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人际关系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人际关系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按照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来认识这种关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终身持续奋斗的需要。但是,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是多方面和多种形态的。因此,首级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是“不求回报”。人们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应当互相尊重,这似乎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道理。尊重他人首先是要尊重他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劳动和社会价值。

处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按照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来认识这种关系。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繁杂纷纭的人际关系,需要他有正确得当的处理。一个人能处理好自己所处的各种人际关系,通常就被人认为“人缘好”“人际关系好”“朋友多、帮助多”,人生旅途和事业发展都会十分顺利。而个人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心情舒畅,潜质潜力便可以充分地发挥。反之,若处在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中,虽在茫茫人海之中却犹如举目无亲,不仅难于有所作为,甚至会觉得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身心发展都会受到巨大的伤害和打击。因此每个社会的人都渴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在努力营造着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终身持续奋斗的需要。但是,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是多方面和多种形态的。因此,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分类排队,根据关系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营造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分类就是按照亲密程度来进行的分类。每个人的各种人际关系按照亲密程度来区分,不外两大类:第一,首级的人际关系,即是最亲密、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如父母和子女,恋人或夫妻,最要好的朋友及在人们的一生中或某个阶段中有重大影响或有重大关系的人。他们可能是由亲近的血缘关系组成,但也可以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彼此十分亲近、十分知己、十分重要。第二,次级的人际关系,即一般的人际关系,如一般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旅途中偶遇的同路人。这些关系虽然只是普通的关系,但能否和睦相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只生活在狭隘的人际关系中。所以,人们需要这样来区分自己的人际关系,由于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要求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原则。首级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就是“不求回报”,其意义是关系的双方彼此都忠诚于彼此情谊,努力为对方奉献自己的热情关爱。但并不把索取回报作为条件。正如北京人常说的“咱们哥们(姐们)谁跟谁啊!”当然,不求回报,不是没有回报!因为亲密、因为要好、彼此都尽力给予对方温馨和关爱。因而彼此的回报实际十分强烈,只是谁也不把回报作为条件来相求。而且还要看到,本来十分亲密的人际关系,如果一方以“回报相求”,或以回报作为自己付出的条件,那就会极大的伤害彼此的关系。因此,首级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是“不求回报”。而一般的人际关系,其处理的原则,其实也是四个字“互相尊重”。人们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应当互相尊重,这似乎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恰当地运用。互相尊重,绝对不是互相吹捧。也不是无根由的夸大赞颂!尊重他人首先是要尊重他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劳动和社会价值。每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他人。能力可以有大小,但是有奉献、有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是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懂得尊重他人的社会劳动,就会珍视自己的劳动。有自我尊严,懂得自爱、自尊和自信。他们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往往能尊重他人,并赢得尊重,从而可以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医患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笔者对此有这样的概括:“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它有着深刻丰实的内涵。

(一)“不是亲人”的内涵

“不是亲人”并不是对“实际上不是”的表白。因为这种“不是”根本用不着去表白。因此,这里的“不是亲人”另有所指,另有概括的,约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表现为 医者和患者(含其亲人)之间,在对待疾病,痛苦和死亡,诸方面有着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医疗活动中最简单的事例:护士为患者做注射来说,当护士做注射治疗时,有的患者会诉说疼痛!护士们往往会以“这药不会痛”作答。这个回答往往会引起患者最快捷的反应:“痛在谁身上谁知道,你当然不会痛啦!”医师们也会如是。在医疗过程中,医师们总是难于与患者对疾病感同身受。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曾经说:“作为一位妇产科大夫,我最大的遗憾是始终不能亲历是否存在产前阵痛,以及阵痛的性质!”因为他是一位男性医师。任何一位医师,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把各种疾病都体验一遍。正如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其自传《最年轻的科学——观察科学札记》中坦言:他“对自己作为医师却未患重症感到遗憾,因为这样,他自己始终无法真切地感受一个人面临生命危难时的悲伤与恐惧,自然更无法感同身受地去呵护、体恤对方。”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医师永远不能绕过患者的痛苦而直接检查其躯体的疼痛,一位好的医师必须在患者的感觉里找到自己的感觉,然后才能以最决绝、最彻底的、刻不容缓的方式去除患者的痛苦。而郎教授也指出:“正是因为我们不能感同身受,才应当特别仔细地关注和尊重病人的一切感受,相信患者的真实感受,尊重患者的感受。”又如关于医患之间在“死亡”的问题上的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异。面对患者的不幸死亡,医者和患者的亲人的感受和心态也会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对医者来说,亡者不再是有生命的机体,再没有了生命的体征。从医学和生物学来说,就被称作为“尸体”。他不再有感觉和知觉,不再有社会人的心理感受,没有了感情、没有了思考……因而死者也就没有了受人尊重和关爱的社会需要。但是对于死者的亲人来说,亲人的遗骸仍然是他们的亲人。一样的寄托着他们的浓浓亲情。他们仍然会对着亡人而哀悼,向着遗体倾诉亲情。因此,他们容不得他人对亡人有丝毫的不敬和忽视。这种情况下医者的言行举止稍有不当,就会被视为冷漠、视为不敬、视为亵渎,并因此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有过这样一次医疗纠纷。一位患心脏病的老太太救治无效而死亡。整个救治过程,医师、护士们都尽心尽力,无任何过错和失误。可是最后却出现了医患纠纷。在冲突中医院的医务处主任居然被患者的儿子殴打受伤。后来在调解这个纠纷的过程中,打人的“儿子”为其无理的行为赔礼道歉,做出经济的赔偿。但他说出的引发他愤怒和打人的原因是“对方在说话中对死者的不尊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人都死了,还需要什么样的尊重呢?这确实是许多医者难于感受到的体验和心态。其实,医务处长在思想上对逝者也没有不敬和亵渎之意,只是没有想到患者亲人的心态。语言上没有认真地选择和考虑,是无意中对患者亲人感情的伤害。同样是面对死亡的不幸,医者与亡者亲人有不同的感受体验,他们情感和情绪上的差异,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的表现:一位患者因为沉疴缠身、医药无力回天而病逝。在医院对他尽心尽力地长期救治的过程中,因为患者的久病在床,已经给其亲人造成巨大的经济、精力和情感方面的负担。陪护患者已经让患者亲人身心憔悴,不堪其负。因而患者的“死亡”其实是其亲人们的一种解脱。但是一旦死亡成为现实,一旦他们感受到亲人的死亡是永远的、不可挽回的失去。曾经的困扰和折磨,曾经的不耐烦……曾经的内心深处的丝丝埋怨,不仅不会就此消失、解脱,反而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愧疚!这种自责,这种愧疚往往就会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敏感,他们自己重新涌出浓浓的亲情,涌现无限关爱和无限温馨,无尽的怀念!并且在潜意识中期望医者也有和他们一样的态度和感情。而对医者来说,战胜病魔、战胜死神是自己神圣的天职,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的追求。但是目前的医药水平还有许多的“不可能”,还有许多不得已的“无奈”。因此,当患者因为病势沉重而不幸逝去后,任何一位参与诊治、护理、挽救的医者,任何一位尽心尽力的医者都会十分伤心的。他们不会忘记患者在病中期待的目光和眼神,他们会反复地记忆起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医者的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医者会回忆起患者的每一次诉说,曾经有过的欢笑,曾经的对病愈的憧憬。一位对自己有过许多期待的患者,一位曾经对自己抱着极大信任的患者,一位让医者深为同情和怜爱的患者,一位我们尽心尽力去挽救的患者,他的终于不治,当然医者也是非常伤心的、难受的。医者也会在逝者遗体前伤心落泪,这也是医者对患者的真情。是他们职业的价值追求的自我肯定。但是,医者总是常常有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医者的一生中可能要无数次面对死亡、面对不幸。因此,医者(医师和护士)就必须从“无力回天”的无奈和沮丧中走出来,走出哀痛和怀念的阴影。因为医者还要面对更多的救治。还要继续地去挽救生命,关注未亡。而“走出来”的办法就是理性地对待“不治”、理性地面对死亡。这种理性与连绵不绝的患者亲人的哀伤相比,往往就会显得似乎冷漠,似乎无情!但却是医者情感和心理上自我保护的必需,是医疗事业持续发展的必需,是合情又合理的客观需要。可是这种医者和患者亲人在对待亡者的不同心态,往往也会因此引发误解、引发纠纷。因此,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需要医者认识医患间的这种差异,给予患者亲人更多的理解和安慰。曾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太太在医院久治不愈而最终死亡,病房的护士在较长期的护理服务中,目睹了老太太的女儿长时间的照料、护理中的无奈和焦躁,面对着憔悴万分的女儿,便安慰地说:“唉!这下好了,你终于解脱了!”这本来是客观的叙述和安慰性的语言,不料却引发对方极大的愤怒和反感,换来个怒目瞠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一种说法:“您也别太难过了,您尽力了,我们都尽力了。老太太走了,走得安详。再不受煎熬和折磨了……她不再痛苦,走前有您这样的一个女儿全心侍候,她很欣慰的!您还有亲人和孩子,还有工作,请节哀吧!”这就是得体的语言抚慰。由此可以这样概括:医患之间“不是亲人”的第一个含义是对待疾病、痛苦甚至死亡,双方的体验、心理感受不同。这个不同虽然并不是医师的过错,却应该引起医师的注意,防止被患者及其亲人误解。

此外,对于医疗过程中的痛苦,医师往往会从医学和生理学方面给予科学的认识和解释,而形成与患者亲人不同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差异。有一位患者找到最好的朋友——也是最优秀的医师为自己做胆囊摘除手术。当手术完成后,医师为了表达对好朋友的关爱,决定亲自送患者回病房,让平常从事这项工作的护工、护士和年轻的医师们先回去休息。当要把患者从车上移到病床上的时候,这几位主任、专家级的医师早已忘却这种应由护士和护工完成的操作,再加刚刚做完手术,十分疲惫,这时显得束手无策!最后,有人抬头,有人搬脚,喊着号子“一、二、三,”把患者“扔”上了病床!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的患者亲人,在惊讶与不满中,十分不高兴地满脸怨色。医师们看出了他的不满,为了对他安慰,便告诉他说:“没关系的,她现在是在全身麻醉之中,一点也不会痛的!”这是多么科学的说明,面对这样的回答,患者亲人只有无奈地回答说,“大夫,我心痛哦!”这是“扔”患者引发的患者亲人的心理感受,是医师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这里医者讲的是医学科学,患者亲人讲的是人性和人学。在这个案例中,医者忽视了患者亲人的感受,正是医患关系中“不是亲人”的表现。即医患之间在疾病、伤痛和死亡诸方面感受体验的不同。这是医患关系的“不是亲人”的第一个特点。

“不是亲人”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医师是掌握医学技术的,患者及其亲人是没有掌握医疗技术的。而医患关系是围绕着治疗而发生的,治疗中惟一需要的是医疗科学和精湛的操作技术。这就要求患者及亲人能承认并尊重这个客观事实。从而尊重医者在救治中的主导作用。直白地说,治疗预案和治疗程序必须是“医者说了算!”。当然,这些要求和预案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讲明白,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某位患者按照医治要求需要有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行为限制。但是病人却强烈地提出相反的治疗原则,反对“限制”的要求。亲属出于关爱、支持病人的要求。并且表示:“出了问题我们负责。”无奈的医师在让病人亲属写出书面保证后做了迁就,最终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反复,直至死亡。在法庭上,面对患者亲属的指责,医师拿出了有亲属及患者签名的保证书以作免责的佐证,但是法庭指出:“签字保证的内容是完全违背医学科学的原则的,患者及其亲属因为不懂得医学科学而提出的错误保证是无效的!医师懂得医学,却做了违背医学原则的迁就。因而医者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所以说,认识医患之间这个“不是亲人”的内涵,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医患之间“不是亲人”的第三个含义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师往往容易出现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爱。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和痛苦的煎熬,需要温馨和关爱。对医师的行为举止十分敏感、充满期待。而有的医师却将医疗过程看成是单纯的科学技术过程,看成是出现在患者身上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可知的自然过程,犹如机械工程师、熟练的技工在进行机械的操作。而患者的亲人由于他们不掌握医疗和技术,他们在患者需要治疗和护理面前,束手无策,他们往往只能给患者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温馨体贴和安慰。因此,他们对医师是否能给患者以温馨关爱有更多的关注,也更加敏感!这就形成医师和患者亲人的极大的反差,易于引发患者及其亲人的误解和不满!医师要记住这个不同,在医疗活动中特别注意在精心治疗的同时,极力以多种方式给予患者更多的温馨关爱,这是当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是亲人”的第四个含义,即病人的“不是亲人”的心态。每一位患者来到医院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即医师、护士等医务工作者都不是他的亲人,他们常常有举目无亲的感觉。强烈地渴望温馨和关爱,医务工作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一丝一毫的关爱体贴和温馨,都会使他们深深感动,久久不忘。可以说,医者对他们稍加关爱,他们都会深刻铭记的。医务人员绝不要吝惜对患者的人文关爱,努力学习和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努力掌握传输真情,传送温馨关爱的艺术。

患者为什么会有对医院和医者的“积怨”?

“不是亲人”的心态使患者在医院中常常感到“不自由”,感到“压抑”。在人际关系中有这样的规律:越是亲密的关系彼此的自由度就越高。亲密度与自由度是成正比的。关系好的人,彼此可以非常随便,言谈举止“无所顾忌”!患者来到医院,本来有许多痛苦要诉说,有许多不良的情绪想发泄,有许多不懂、不解想询问,有许多困惑想沟通。可是“不是亲人”的心态却使他们“欲言又止”“难于启齿”“有所收敛”……自我克制、自我压抑。这种克制和压抑又非他们的本愿,于是会形成为“积怨”。积怨日久、日深终会爆发。最近几年在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医务工作者被杀害、被殴打的事件,大多与患者的这种“积怨”有关,而积怨之所以发生就是患者的“医者不是亲人”的心态。

“不是亲人”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要求医者看到并重视医患双方在对疾病、痛苦甚至死亡等方面的感受的差异,并且努力让自己设身处地地体验,它要求医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神圣天职,永不放弃责任;它要求医者在医药科学日益进步的条件下,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爱;它更要求医者既不要吝惜给患者的温馨和关爱,更要使患者从医者的关爱真情中获得慰藉,建立对医者的信任、信赖,从而可以敞开心扉、倾心交流,这就是“不是亲人”这四个字对医者的启示和要求。

(二)胜于亲人的含义

在医疗服务中,医者为何可以胜过亲人!

“胜于亲人”这又是医患关系中客观存在的特点。有的医护人员对此表示疑惑!医患之间本来就不是亲人,怎么可能胜过亲人呢?这里的“胜于”是指对于已经罹患疾病的患者来说,在他们疾病缠身的时候,医者是可以、而且确实胜过他们亲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者对于患者来说,解除疾苦的能力胜于亲人

患者罹患疾病,需要治疗,需要科学的护理。但是不懂得医学和护理科学的亲人却无能为力。因此,医者可以“为患者亲人之不能”。难道不是胜于亲人吗!

2.医者胜于患者亲人又可以表现在亲情关爱方面

我们对此可以概括为“亲人能、我亦能,且胜过于亲人!”这是胜于亲人更为重要的特征。对于患者来说,其亲人,可以有无限的关爱,无限的体贴和温馨,可以有许多的抚慰……这些亲人们能做的医者是否也能呢?答案是肯定的。给予患者关爱和体贴,抚慰与温馨本来就是医学的本质,是医疗护理实践早已凝聚成的“传统”。也是医者对患者有效治疗的手段和艺术。更是医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才可以说:“亲人能,我亦能”,但是为什么又要加上“且胜于亲人呢?”先让我们从医疗护理服务中常见的事例说起吧。在病房,有些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而必须在饮食或习俗上有所限制,如不许吸烟,不能吃肥肉。医师和护士都会努力地对患者实施。可是有时患者的亲人拗不过患者的请求会在探视时偷偷地把香烟、肥肉带来病房,这种违背医学科学的亲人之爱,可能对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对于脑血栓引起的偏瘫患者的康复期,必须进行艰苦的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许多患者难于坚持,通过医师的指导和要求,患者出于从医心理(患者应当服从医者的心理),往往能咬牙坚持训练,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一旦离开了医院,他(她)的身份成了家长、父亲(母亲)、丈夫(妻子),亲人的督促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中止训练,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由于亲人缺乏医学知识,往往出于爱心,却对病人采取了错误的处置,甚至有人将高热的患儿送入冰柜降温引起了冻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者的爱在质量上远远高于亲人!对于患者来说,医者给予的关爱,因为是科学,所以是切切实实的真情实爱,是有利于患者治疗康复的爱。而患者亲人的爱,有时可能会因为他们不懂得医学科学,“爱”成为了不利于治疗、违背治疗原则的有害举措,有时,“爱成了害!”。

3.从“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民间概括中看医者为何可以胜于患者的亲人

对患者来说,医者可以“胜过亲人”还表现在下面的常见事例中。医院中常常会有一些久病缠身的患者,他们的久病、重症以及由此引发的狂躁、挑剔往往会使其亲人也不堪其负。他的亲人们的精力、经济和心理承受力……都可能到了“不能再忍了!”的地步。因此,我国民间有一种概括,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社会对此也表示了某种理解和宽容。对这些患者来说,亲人们无法继续耐心、甚至失去了信心;而医者却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有一个3岁多的女孩,严重的烫烧伤住进了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救治。不到1年,家人们就放弃了她,不来看望,而医院却坚持为她住院治疗达27年之久,最终将她转到福利院。这难道不是医者胜于亲人的事实吗!

4.在患者的最好的亲人的面前,医师还可以说自己胜过亲人吗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人们有时也会看见一些非常好的患者的亲人,当患者沉疴在身,久依床褥,甚至成为了“植物人”,患者有着巨大的不幸,可是万幸的是他(她)有一位挚爱他(她)的亲人。坚持为他(她)护理、关怀和照应。在医者的帮助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终于能把植物人唤醒,终于赢得患者康复。重庆特殊钢厂工人韩志华,30年如一日,精心护理照料因工伤事故成了“植物人”的妻子秦锡珍,使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波兰铁路工人格莱布斯基因火车撞伤昏迷达19年之久,妻子格特露日夜守护丈夫,终于使他苏醒,并恢复了语言能力。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是最优秀的亲人,最善良的亲人,他们对病人的细腻关爱确实无人可以企及。但是他们的善良、他们的细腻、他们的温馨和关爱,又都是有限的,即他们的关爱只是对“这一个”,他们的关爱只在“这一时”。一间病房,一个病区有众多的患者,他们都同样地受到疾病的折磨,感到身心的痛苦,他们都同样地渴望治疗、护理;渴望关爱和温馨。这其中可能有一位患者的亲人是最为优秀、最为善良的。他对自己的亲人无微不至。却没有也不会同样的去关爱同病房、同病区的同样在痛苦中的其他患者。因为他们没有这份情,也没有了这份精力。这就是他们在空间上的局限,只对“这一个”。而在时间上的“这一时”,即指他们的温馨关爱、那样的周到、细腻,却只能在病人罹患沉疴之时。当患者康复和痊愈之后,他们就再不会有这样的投入。再不会有这样的周到和细腻。因为他们也是社会的人,他们还有自己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责任,当患者康复之后。他们也会迅速地回到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去,更加努力地去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弥补由于照料关爱病中亲人而暂时减少了的付出和奉献。所以,他们的关爱在时间上也是局限的。而医者对患者的关爱和温馨是由职业事业的社会定位和医患关系的本质决定的。因此是无限的。从空间上说,在医院、在病区、在病房,每一位患者都是医师的“我的病人”……他们都会得到医师同样的关爱、同样的温馨、同样的细腻!正如《中国医师宣言》中医师们的承诺,医师对患者要“平等仁爱。坚守医乃仁术的宗旨和济世救人的使命。关爱患者,无论患者民族、性别、贫富、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如何,一视同仁”。这就是医师和最好的亲人的差异!最好的亲人对患者的关爱,是浓浓亲情的彰显。而医师对患者的关爱和奉献,是自古以来世代传承的医师们对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确认!是医魂的彰显。如果一间病房有一位患者的亲人对他十分周到、关怀备至、体贴温馨……其他的病友可以十分钦羡,十分感动!却不会因为“怎么不这样对我”而有丝毫的挑剔。相反,每一个患者都怀着对医者强烈的期盼,渴望得到温馨关爱。不希望医者对自己与对其他病友有什么差异。如果他们感受到了医者的爱在不同人之间有了差异,他们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但是,他们对医师为那些失去亲人关爱、被亲人放弃的病友付出的分外关爱、分外温馨,却不会有丝毫的愤懑和不平!他们会为那个失去亲人关爱的病友能得到医务人员更多的关怀而欢欣!这种心态说明,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胜于亲人”的这个特点是十分清楚的。再从时间上看,当医师选定了自己的职业、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之后,就确立了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特定位置。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患者的关爱和温馨是一生一世的奉献和付出。可见,任何患者的最好的亲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医师对患者的治疗和关爱,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说,医者对患者的治疗和关爱是远远胜于任何患者的亲人的。

医师们之所以能够自豪地认识到我们可以胜过任何患者的亲人,还因为医师和医院是一个温馨关爱每一位患者的整体。患者来医院,他们得到来自医师、护士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关爱。患者从进入医院开始,门诊大厅中的护士,挂号,收费,取药……所有的服务人员,一直到病房中的医师、护士和一切医务工作者,都在关爱患者——到处都可以得到细腻的照料和关怀,这种整体的力量也是任何患者的有数的几个亲人所做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