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斑区外约0.5mm宽范围的区域。由于外丛状层较厚容易吸收水分,形成临床常见的黄斑水肿。③黄斑中心区无血管,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网渗透,故临床上黄斑水肿消退较慢,脉络膜的炎症及转移性肿瘤也容易转移到眼后极部。④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较长,含色素多,排列紧密,故临床上看到的黄斑为暗棕色。由于黄斑区的特殊组织结构,临床上许多眼病常常累及黄斑区,如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外伤性黄斑裂孔,囊样水肿等。
1.黄斑区范围及临床分区 黄斑区在视乳头颞侧,被上下血管弓所围绕的直径为5.0mm大小的范围。
2.临床上将其分为 ①中心区(Fovea)。镜下看到的直径为2.0mm的横椭圆形区域,中央0.5mm为无血管区;中心区直径约为0.4mm,厚度约0.13mm,距视乳头颞侧缘约4.0mm,距视乳头中心水平线下约0.8mm。②旁黄斑区(Parafoveal)。黄斑区外约0.5mm宽范围的区域。③黄斑周围(Perifoveal)。黄斑区外约1.5mm宽范围的区域(图7-12)。
图7-12 黄斑区范围及临床分区
3.黄斑区组织结构特点(图7-13) ①中心凹视网膜菲薄,只有一层外核层,只有锥状细胞,没有杆状细胞。②中心凹向外,神经节细胞逐渐增多,外丛状层也逐渐增厚,形成斜形的亨利氏纤维层(Henle)即眼底镜下看到的斜坡。由于外丛状层较厚容易吸收水分,形成临床常见的黄斑水肿。③黄斑中心区无血管,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网渗透,故临床上黄斑水肿消退较慢,脉络膜的炎症及转移性肿瘤也容易转移到眼后极部。④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较长,含色素多,排列紧密,故临床上看到的黄斑为暗棕色。
由于黄斑区的特殊组织结构,临床上许多眼病常常累及黄斑区,如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外伤性黄斑裂孔,囊样水肿等。
图7-13 黄斑区组织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