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坚持诚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一,重塑中华民族道德体系作旗帜。
违背诚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则是丧失社会道德的表现。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历史作用,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大张旗鼓地开展重塑民族道德活动,把人心凝聚到民族道德精神上来。要真正形成社会的主旋律,使之成为旗帜、灵魂,使大众心向往之,自觉践行。
建立诚信体系、信用建设。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每个人,都应有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用等级等,以此来强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第二,深化改革为动力。
打破垄断行为。
第三,规范舆论乱象为屏蔽。
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负面报道甚嚣尘上,负面新闻似乎已经成为新闻的主旋律。各家媒体为扩大自己的发行量和影响面,争相报道猎奇性的负面新闻,实则造成严重的社会道德、诚信缺失。比如,有人学雷锋救死扶伤,却遭到被救者家人的诬陷。类似这样的新闻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会看到,而且一个这样的新闻多家争相转载,不间断地进行渲染。看了这样的新闻,有谁还会去救死扶伤?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建立起来的社会公共道德几乎被一条负面新闻彻底击溃,损失殆尽,很难挽回。
过去在车站、街头小报上登载的猎奇新闻现已全面登陆重要媒体。不实新闻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猎奇。题目离奇古怪,任意夸大内容事实、虚拟事实已经成为新闻常态。另一类是广告植入,本来说的是新闻事件,偏偏要扯进一些企业、产品等信息。
新闻自由,不等于可以破坏新闻的首要真实性原则,不等于允许带头破坏社会道德,损害国家形象、民族利益。政府应当就这一方面的新闻严加管理,严格屏蔽这样的现象。
第四,完善并强化法律制度作底线。
法律是维护道德的底线。不诚信,不公开公平公正,必然触犯法律。
法律不严,社会道德滑坡,就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妖魔鬼怪盛行,祸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