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生素与水

维生素与水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生素A缺乏导致暗适应延长及夜盲;长期缺乏引起干眼病,严重可致失明;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维生素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为800μgRE,女性为700μgRE,孕中晚期为900μgRE,乳母为1200μgRE。维生素D缺乏,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可患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孕乳期妇女与老年人,严重者血钙下降明显,可出现手足痉挛症。维生素C严重缺乏可患坏血病。

第二节 无机盐、维生素与水

一、无机盐

人体内各种元素除碳、氢、氧、氮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含量大于体重万分之一的称为宏量元素,有钙、镁、钾、钠、硫、磷、氯;含量小于体重万分之一的称为微量元素,如铁、碘、锌、硒、铜、氟等。

(一)钙

钙是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成人总量约为1000~1200g,约为体重的1.5%~2.0%,其中99%集中在骨与牙中,其余1%存在于混溶钙池中,并和骨与牙中的钙保持动态平衡。

1.钙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参与骨与牙的构成,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参与血液凝固、酶的激活,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钙的缺乏症较为常见,长期缺钙,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钙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奶及其制品,小虾皮、海带、豆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儿童、老人可服用钙制剂并增加户外运动,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较多,不同人群需要量不同,成人每日为800mg,老人、孕妇、乳母依次增加200mg、300mg、400mg。

(二)铁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成人体内含铁3~5g,60%~7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其余为储备铁,主要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1.铁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构成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参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形成、脂类的转运和肝脏的解毒等。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妇女、儿童更加常见。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过量失血也会导致缺铁。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与植物性食物中的高价铁。铁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全血、鱼和肉类食品,海带、紫菜、黑木耳、黄豆和油菜含量较高。动物性铁的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铁。每日铁的适宜摄入量:成年男性为15mg,成年女性为20mg,孕妇和乳母为25~35mg。4个月以上婴儿因体内储备铁已耗尽应及时补充铁。

(三)锌

体内有2~2.5g,广泛分布于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中,肝、肾、肌肉含锌较多。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参与体内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及免疫过程,促进生长发育、创伤愈合、食欲与维生素A代谢。长期缺乏可致锌缺乏病,主要表现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性发育障碍、性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味觉迟钝甚至丧失、伤口不愈、易感染等。孕妇缺锌,胎儿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食品含锌量丰富,吸收率高,是锌的良好来源。植物性食物除干果类以外,一般较少,且不易吸收。锌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为15.0mg,成年女性为11.5mg。

二、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不参与机体组成,不提供能量,多依靠天然食物供给,需要量少但不可缺少。依据溶解性分为两类,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

(一)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鱼类肝脏,胡萝卜素为其前体物质,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参与视紫质合成,维持夜间正常视力;维护上皮组织的结构,增强上皮组织的防御功能;促进生长与骨骼发育;抗癌作用;维持机体抵抗力。维生素A缺乏导致暗适应延长及夜盲;长期缺乏引起干眼病,严重可致失明;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肝脏、蛋黄、奶类、鱼肝油等动物性食品;富含胡萝卜素的有颜色鲜艳的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芒果等。维生素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为800μgRE,女性为700μgRE,孕中晚期为900μgRE,乳母为1200μgRE。

(二)维生素D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和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促进骨质钙化和骨质溶解。维生素D缺乏,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可患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孕乳期妇女与老年人,严重者血钙下降明显,可出现手足痉挛症。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人体维生素D来源主要通过日照。海鱼肝脏、蛋黄含量丰富。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为5μg,儿童及老人为10μg。

(三)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耐酸,遇碱及高温易被破坏。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作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辅酶,维持神经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引起食欲,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长期缺乏则糖代谢障碍,严重者会导致脚气病,其典型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和水肿。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类的外胚层与胚芽部,受谷类加工的影响。动物内脏、瘦肉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1需要随耗能增加而增多,一般为0.5~0.6mg/4.18MJ。推荐每日摄入量:成年男性1.4mg,成年女性1.3mg,孕妇1.5mg,乳母1.8mg。

(四)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耐热耐酸不耐碱,食物中的核黄素对光较稳定。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是多种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组织呼吸过程;促进三大物质代谢,维持皮肤、黏膜的正常功能;参与铁的吸收、储存与动员。缺乏时导致物质代谢障碍,影响细胞氧化作用而出现皮肤、黏膜的炎性病变,如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及脂溢性皮炎等。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植物性食物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如肝、肾、心、蛋、奶类以及鳝鱼、蟹等。需要量随耗能增加而增多。推荐每日摄入量:成年男性1.4mg,成年女性为1.2mg,孕妇和乳母1.7mg。

(五)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干燥、避光和酸性条件下稳定,易被氧化,遇光、热时易被破坏。

1.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持血管壁的结构及促进伤口愈合;参与氧化还原体系,防止脂质过氧化,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参与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阻断亚硝胺合成,预防消化道肿瘤;对化学毒物有解毒作用。维生素C严重缺乏可患坏血病。

2.食物来源与供给量标准 主要来源为新鲜蔬菜、水果,辣椒、苦瓜、豆角、韭菜、大枣、山楂、柑橘、柠檬等含量丰富。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为100mg,孕妇、乳母130mg。在寒冷、高温、应激、创伤恢复等情况下适当增加摄入量。

三、水

水占成人体重的65%左右,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人的一切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对于生命的维持水比食物还重要。

(一)水的生理功能

水参与人体的组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内的营养成分、代谢产物等均以水作载体进行运输,完成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泄、能量代谢等功能;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水作为体内的润滑剂,能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

(二)水平衡

1.水的平衡 一般情况下,每日从饮用水和其他饮料摄取水1200~1500ml,从食物中获取约1000ml的水分,体内代谢产生的水约为300ml,三者合计约2500ml左右。

成人每日至少排出500ml尿液,称最低尿量;经呼吸及皮肤蒸发约900ml;经粪便排出约100ml;合计约为1500ml,称为最低需水量。事实上,人体每日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基本相等,约为2500ml,称为水平衡。

2.水的需要量 正常成年人每日供给2500ml水,即可满足生理需要,故称为水的生理需要量,哺乳期妇女为满足哺乳的需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