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写作评论

如何写作评论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经常公开发表对一些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评论,这里不再举例。本问重点研究申论中出现的评论试题实例。截至目前,整治出土地46万亩,净增耕地总量26万亩。目前,郸城县已完成了19个“空心村”的治理,新增耕地7801.7亩。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人均耕地只有1.2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个项目,收回土地达6760亩。

八十、如何写作评论

如果有谁日常关注时政问题的话,那么会经常看到有关评论的文章。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经常公开发表对一些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评论,这里不再举例。感兴趣的考生可以上网查阅新华社、人民日报诸多的评论文章,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评论文章的范文。本问重点研究申论中出现的评论试题实例。

申论考试至今未有评论作文试题,但在简答题中曾出现过。作为考生应当有所掌握,以应对今后千变万化的考试。

实例一:2007年国家申论试题中的评论题和解题分析

二、给定材料:

3.以占江苏不足4.7%的面积,承载了江苏6.2%的人口,产出了占江苏14.8%的经济总量,以保护土地资源来保障发展,以保障经济发展促进资源保护,成为写在无锡大地上的辩证法,据统计,江苏全省GDP每增一个百分点,用地量为2.4万亩。2003年,无锡GDP实现1901.22亿元,增幅达15.4%,而用地增加仅15.6万亩,土地资源消耗量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无锡4787.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山丘与水域占47.7%,人均耕地仅0.55亩,为江苏地级市中最少的城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无锡对土地的需求量很大。无锡市政府用严格的制度保护耕地,耕地占一补一的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每年以“市长令”形式下发土地复垦方法,全面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明确“谁开垦谁受益”。连续多年来,无锡每年都召开土地复垦流动现场会,极大激发了基层热情。宜兴原茗岭镇是人均不足0.4亩的山区乡镇,他们向涧滩要地,向荒山要地,不仅10年建设没占用一分粮田,而且增加耕地3400多亩,这里实施的国家级“丘陵山区万亩土地综合开发整理项目”,被联合国列为在我国的11个示范区之一。2001年至今,无锡关闭了沿太湖地区200多家矿山企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新增耕地4.3万亩,相当于10余个中心商务区。目前,正在建造28层高的农民公寓。据测算,原来农民散居时户均占地超过0.5亩,住进农民公寓后户均占地不足0.15亩。

4.首钢矿业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大石河铁矿尾矿库、新水选矿厂尾矿库、裴庄土场、羊崖山土场等一大批复垦项目,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经多年覆土植被,大石河铁矿尾矿库,如今处处郁郁葱葱,长满了紫穗槐,三四年前还是一座沙山的新水尾矿库,如今1200余亩沙棘长势旺盛,已结出沙棘果;裴庄土场覆土种植的刺槐已经成长为一片参天大树,好像一座森林公园。

首钢矿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破坏土地,主要是采矿中形成排土场和在选矿中形成尾矿库,针对不同的条件,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攻关,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排土场是采矿过程中排出的岩石堆存场所,是人工堆积起来的废石山,岩石裸露。公司对排土场采取了平整、覆土、绿化的办法。一是在采矿过程中,将采矿剥离后表土单独存放,以备复垦利用。二是待排土场停用后,用推土机平整,为减少工作量,做到小平大不平,平台四周做出0.5米的土挡,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将存放的表土覆在上部,厚度0.5米,栽种以刺槐、紫穗槐为主的水土水土保持林。首钢采用此方法先后使2950亩排土场披上了绿装。

首钢公司目前有尾矿库3座,尹庄尾矿库是1996年投入使用的新库,不具备复垦条件,另外2座尾矿均已进行了复垦。为防止水土流失,首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沿坝面堆成10~15米平台,砌有排水沟,保证了汛期雨水沿排水沟排走,从而防止了水土流失。在平台和平台后斜坡上覆盖20厘米厚的土,种植以紫穗槐为主的坝面水土保持林。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完成尾矿坝绿化600余亩,给库区周围的群众建起一条绿色防护带,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扬尘污染,也为我国固体废物治理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5.从2004年起,河南省开展了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工作,计划用5年整治出土地150万亩,用于县城经济发展用地或重新恢复为耕地。截至目前,整治出土地46万亩,净增耕地总量26万亩。全省已连续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不久前,郸城县王拱集村的李老汉得到了一份“大礼”,他家从村里多分了两亩地。“空心村”整治后,该县许多农民都像李老汉一样享受着这份喜悦。目前,郸城县已完成了19个“空心村”的治理,新增耕地7801.7亩。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人均耕地只有1.2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全省从“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中可挖掘出土地223.4万亩,可复垦耕地183.3万亩。

6.现实的土地供应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某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在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仍要提供土地,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需求,要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坚决停止别墅建设。

记者了解到,“长三角”地区的用地虽然非常紧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的统筹,来自于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通过存量土地的调整和再调整,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腾出新的用地空间,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用地占了全国供地总量的30%左右。一边是建设用地的追加,一边是开发商叫喊“地荒”。问题在哪里?闲置问题实在是“地荒”的一个顽疾。

2001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个项目,收回土地达6760亩。仅2005年,苏州市盘活存量土地2505宗,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5.7%。

一位业内人士说,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

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多是120平方米。但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到133平方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3.3平方米。

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今后土地利用必须保证60%以下是存量土地。据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以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农民用地,而没有量化标准。

7.在许多国家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正在增长的千千万万人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更大数目的下代人正处在更严重的危险境地,即目前的生产正在毁坏将来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球的农业生产必须大幅度地增长,而对具体的每一地方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因为,全球所有类型的食物的98%是在陆地上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的产量不到2%。植物产品构成了人类膳食的92%,占全世界膳食供给量的8%的动物产品也间接地来自于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也就是说,要保持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退化过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将集约农业方式转移到贫穷的农民所居住的近边际地区,经常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灾难。因此,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些土地必须保护起来。

施肥、灌溉和其他投入,可以继续获得可观的成功。但生态环境成本将越来越高。如目前化肥投入区,一经发现了地下水硝酸盐富集现象,长期使用农药,使病虫产生了抗性,也污染了环境。如进一步加大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不但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人们正在探讨既能继续增产,又不破坏水土资源环境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方法,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就是维护土地资源的质量和生产能力。因此,有必要就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制定评价标准,用来检验和检测土地开发,利用是否是持续的。

三、作答要求:

2.“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15)

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提纲:

一是是否有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是对废弃地是否进行开发利用或生态建设;

三是对企业手中的闲置土地是否进行依法管理;

四是是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五是对现有利用率不高的土地是否进行再开发再利用;

六是是否实施了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的措施。从本题的答案内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是本题属于简答题,给定材料有答案,而且只要列出若干条即可;

二是虽然答案内容直接来自给定材料,但需要分析,因而又属于分析类试题,与传统的评论文章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是答案接近检验一项工作的标准,这就有了评论文章的初步特点。实例二:2005年辽宁申论试题中的评论题和解题分析

给定材料二:

来自湖南的刘砍山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做零工。5月9日晚上,他在钟落潭中心市场十字路口买了一斤白酒,当晚一个人自斟自酌地喝了半斤,第二天一早,他就感到四肢乏力,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随后被送进医院急救,经抽血检验,刘砍山血液中的甲醇含量严重超标,肝转氨酶指数比正常人高出数10倍。刘砍山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病情还很难预测。

因为喝假酒中毒身亡的死者更显不幸。5月11日晚,58岁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梅田村村民段董树,分两次喝了老伴从钟落潭钟生农贸市场购买的散装白酒后不治身亡。同一天晚上,一名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也因饮用劣质散装白酒而死亡。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出现了“假酒中毒”事件,不法分子竟然用工业酒精勾兑出散装白酒残害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截至17日,广州毒酒事件的中毒人数达到了56人,死亡人数也上升到11人。目前,广州市有关部门已查缴流向市场的毒酒887.5斤,但仍有少量白酒去向未明。广东省14日向全省各地卫生部门发出紧急通知,开展散装白酒专项监督检查。广州市卫生局已经要求对散装假酒的查处情况及中毒患者的病情实行日报告制度。

造假酒,成本如此之低。目前已经查明,制造“毒酒”的窝点分别在广州市白云区的钟落潭镇和太和镇,“毒酒中毒”事件中的14名涉案人员已有12人被刑事拘留,2人在逃。这14个涉案人员中有9名来自广西,1名来自江西,还有4名分别来自广东的清远、兴宁、广宁和广州。他们所用的工业酒精是多种渠道而来的。两个窝点共购买了5桶工业酒精,每桶330斤,目前已经追缴了4桶多,还有40多斤流落在外。

制假者为何胆敢视生命为儿戏制造毒酒?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这与制假的暴利与低风险有关。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不少酿酒作坊连基本的计量器具都没有,完全靠人的“手感”和“目测”。这样的生产条件,很难保证其生产的米酒能对消费者负责。危化品,购买如此之易,把工业酒精加以勾兑变成白酒,难道制酒者不知道这样的产品会致人于死地吗?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无法采访到那些制假的不法商人,陈树新认为,据推测,利欲熏心加上无知才是悲剧酿成的主要原因。

据广州市工商局的同志介绍,检查人员14日发现,广州佰醇(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经营单位未办生产许可证就开始大肆销售工业酒精,有的甚至连销售发票都没有。同时,这些违规经营的商家没有按规定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登记制度,没有留下购买者的详细联系资料。这些都使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毒酒有了可乘之机。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朔城区部分群众,春节前后因饮用不法分子制造和贩卖的含有过量甲醇的散装白酒,有19人中毒身亡,另有一些人住院治疗。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组织人力全力抢救中毒群众,查处不法分子,目前制造贩卖毒酒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获。

春节前,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批发给朔州市一个体户。经省技术监督局事发后测定,这些勾兑的散装白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这些散装白酒流向社会后,从1月26日开始有人中毒,到记者发稿时止,平鲁区、朔城区因饮用此酒中毒住院治疗的人员累计161人,其中有19人死亡。

三、作答要求:

(二)请仔细阅读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屡禁不止,请以“别再摁下葫芦起来瓢”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满分25分)

分析:

第一,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评论试题,而且文字量和分数都不低。

第二,从给定材料所提供的内容看,主要是“假酒事件”。而试题要求是“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假酒事件”只是“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中的一个方面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系统思维,联想到其他假冒伪劣现象。就是说,要对所有假冒伪劣现象进行分析概括,进行综合、宏观评论。

第三,虽然这是一道评论题,应以分析、评论为主,但题目当中有“别再”要求。这就不只是分析了,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做法、意见。就是说虽然以分析为主,但是对策方面的内容也要体现。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作一个如下参考答案。

别再按下葫芦起来瓢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持续不断出现各种类型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现象,而且屡禁不止。令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其深层次原因。

一是制、售假者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他们或者无知或者知法犯法,但追求低成本高利润是一切制、售假者共同的根本动因。已经被抓获处理的案件,法律往往判处得很轻,甚至有的没有得到法律惩处,仅仅罚款了事,不足以起到真正威慑作用。这就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和严格执行法律。

二是政府执法管理部门执法不到位。技术监督部门往往只管生产环节,工商部门往往只管市场销售环节,卫生部门往往只管“餐桌”饮用环节。正所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且就每个环节而言,各个部门又不能全部管到,总有死角。这就给了制、售假者的很多可乘之机。政府应统一协调,综合执法、大力执法,管理要全面、要到位。

三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什么样的东西可买,什么不可以买,没有防范戒备心理和行为。这就要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消费观念和行为教育。

四是缺乏全社会打假氛围。一部分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躲着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思想行为大有泛滥之势。要努力营造氛围,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驱赶,消灭制、售假现象。

实例三:2012年国家申论(省以上)试题中的评论题和解题分析

三、作答要求:

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

“编者按”这类文体一般经常出现于报纸、杂志、通讯、书籍等宣传媒体之中,主要是对所编辑的内容进行分析并高度概括,简要地介绍所编辑的内容,使读者提纲挈领地了解相关信息和媒体主办方的意见。

这次出现“编者按”属于申论考试的首次,而且除了具备正常编者按的特征和作用外,还代表一级党委的决定。

从试题难度来看,这道题属于简答题,并不是很难,只要把几个具体人物事迹准确分析、定性,而后高度凝炼表述出来,后面再加上党委号召即可。其分析、定性的过程应当属于评论范畴。

根据以上两个试题的分析、解答过程,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评论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第一,要有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过程,就是评论过程。那么,如何分析、概括?前面已经讲过分析类试题的特点和解题策略,就第二道题来说,就是要找到假冒伪劣现象的相关利益、责任主体。出现制假、售假现象,主要有制假者、消费受害者、政府执法管理部门、法院、社会人群等,基本都与此类事件有密切关联。一般情况下,凡是有关联的人、相关单位都有一定的责任,只是责任有先后、大小、主次不同。作为一篇分析文章,要尽可能都分析到。分析之后,要准确概括,形成理性认识。有了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概括,评论就变得很简单了。

第二,评论任何一个问题、概念、事件,都应有一个参照标准。

简单地说,就是用什么来评判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都应该事前有个明确意见、标准,对照这个明确的意见、标准找到问题、概念、事件的差距和问题所在。这个参照标准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制度上的,还可以是约定俗成的。对不同的问题、概念、事件,要采用不同的参照标准。

第三,只是分析、概括的评论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原则性的改进意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评论文章都要有这样的答案内容呢?这要由试题的特点而定。如果是很简单的一个评论,字数不多,分数不多,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大动干戈,不用方方面面都讲到。如果题目较大,字数、分数很高,再或者就是一个作文,那就要注意了,即便是题目要求之中没有提出来,也要按照分析、概括、评论、对策这些步骤进行答题,内容要全面、系统、充实、准确。

第四,评论与策论论证方式相反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看,如果评论以作文出现,那么,其文章结构与策论正好相反。策论是先拿出对策,然后就对策进行议论,而评论则是先分析评论,然后确定相应的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