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成立于1985年的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坐落于享有“天下第一秀水”美誉的千岛湖畔,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坚守自有品牌的啤酒生产企业。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2004年6月3日在千岛湖经济开发区建成千岛湖工厂,2006年12月14日与世界五百强、全球十大啤酒品牌商麒麟啤酒麦酒株式会社合资合作,年生产能力达30万千升,市场覆盖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安徽、江西、河南等各大省市,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公司坚持“创新完善品质,诚信塑造品牌”的核心理念,利用千岛湖独特的地理、生态、品牌等资源优势,首开国内低度淡爽型啤酒的先河,不断强化千岛湖啤酒“安全、健康、生态、绿色”的品牌形象,率先倡导生态啤酒的理念,大力打造高端产品。在工艺和技术上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实行全自动化过程控制,采用“隔氧酿造、瞬间杀菌、无菌灌装”等国际一流的酿造技术,确保优异品质。千岛湖啤酒被评为“国家级优质产品”“国家绿色食品”“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等,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公司截至2014年底有员工110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00余人,大专学历近380人。另外,公司引进了国家啤酒专家、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以高层次人才组成公司的智囊团和公司的决策管理层。
“源自活水,享受清爽”是千岛湖啤酒独有的产品生命力;“用真诚打造每一瓶千岛湖啤酒”是千啤人一贯的坚持;为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生态、绿色”的高品质啤酒是千啤人永恒的主题;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生态啤酒引领者”是千啤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口述人:郑晓峰,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始创于1985年,坐拥千岛湖“天下第一秀水”的生态酿造资源。千岛湖啤酒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啤酒酿造厂,发展到牵手世界五百强、亚洲最大饮料企业的中国啤酒行业合资并购溢价第一价的大型啤酒企业;从一家年实际生产能力仅有5000吨的小型啤酒企业,发展到年产啤酒规模30万千升、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知名度的现代化企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实现了企业跨越式长足发展,成为啤酒品牌行业的一匹“黑马”,也被公认为华东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高端低度:成功的转制
我出生于汾口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5年,我在一所小学任教数学,1985年8月底进入当时的汾口镇乡办企业——淳安县千岛湖啤酒厂工作。那时集山区、库区、老区、边区于一体的淳安县,为了新安江水库做出了重大牺牲,29万人迁移他乡,20多万人因为留恋故土而继续留下来,再创家业。1984年,为解决当地新安江库区移民的“吃饭”问题,汾口区公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在千岛湖的源头——杨旗坦镇筹建千岛湖啤酒厂,并于1985年9月20日破土动工,1987年3月20日竣工投产。所以,1985年千岛湖啤酒厂的成立,是我们第一次创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几百号人的就业。在这个小厂里,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我基本上都做过,从一线工人做到了班长、车间主任、副厂长。
我们第二次创业是在1998年。当时全国各地的啤酒企业遍地开花,千岛湖啤酒厂还是淳安县一个老牌企业,年纳税额仅170余万元。我们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淳安县山多、水多、平地少,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仅运输成本一项就让千岛湖啤酒厂失去了竞争优势;何况装备落后、技术低下、人才匮乏,加上低档次的品质和大量的赊销款,真的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怎么办?随着全县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啤酒厂改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企业必须改制,另谋发展。那年我33岁,是副厂长,当时被推举担任公司董事长后,我向亲戚东拼西凑,借了数十万元,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注资,成为1998年6月20日转制成立的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高端产品战略
改制前,千岛湖啤酒主要的销售市场在江西,但是由于产品档次低加上大量的赊销款不能及时收回,酒厂每况愈下,亏损越来越大,1998年亏损额达到280多万元。
我反复思考:除了千岛湖的好水以外,我们还有什么优势?当我决定走出穷乡僻壤,做出“提升质量!提高价格!走高端路线!到有钱人的地方,赚有钱人的钱”的决策时,这个想法把公司董事会成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我们这样一个破厂怎么能够与杭州、上海的大企业抗争?”很多人都笑我说:“千岛湖啤酒能做好1块钱一瓶的啤酒就很不错,想做10块钱一瓶的,简直是做梦!”在当时,高端啤酒市场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天下,我却要做“鸡蛋碰石头”的事情,做一件当时很多国内知名啤酒企业都不敢想的事情。千岛湖啤酒厂交通不便,要拼低端市场,我们的成本根本就没法跟他们拼。可是,我们有千岛湖这么好的水资源,为什么不生产高端啤酒?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并没有动摇我的决心,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实施自己的“高端战略”。那时候年轻,觉得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觉得只要努力,天上的星星也能摘下来。
(二)低度路线战略
在21世纪初,江苏盛泽是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生产基地,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的中心地带,商户云集。这带动了当地娱乐业的高速发展,啤酒消耗量极大。我们当时暂没有考虑把杭州作为主要市场,而是选择“曲线救厂”,进军了江苏市场,盛泽是其中重要一站。盛泽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农民企业家,他们喝酒一是为了应酬,二是致富之后特别开心。原来只有两瓶的量,现在有三四瓶可以喝了,就很高兴。他们一顿要喝好几个地方,最好是酒淡得喝不醉。我们盛泽的代理商李先生反映,当地从事啤酒促销的人员很多,促销人员老是要喝酒,度数高了不行。一位服务员也表示,千啤劲道大,喝8瓶就晕了,客人也没办法多点,度数低点生意好做。我没把这些仅仅当成是酒桌上的玩笑话,做产品最重要的是要靠近消费者,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所以我们就把度数放下来了,从9度到8度再到7度,最低做过6.5度。一个低度啤酒的庞大市场就此打开缺口,2001年整个盛泽几乎都是千岛湖啤酒。
二、管理新思维
做高端的啤酒,绝不是单纯地提价、以次充好,而是要真正做到品质一流,这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开拓全新的市场。1998年,千啤公司投入1000万元完成一期技改;2001年投资3000万元完成二期技改,使企业达到8万吨生产基础、5万吨实际生产能力。另外,还需要新的管理思维。
(一)管理机制
我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研究经济类书籍。良好的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的成长非常重要。所以,1998年我一上任,就很明确地提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董事与经营权分离,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公司管理运作机制。
从1998年开始,“职业经理人”的冲击波已经在公司内部引爆,“竞聘”成为公司的热门词汇。我认为,只要你有能力、有信心,你都可以到竞聘的舞台上去表现你自己。如今,“能力决定地位”的观念早已深入公司人心。
在此基础上,公司全面推行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制,上到副总、下至员工都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每年都要组织几次大规模的招聘工作,并选派优秀员工外出深造和培训;每年公司还聘请管理专家到公司为在岗操作员和新进厂员工进行有关精益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薪酬改革等知识课程培训,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人才。“依托强大的人才装备队伍,我们坚信造中国最好的啤酒的梦想近在咫尺。”
(二)人才强企
千岛湖啤酒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优秀的顾问团队。他们把最好的经验和理念带到了千岛湖。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比别人更好一点,比别人更诚心一点。公司有一群高层次智囊,比如聘请国内著名的啤酒专家徐斌、原浙江省啤酒协会秘书长为公司的技术顾问,浙江大学营销研究所专家教授为营销顾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为行政顾问等。
专家很重要,为了请到当年上海华光公司市场部的朱经理,我们开出了几倍于当时公司最高水平的工资;1999年,为了请到国家级啤酒专家徐斌做公司的顾问,我不放过听徐斌讲课的每一次机会,成为徐斌最虔诚的学生,最后大概是我的诚意打动了徐斌,这位老专家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不要给钱,二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我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一年下来,连徐斌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到千岛湖达7次之多,而这一年,千岛湖啤酒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在人才的保障下,企业才能实现长足、长久的发展。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为了不断适应千啤公司的快速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我一直极为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要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是千啤公司恪守的用人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企业出台了人才引进和使用特殊政策,积极引进大中专生。同时,企业每年还选派10人进大专院校深造和培训。那一年(1999年),公司共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02人,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人员达91人。在公司里,不仅有总经理信箱,还有员工座谈会和党支部座谈会。员工有任何意见都可以提,我们就是想创造更好地与员工交流的平台。“员工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挂在我办公室外面的一幅字。这幅字还引起过争议,有人觉得“高度”不够,不够有气势,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有员工满意了,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
在为员工提供机会和事业平台的同时,我也付出了自己的真诚。记得2000年那年年关,千岛湖啤酒技术改造需要钱,财务陷入困境,员工的年终奖还没发,可我两手空空,工人没钱过年,施工队要债上门,我急得嘴上起了泡。腊月廿四,一位当时的领导想尽办法调动了200万元救急,他甚至动员有关领导把自己的信用卡拿出来透支借钱给我。次日清晨,我立即赶回啤酒厂,给工人和施工队发了钱,全厂放假过年。
(三)营销战略
千啤的成功主要可归结为营销战略的成功。在千啤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中,一直执行着一种可称之为“点”“线”“面”高度结合的营销战略模式。
“点”,即高起点,是千啤公司品牌经营的基点。在千啤人的眼中,企业起步较迟,除了千岛湖的水资源和知名度外,其他方面的资源均无法与竞争对手相匹敌,千岛湖的“品牌基因”是千啤公司发展的优势,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提出了一种异于其他啤酒企业的经营思路——通过做精,实现做强。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思路是适合企业资源条件和竞争环境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抢占商机。
“线”,即推进路径,这是千啤品牌经营的支撑。近年内,公司通过两条路线实现做精、做强的战略思路:一是技术质量推进线,通过大量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酿造出一流口感的啤酒;二是品牌形象提升线,通过全面导入VI系统和品牌形象定位,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视觉形象。有了优质的产品做后盾,我们开始对千岛湖啤酒实施全面的“形象提升工程”。要做就做最好!我们请来当时国内最好的啤酒外包装设计机构为公司设计整体视觉识别系统,后来,还设计出了当时独特的千岛湖专用酒瓶。随后,这一做法还被其他厂家广泛采用。这两条线保证了千岛湖啤酒作为高端品牌和啤酒精品的市场身份,拥有市场主动权。
“面”,即网络与市场面,是千啤品牌经营的价值链延伸。千啤公司在与大企业竞争过程中独创了“底价操作”的经销商模式,通过有效激励经销商实现市场的迅速渗透。近年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抢占大量份额,靠的不单是公司的力量,更是联合经销商共同构筑起整个“企业—渠道”价值链,一起参与竞争的结果。同时,千岛湖啤酒通过每年、每季度持续不断的培训以及严格的岗位竞聘制度,锻炼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点”“线”“面”结合的营销战略模式,是千啤公司走向成功的法宝,也是公司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价值与个性所在,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本经营思路。一流的品质、高档的包装、中档的价位,让营销者对我们的销售前景充满了信心。8年后,我们在长三角地区赢得了非常好的品牌效应。尤其是企业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绿色企业”认证后,在市场上受到了更大的欢迎。所以,8年时间的第二次创业,让千岛湖啤酒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公司自1998年改制以后,利用千岛湖的国家一级水体,发展非常迅速,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最权威的70位国家级啤酒专家联合推荐千岛湖啤酒为“国家级优质产品”。特别是2003年以来,连续5年以35%以上的速度递增,在浙江省啤酒行业名列前茅。2006年,千岛湖啤酒实现产销啤酒14万千升,利税近7000万元。2006年底,千岛湖啤酒更是凭借着“淡而有味”的“绿色环保”品质,成为浙江食品工业的“行业领军企业”。同年,公司还获得浙江省啤酒行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称号,这一荣誉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啤酒行业只有两家。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下,千岛湖啤酒独辟蹊径,打造高端啤酒线路,避开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以“造中国最好的啤酒”为使命,给啤酒企业树立了一个非常值得推崇的榜样。
三、合作合资:创业的抉择发展战略
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应该是我们的第三次创业。2006年,千岛湖啤酒与世界500强、全球十大啤酒品牌之一的麒麟啤酒合资,翻开了千岛湖啤酒发展的新篇章。与麒麟啤酒合作,有着深刻的市场背景。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著名啤酒品牌开始在中国实行跨国收购,如1992年,朝日啤酒收购了西湖啤酒55%的股份。21世纪以来,欧美啤酒市场日渐萎缩,中国啤酒消费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2003年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大量的外资进驻中国啤酒业,从直接投资建厂到推广自有品牌,再到参股本土啤酒企业。2004年3月,华润集团进入“钱啤”,以70%的股份控股,并给新公司注入3500万美元现金,实行合资经营。2004年6月,英博集团出资5320万美元收购“石梁啤酒”70%的股份。2004年12月,西泠啤酒有限公司加盟“华润”,新组建的合资公司总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华润”控股70%。到了2006年,浙江年产10万千升以上的生产厂家只剩下千岛湖一家,其余的都被国际品牌收购。
日本朝日、三得利、麒麟三大啤酒品牌在华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朝日啤酒是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06年投资3600万美元在浙江省湖州市新建了一家啤酒厂。另一个日本啤酒企业三得利公司则占据着上海等地外资啤酒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日本麒麟啤酒是世界500强、全球十大啤酒品牌,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麒麟啤酒在中国布局,主要着力于三个重点市场:一是东三省,麒麟于2004年参股大连大雪啤酒有限公司,购买其25%的股份;二是珠三角,自1996年与台湾统一集团联手收购珠海啤酒后,麒麟终于在2006年1月将珠海啤酒全部揽入旗下;三是长三角,长三角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
麒麟啤酒在中国走的是多品牌战略。除了推出“一番榨”这一全国品牌外,在三地,麒麟啤酒分别根据当地口味推出了三个地方品牌。其中,通过大雪啤酒于2014年7月在东三省推出了“最麒麟”啤酒,而此前公司已在珠三角主推“纯真味”,并在上海推出了“清醇”,后两者都在珠海生产。在三大重点市场中,麒麟只有在上海没有本土的生产基地。而浙江千岛湖为浙江最后一个尚未合资的规模品牌,一直以源自“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为品牌号召力在中国华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双方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构成了较强的互补,这是麒麟出手参股千岛湖啤酒的原因之一。为何瞄准了杭州千岛湖啤酒?日本麒麟麦酒株式会社会长荒莳康一郎说:“麒麟正是看中了该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水,这是该啤酒品牌最具竞争力的地方,今后麒麟将在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千岛湖啤酒积极的支持。”
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浙江很多产业与企业将不可回避地迎来“产业与金融”融合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一些消费品产业领域,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且加入WTO这么些年了,市场已完全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格局,稍微打个盹就可能被挤出市场。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有国际的视野、国际的战略,需要有打造世界级品牌的信念,但是,这些都需要资本的支撑。大部分世界啤酒巨头都觊觎着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这块市场蛋糕,很多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我们千啤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强,做得更大,大到整个中国,大到周边的邻国,大到国际主流市场,但我们现在的力量有限,我们怎么办?与金融投资的融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怎么选择?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个人认为,与本行业投资领域相关的金融资本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企业沿着该领域的惯性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才能更快地上升到本行业的高端产业模式。
2006年,我们以25%的股份,吸引了麒麟啤酒3个多亿的资金。我更相信,与麒麟的合资,能更快地促进千啤在国内啤酒业的强劲跨越,成为真正的“黑马”,早日走出国门。千岛湖啤酒有国家一级水体的千岛湖水资源优势,2度左右矿化度的湖水天生是酿造淡爽啤酒的绝佳水质,再加上麒麟、三得利两家世界级啤酒公司的管理精髓,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把千岛湖啤酒卖到更远。
四、经营品牌:双赢的奥秘
啤酒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之一,资金实力的大小和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小,愈来愈决定着企业今后的走向如何。啤酒行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频繁上演,正是资本左右啤酒行业竞争方向的写照。在外资并购如火如荼的那几年,千岛湖啤酒曾收到来自世界各大啤酒生产商和国内知名企业伸出的橄榄枝,最后选择了亚洲最大的饮料公司——麒麟啤酒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选择麒麟啤酒,就是因为其符合了千岛湖啤酒的三点希望:国际知名品牌;在长三角没有独立的啤酒厂或合作企业的品牌;在长三角拥有独立的市场研发团队。这样,双方合作后可以形成互补,同时也能保证千岛湖啤酒未来独立发展的可持续性。
麒麟啤酒以股份转让和单向增资的方式注入3.0518亿元人民币参股千岛湖啤酒25%的股份,并创下了中国啤酒行业溢价之最。合资后的千岛湖啤酒注册资本金达到5000万元,公司总资产为12.14亿元。
2007年千啤与麒麟啤酒的合作受到外界的关注。我注意到,外界分析我们时,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只拿出25%的股权来单向增资,公司控股权在我们手上,公司名称也没有任何改变;二是我们的品牌价值得到较高的认可,获得国内啤酒行业合资合作的最高溢价,麒麟啤酒单向增资了3个多亿。所以就有外界评价说,在今年的合资行为中,我们是个赢家。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我们跟日方在这次合资中都是赢家。
为什么讲都是赢家呢?
对我们而言,以25%的股权吸引单向增资而获得最高溢价,大家都公认我们赢了。对我的合作伙伴来讲,他们为什么愿意出高价?因为他认可我们的品牌,比如我们所依托的“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的优质水资源;我们不惜斥巨资引进当今国际国内啤酒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连续不断地投入巨资研制新产品,实施“高端战略”,为未来积蓄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产品遍布长三角主要城市,连续5年增长30%以上,有很大的品牌效应;我们企业获得“绿色食品”和“绿色企业”认证,品质上有保证;等等。所以,日方非常看好千岛湖啤酒的未来发展。我们有共识,目的不是单纯的合资,把品牌经营好才是共同的使命。
外资的参与也使得千岛湖啤酒产业的技术、装备、工艺、管理上了一个台阶,使我们获得了与国际同行平等对话的权力和地位。
回顾千啤的三次创业,我有两个感触。
第一,浙江省委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这是非常科学的,我们的创业,应该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不创新,只守旧,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就会被市场所抛弃。
第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创业,要特别提醒自己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对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有责任,对消费者有责任,对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有责任,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们最大的责任是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千岛湖水的责任。我们只有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千岛湖的优质水源,才有发展可能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我最大的责任。
五、品牌的力量:水质好,千杯少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而企业品牌日显重要,它是使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千岛湖啤酒用千岛湖源头活水为酿造用水,不经市政处理,纯净甘洌,酿成的酒更淡爽、更新鲜。公司提出以酿造中国最好的啤酒为目标,提出“千岛湖——原生态啤酒倡导者”的崭新理念。围绕着这一定位,公司着力做好产品线规划及产品形象升级设计,同时设计制作了新的品牌宣传广告片,年投入金额2000万元,突出“水好啤酒才好”“原生态啤酒”的概念,重点投放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的黄金时段,还与报刊合作在杭州城区首批互动式公交车候车亭推广千岛湖啤酒“健康生活指数”调查活动,推广产品生态概念。
为了让消费者品尝到更新鲜、更可口、更浓郁、更富个性的好啤酒,我们先后推出了鲜啤、半发酵的活性啤酒、纯正德国口感的黑啤酒等,并通过会员特供的方式,用冷链将高端活性啤酒直接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为了保证让消费者喝上更为新鲜的产品,我们在各地市场开发了上百条人气最为火热的美食街,作为产品直供与品牌宣传的根据地。此举不仅大受美食街餐饮品牌的欢迎,又极大提升了生态好酒的品牌形象。让人惊奇的事实是:一边是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等大品牌利用资本优势兼并区域品牌,同时以价格竞争开疆辟土;另一边是千岛湖啤酒通过个性化、产地化、风味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啤酒的根本性需求,连续5年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千啤不仅坐稳了省内市场,还出现了向外扩张的趋势,建立了上海、河南、四川、福建、广西、黑龙江等销售根据地。在明确的品牌定位下,我们喊出了“水质好,千杯少”的响亮口号。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新品上市推广会、啤酒节、社区推广、路演等多种途径,不遗余力地推广公司产品,如新品“一湖秀”,在公司核心市场杭州、宁波、苏州、义乌、兰溪等地连续举办了啤酒节及订货会,在各区域旺季到来前造势,开展了“喝千岛湖啤酒,到千岛湖旅游”“千岛湖生态探源活动”等活动,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与喜爱,拉近了与客户、消费者的关系,同时还与官方合作举行“2011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进行“校园营销选拔赛”,与浙江经济电视台合作举行大型活动等,使公司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扩大千岛湖啤酒品牌的影响力,企业从2007年起推出了绿色休闲旅游的概念,把公司一流的酿造技术、一流的生产装备和一流的产品,通过千岛湖每年300万国内外游客资源进行品牌推介。
六、“啤酒小镇”与啤酒文化
2013年,中国首个“啤酒小镇”在风景如画的千岛湖畔破土动工。这座72000平方米的啤酒小镇,在业态规划上集中体现了啤酒文化的特质与精神:风情旅馆、特色酒吧、咖啡吧、啤酒浴、啤酒餐、啤酒文化馆、多种形式的竞技俱乐部……林林总总;大小音乐演绎厅、欢乐广场、观景台带给顾客无限的激情与梦想;欧式风格的建筑,色彩明朗,空间开放,错落有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地中海沿岸;啤酒小镇与千岛湖啤酒厂无缝衔接,各式啤酒新鲜直供、无限畅饮。风情万种、文化浓郁的啤酒小镇,既成为当地居民享乐时光的不二选择,更成为每年500万游客风情体验、美食饕餮的必去之地。
“啤酒小镇”将为杭州、上海等地的啤酒爱好者提供一个真正的狂欢场所。公司专门聘请国内专业人员负责,邀请国内知名旅游策划公司项目策划,整个项目投资2亿元。“啤酒小镇”是一个难以复制、不可替代的商业模式,因为它同时具备了三个条件:地处旅游城市、拥有自然景观(千岛湖畔)、直通啤酒厂。
小就是大!与行业巨头相比,千岛湖啤酒是小企业,但我们是啤酒文化的坚守者,这就是大;与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广告投入比,千岛湖啤酒的市场费用显然是少,但我们恪守啤酒文化的精神,利用区域品牌和消费近距离、高密度接触的优势,互动导向,借势造势,即时策划,突击执行,活动不断,高潮迭起,这就是多!
2009—2013年的每个夏天,千岛湖啤酒不遗余力地在各个市场举办各类具有当地风情色彩的啤酒节。
2010年开始,千岛湖激情广场的啤酒音乐节每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
2011年,千岛湖啤酒杯上海国际模特大赛,通过生态啤酒与音乐、模特的有机结合,让消费者在美妙的视听之旅中再一次感受啤酒文化的魅力。
2013年,正处《中国好声音》收视鼎盛之期,浙江卫视当红主持人、人称“中国好舌头”的华少具备极强的人气关注,我们通过整合多家媒体资源,获得了与华少强强联手的推广机遇,并迅速推出全新的线上线下立体组合式年度整合传播运动——生态好啤酒、挑战好舌头。活动以电台为主打媒体,利用时下最热捧的微博、微信作为互动和比赛通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吸引了854万人次(仅浙江省范围)的热情参与,取得了绝对高性价比的沟通效能。最终,好舌头年度总冠军以每秒11字的语速一举刷新了由华少保持的每秒7.8字的中国好舌头纪录,再次引来媒体的广泛报道。
通过产品体验、营销方式、品牌主张,三位一体地使消费者感受亚文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品牌。在我们的品牌营销成功法则中,有一条令人笃信不疑、行之有效的铁律——品牌,始于产品,成于运动。产品,是永远和消费者站在一起;运动,是在策略明确、主线清晰的前提下,持续而聚焦地坚持。只要做到这点,企业不分大小,费用不论多少,你都能玩转营销的魔方,赢得品牌的胜出。
2010—2013年,千岛湖啤酒完成销售的三级跳,2013年度更是创下自1985年建厂以来的销售业绩历史新高。不能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品牌逆袭战,无论是大格局的战役还是局部市场的战斗,千岛湖啤酒都显示出了区域品牌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抗衡大品牌的智慧与能量。
啤酒文化做“生态啤酒的倡导者,啤酒文化的坚守者”,前者体现在产品上,后者凝聚成千岛湖啤酒的品牌战略。我们和企业共同坚信,拨开商业竞争的迷雾,回归啤酒文化的魅力,给消费者最大的享用利益,千岛湖啤酒的前途一片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