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八】秘书信访答复引出的教训

【案例八】秘书信访答复引出的教训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访局经调查,查实该屋在“土改”时已按政策“征收”,产权归国家所有,不能退回。但在给文某的书面答复中,却使用了“没收”两字。三者的共同教训是:答复不慎,招来麻烦。因此,秘书人员在正式答复信访群众前,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做到答复得当而准确。秘书在口头答复时一定要有涵养。秘书在接待群众时,要耐心听取群众的申诉,然后慎重给予答复,不要为群众的情绪所左右。

例1:一天,乡政府秘书小刘值班时,来了一名上访者,此人姓朱,是大河村的农民。据朱某反映,其邻居横行霸道,最近在他屋门前砌起一堵围墙,影响了他家人的出入,经村干部调解仍无法解决,便要求乡政府出面处理。小刘听罢,义愤填膺,感到这家邻居也太霸道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挡住别人家的去路,一种见义勇为的冲动油然而生。于是,他随口答复说:“他不讲道理,你把他的围墙推倒不就行了,怕什么?”朱某听秘书如此“答复”,以为得到了乡政府的支持,不禁神气百倍,回去后立即组织了一帮亲友将邻居的围墙推倒。对方不服,也拉了另外一帮人马,砸了朱家的门窗,最后双方大动干戈,两败俱伤。村干部在处理此事时,朱某振振有词地说:“是乡政府刘秘书叫我推倒的!”此时,小刘方知因自己答复不慎而闯了祸。

例2:某县政府办公室牛秘书,生性耿直,说话常带火药味,素有“炮筒子”之称。一天,他负责接待一批年轻的上访者,来访群众反映的是两家企业间的房屋产权纠纷问题。恰好牛秘书是此事的知情人,对事情的历史渊源和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按说,牛秘书本应向上访者耐心地说明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可性情急躁的牛秘书却产生了逆反心理,“牛劲”一来,感情的冲动完全代替了理智,没等上访者申诉完毕,他便拍案而起,高声训斥道:“谁说那栋房屋是你们的?20世纪70年代我就住在那栋楼上,当时你们还没有出生,你们这些毛头小子懂什么?”带着满腔怒火的上访者立即反唇相讥:“你不像是政府的干部,你没有资格和我们谈话!快请你们县长来!”双方立即呈对峙局面。办公室主任只好出来打圆场,费了好大劲才把来访群众的情绪稳定下来。过后这些上访群众又向县委书记和县长“告状”,说那个牛秘书太“牛气”了等,牛秘书成了新一轮的上访“被告”。

例3:某市信访局办公室的案头上,一摞信堆得足有半尺多高,都是信访人文某所写。谁能想到,文某几年来写了几百封内容重复的信并不时到有关部门上访,皆因信访局书面答复中两个不恰当的字。

事情还得从17年前说起。20世纪80年代初,在举国上下全面“落实政策”的高潮中,出身富农家庭的文某,活跃于信访群众的行列,要求“归还”解放初期“被当地政府强占的祖屋”(文某语)。信访局经调查,查实该屋在“土改”时已按政策“征收”,产权归国家所有,不能退回。但在给文某的书面答复中,却使用了“没收”两字。文某经人指点,认为按当时政策,该屋不属“没收”之列,于是利用信访局答复中用语不当的缺陷,多次写信给中央领导,大肆攻击某市信访局某人“歪曲政策”。无论信访局怎样解释,文某都听不进去。十几年来信访不断,而且多是直接写信给中央及省级主要领导,成为当地有名的信访老户,造成了不良影响。

【问题思考】

从上述案例中,秘书人员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案例分析及参考要点】

上述三个案例,例1是因为秘书信口开河而闯祸;例2是因为秘书大发雷霆成“被告”;例3因为用词不当导致被纠缠。三者的共同教训是:答复不慎,招来麻烦。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三点教训值得秘书人员吸取:

(1)答复一定要慎重。给信访群众作答复,是信访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答复是否得当,不仅体现秘书人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文化道德修养,以及业务熟练程度,而且关系到信访工作的实际效果,即社会矛盾的化解或激化。答复得当,群众情绪得以正确疏导,矛盾易于化解;反之,矛盾极有可能被激化,导致群众重复上访。在一般群众的眼中,秘书是领导的代言人。因此,秘书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说话须“斟酌词句”,做到慎之又慎。

(2)答复一定要依据政策法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信访问题涉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秘书处理信访问题的依据和准绳。因此,秘书人员在正式答复信访群众前,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做到答复得当而准确。为避免因个人知识的局限性而产生漏洞,秘书在书面答复时,最好先经集体讨论,再报主管领导审定,以做到万无一失,以防答复不慎而陷入被动局面。

(3)秘书在口头答复时一定要有涵养。秘书在接待群众时,要耐心听取群众的申诉,然后慎重给予答复,不要为群众的情绪所左右。那种“他伤感我流泪,他发火我拍桌”的行为,不是秘书应有的品格。假如把信访接待比作一场会议,那么,秘书应是会议的主持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秘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