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护人体功能美
功能美是以正常的功能表现出来,并能进行自我调控,对于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使病人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预防残疾的发生、发展。后期功能锻炼,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恢复机体的功能。因此,康复护士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功能锻炼,护士在指导病人康复训练时,给病人选择正确的姿势,注意始终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如偏瘫病人可用毛巾卷置于偏瘫的肢体的掌心,以防指掌关节的挛缩,康复训练活动应从小到大,时间由少到多,动作轻柔,避免因动作过猛造成新的损伤或影响康复效果,确保人体功能美。
(二)恢复人体形态美
恢复人体形体美首先要评估病人目前存在与正常人形态美的差异,根据现状明确治疗的目的,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判定预后的结果,康复护理是在不损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形态美的程度。如对截肢的病人首先评定其全身状况和残肢状况,判断病人能否装配假肢、能否承受佩戴假肢后的康复功能训练,有无终身利用假肢活动的能力等,如需要装配假肢应在术前和术后进行功能训练,以发挥良好的代偿功能,恢复人体形态美。
(三)展示护理技艺美
康复护理与临床一般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康复护理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或慢性病病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功能障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部分病人可能伴随终身,康复护理应侧重于“自我护理”。自我护理是指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护士的引导、帮助和训练,让病人发挥身体残余功能和潜在功能。康复护理技术包括体位的转移、关节活动度的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等。因此,康复护士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护理操作干净利落,动作稳、轻、准,呈现出艺术美。
(四)追求心理健康美
康复病人面对因伤残所致所造成的生活、工作和活动能力的障碍或丧失,从而产生悲观、气馁、急躁乃至绝望的情绪,心理状态严重失常,康复护士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阶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如处于震惊、否认、抑郁阶段的病人,多关心、体贴和适当的心理疏导,使病人接受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处于自立对抗和适应阶段的病人,多鼓励病人正视现实,乐观向上,自尊、自信,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配合治疗与护理。
(五)创造康复环境美
康复环境可分为设施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前两项与康复护理工作关系密切。
1.设施环境美学要求 通行区域及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的墙壁有扶手装置、以坡道设施或电梯替代阶梯,来解决使用轮椅者或其他代步器(如拐杖、助行器等)行动困难者的行走障碍,病室、厕所的房门应当以轨道推拉式门为宜;门把手、电灯开关、水龙头、洗手池等高度均应低于一般常规高度;房间的窗户和窗台的高度也应略低于一般病房的高度,以便于肢体残疾或久病不能站立者在轮椅上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另外,低窗口可直接观望到户外的景色,有利于减轻病人心理障碍。在厕所、楼中应设有扶手,以便于康复对象的行走、起立、如厕等训练的扶助;房屋的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该便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和检修;应有良好的室温调节措施,运动治疗室及作业治疗室应安装空调设备。
2.心理康复环境美学要求 心理康复的环境是无形的,也是物质条件和设施条件所不能达到的,但对康复效果却尤为重要。心理环境主要针对病人的情绪、意志、信心、理念等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形成一种有利的心理环境。需要康复护士在日常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采取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如在安排病室和床位时,情绪低落的病人不要安排在同病室或邻近床位,避免产生消极影响;与语言交流障碍者交流时,要采用便于理解和回答的问题,尽量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
3.社会环境美学要求 康复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恢复社会能力,功能障碍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有能力参加社会生活,这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康复不仅是训练病人提高其功能以适应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要求病人本人、家庭及所在社区,均参与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