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语言是中国使用语言

什么语言是中国使用语言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民族语言十分丰富。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使用一种民族语言,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据统计,中国民族语言在80种以上。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我国民族语言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我国京族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万。

一、中国民族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民族语言十分丰富。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使用一种民族语言,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例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分别使用布嫩语、排湾语、阿眉斯语等。有一些少数民族大部或部分使用或兼用汉语。此外,还有一些新发现的语言。据统计,中国民族语言在80种以上。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我国民族语言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

(一)汉藏语系

早期曾称为“印支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4个语族。壮侗语族在国外多称“侗台语族”。

现在我国使用汉语的人口有96800多万(未计算少数民族中部分转用汉语的人口)。我国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有1560多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嘉戎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使用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1900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我国使用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有640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5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勉(瑶)语和畲语。

汉藏语系的特点:很多是孤立语;有声调;单音节词根占多数;有量词;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二)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突厥、满—通古斯3个语族。

我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390多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我国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口有70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图佤语。我国使用满—通古斯语族(也称通古斯满语族)语言的人口约11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现在的满族通用汉语。黑龙江省爱辉和富裕两县还有少数农村的满族老人会说满语。

阿尔泰语系的特点:具有元音和谐现象;使用后加成分为词的派生和词型变化的主要手段,黏合多个附加成分以表示多重语法意义;名词和代词有数、格等语法范畴,动词有态、时、式等语法范畴;动词在宾主之后,定语在被修饰词之前。

(三)南岛语系

南岛语系也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我国台湾地区高山族的语言属这个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高山族人数约23.5万人,遍布于我国台湾地区2/3的面积,因为长期与汉族杂居,交往密切,相当一部分高山族人民转用了汉语,所以使用高山语的人数比本族人口数少。高山语总的特点是属于多音节、没有声调。

(四)南亚语系

我国的佤语、崩龙语、布朗语属于这个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使用人口约37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现在对这3个语言的研究较多。此外还有几种刚开始研究的语言。南亚语系诸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辅音系统比较整齐。塞音清浊的对立比较普遍,有独立的清音送气系列。元音系统比较丰富,元音常区分为高、前、中、后4级。除越南语等少数语言有声调外,南亚语系诸语言通常都不是声调语言。

(五)印欧语系

我国属于这个语系的现代语言只有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使用俄罗斯语的有2900多人,使用塔吉克语的有2.65万人。我国俄罗斯族使用的语言就是俄语;我国塔吉克语属伊朗语族西支。

(六)朝鲜语和京语

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未定。芬兰阿尔泰语言学家兰司铁已经把朝鲜语列入阿尔泰语系,但仍有不同意见。我国使用朝鲜语的有6000多万人,分散居住在东北黑吉辽三省,吉林的延吉朝鲜族自治州成聚居状态。京语究竟属南亚语系还是属汉藏语系或另有归属,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我国京族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万。还有约2000人基本上已改用当地的汉语粤方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