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期题型简单,几乎都是根据给定材料自拟标题、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确立主题
实例一:2000年国家申论试题的作文题和作答分析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
2.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5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60分。
解题分析:
这套试题很简单,即概括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围绕化解这一矛盾所采取的若干对策。
最后作文是自拟标题,但也有限定,要就主要问题进行论述。这个主题怎样确定?本书认为围绕主要问题,可以确定以下几个主题,并从中选择一个进行作答:
坚持依法办事;
发展的标准不仅要有利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有利于人民生命健康,也就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
选择以上四个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脱离试题要求。只要按照“中心明确……”等要求论述清楚,就达到了目的。总之,这次申论作文的主题是比较宽泛的,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实例二:2003年北京申论试题的作文题和作答分析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0分)
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40分)
解题分析:
这套试题很有意思,给定材料反映的是北京市自行车税征不征的问题。如果不征收,那第二题就变得很简单了,不必设置350字40分;如果征收,就给定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确实没有实际意义。这个暂且不论,就作文来说,可以确定两个相反方面的主题:
取消自行车税;
加大自行车税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这就使得考生有了选择,可以就自己想说的主题去说,怎么说都行。这有点大学生辩论赛的意思,一个正方,一个反方,就看考生擅长哪方了。实例三:2003年上海申论试题的作文题和作答分析
三、作答要求:
1.有条理地概述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50字。(20分)
2.国有单位人才外流是流失,还是流动?专家认为,对国家是流动,对单位是流失。比如,齐红儿。假定你是国有单位的管理人员,请你就国有单位人才流动(流失、引进)的问题,提出应对意见。从虚、实两方面考虑,尽可能全面些。(30分)
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解题分析:
就这套试题看,也很简单明了,既然是“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主题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题:
加快机关改革,创造人才成长、留用环境;
建立人才保护制度,防止国内人才流失;
鼓励人才流动,人尽其才;
保住关键人才,放宽一般人才,等等。
从以上三套试题及分析看,都是简单明了,没有过多的要求,而且可以多角度自选题目、自选主题,选择余地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