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年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与老化理论
一、老年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从老年健康需要出发,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达到促进、保持和恢复老年健康的目的。它既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一)老年护理的目标
在评估老年人健康功能状态,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其他健康的服务,最后在评价护理效果的基础上,达到使老年人现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恢复、保持并促进健康。
(二)老年护理的场所
老年护理可以在各种情境中开展,如医院、老年公寓、门诊或者社区。老年护理学强调个案及其家庭的护理。
(三)老年人护理人员的角色
除了传统的护理照顾职责外,还包括协调者、沟通者、教育者、咨询者、个案管理者、老年健康和权利的维护者。
二、老化理论
(一)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观点的老化理论认为老化现象是由于细胞发生突变或耗损,导致细胞内基因或蛋白质变性,杂质累积,细胞功能衰退,细胞停止分化与修复,最终使细胞死亡。现在提出的老化相关理论有:
1.基因学说论 基因学说论是生物学观点的主要理论,认为衰老如同生长、发育、成熟一样,均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即这种遗传程序像一个“生物钟”支配着这些生命现象循序展开。
2.分子串联论 分子串联论是指正常状态下分离的细胞分子因某些化学作用而结合在一起,所串联成的分子会导致细胞突变,使细胞丧失正常运转电子与排泄废物的功能,胶原蛋白丧失弹性,从而使组织器官功能衰退。
3.长寿和衰老论 长寿和衰老理论不仅研究人长寿的原因,而且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认为健康长寿者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终身参与运动、适量饮酒、维持性生活至高龄、饮食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
4.细胞耗损论 细胞耗损论认为生命死亡是由于细胞长期耗损来不及修复,不能再生,导致细胞或细胞分子结构的损坏或耗损、细胞老化,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生命随之死亡。
5.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物质论 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物质论认为,细胞中脂褐质的沉积是细胞老化的具体表现。随着年龄增长,接触游离放射物质概率增加,导致体内游离放射物质增加,抗氧化物减少,在无法清除时有脂褐素沉积,细胞损伤增加,老化现象出现。
小贴士
上述理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老化的生命现象,解释老年人对某些疾病易感性的改变,为护士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减少老年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护士在老年护理工作中,要灵活运用老化的生物学理论,关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同时这些知识还可用于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中。
6.神经内分泌论 神经内分泌论认为,老化现象是由于脑内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尤其是脑垂体前叶的激素干扰体细胞功能失调所致。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细胞数与脑容量也随之减少,导致大脑及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引起细胞老化。
7.免疫论 免疫论认为老化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有关。因此,老年人感染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8.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论 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论认为,医疗费用的高低与个体疾病或伤残程度直接相关,故最关注人的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的是健康计划者和政策制定者。
小贴士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护士理解老人的行为表现,分析老人的基本需要。护士要运用这些理论对老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采用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晚年的功能减退,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二)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1.人的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理论主要基于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大层次。自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一个人年老时,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所表现的行为状态是独立、自主的,并且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最成功的老化表现。
2.自我概念理论 自我概念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上同时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时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到老年,由于社会角色减少与生理上健康衰退,导致自我概念紊乱,从而出现心态的老化。
3.人格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又称发展理论。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整个人生发展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八个主要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晚年期。当一个人处于晚年发展时期时,是一个人回忆和评价自己一生的时期。如果对自己的一生评价是自我认可的,则此老人将对老年生活具有积极和圆满的生活态度;若对以往懊丧、悔恨,失去完整的自我认可,则对老年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惊恐不安和不适应的表现,甚至会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
(三)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着重研究、了解及解释社会活动、社会期待、社会制度与社会价值观对老化过程适应的影响。主要包括隐退理论、活跃理论、次文化理论、持续理论等。
1.隐退理论 该理论主张社会平衡状态的维持,当人到了某一年纪,必须从社会上退出,从社会角色与社会交往中隐退,这是成功老化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人类生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道理,是促进社会进步、安定、祥和的完善途径。此理论可以用来协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后所面临的种种生活改变。
2.活跃理论 此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让老年人有机会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贡献自己的所能,做到老有所乐,更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3.次文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在社会团体中是一群非主流人群,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质,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信念、习俗、价值观及道德规范,自成一个次文化团体。如我国的老年大学、美国的退休协会等。
4.角色理论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角色的性质不同,所表现出的相应的行为也就不同。老年人若能对角色理论有所认识,并对角色改变的自然过程有所认知并接受,将有助于其对老年生活的适应。
小贴士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可以应用社会学理论帮助老年人适应晚年生活,应用不同的概念于不同的老年人,拟订完善的护理计划并付诸于实施,以促进老年人适应健康的生活方式。
5.持续理论 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及行为特征是由环境影响与社会增强结果所塑造出来的,并且环境的改变和年龄的增加会使人格行为特征持续地、动态地改变。如个体能适应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适时改变人格,则能较成功地适应老化过程。
6.社会环境适应理论 阐述不同的社会背景,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与行为特点的老年人群。因此,不同的老年人团体会表现出自己团体特有的行为模式。
7.年龄阶层理论 老年人是社会团体中的一个年龄阶层,同一年龄阶层之间的老年人之间会相互影响。年龄阶层理论认为老年人的人格和行为特点是一种群体相互影响的社会化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