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调研报告的主要类型
调研报告有多种形式,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写的著名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一种形式。目前,党政机关日常最为常用的有三种类型,即调查本单位问题类型、总结下属单位成功经验类型和考察外部先进经验类型。
第一种,调查本单位问题类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就一个比较突出,或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所形成的书面报告。大体结构是基本现状及问题的表现、对问题的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意见。为领导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各级机关开展各项工作、解决各种问题都需要在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因而这种类型的调研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
问题类型实例: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作者:万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发表于2011年07月02日《求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今年5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八大上强调指出,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已进入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必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是我国科技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促进科学实践活动成果有效应用于生产活动,以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出台了许多重要举措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始终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改革财政科技拨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的蓬勃发展,打破了高校封闭格局,推动全国1300所科研院所完成企业化转制。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以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特别强调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专门出台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国科技研发和试验经费近7000亿元,其中企业投入约占74%,政府资助经费约占24%,其他经费来源约占2%。从实际情况看,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906亿元,86.6%的技术输出和77.3%技术吸纳由企业实现。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已全面转为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2009年,261家中央级转制院所从市场获得的研发服务收入186亿元,是政府投入的近6倍。钢铁、有色、汽车、建材、农机、工程、矿山机械等行业的转制院所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有的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科技型企业。
高校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幅提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共建技术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其科研人员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大学科技经费中来自企业委托的部分已占到50%以上,一些理工院校接近甚至超过70%。一些大学科技园(如清华科技园、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深圳虚拟大学等)已形成了逾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高新区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基地。2010年,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达1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10%,其中有近1/4的收入来自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的创收。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国家高新区发展壮大。
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一五”累计增产粮食4800多万吨。推动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科技特派员人数达13.9万人,辐射带动受益农民达4153万人。
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推广。政府对科技研发投入主要通过科技计划来实现,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占80%以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重大专项的50%、863计划的35%以上的项目都由企业牵头实施,80%以上的各类项目体现了产学研用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有很大改善。综合采取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多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数量和规模都居世界前列。部门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加强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向市场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基本形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但目前阻碍科技成果转移、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还大量存在,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的措施还不到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不能有效对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非常薄弱,能够吸纳科技成果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现有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也不利于国家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这部分内容主要总结、介绍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工作成果和基本状况,并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简略地提出了问题。因为这是一篇发表在《求是》上的文章,总结概括出来突出的实践成果和理性认识,目的在于强调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问题表述部分只能简略。
二、把握当代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点
随着科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中。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计划体制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其着眼点是由国家科技计划部署的科研成果的应用,基本方式是政府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机构走向市场,创办科技企业等,实施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界。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和实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向传统产业转移和面向市场商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新兴产业。
从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来看,一项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产品,一个产品的创新又需要多种技术的集成,成功的转化必须得到商品市场的认可和金融市场的支持。正是这种多因素的特征,使成果转化的内涵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在微观层面要关注成果应用和产品开发;在中观层面要着力于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产学研合力解决核心关键问题;在宏观层面要锐意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规律。一要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研究成果转化问题。要根据不同产业技术特点,针对不同的研发主体和研究类型,采取不同的指标及政策引导。要把科技攻关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技术与资本等要素的结合,选准关键点,确定路线图,规划时间表。二要重视技术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核心、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往往受制于配套技术和环节。相关技术、材料、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都是影响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三要重视市场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不是等完全成熟后才能进入市场,只有通过市场考验,改进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创造市场空间,最终才能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要超前部署、持续支持、长期积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项原创性的技术要被市场接受大约需要20~30年的时间。对待新技术应用和转化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对重点领域给予持续稳定支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技界和经济界共同努力。科技界应进一步面向市场,使科研活动更加密切地与市场需求对接,更加重视降低技术工艺的成本、提高稳定性,为产业化创造条件。经济界的努力更为重要。一方面,企业既是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的主体,也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应用,首先在企业。另一方面,要按照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规律,用好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打通制约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障碍。
要理性看待科技成果及其转化问题。科技成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创新环节看,包括科学探索、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从产出形式看,包括论文、专利、技术、工艺等;从成果类别看,包括国家科技计划产出、企业科研成果、个人研究成果等。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单项技术形成产品的层次。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一项技术形成产品,一组技术在重大建设项目中应用,可谓实现了转化;一项创新的知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人类知识财富的积累,在更长的时间内推动了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应该是实现了转化,而且是更重要的转化。进一步说,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应用,往往是大量科技人员探索的结果,获得市场成功只是少数。科技成果有“量”才会有“质”,必须有大量积累,才可能有更好的转化基础。爱迪生发明电灯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如果急于获得经济成果而耐不住困难和寂寞,就会半途而废;瓦特发明蒸汽机,经过几代人努力,近200年以后才得到规模应用。纵观历史,许多科技创新成功之初,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转化,这里有技术成熟的问题,也有市场接受的问题,更有金融支持、政策壁垒、商业模式和消费价值观等诸多问题。因此,简单地用一个“转化率”来度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既不科学、也不准确,甚至会误导成果转化工作。
这一部分是对科技转化形势、特征、规律的准确分析,对于提出下面的对策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重要的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商业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其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商业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关键。要引导企业从技术创新全过程出发,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组建由核心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结合,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集成与开放共享。创新科技与金融广泛合作的模式,引导政策、金融、文化、人才等要素合力支持,形成整体的转化能力和有效的保障机制。
2.加强技术集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要有舞台。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瞄准重大战略需求,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政产学研用的结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3.切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把社会的投资重点引导到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来。由于缺乏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许多科技成果虽然已经形成产品,却迟迟不能形成规模产业;一些技术已经开发出了样品,但无法进行更大规模的“中试”,甚至下不了实验线。这种状况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大量技术成果转化向国际资本市场寻求支持、追求海外并购或上市,失去了对知识产权的掌控;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找不到更多有价值的投资对象。因此,努力创造促进创新和成果应用的良好投融资环境,把社会投资热点和资本市场重点引导到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上来,引导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着重考虑的一个方向性问题。
4.加快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投入的主要渠道,切实发挥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对于引导全社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创新链全过程都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化目标导向。引导科学家聚焦于国家战略和重大任务,聚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把握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处理好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支持的关系,完善分类评价导向机制。创新产业化项目组织和评价方式,重大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应打破纯学术的评价模式,吸纳熟悉行业、企业和管理的人才参与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科技评估评价、科研诚信和管理等工作。
5.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从创新链的角度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头强、中间弱”,即前端技术研发、后端产业投资相对要强,但中间地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开发非常薄弱。因此,要特别加强创新链中间环节建设,促进技术成果尽快转化,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转制院所对所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6.把科技服务业作为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与市场对接平台或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和探索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投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的有效对接,发展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咨询、评估、经纪、推介、交易等有助于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各项工作。
前两部分是铺垫,而这一部分是整篇报告的结论,是作者提出的主要对策措施。
第二种,总结下属单位成功经验类型。
经验类型调研报告主要是上级机关针对所属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在某些方面的成功做法或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便于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推广,扩大成功经验的广泛效应。
应当说,很多地区、很多单位在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经常有创新性的工作成果和做法,很值得推广到更广泛的工作实践中去,因而这种类型的调研报告也频繁地出现于实际政治生活当中。
这种类型的调研报告大体结构由成功经验、做法的总结概括和理性、一般性认识两部分组成。
经验类型实例:
实质重组 跨越发展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调查
作者是《求是》经济编辑部调研组,发表于2010年11月16日《求是》
河北钢铁集团诞生于国内外钢铁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举步维艰之时。新生的河北钢铁集团,直面危机积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表现出强大的挑战勇气和旺盛的生命力。2009年,集团钢产量跃居国内前列。河北钢铁集团能够在逆境中赢得主动,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实质性重组,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
河北钢铁集团贯彻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顺应国内外钢铁产业发展趋势,开拓创新,卓有成效地实行了全省国有钢铁企业的实质性重组。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基本理念,创新体制机制。集团成立伊始,紧紧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发展高端,培育精品,通过编制集团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钢铁主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由内地布局向沿海布局、由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的“四个转变”发展战略。集团强化总部的战略决策中心地位,加快钢铁主业子公司向“产品制造中心、成本控制中心”转变,实现集团钢铁主业的高效一体化运作;设置精干、高效的总部职能部门,在体制上完善集中统一管理,在机制上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以深化集团整合为关键环节,实行高效管理。集团提出发展规划、资产管理、资本运作、投资管理、财务资金、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七统一管理”,按照董事长王义芳提出的“坚定不移、理顺完善、减少纠缠、顾全大局”的方针,全面加快人财物、产供销整合步伐。2008年7月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国际贸易公司,对五大直属钢铁子公司进出口业务实现整合和统一管理。同年9月组建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对集团各子公司所属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同年11月组建河北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和采购总公司,分别负责全集团主要钢铁产品的国内销售和国内大宗原燃料的采购工作。2008年9月,集团以所属的唐钢股份为平台换股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河北钢铁股份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成为国内第一家跨交易所吸收合并的上市公司。通过集团内部财务联动,先后支持各子公司资金73亿元,并以集团资金支持为保证,实现各子公司贷款利率下调5%~ 10%,节约财务费用3亿多元。
以加强精细管理为主要抓手,大力挖潜增效。集团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以提升执行力为突破口,以降本增效为主线,运用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突出“流程优化、操作规范、管理精准、持续改进”四个关键节点,确保企业管理各单元精确、协同、高效运行。2009年,集团全年消化各种增支减利因素110亿元,可比成本降低额达70亿元,2010年上半年挖潜增效超过45亿元。
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智力支撑,提升竞争实力。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技术研发力量的整合,聚合集团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了钢铁技术研究总院,建立了多个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集团专家委员会。集团瞄准尖端技术,着力组织攻关,目前已拥有8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制定出5项国家产品标准。集团积极招揽人才,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人才,形成以专家型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的技术创新团队。集团加强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进行新品种、新工艺与装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这一部分主要概括出了四个主要做法。
二
河北钢铁集团的重组,取得了明显成效。
行业带动力显著增强,促进了区域经济产业升级。集团实现了钢铁主业的一体化运作,不断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优化管理模式,由粗放到精细,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了行业带动力,促进了区域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内部调控力有效发挥,优化了集团企业结构布局。通过整合,集团内部调控力明显增强并得以有效发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统筹优化了结构布局。集团将结构调整同技术改造、压缩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在全国率先拆除3座400m3和9座300m3级高炉等一批落后装备,提前淘汰落后产能570多万吨,集中资金,相继投产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集团在各子公司推行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和新产品增效,2009年累计开发新产品100多个,增创效益4.2亿元以上,其中有12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成功替代进口,120万吨新产品相继打入京沪高铁、大飞机制造等6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综合竞争力迅速提升,凸显了整合重组规模效益。集团的综合竞争力达到并保持了国内钢铁业领先地位。2009年,集团产钢4024万吨,同比增长16%;产铁3897万吨,同比增长23%;全年实现利税70亿元,其中利润30亿元,2010年上半年利税超过37亿元,其中利润突破20亿元,同比均实现大幅度增长。集团整合后整体授信超过2000亿元,通过统筹资金运作,年节约财务费用3.6亿元。同时,技术研发力量也大大加强,2008年至2009年,共投入科研开发资金52.52亿元,获得科技成果462项,获得知识产权近230项,其中专利实施率超过95%。2009年,集团共有23项指标进入行业前三名,诞生了成材率、工序能耗等12项行业第一。
资源掌控力不断提高,拓展了国内国外市场空间。集团增强了资源掌控力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2009年新增掌控铁矿石资源35亿吨。通过发挥规模化专业采购优势和整合协同效应,提高了议价谈判能力,采购总公司实行统一购销管理和统一配置,做到了运距最短、成本最低,保障了需求。销售总公司扩大直供直销比例,拓展了市场空间。集团综合规划销售市场布局,适时动态调整不同区域市场的投放量。整合后集团综合实力增强,市场话语权增强,品牌优势增强。集团与西门子、达涅利等20多家国外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拓展了国际市场,冷轧产品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
这一部分总结了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的四个方面的主要成果和效益。
三
河北钢铁集团的重组,经验宝贵,启示深刻。
科学决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先决条件。河北钢铁集团在重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并赋予集团充分的自主权,从而为实质重组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强有力保障。
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企业重组整合的基本保证。河北钢铁集团领导班子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科学规划,对整合中的矛盾和问题不避让不拖延,知难而进,显示了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品质,成为推进实质性整合重组的强大动力。领导班子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始终坚持“深入整合、打造实质性规范运作的国际化大公司”的方向,坚定信心,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推进了集团的实质性整合和融合。
市场导向是企业重组整合的内生动力。河北钢铁集团在组建之初,就明确要建立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市场竞争主体,市场导向成为企业重组整合的内生动力。集团提出要建立市场导向行为观,并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根植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科技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河北钢铁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筑巢引凤,广纳群贤,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进企业升级转型,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这一部分是从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的成功做法当中总结出的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的理性思考。
第三种,考察外部先进经验类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指一个地区或部门到其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考察学习所形成的调研报告。这种类型的调研报告的结构大体上由外地、外单位的成功做法、基本经验和本地区、本部门参考借鉴、学以致用的基本思路、办法这两部分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