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千万不要陷入这些误区
□鲤鱼旗上斗悟空
早在 2012 年,中国便已经超越韩国,成为世界上日语学习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突破 100 万人。如此多的日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当面对这门看似熟悉其实又很陌生的语言时,想必有很多的不安与彷徨。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巨大繁杂的工程,抛却听说读写的大量练习,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异国价值体系、文化理念、风俗习惯,就足够耗费大量精力去学习、感知和体验。
日语入门,日语进阶,这一个个难关,都需要攻破;听、说、读、写,哪一样瘸了腿都不会「健康」。作为一个日语专业出身,再加上在日交换留学,后申请进入旧帝国大学读研,历经各种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历练,再在日本就职工作的人,对日语这门语言,也只能说初窥门径。
所以在此,不敢谈经验,只想将日语学习过程中的诸多教训,分享给大家,但求每个日语爱好者,都能少走弯路,早日窥得日语学习的奥秘,享受日语学习中的诸多成就感和无限乐趣。
-关于日语入门的 50 音学习-
不是一定要滚瓜烂熟后再开始下一阶段学习。
很多人来知乎私信咨询日语学习,当我询问现在是何种日语水平时,大部分人都回答 50 音水平。
很多日语学习者,尤其是自学中的日语爱好者,即使学习很长时间,还是停留在 50 音水平,一度荒废再拾起,还是从あいうえお开始,刚一熟悉又开始荒废。这与人的惰性有关,也是一种观念在作祟的结果。
很多人认为必须熟练记忆 50 音后再开始学习单词语法比较好,甚至要倒背如流,待到看到假名要立刻反应出其读音,看到平假名要立刻想到其对应的片假名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种完美主义确实不错,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除了人的惰性,50 音学习的本身不会带给学习者太多的成就感,也基本感觉不到学习日语的乐趣,甚至多次的重复学习之后,会感觉枯燥乏味,本来提起来的那股劲也慢慢泄掉了。即便是我自己,我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也不是在达到那种所谓的完美状态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学习的。
其实,50 音掌握到看到一个平假名,3 秒之内能想起其正确的发音,3 秒之内能想起其对应的片假名的程度,已经足够开始进行简单的语法、单词学习了,甚至,把这个标准降低到 5 秒之内也是可以的。
在开始学习日语单词、语法后,不断尝试去记忆,去朗读单词、语法结构,会不断刺激记忆神经,加强对假名记忆的巩固,在不知不觉中,便会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另一发面,单词、语法的学习,简单句子的应用,会更能让学习者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这种反馈刺激,会更能让学习者找到继续下去的动力,不断加深学习,慢慢提高日语能力。尤其是在看动漫、日剧,或者碰到其他日语爱好者、日本人,能稍微听得懂几个单词,说得出几句只言片语的时候,这种奖励反馈会更加刺激一个人去继续学习日语。
所以,没有必要跟自己太过较真,当大体达到上述要求时,要鼓励自己开始学习单词、语法。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自己假名记忆、假名发音的强化,50 音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
-关于日语中的汉字-
不要过度依赖汉字记忆
日语中包含大量汉字,但千万不要以为日语中大量的汉语词汇会让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这门外语时能占得多少便宜,除了打怪考级,剩下的基本都是得不偿失。听力部分的惨败,张嘴时的尴尬,基本都与我们自以为得了不少便宜的汉字有关。
人嘛,总喜欢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习得一种东西。既然汉字相通,那用眼睛去记忆真的是又快又准又酸爽。读音呀什么的都可以作为辅助记忆。这样学习日语的恶果就是:给你一段文章,你看得懂;同样的文章,给你读一遍,做做听力练习,你就怂得没个样子了。欧美老外虽然基本上汉字都特别烂,但人家听力跟得上,张嘴说得出。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汉字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不如靠发音去记忆,靠听觉去感知。相信很多来日本交换留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欧美小哥明明日语水准不如中国人,却能够听得懂,说得出,日本人一直夸人家日语好。而我们中国人呢,总不能拿出考级证书来给人家看,指着词汇部分的高分来证明自己的日语水平吧。
同用汉字还有个弊端就是,喜欢用汉语中的汉字用法和感情色彩去遣词造句。汉字本来在日语中属于高级日语、属于硬い日本语(非日常用语)的部分,对于中国人反而简单。但是很遗憾,写文章、做发表只是语言运用中极小的一部分,日常对话中在汉语使用习惯和感情色彩的作祟下,大量汉语词汇(来源于中国的日语词汇)的运用,会让日本人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而欧美人更容易习得的那些看似简单的和语(日本固有的词汇),却更显得地道、易懂。
我并不是在鼓吹中国人学习日语的种种不好,要知道,学习外语最强的国家,中国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在学习日语的长跑中,笑到最后的,还是中国人。
其实,我只是想说,管住你的眼睛,善用你的耳朵和嘴巴。
在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千万不要走这个捷径,把眼睛当主力去记忆,去背诵,尽量控制眼睛的记忆(毕竟咱看一眼就能记住),而是要更多地活用耳朵,活用嘴巴,这样才不至于在日语学习中造成营养不良,瘸腿少臂膀,因为听说而影响自身真实日语实力的发挥。
-关于发音-
谐音法是邪道,只会让你痛哭后悔。
不要一味模仿日本人发音时的口唇变化,先打好牢固基础。
许多人讲到了初期发音的重要性,要选好发音教材,换言之,就是选择优秀的模仿发音对象。这个真的非常重要,一是发音习惯一旦形成,很难自知,不好修正;二是发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率和别人对你日语能力的感知。
很多教材或者老师鼓吹日本人说日语时嘴是几乎不动的,以此为凭据教导初学者要尽量不动嘴唇说日语。这种说法本身没有错,但人家是 native,是在长期大量练习后养成的发音习惯。用在初学者身上是大错特错的。并且,很多发音优美、清脆响亮的日本人在说话时,嘴唇也是在进行大量运动的,不信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所以,我还是坚持初学者应该尽量将正确发音的口腔姿势夸张化,充分调动口腔肌肉,重视发音的饱满和清晰程度。刚开始可以慢,不要一味图快,更不要一味模仿日本人不动嘴唇,不然往往会造成发音不清楚,得不偿失。
下面是一段日本人练习发音时常用的北原白秋的小诗「五十音」,希望初学者,能在保证口腔动作尽量规范的情况下,将发音时的口腔运动夸张化,充分调动肌肉,先慢后快,持续练习发音。
(黑体字是诗,紧跟着的是发音)
水馬赤いな。ア、イ、ウ、エ、オ。
あめんぼ あかいな アイウエオ
浮藻に子蝦もおよいでる。
うきもに こえびも およいでる
柿の木、栗の木。カ、キ、ク、ケ、コ。
かきのき くりのき カキクケコ
啄木鳥こつこつ、枯れけやき。
きつつき こつこつ かれけやき
大角豆に酸をかけ、サ、シ、ス、セ、ソ。
ささげに すをかけ サシスセソ
その魚浅瀬で刺しました。
そのうお あさせで さしました
立ちましょ、喇叭で、タ、チ、ツ、テ、ト。
たちましょ らっぱで タチツテト
トテトテタッタと飛び立った。
トテトテ タッタと とびたった
蛞蝓のろのろ、ナ、ニ、ヌ、ネ、ノ。
なめくじ のろのろ ナニヌネノ
納戸にぬめって、なにねばる。
なんどに ぬめって なにねばる
鳩ぽっぽ、ほろほろ。ハ、ヒ、フ、ヘ、ホ。
はとぽっぽ ほろほろ ハヒフヘホ
日向のお部屋にや笛を吹く。
ひなたの おへやにゃ ふえをふく
蝸牛、螺旋巻、マ、ミ、ム、メ、モ。
まいまい ねじまき マミムメモ
梅の実落ちても見もしまい。
うめのみ おちても みもしまい
焼栗、ゆで栗。ヤ、イ、ユ、エ、ヨ。
やきぐり ゆでぐり ヤイユエヨ
山田に灯のつく宵の家。
やまだに ひのつく よいのいえ
雷鳥は寒かろ、ラ、リ、ル、レ、ロ。
らいちょうは さむかろ ラリルレロ
蓮花が咲いたら、瑠璃の鳥。
れんげが さいたら るりのとり
わい、わい、わっしょい。ワ、ヰ、ウ、ヱ、ヲ。
わいわい わっしょい ワヰウエヲ
植木屋、井戸換へ、お祭りだ。
うえきや いどがえ おまつりだ
-关于日语音调-
不要以为读音「平」就更像日本人
在日本,经常感觉老人说的日语更清楚、优美动听。日本老人也经常批评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日语发音差,经常棒読み,把日语读成完全的平板,失去了日语的语言美感。
我相信很多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是没有汉语的四声调的,也就没有汉语那种明显的抑扬顿挫,所以说日语时整体感觉尽量要像微风下吹拂的海面,稍有起伏,但整体平静。千万不要一味地平,如果一点抑扬都没有,就容易形成棒読み、犯当今日本年轻人的病了。(笑)
2016-09-12
□Mystic
日语初学者在最开始学习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1.记单词只记中文意思,不记搭配。但其实日语里很多表达都是有固定搭配的。
例如:風邪。
你也许通过查字典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感冒」,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你通常说的是「得了感冒」,在日语中「得感冒」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即「風邪を引く」。初学者往往容易忽视搭配,学到后面会造成无法连贯地表达一句完整的句子的现象。(当然「得感冒」这种搭配一般教科书上都会有,但是之后并不是每个词的搭配教材都会告诉你的。)
2.认为「を」后面只能跟他动词。
其实在日语中「を」有很多种用法,不仅仅能与他动词搭配。例如表达小鸟在天上飞,「鳥は空を飛ぶ」这里的「を」表示的是经过场所,「飛ぶ」是自动词。
3.背单词的时候不关注音调,认为只要背出对应假名就好了,或者不关注长音、促音。
事实上,有些单词虽然假名一样,但是音调是不同的,如果不掌握好音调,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单词。例如「じしん」读 0 型的时候有「地震」或「自信」的意思,读 1 型的时候意思是「自身」。再比如「雪」(ゆき)和「勇気」(ゆうき),长短音容易混淆。一开始会学到的一个常用副词「ちょっと」容易记成「ちょと」。
4.读句子的时候停顿搞不清,随便停。
日语作为黏着语,一句完整的话中,を、は、が等助词都要「黏」在前面的词语上,读的时候也要跟着一起读,要停顿的话必须是在这些助词后面。
例如:「私は あなたのことが 好きです」
正确的停顿是在「は」「が」后面停顿。初学者往往会随便停顿,想读到哪停就读到哪停,这是不对的。
5.受汉语表达影响严重,在某些句子中仍然沿用中文的表达方式。详见下面这个问题的回答——
什么是中式日文? - 日语
6.一些日语汉字的写法直接等同于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例 1:日语里的「歩」比汉语里的「步」多一点
例 2:日语里的「圧」比汉语里的「压」少一点
可参考这个回答:
如何反驳日语汉字等于繁体中文的观点? - 刘土豆的回答
7.对人称代词、语气助词的随意使用,尤其是常见于受动漫影响较大的人群。
例如:
(1)女生自称「僕」「おれ」——这些是男性专用自称(而且是比较粗俗的),女生一般用的是「わたし」或「あたし」。
(2)在称呼对方时用「おまえ」「てめえ」「きさま」等动漫中经常出现的第二人称,但是动漫中是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比如在热血的场合)才会用这种称谓,而且也是比较粗俗的,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用对方的名字来称呼就好了,即「○○さん」或者用「あなた」「君」等。
(3)在称呼自己的时候容易加上さ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都不加直接报姓名。
(4)动漫中经常出现的「ぜ」这个常用来耍酷的句尾语气助词,以及常出现的组合「だぜ」,朋友之间私底下可以用用,但很多人学日语都是用来日后与教授、上司、长辈和陌生人等交流的,所以踏踏实实地把敬体和简体以及常规的那些语气助词(よ、ね等)学好才是王道。
参考:
「俺」不良「僕」年下?男生究竟要怎么称呼自己 - 日语学习专栏 - 知乎专栏
8.「が」「か」、「は」「わ」、「へ」「え」不分。
例如:
「こんばんは」写成「こんばんわ」
「ですか」写成「ですが」
「学校へ行く」写成「学校え行く」
虽然前者读出来的效果确实是跟后者一样(第二种有些许不同但也很难分辨),但写的时候必须写成前者。
2016-06-14
□程序猎人
我澄清几个日语学习的误区。
1. 语言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提高不可能。
这是个典型的误解,都是懒人造的谣。因为如果根据学校的课程,一般一周也上不了几次外语课,自然多年看不到多少进步。如果你真想学,就保证你的每天三小时,周末如果可能再多拿出来一点时间。用我后面提到的方法。二级相当的能力的话,保证半年过关。
2. 中国人学日语有优势,很多汉字不用学就会了。
这是导致中国人前期貌似学得快,后期反而赶不上欧美人的主要原因之一。日语是另一种语言,虽然很多汉字来自中国,但从读音到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你一定要重新学。一个汉字不会读,那是你不会的单词,而不是看懂意思即可。你想想你看动画片,从角色嘴里出来的哪个有汉字的字形,还不都是读音?所以,除了汉字书写可以偷懒以外,其他都要从头学。同样的一个字,汉语就是汉语,日语就是日语。「違和感」永远是读いわかん,绝对不是违和感。记不住这一条,我保证你学到某个阶段就开始学不动了,或者听力、口语一塌糊涂。
3. 单词难还是语法难?
我认为外语没有什么单词难还是语法难的问题,因为都不难。或者用我的理论,世上本没有什么语法,所谓语法不过是带有参数的单词。也就是说单词相当于是变量,语法相当于是一种函数。你只要搞清楚参数的集合,语法和单词是一样的。所以,学外语和学物理、几何什么的没啥区别。就是量大一点。
4. 这个单词是一级单词,我现在不背也行。
这是考级害人的一个典型方面。对这么说的人我要问一个问题,你说说中文哪个词汇是中文四级考试的词汇?这种对单词的分类是严重错误的,尤其如果你听了我的建议,不去单纯为考级学习的话,单词永远只有两类:你记得住的单词和你还没记住的单词;或者用另一种分类:你用得到的单词和你用不到的单词。两种分类画个坐标,分出四个象限:你用得到的并记住了的单词(恭喜你,这是你的学习成果)、你用得到的但还没记住的单词(这是你需要努力的)、你用不到的却记住了的单词(忘掉了也不用担心的部分)、你用不到的也没记住的单词(爱咋地咋地)。所以不要管单词是几级的,用得到就下功夫背下来,用不上先放着,用到的时候回来背。至于怎么衡量用得到用不到,你觉得你说中文的时候会说到的词都是你用得到的。
5. 听力口语不好学,初级先学读写,等学高级时再补听力和口语。
这又是一个降低学习效率的说法。试想小时候我们学母语,谁是从读写学起的?听说的记忆绝对比读写有优势。而且你的学习目的之一是为了看动画片,只要跟日本小孩一样听懂了,不会写字都没关系。根据我的经验,同一个单词,听到之后记住的比只是看到记住的快很多很多。想一下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一首歌曲在你耳边反复放反复放,有时候你不想记都自然记住并能哼哼出来了(只要你不是五音不全)。但一篇文章,在你面前一直放着,只是读的话不知道得读多少遍才能背下来。要是文字也跟音乐那样自然而然就能记住,当年上学语文老师让背诵课文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苦了。所以听说读写并行学习的效率最高。看起来你一开始背一个单词的时间好像比只学读写的人长,因为毕竟你记忆的元素多,但后期因为不容易忘记,反而节省了很多时间。
6. 一个单词多个意思,会一个意思也算这个单词会。
这一点我也不同意,作为程序员设计数据库的时候,如果有这种一对多的情况,大多情况都是做成多条记录存储的。人脑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所以将多个意思的同一个单词当作多个单词来记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一方面不会漏记意思,另一方面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成就感。
7. 初级找个一般的老师教一教,高级的时候得好好找个外教。
我的想法正相反。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最开始学习时找个好老师或者外教。把最正确的发音学到手,后面有一定水平了,自学就行。遇到难点上网找母语的日本人问问,基本没什么解决不了的。至于去哪里问,我后面会介绍。
8. 日语发音没有四声,差不多就行。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中国人学了日语发音不如欧美人就是因为有这种想法。发音的语调很重要,有时甚至比词汇量还要重要。试想一个老外站在你面前,打个招呼,唠几句家常,发音很标准,你一定会认为他中文很好。可能他只会那几句家常,但你不会想那么多。另一个老外,同样打个招呼,唠几句家常,发音很糟糕,哪怕他天文地理的单词都知道,你也不会觉得他中文很好的。同样的道理对我们学外语也适用。所以日语的发音很重要,切记要在最开始就掌握。后期去补是很难纠正的。
9. 外语学习是死记硬背的活,只要死记就好了,不需要动脑筋思考。
这一点我在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曾经与大连外国语学院的一位颇有见地的日语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一致认为,外语学习是非常需要动脑思索的。不能死记单词、语法。需要自己多多思考单词之间的联系、多多总结书上介绍的各种语法现象。我本人就经常将书上的数个相关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后当作一条语法来记,大大减少了记忆量,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单词也是,很多单词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尤其是了解一些日语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有些词其实是同一个词慢慢演变出来的,还有时一个词其实在历史上是多个词语。作为成年人,理解得越深记忆得越牢,多知道一些难记单词的周边知识对巩固记忆也有很大帮助。总之,学习外语绝不能仅仅简单地死记硬背,必须活学活用,多动脑思考。
10. 学完××课程/××书,就可以达到××级了。
常会听到有人说「学完标日上下册,就达到 1 级了」,或者有培训班标榜「上完我们的××课程就可以达到××级了」。
最近在知乎上还看到这样的问题:学完新标日初级,为了考 N1,是否应该接着看中级?
我认为这也是学习中的一个典型的误区。
学完××课程或者××教材,这一说法是标准不清晰。怎么算学完了呢?
有的人学完了,所有单词一个不漏地记住,所有课文几乎都能倒背如流,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还能自行摸索规律举一反三;有的人学完了,只是混了个出席率或者看过了一遍教材,能记住 10%的内容都抬举他了。
两种人都说自己是学完了,你说他们是几级?
曾经遇到过一个人,标日上下册都翻烂了,页脚全是毛边。我问:你这书怎么都这样了?他答:我都看了 5 遍了。我说:5 遍?这么多啊,那我找个单词考考你。于是随便捡了个十几课的单词问他。他仍旧不会,说:我这一遍还没看到那呢。
所以,什么课程、书都是浮云。只有自己下过的功夫才是硬道理。日本小孩上学前啥课程也没学过、啥教材也没看过,不是照样说得很流利?
不过,下了多少功夫这个事儿比较难量化。如果非要给「学完」下个定义的话,我认为是要记住课程或者教材中 90%以上内容,并保持一年不衰退才可以算作学完。否则都是没学完。
至于不要用中文做过渡去记外语单词的意思,也就是不要在心里把日语先转成中文再理解意思之类老生常谈的注意点我就不提了。
2016-04-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