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网膜黄斑病变怎么治疗好

视网膜黄斑病变怎么治疗好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网膜的组织或细胞形态的变化将导致组织的光学性质的改变,并经过OCT检查所发现,组织产生炎症时的渗出物进入视网膜层间或脉络膜内,组织纤维化出血等均可导致反射增加。2.黄斑中心凹 OCT可及时发现黄斑部的形态改变,黄斑部的组织缺失。在OCT图像中,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神经上皮质的隆起,其下为液体积聚的无反射暗区。二期则表现为表层视网膜的部分破裂伴有细小的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

视网膜的组织或细胞形态的变化将导致组织的光学性质的改变,并经过OCT检查所发现,组织产生炎症时的渗出物进入视网膜层间或脉络膜内,组织纤维化出血等均可导致反射增加。硬性渗出成高反射,薄出血的位置表现为薄的强反射带,且对其后的组织成像无影响。但出血厚度>200μm则可影响出血后组织的成像,视网膜水肿可以导致反射的程度降低,液体的存在可导致组织密度的降低,而反射亦随之降低。如RPE的色素上皮沉着不足也可导致反射的降低,测量视网膜厚度主要位置是视网膜的黄斑部。

1.视网膜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的脱离 OCT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层和色素上皮质的脱离可进行评估。神经上皮脱离时,OCT表现为视网膜低回声,神经细胞质与色素上皮质之间的低反射或无反射间隙,神经细胞层下的弱反射区即反映视网膜下有液体的存在。神经细胞层脱离可致反射增加是因为部分色素上皮质脱离细胞的结果。如果脱离在神经细胞与色素上皮质之间可以导致液体在神经细胞层下聚集,因RPE与基底膜粘连较神经上皮紧密,形成隆起脱离(图1-15,图1-16)。

图1-15 色素上皮脱离

图1-16 神经上皮脱离合并色素上皮脱离

2.黄斑中心凹 OCT可及时发现黄斑部的形态改变,黄斑部的组织缺失。如黄斑部的全层裂孔等。其他如黄斑水肿,黄斑神经上皮层脱离,玻璃体黄斑部牵拉等均可经OCT探查。

3.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在某些疾病中如青光眼的诊断是很有价值的,神经纤维层(RNFL)在OCT上表现为视网膜前表面与视网膜内部反射区有着明显对比的强反射区。OCT检查可有多种扫描方式对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进行测量。如视盘黄斑的水平切面,放射状切面和环形切面等。

4.老年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可分为渗出性(湿性)和非渗出性(干性)2型,两型早期都有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和中心凹反光消失,视力可以正常。OCT检查由于光波的穿透性强,较少受到出血灶的影响,其检查的范围和深度较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更准确客观(图1-17,图1-18)。OCT的断层成像可清晰地显示老年性黄斑病变的形态改变,Hee等使用OCT对391例渗出性和非渗出性AMD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将渗出性AMD的改变划分为5类:①易于界定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在OCT上表现为一条梭形增厚的断裂的反光带,它代表着境界清楚的色素上皮质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增厚的部分在RPE的正常轮廓上形成一个向上凸起的区域,即新生血管的边界。②不易界定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表现为弥散的脉络膜反向散射增强以及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血管所产生的断续的光反射,同时伴有层间或视网膜下积液。③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图像上有尖锐的反射增强表明RPE下面覆盖了一个光学洁净区(无反射),遮挡由下面脉络膜所产生的反射。④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在RPE的高反射光带下的弱和中度反向散射区域代表着从脱离的反射光带(绿色∕黄色)间存在明确的界限。⑤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在RPE的强反光带下是一个高反向散射区域,并向外层视网膜迅速衰减几乎完全遮挡脉络膜的反射,在非渗出性AMD软性玻璃疣,局灶性萎缩以及色素沉着等改变OCT图像上也都有特征性表现。

图1-17 AMD合并脉络膜出血

图1-18AMD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

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OCT用于CSC的临床诊断能在活体状态下获得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通过对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脱离的高度和范围进行精确测量,在病程中反复观察比较,从而使以定性为主提高到定量观察的水平。在OCT图像中,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神经上皮质的隆起,其下为液体积聚的无反射暗区。底部见一高反射光带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质,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表现为神经上皮与薄的高反射色素上皮光带一起隆起,其间为液体充满的暗区。浆液性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脱离同时存在表现为神经上皮下有一条弧形隆起,边界清晰的纤细红色光带,其下的脉络膜光带呈暗蓝色为主,蓝绿相间不均但内界边缘清晰呈连续的光带,两者之间为液性暗反射腔隙,位于神经上皮质范围内的色素上皮脱离,既可以与脱离的神经上皮部分相连也可不相连。既往病变的浆液性浅脱离难以诊断,而OCT则对仅有缝隙状脱离可明确诊断(图1-19)。

6.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当病变早期没有出血渗出时,症状或眼底表现都与CSC极为相似,而OCT图像上差别明显,所有CEC患者都能够找到色素上皮局限增厚和反光减弱的改变,其下可见高反射组织(新生血管膜),尽管少数患者可同时存在小范围的神经上皮脱离,但新生血管膜的表现都是在任何一种CSC患者中所没有见到的。

图1-19 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内有积液而表现为此层的背反射信号减弱,视网膜厚度增加,OCT尚可见视网膜的硬性渗出,表现为视网膜内局限性高反射灶,Hee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测量,发现相同视力患者的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与最好矫正视力的对数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76)因此在眼底检查不能发现视网膜细小的改变时,可通过OCT对视网膜厚度的测量,黄斑中心硬性渗出的检测,及时了解。

8.黄斑前膜 OCT成像通过对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反射性大小,部位以及黄斑中心凹的形态改变对黄斑的前膜做出诊断(图1-20)。OCT不仅可以诊断不透明的前膜,同样可以诊断微小的透明的黄斑前膜,为诊断视力下降提供可靠依据。OCT可以定量检测前膜的厚度,前膜与视网膜粘连程度,前膜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进行客观定量的测量,对手术前后疾病的监测、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图1-20 特发性黄斑前膜

9.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图1-21)的准确分期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OCT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一期黄斑裂孔在OCT上表现为中心凹变浅和消失,同时伴有中心凹下或其内的低反射区。二期则表现为表层视网膜的部分破裂伴有细小的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三期裂孔在OCT上已完全形成,有时可以看到与裂孔边缘几乎完全分离的盖膜(裂孔盖),玻璃体与中心凹分离的程度可以通过盖膜与视网膜表面的距离来估计,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观察玻璃体后界膜而获得,OCT同时也能显示裂孔周围不同形式的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下积液。在四期黄斑裂孔的OCT图像上后部玻璃体从视盘和后部及周边视网膜完全分离。对于那些静止的黄斑裂孔,OCT图像能通过发现悬挂于表现正常的中心凹上的假膜盖而识别。从OCT上获得精确的量化信息,包括裂孔直径以及裂孔周围视网膜下积液的范围。直接的视网膜组织完全的缺失不是影响视力的惟一原因,裂孔周围视网膜组织脱离和增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OCT能够对这些参数提供微米级的精确信息,因而在监测裂孔发展和术后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图1-21 特发性黄斑裂孔

10.囊样黄斑水肿 囊样黄斑水肿的O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切片所见十分相似,表现为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中高度局限的囊性空间,以及几乎延伸至内界膜的中央大囊泡(图1-22)。继发于视网膜血管因素如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主要为局部视网膜的增厚,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正常。而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例,可观察到视网膜内低散射,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增厚并有断裂。黄斑区的渗出表现为感觉层内的局部高反射区,而伴随于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积液则是弱反射。这些表现说明OCT可辅助或替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黄斑水肿和渗出。

11.视网膜血管阻塞 视网膜的血管阻塞可以导致急性视力丧失,通过眼底镜检查的特殊表现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OCT断层扫描对于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意义在于对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进行追踪观察,定量测量视网膜的厚度。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黄斑损害的主要OCT图像特征为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脱离以及继发黄斑前膜和色素上皮的改变,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损害的诊断和评估。

图1-22 黄斑囊样变性

12.青光眼 OCT测量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具有潜在的用途。如早期诊断青光眼,对青光眼的病程进行观察。视盘的一些微小变化如凹陷的增加或位置异常等是难以分辨的,RNFL的OCT表现较视网膜内部组织强的反射,十分容易分辨。OCT的多种扫描形式有助于定量测量RNFL的厚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