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好体态语,事半功倍效果好

用好体态语,事半功倍效果好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讳言,和谐、自然的身体语言是讲话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利用肢体语言,补充或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丘吉尔演说中常用一个经典手势——“V”形手势。现在“V”形手势已成为世界通用表示胜利的手势了。正确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胸挺,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立,两腿靠拢,脚尖呈“V”字形。

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这样一条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是通过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完成的。因此,要获得演讲的成功,既要锻炼口才,同时又要研究如何运用体态语,并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讲话中的任何体态语都应该是你要传达的信息的延伸,也传递着你的情感,所以不能事先计划,那样看起来会很不自然。体态语也不能刻意为之,要和自然的语言搭配。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体态语,那就看看本章的内容吧。

1.了解并使用身体语言

我们的肢体是有语言的,我们的动作往往可以暴露自己的心情。所以,沟通中的人们对他人的动作是很敏感的。如果与人交谈时,你做侧头深思的动作,就等于告诉对方,这个问题你有疑问,这比直接予以打断他人的话语更有效,不至于立刻和对方发生抵触。而对方一定会问:“有什么不懂吗?”这样由他自己中断语言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他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如果想中断谈话,急于离开去做别的,你可以不停地看手表。手表有时候可能就是心理时间的外壳,对方会问:“有事吗?你可以先走。”你就可以很有礼貌地起身而退。

我们习惯上把讲话中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两种。仪表、风度、表情、手势这样一些非口头语言因素被统称为身体语言。毋庸讳言,和谐、自然的身体语言是讲话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身体语言的作用。这种无声的语言不仅会传递信息,而且会影响到交流的各方。不同的身体语言表达了不同的情绪。

鼓掌:表示兴奋。顿足:表示生气。垂头:表示沮丧。捶胸:表示痛苦。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或搔颈:表示困惑。搓手、拽衣领:表示紧张。拍头:表示自责。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手举过头顶:表示暴怒。双手往上伸直:表示激动。一只手托着下巴:表示疑惑。耸肩、双手外摊:表示不感兴趣。颔首、双手放在胸前:表示害羞。

一般而言,语言较多地显示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和智慧,而举止则更多地显露着一个人外在的风度和形象。因此,恰当地调动姿势和动作来帮助自己说话,会使你的表达更加富有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传递着大量的信息,显露出主体的思想感情、爱憎好恶和文化修养。

演讲家们也常借助一些身体语言来掩饰或隐藏自己言语中的瑕疵,使言语交际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他们利用肢体语言,补充或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很多人相信身体语言能揭示人的内在世界,比语言表达更真实、更可信。

丘吉尔演说中常用一个经典手势——“V”形手势。现在“V”形手势已成为世界通用表示胜利的手势了。正如他的夫人克莱门蒂娜所说:“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身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因为它是通过有形可视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协助有声语言将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视、听作用双管齐下,能给听者完整、确切的印象,辅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

由此可见,演讲既要有动人的语言,又要有得体的身体语言,方可趋于完美。演讲时多用身体语言:表情要自然,面带微笑,不要紧张得面部肌肉都僵硬了;眼睛要直视听众,与他们作眼神的交流;再适当地加入一些姿势,以强调你的讲话,但不要过分夸张。

有些演讲者为了追求轰动性的讲演效果,很容易过分夸大身体语言的作用,把演讲的“演”理解为演戏,脱离具体的演讲内容,或者借鉴一些喜剧明星的表演技巧,如模仿口技演员学鸟鸣马嘶,模仿小品演员学老年人说话、走路等;或者按演讲前精心“设计”的表情、“排练”的动作上台表演;或者简单学习一些演讲名家的演讲习惯,这些片面的做法往往给人以东施效颦、矫揉造作的感觉,使演讲的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

一个人如果过分夸大身体语言的作用,渲染身体语言的魅力,势必会哗众取宠、舍本逐末,使演讲失去本来的意义。人只有把丰富深刻的讲话内容、准确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和谐、自然的身体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学习演讲从而最后达到演讲成功的必由之路。

2.姿态语言的运用技巧

姿态语言是身体语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与人的相貌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对一个人说话和整体形象的塑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是,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姿态语言则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尽可能理想的状态。

姿态语言大致分为坐姿语、站姿语、走姿语、手势语。

(1)坐姿语。

坐姿语就是通过各种坐的姿势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包括就座和坐定的姿势。入座时要轻而缓,走到座位前转身,轻稳地坐下,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坐下后,上身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场合,或有尊者在座,不能坐满座位。两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

另外,男子应注意两膝间的距离以松开一拳或二拳为宜,女子则以不松开为好。非正式场合,允许坐定后双腿叠放或斜放。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不可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分开过大,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抖动。这些都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2)站姿语。

站姿语就是通过站立的姿态传递信息的语言。正确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胸挺,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立,两腿靠拢,脚尖呈“V”字形。

日常交际中,从一个人的站姿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状态。如有人站立时喜欢用一只腿做支撑,有人站立时喜欢倚靠在什么东西上,还有人站立时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傲慢等。这些站姿都不是可以在正式场合运用的站姿,都会被看作是不雅或失礼。

演讲时要特别注意站姿,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前进式。

这种姿势是演讲者用得最多,使用最灵活的一种站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脚脚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侧斜,两脚延长线的夹角成45°左右,脚跟距离在15厘米左右。这种姿势重心没有固定,可以随着上身前倾与后移的变化而分别定在前脚跟与后脚上,不会因时间长而变得不美观。

另外,前进式能使手势动作灵活多变,由于上身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还可转动,这样能保证手做出不同的姿势,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② 稍息式。

一脚自然站立,另一只脚向前迈出半步,两脚跟之间相距约12厘米左右,两脚之间形成75°夹角。

运用这种姿势,形象比较单一,重心总是落在后脚上。一般适应于长时间站着演讲中的短期更换姿势,使身体在短时间里得到松弛,得到休息。

③ 自然式。

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相距与肩同宽,约20厘米为宜,太远会影响人的呼吸声音的表达,太近则显得拘束。这是演讲的常见姿态。

此外还有立正式、丁字式等站立姿态。

(3)走姿语。

走姿语就是通过行走的步态传递信息的语言。与坐姿语和站姿语所不同的是,走姿语是动态的。

在日常交际中,人的走姿语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①稳健自得型。

即行走的时候,步履稳健,昂首挺胸,仰视阔步,步伐较缓,步幅较大。这种走姿所表达的就是“愉快、自得、有骄傲感”。

②自如轻松型。

即行走时心情轻松,步子的幅度适中,步速不紧不慢,上身直立,两眼平视,两手摆动自然。这种走姿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就是“自如轻松,比较平静”。

③庄重礼仪型。

即行走的时候,上身挺直,步伐矫健,双膝弯曲度小,步姿幅度和速度都适中,步伐和手的摆动有强烈的节奏感,眼睛正视前方。“庄重、热情、有礼”是这种走姿所要传达的主要含义。

(4)手势语。

手也是会说话的,不过在演讲的时候,不必每一句话都配上手势,因为手势做得太多,会让人觉得很不自然。有一种说法,演讲中“咿啊乱叫不算是说话,乱挥乱舞不算是手势”。当然,在重要的地方,配上适当的手势,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一些优美动人的手势常常会令人充满好奇,而非常坚决果断的手势,似乎具有千钧万钧的力量。有的手势令人深刻地感到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会显得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则告诉对方他正在忙,或正要赶着去办一件紧急的事情;有的手势又告诉对方,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

手势可以加强人们语言的力量,同时也会大量丰富人们语言的色调,因为在让座、握手、传递物件、表示默契以及在演讲进行中,都能够占据讲话的一部分,不过在适当的时候,手势也可能会成为一种独立而且有效的语言。

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姿态语的运用很讲究空间。在宽敞的大厅里说话,可以让彼此感到平等。但要达到亲密关系的程度,还是狭窄房间为好,谈话时中间最好不隔着桌子等物件,因为距离上的靠近也会造成精神上的靠近。

3.身体语言的运用有原则

我国传统很重视人在交往和谈话中的姿态,认为这是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表现,因此素有大丈夫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之说。 而在日本,百货商场对职员的鞠躬弯腰还有具体的标准:欢迎客户时鞠躬30°,陪客户选购商品时鞠躬45°,对离去的客户鞠躬45°。

如果你想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你首先应该重视与对方见面的姿态表现,如果演讲时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听众就会猜想也许你情绪不佳;如果演讲不正视对方、左顾右盼,听众就可能怀疑你是否有演讲诚意。

尽管身体语言的作用很大,不可或缺,但由于社会规范、工作环境和任务的需要、心理因素等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身体语言在流露、表述的层次、程度、方式和姿势上,也会各有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身体语言的运用也须讲究一定的原则。

(1)首先要有一个完美的站姿。

演讲者必须站直立稳,千万不要前后摇摆,并且不停地改变两腿的重心,这样容易使人想到你心神不定、不自然。

除了站姿要完美之外,目光在演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非常重要。演讲者要目视听众,既要克服眼神的呆滞、犹豫和不变,又要反对那种故弄玄虚、高深莫测的样子。演讲者不仅要靠目光对听者察言观色,也要靠它表达思想情感。如果目光左躲右闪会给人一种鬼祟的感觉,使人反感。所以,演讲者在演讲时眼神和思想情感必须一致,这样才能让听众感觉舒服。

其次,还有面部表情的变化。面部表情是演讲者对演讲内容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讲到高兴时,喜笑颜开;讲到愤怒时,面色厉然;讲到愁闷时,皱额锁眉……多变的表情信息,必定作用于听者的视觉,产生相应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手势的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手势的表现有助于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它既可表情达意,又可摹形状物,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肢体动作。手势表达一定要做到准确、自然、优雅,使动作恰当、简单、明确地说明问题,切忌过多的或毫无意义的手势,因为它除了分散听者的注意力以外,还会使听者费解,削弱演讲的效果。另外,手势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可分为情绪手势、象形手势、指示手势以及象征手势四种。

(2)姿态语言。

姿态语言首要的原则就是自然。有的人演讲时,动作生硬、刻板木讷;有的人则刻意表演,动作和姿态做作,像在“背台词”。这些都会使人觉得不真实也缺乏诚意。因此,演讲有“宁要自然的雅拙,不要做作乖巧”之说。

其次,体态动作要简单精练,不必要的体态语必须去掉。也就是说,举手投足要符合一般生活习惯,简洁明了,易于被人们看懂和接受。如果搞得繁琐复杂,不仅会喧宾夺主,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还会使听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再次,身体语言的运用要适度得体。也就是说,动作要适量,以不影响听者对你演讲的注意力为准;同时,动作必须与演讲内容、情绪、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故作姿态、故弄玄虚,甚至手口不一。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身体语言应生动。只有生动的体态语,才能给人以美感,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征服力。演讲中,多种身体语言应相互配合,整体协调、连贯,从而表现出优美自然的风度美、气质美和韵致美,为听众塑造良好的演讲形象。

恰当、得体地使用肢体语言做出得体的反应,不但表现出演讲者对听众的尊重,同时也能刺激听众更加全面地理解自己演讲的重点。

4.身体语言训练法

演讲中,身体语言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力求轻盈、自然。就像走路的时候,手自然地摆放,脚要轻盈地跨步;在优美的180°转身的时候,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要平衡地互相配合。

姿态语的训练不提倡模式化,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做法没有经久的审美价值,只要是能很好发挥功能且具有欣赏意味的态势语,就可以配合语言使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专人指导练习姿态语最好,就像部队教新兵敬军礼一样。不过如果没有人专门教,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和捕捉交际活动中的人们经常自然流露出来的态势语,并能抓住那些有典型含义且优美的姿态多琢磨也能提高。还有多观察揣摩电影、电视中演员的动作和雕塑、绘画、摄影作品中的人物形态,借助于这种细心观察,可以使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扎根于脑海之中以便自己今后用到。

下面介绍几种肢体语言的模仿练习方法,这种练习可以在观察中即时进行,也可以回家对着镜子进行。

(1)手势练习。

肢体语言中最重要的就是手势,有几个标准手势。

①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为60°~75°。然后向前切出,切出小、中、大三个幅度(左手同理)。

②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为60°~75°。然后手掌从胸前向前拍出。幅度分为小、中、大三个幅度。

③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为60°~75°。然后手掌从胸前向右划弧。幅度分为小、中、大三个幅度。

④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为60°~75°。然后手掌从胸前向前翻出,掌心向上,掌背向下。幅度分为小、中、大三个幅度。

⑤ 将右手握拳放胸前。然后向前伸出手臂,同时伸出食指。幅度分为小、中、大三个幅度。

(2)步法练习。

① 立正练习。

两脚并拢,两脚之间距离大约一寸,身体站直。

② 正立练习。

两脚并拢,两脚之间距离为10~20厘米,身体站直。

③ 稍息步练习。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形成稍息步。

④ 丁步练习。

一脚着地,另一只脚脚尖着地,形成丁步。

⑤ 斜步练习。

一脚在前,另一只脚后脚尖着地。

在演讲时,恰当地运用姿态语可以表现演讲者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但在使用姿态语时,一要以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根据;二要和演讲的内容意思协调一致;三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等。要切记纠正以下不良习惯动作:

① 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粗野放肆,不根据实际需要去运用动作。

② 倾斜着身子,耸立肩膀(又称端肩),东摇西晃,抓耳挠腮,挖鼻揉眼,频繁使用手帕。

③ 惊慌不安,六神无主,莫名其妙地傻笑,眼睛望着天花板,死盯着讲稿或地下,不时看着窗外或是眼光不停地从一处扫到另一处。

④ 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前后摇动,两腿交叉站立,腿与腿之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把脚踩在椅子上。

⑤ 手臂交叉分开,手放在背后或伸进衣袋里,让钱币和钥匙之类的东西叮当作响。

⑥ 拇指插进裤腰带中,当众抓痒,或把手绞在一起,或两肘紧挟。

⑦ 不时解开又扣上纽扣,揉搓衣角,玩弄和卷起讲稿等。

身体语言中的不良习惯动作还不止这些,这些动作如果出现在演讲中决不允许的,因为它们会破坏整个演讲效果。

4.微笑的运用技巧

在演讲中,有一项最简单但却很有效的技巧就是微笑。微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交际语言,不但能很快地缩短你和听众的距离,并且还能传情达意。当然,微笑看似简单,要做好也不容易。

微笑中最重要的是嘴型。因为根据嘴型如何动,嘴角朝向不同,微笑也不同。练习微笑总共分为6步,最好每天对着镜子练习。

① 微笑练习第一步——放松肌肉(可以做第二天学习的口部操);

② 微笑练习第二步——给嘴唇肌肉增加弹性(可以做第二天学习的口部操);

③ 微笑练习第三步——形成微笑(对着镜子,形成自己觉得最满意最灿烂的微笑);

④ 微笑练习第四步——保持微笑(对着镜子,保持最灿烂的微笑);

⑤ 微笑练习第五步——修正微笑(对着镜子,看看面部肌肤有那个地方笑得不是太好看,进行修正);

⑥ 微笑练习第六步——修饰有魅力的微笑(对着镜子,把微笑做到最好)。

有人说,让微笑时刻挂在嘴边很难。其实这不难,只要你认真持续地进行练习就可以做到。每天早起对着镜子微笑5分钟,反复这样地练习21天,你就能够自然而然地露出微笑来。但在运用微笑时,还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要笑得自然。

微笑讲话需要发自内心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笑得得体。切记不能为笑而笑,没笑装笑。

(2)笑要真诚。

人对笑容的辨别力非常强,一个笑容代表什么意思,是否真诚,人的直觉都能敏锐判断出来。所以,当你微笑时,一定要真诚。真诚的微笑能让对方内心产生温暖,引起对方的共鸣,使之陶醉在欢乐之中,加深双方的友情。

(3)微笑的程度要合适。

我们倡导多微笑,但不建议你时刻微笑。微笑要恰到好处,比如当他人看向你的时候,你可以直视他微笑点头。当他人发表意见时,你要一边听一边不时微笑。千万不要让微笑变得放肆、过分、没有节制,就样会有失身份,引起他人的反感。

(4)微笑要看场合。

微笑使人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心情舒畅,但对人微笑也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当你出席一个庄严的集会,去参加一个追悼会,或是讨论重大的政治问题时,微笑是很不合时宜的,甚至是招人厌恶的。因此,演讲中的微笑,也要分清场合,表达悲痛、思考、痛苦、愤怒、失望、讨厌、懊悔、批评、争论等负面情绪时不能微笑。

演讲时使用微笑有很强的作用,但仍要注意:

(1)演讲上台与下台时应微笑,这样可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把良好的形象留在听众心中。

(2)面对听众提问时送上一缕微笑,是无声的赞美与鼓励;肯定或否定听众的一些言行时,可以配合着点头或摇头,脸挂微笑;面对喧闹的听众,演讲者可略停顿,同时脸挂微笑是一种含蓄的批评与指责。

(3)演讲中的微笑要随内容而变化形式:有兴奋喜悦的笑,有冷嘲热讽的笑。演讲中既要注意用“笑容”去表达内容,感染听众,也要保证笑的价值,该笑则笑,不该笑则止。如果你已完全放开,不觉紧张,没有必要运用微笑来控制情绪。

培根有句名言:“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为可贵。”而中国也有句老话说:“非笑莫开店。”微笑是演讲的必备品,更是演讲美妙的调味剂,微笑的世界就是天堂,一个没有笑的世界与人间地狱没什么两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