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护患关系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使

在护患关系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使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永远存在于每一位护士的心中和实践之中。护士队伍数量不够,不能满足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根据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护士的人数和对患者护理的质量和医院的过失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一)护理实践成就了天使的称谓,铸就了护士职业之魂

从护士职业的产生,到护患关系的特点,说明护士职业的出现,确实是生命的需要,历史的呼唤!而从南丁格尔和希曼的护理实践,再到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南丁格尔奖的得奖人的光辉实践,再到每天在医院中辛勤劳动的每一位普通的护士的平凡的实践,她们的事迹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共同点,这就是护士们都是把关爱和温馨带给受到疾病折磨身心都极端痛苦的患者的人,因为感受到护士们的温馨关爱,因为得到了精心的护理,生命和健康得到了呵护,人们从心底亲切地称呼护士们为白衣天使,这个称呼也伴随着护士职业的发展而世代流传,其煦煦的光辉永远不会磨灭!人们可以发现,从古到今,每一位护士在精心呵护患者,关爱患者,辛勤护理服务方面,都是那么的热情、认真、敬业,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细腻温柔。可能护士们会有年龄的不同,会有护理服务中的个性差异,但是由于她们都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因而天使的内涵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护士职业的根基,护士职业的魂之所在。护士之魂是护士们护理实践的历史铸就。它永远存在于每一位护士的心中和实践之中。

(二)护士职业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而永远需要

母性的关爱与呵护,精湛的护理技术,既然已经是护士职业之魂。它就是无可替代且会永远传承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逐渐以自己的专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操作艺术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职业。直到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增长的要求,人们更加重视护理在医疗中的作用。社会对护理队伍无论从数量上和人员的素质上都紧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士队伍数量不够,不能满足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199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曾提出一个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4.8万~9.8万患者因为“可避免的医疗过失”而死于全美的5 012家医院之中。什么是“可以避免的过失呢?”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说:“迄今最常见的过失包括药物剂量不对或投错了药;把不同的患者的药搞混;处方模糊不清,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诊断错误或不及时;使用过时的检查方法;设备出故障;搞错需要实施手术的肢体或器官(譬如截错了肢);遗失或看错组织样本;手术时将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术后的患者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去洗手间摔死……”等。这些过失既有医师的问题,也有护士的问题。涉及护士的问题除了责任心、业务水平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护士人员不够。因为护士人员不够,才有术后患者无人陪护去洗手间摔跌而死的情况发生;因为人员不够、护士们过于劳累,因而会出现投错药等的差错。针对护士短缺的现象,美国全国护士协会在2004年提出:全美国2004年短缺13.9万名有资格证书的护士,而且预测到2010年将短缺护士27.5万名。英国政府在布莱尔上任首相的2000年,也提出7年医疗体制改革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解决护士短缺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医疗卫生事业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也这样强调护士数量问题呢?因为根据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护士的人数和对患者护理的质量和医院的过失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研究显示,如果患者与护士的比例高于4∶1的平均比例,那么,在医院接受普通手术后死亡的患者人数就会上升,如果该比例达到5∶1,死亡人数会上升7%。如果达到8∶1,死亡人数会上升到31%。可见护士队伍的数量是影响到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实效的重要因素。

还应当看到,护士人员不足的情况在我国也较为突出。2004年11月中华护理学会建会95周年的纪念会上曾有过统计:我国600多万医务工作者中护士仅有126.6万人,再从医院中按病床数配置护士的要求来看,我国1982年曾颁布过一个配置的标准。病床与护士人数比为1∶0.4,即1个病床配有0.4名护士。换言之,2名护士需要照料5位患者。这个配置的要求在2004年时,全国仅有10%的医院“达标”。另一个是医师与护士的配置比例:我国卫生部早在多年前就确定为1∶2。而在国家卫生部目前公布的《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显示,我国当前医护配置比是1∶0.97。再看看欧美的一些国家,虽然他们的病床与护士的配置比为1∶2,甚至1∶3,其千人口中护士人数大多为3.0以上。这么高的配置,他们还大声疾呼,护士短缺,护士数量不够,原因就在于在医疗服务中,完善的护理服务是紧迫的需要,温馨关爱的护理服务无可替代。

还应该指出的是;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不能代替温馨精湛的护理服务。说护士的护理是无可替代的,不能不说起近些年来一些新的科研成就。2001年9月《健康报》曾经报道,日本东京京都大学曾研发了一间‘机器人病房’。病房的顶上有数台摄像头,从各个角度监控着病房内的一切人和物;一张智能病床上分布着200多个压力传感器,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一些轻微的动作活动,都可以及时地传送到监控室去;患者有何需求,可轻按床边的按钮,监控室的中央电脑便会据此发出指令,由病床边的机器手来为患者服务……坐起来、喝水、擦擦汗、翻身都可以用机器手来完成。床还可以随时变更角度。这样,在监控室内只需有一个大夫,一个护士便可以对多间病房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服务。可是这个病房投入使用几个月后,便不得不停止使用,因为在这样的病房中,患者整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完全只和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没有温馨、没有关切,似乎患者只是机器的一个附庸,他们不但没有迅速的康复,不但没有明显的疗效,反而会因为情感受损而使症状加重。于是人们停止了这间病房的使用。

科学家们并未就此止步:2007年开始,英国因为护士紧缺又开始“机器人护士”的研发。据报道,英国的工程师们正着手开发机器人护士,预计3年后将可以看见机器人在病房里服务,机器人装有激光探热器,可以远距离的测量患者的体温;机器人可以分发药物并给患者喂药;可以在病房里打扫清洁。这个研究课题由欧盟资助,它汇集了来自沃里克、加的夫、都柏林和纽卡斯尔大学的专家们来进行研发。计划中的机器人犹如一台可运行的平台,上面安装有各种传感器和执行不同任务的机械和设备。科学家们表示,尽管设想中的这些硬件和程序都已经存在,但是研发并不是简单地把零部件装配在一起的简单的事情,“要赋予机器人足够的智慧和相当的自主性,还需要有技术上的突破。”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托马斯·施莱格尔教授对《工程师》杂志说,“我们的想法,不仅是一个可移动的机器人,而是一个集成信息终端系统,使医院充满信息互动”“专家们希望这种机器人能缓解医院的压力,以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患者,”专家们一边研发,一边提醒说:“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也不会取代病房中的人文关爱,”请注意专家们的这个提示“永远不能取代也不会取代”。因为由医师,特别是由护士们传送的温馨是任何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先进技术也无法取代的。2007年7月新华社又报道说,英国还有专门照顾独居在家的老人的智能屋的研发项目,主要为照顾独居老人的起居和健康。这种智能屋装有一个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和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和床垫以观察老人在屋内的活动。如果老人外出,电脑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跟踪。智能屋内的医疗设备可以为老人测心率、血压并将结果传送给医师,它还能按剂量的为老人提供药物。当老人在屋内有异样的举动,甚至跌倒时,它会及时通知或医护人员去看护。智能屋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如浴池的水满之后,它会关上水龙头;空调的温度设置过高或过低,它会自动取消这个错误的设定。因而开发智能屋的《建筑研究基金会》称这个项目是没有护士的养老院。目前英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已经至少投入了500万英镑(1 000万美元)的研制费用,预计在2007年秋天推出,英国卫生部正密切地关注这一项目,希望将有助于照顾英格兰地区的17.5万多的独居老人。

这么多的研究,一方面说明:护士的紧缺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急待解决,另一方面科学家们也认识到,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减轻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其目的正是“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爱”,因为“护士们给予患者的人文关爱是任何科技手段不能取代,也根本无法取代的”,正如未来学家们的预测指出:到2050年许多现在的社会职业都会悄然消失,而护士职业,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有更大的需求,因为高科技会使人们更加隔离、更加孤独,高科技和高情感需求的矛盾的解决,是不可能仅从高科技的研发中来寻找出路的。

在现时代,护士职业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定位,一方面护士们在患者的心中也是医师,有着不是亲人又胜于亲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护士们又有自己独特的工作位置,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系,这正如国际护士协会在1953年7月的国际护士会议通过的《护理学国标法》中指出的:“护士护理患者,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康复的、物理的、社会的、精神的环境,并着重用教授和示范的方法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他们为个人、家庭和居民提供保健服务,并与其他保健行业协作”“为人类服务是护士的首先职责,也是护士职业存在的理由,护理服务的需要是全人类性的,职业性护理服务以人类的需要为基础,所以不受对国籍、种族、信仰、肤色、政治和社会状况的考虑的限制”“护士的基本职能包括3个方面:保护生命、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这些概括,这些规定,也可以使我们从中看到、感受到在医疗服务中,护士们和医师们的不同,认识清楚护患关系除了医患关系中共同性之外的护患关系的特殊性。

当我们清楚了“在患者面前,我是谁”后,从护士职业的社会定位到护患关系的特点,都深刻地说明,在医疗服务中,护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建设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中,护士们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医院内的工作关系中,护士们绝对不能仅仅是遵医嘱的操作手。护士的工作当然是要遵医嘱的,遵医嘱去护理才能保障医疗和护理成为一个整体,使医疗护理成为完整的过程。但是,在遵医嘱的前提下,护士们在护理服务中还要掌握独立的完整的护理科学体系,善于运用护理的技术。而在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的关系中,护士对患者的温馨关爱,真情呵护是不需要有医嘱的!关爱患者,呵护健康、呵护生命、呵护幸福是护士职业的真谛,是护理服务的灵魂之所在。因而护士在建设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中完全处于主导的地位,需要展现对护士们的客观要求,并且独立自主地发挥主导的作用。这是社会赋予护士们神圣的责任。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需要对护士职业的当然要求。认清了这样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责任,勇敢地积极地承担责任,就是真正理解了“在茫茫人海中,我是谁”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可以满怀深情、充满自豪地投入护理服务中去。

护理服务绝不仅仅是技术操作。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一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各个护理环节、护理操作体现出来的生理的、生物学的、物理学和化学等的自然科学的层面;另一方面则是由护士与患者密切的、频繁的接触中展现出来的人文医学。护士们在给予患者人文关爱中。由于护理服务和护理关系的特点。更有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护士们应当是、也可以是建设和谐医(护)患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支主力的团队。

然而在医院的环境中,人们有时又会听到患者对护士们的埋怨、甚至投诉!诸如“冷漠”“死板着脸”“技艺不精”“动作粗鲁”“没有笑容”等。统计表明,患者们对护士的投诉中,因为操作技术不精的、技术不熟练等只占很小的部分,大多的投诉还是集中于“态度”。许多事例表明一位服务热情、充满对患者温馨关爱的护士,一位善于倾听、耐心倾听的护士,一位能与患者亲切交谈,对患者细腻关心的护士,如果在个别护理环节上有技术不精的瑕疵,如果在护理操作中有一些失误或不足,患者也会予以理解和宽容。反之,如果技术操作十分娴熟、无可指责和挑剔,但是缺少对患者的温情传送,也不会被患者喜欢的。由此可见,人文关爱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护士对患者本着温馨关爱,爱心已存心中,为什么还会有“投诉”,其实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护士们的爱心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传送。“爱在心底”却不为人知,缺乏传递真情,传输“爱在心底”的护患沟通的艺术。因此,在认识了“我是谁”之后,便要努力学习护患沟通的理论,掌握护患问题沟通艺术。这就是说,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努力中,护士们和医师一样,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运用艺术,而且,由于护士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位置和特殊作用,以及在人们观念中以为护士仅仅需要遵医嘱的认识误区,护士们的学习和掌握与患者的沟通艺术,更为重要,更为迫切,需要护士们更为注意。护士们要在护理服务中以主动的姿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护患沟通艺术,以发挥护理在医疗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也以实际的行动改变人们对护士工作的错误观念。让我们在护患沟通中传送天使之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