摧残
古代社会混乱无序,盗匪猖獗,行旅途中经常遭到抢劫,“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所以,古代民间有“买路钱”这样的词汇流行,旅行者防不胜防,时有生命之虞。另外,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等级森严。商人不得乘马车,不得“行驰道中”,而且还要“引车避匿”。社会制度加上社会的混乱,久而久之,这种对于万里艰险之途的忧郁,即行路难的慨叹,便积淀成为旅游文化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成为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表现形式
旅游文化重游主要表现为慎游、限游、惧游和重游等旅游观念、习俗,以及与之相呼应的旅游活动程式。
1.惧游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恐惧旅游占着主导地位。这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依据。如唐代诗人张籍的《行路难》、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宋陆游的《太息·宿青山铺作》等。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主人公已经完全被沉郁灰暗的惧游基色所笼罩。
2.慎游传统
慎游旅游文化传统是惧游观念的一种发展和补充。而慎游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平衡和消融因旅行和旅游带来的诸多恐惧和不安。慎游传统的原则,是谨慎小心,尽量少游,甚至不游。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重身体。旅游者出门在外,往往要经历生死险境。所以,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要求万里之外,以保重身体为第一要务。第二,结伴而游。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旅行犹侣行,是一种结伴而走的集体性行为,按照《礼记》的观点,那是因为结伴而游,总比单独行走来得安全可靠。第三,游必有方。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外出旅行和旅游,必须谨慎小心,并且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就应受到限制。
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传承至今,仍时有表现。“一路小心”的叮咛和嘱托,便是这种表现的最好说明。
3.重游传统
重游是旅游风俗的核心,是由慎游、惧游等观念演嬗而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旅游风俗的性质,并为后代所继承。另外,重游风俗中的许多观念和习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约定俗成了一系列的行旅程式,其中有的还上升为礼俗,形成传统。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具体表现为这样一些做法和内容:
卜行。旅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古代人们在外出旅游前,一般都要先行占卜择日,以示吉凶:吉则行,凶则避。这种卜行择日的重游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盛行不衰。
送行。送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诗经》中就有关于送行活动的记载。在近代音乐大师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中形象地展现了几千年来的送行重游风俗。
离筵。亲人外出,家人和好友为之设宴,这种重游送行风俗古代叫做离筵。离筵,也叫设宴。
饯饮。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为行人举行的一种敬酒道别仪式。道别饯饮有三种用意,一是为了在感情上加强游子的家乡观念;二是借酒浇离别之愁;三是饮酒壮胆,以壮行色。
赠物。睹物思人,所以,旅游程式中又有赠物道别的习俗。所赠之物,则不外乎钱、扇、衣服或其他随身携带的细软之物。古代送行中还有流行赠相离草的习俗。
赠言。也是旅游文化中的一种送别习俗。所赠之言,则不外乎“一路平安”、“多多保重”一类的临别嘱托。
执手。即握手,也是旅游文化广为流行的一种送别程式。到现在我们还保留有分别时握手的习俗。
洗尘接风。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如今仍保留这一习俗。
以上这些旅游程式、旅游习俗和旅游风俗,实实在在折射出的是旅游文化的一种重游传统。它植根于丰富的历史土壤,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内容和形式,为人民大众所宗所本,在现实旅游生活中显示出活力。
【案例分析】
人争近利,我图远功
陈光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江苏镇江人。近代著名金融家,1923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旅行社。民国初年,有“中国第一银行家”之誉的陈光甫,突然办起了旅行社,引得后世为其缘由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陈光甫此举,皆因“斗气”。一次,陈光甫到一家外国人开办的旅行社买船票,柜台里的外籍职员却径自与一西洋女子交谈。陈光甫伫立良久,未见招待,便愤然退出,“遂毅然有经营旅行社之志”。也有人说,陈光甫本就是“酷好山水、南北西东之人”,一生“萍踪所至,不止万里”,这些亲身体验让他深感国内旅行反不及到国外舒适。一个午夜,陈光甫乘火车到徐州,眼见候车乘客因无处栖身而在寒风中发抖。他随即想到,应设一服务机构,为辛劳过客提供休憩之所。这类机构便成了陈光甫设计中国旅行社最早的一幅蓝图。不过,据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郑焱考证,以上说法仅是诸多原因之一。作为“连蒋介石都要虚心请教的金融家”,陈光甫开办旅行社,自然有着更深远的目的。1923年中国旅行社开创之初,仅以客运为主,并代售水陆空客票。由于知者甚少,乏人问津,深谙经营之道的陈光甫决定,凡前来购票者,一概赠送精制票夹1个。他还特意培训一批接待人员,身着统一制服,在火车站专事迎来送往。几经努力,中国旅行社方为外界所知晓。由此陈光甫的旅行社才得以步入正轨,“先是海宁观潮、惠山游湖、富春览胜,尔后北起长城,南至粤桂,东尽海隅,西达黔滇,名山胜水间都留下了旅游团的屐痕”。作为中国第一家旅游企业,诸事无所依傍,因此犹重创新。在陈光甫的要求下,中国旅行社的业务从组织游览、接待会议发展到代办出国手续、代理保险,还创办了第一份旅游类月刊《旅行杂志》,最后甚至发展出类似今天的VIP会员服务。到1937年,其会员已达近千人。研究中国旅行社多年的郑焱对此评价说,其业务覆盖面之大,就是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也少有旅行社能与之相比。只是,这些代办服务项目大多超出了旅游服务的范围,而且收费极低,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因此旅行社创办的前8年,年年亏损。以至于股东们担忧“将喝西北风度日”。此时的陈光甫力排众议,他在话语中透露了创办旅行社的另一目的:“君等所称盈亏,仅限于表面之数字,实则旅行社之盈余,有倍于上海银行者。盖天地间事物有重于金钱者,好感是也。今旅行社博得社会人士无量之好感,其盈余为何如也?”最后,他以“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一句与诸人共勉。在郑焱看来,陈光甫或许是中国近代注重“企业形象”的第一人。唯其如此,他才能把效益摆在一边,把“服务社会”四个字刻在旅行社员工的办公桌上。在实践中,陈光甫一手设计了“招待所”这个新兴事物,要求其“设备不必图绮丽,而清洁卫生,伺应周到,则当严格讲求”,取其名是为了使员工时时体味“招待”二字的含义,谨记为旅客服务的宗旨。有旅客来信,称赞其招待所“房屋设备颇新颖适宜,无异第二家庭,且无一般旅馆之喧扰情形……”当时旅行社负责人朱继珊也回忆,在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在其下榻的华清池招待所感叹:“你们中国旅行社是中国最好的服务单位。”的确,以服务而论,这个评价当之无愧。一位法国客人,抗战开始时寄存于中国旅行社几件行李,十年后仍能完璧归赵。一位病人从上海虹桥疗养院打电话给旅行社,说想在手术前与远在陕西的妻儿见面,却不知家人在何处,希望能予以帮助。之后,旅行社西安分社想方设法,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并派专人伴送来沪,使得一家团聚。但令人惋惜的是,1937年后,中国旅行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成就在战火中损失殆尽。1949年陈光甫避居香港。到1953年,已然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中国旅行社宣布正式撤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的旅游业方始复苏。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03-18)
思考:
1.结合案例,对比我国旅游活动开展和国外旅游活动开展的初级阶段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2.你如何理解陈光甫先生的经营思想,他反映了我国哪些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你有什么启发?
【复习与思考】
1.简述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每个时期的看法。
2.就你的理解,儒道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3.我国有传统的三月三“修禊”之礼,五月端午,九月重阳,你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否应该保留并发扬光大,请说明理由和建议。
4.简述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5.你怎么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与民偕乐传统?
6.如何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