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是指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技术,执行无菌技术可以减少以至杜绝病人因诊断、治疗和护理所引起的意外感染。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无菌技术是创造无菌条件。因为肉眼难以察觉微生物的污染,所以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明确无菌物品、有菌物品、无菌区域和有菌区域的概念。凡已经过灭菌且未被污染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未经灭菌或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为有菌物品。已经过灭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未经灭菌或灭菌后被污染的区域称有菌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执行无菌操作应在清洁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不可与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同时进行。
2.执行无菌操作时衣帽要整洁,操作前要洗手并将手擦干、戴口罩(图1-1)。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4.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
5.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或穿越无菌区。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0cm以上)。操作时,不得面对无菌区说笑、咳嗽、打喷嚏等。
6.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7.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以便取用。
8.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给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目的】 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以维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的无菌状态。
图1-1 着装戴口罩
【用物】
(1)大持物钳:常用海绵钳(又称卵圆钳),有直头(图1-2a)、弯头(图1-2b)、有齿及无齿之分。用于夹持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整理无菌治疗盘等。
a直头大持物钳
图1-2 大持物钳
(2)小持物钳:常用血管钳,有直、弯两种,又有不同规格,持物钳多用14、16cm的血管钳(图1-3)。
(3)浸泡持物钳的容器:常用的有不锈钢、玻璃和搪瓷容器,有不同规格和式样。
(4)浸泡用消毒液:常用75%乙醇。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检查无菌持物钳容器内的消毒液,消毒液应浸没大持物钳的2/3处,小持物钳的关节轴上2~3cm处(图1-4)。容器内须干净、无杂物,方可使用。
图1-3 小持物钳
图1-4 持物钳及容器
3.取无菌持物钳方法
(1)拇指、中指提持物钳双环,示指固定钳柄根部,闭合钳端,将钳移到容器的中央(图1-5)。
(2)垂直取出,不可触碰容器口边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在容器上方滴尽消毒液后再使用(图1-6)。
图1-5 取持物钳法
图1-6 取持物钳法
4.使用无菌持物钳方法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使用弯持物钳时弯头向内下,在胸、腹水平操作,不可过高或过低(图1-7)。
(2)如到远处夹取物品,应将持物钳放容器内一同搬移(图1-8)。
图1-7 使用无菌持物钳法
图1-8 使用无菌持物钳法
5.放无菌持物钳方法
(1)持物钳使用后,应闭合钳端,垂直放入容器内(图1-9)。
(2)打开钳端备用(图1-10)。
图1-9 放无菌持物钳法
图1-10 放无菌持物钳法
【注意事项】
(1)取、放无菌持物钳时,手不可触及容器口及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
(2)使用无菌持物钳时,钳端不可高举,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持物钳的无菌部分。
(3)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品,也不能用于换药、消毒皮肤或敲打安瓿。
(4)不可用手从无菌持物钳上直接拿取物品,不可甩动持物钳,以免造成污染。
(5)使用中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时,不得再放回容器内,应重新消毒。
(6)无菌持物钳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内,不得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
(7)无菌持物钳和浸泡容器应定期消毒,并更换消毒液。
(四)无菌容器使用法
【目的】 无菌容器用以保存无菌物品,使其处于无菌状态以备使用。
【用物】
(1)无菌罐1个。
(2)无菌持物钳及容器1套。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打开无菌容器盖,不可在容器上方翻转,以防灰尘落入容器内。
(3)放置无菌容器盖时,其内面向上放置(图1-11)。
(4)拿取无菌容器内物品,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图1-12)。
图1-11 打开无菌容器盖法
图1-12 取无菌容器内物品
(5)取毕无菌物品即将容器盖严,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暴露过久。盖容器盖时,应由近侧向远侧覆盖(图1-13)。
(6)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指不可碰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
【注意事项】
(1)拿取无菌容器内敷料时,无菌持物钳及敷料不可触及无菌容器边缘,如触到容器边缘即为污染。
(2)从无菌容器内取出敷料放入无菌盘后,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3)无菌容器应定期灭菌。
(五)无菌包使用法
【目的】 保持无菌包内无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以备使用。
【用物】
(1)无菌包1个。
(2)无菌大持物钳及容器1套。
另外,无菌包包扎法是指将物品放置于双层包布中央,将包布近操作者的一角盖在物品上并将角尖端反折;盖好左右两角,注意角尖端反折,将最后一角包好后扎紧,经灭菌后备用。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首先检查无菌包的有效使用期及灭菌指示带,查看无菌包有无破损及潮湿等不能使用的情况。
图1-13 盖无菌容器盖法
(3)将无菌包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
(4)解开无菌包的带子并缠起。
(5)打开无菌包布外角(图1-14)。
图1-14 打开无菌包布外角
(6)左手打开左侧包布角(图1-15)。
图1-15 打开左侧包布角
(7)右手打开右侧包布角(图1-16)。
图1-16 打开右侧包布角
(8)左手打开包布内角(图1-17)。
图1-17 打开包布内角
(9)用持物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区内。
【注意事项】
(1)已打开的无菌包,如包内剩余敷料未被污染,应按打开无菌包相反的步骤依原折痕重新包裹,并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保存时间为24h)。
(2)打开无菌包时,包内敷料触到有菌区即为污染,不得使用。
(3)无菌包内敷料如被污染,不得按原包装法包起,应重新灭菌再用。
(六)取用无菌棉签法
【目的】 保持无菌棉签于无菌状态下使用。
【用物】 无菌棉签1包。
【操作步骤】
(1)无菌棉签使用法:①检查棉签有效使用期及包装的完好程度,有破损时不能使用;②左手握棉棍端,右手捏住塑料包装袋上部,依靠棉棍的支撑向后稍用力撕开前面的包装袋(图1-18);③将包装袋向后折盖左手示指,以中指压住(图1-19);④右手拇指顶出所用棉签并取出(图1-20)。
图1-18 撕开包装袋法
图1-19 中指压住包装袋
图1-20 右手拇指顶出棉签
(2)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使用法:①取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1包,检查有效期,注明开启时间;②将包内消毒棉签推至包的右端,并分离1根留置包内左侧(图1-21);③左手拇、示指持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包的窗口左缘,右手拇指、示指捏住窗翼,揭开窗口(图1-22);④将窗翼拉向右下方,以左手拇指按压窗翼,固定窗盖(图1-23);⑤右手从包的后方将包左上角向后反折,夹于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露出棉签手柄部(图1-24);⑥以右手取出棉签(图1-25);⑦松开左手拇指和中指,拇指顺势将窗口封好,放回盘内备用。
图1-21 分离1根棉签置包内左侧
图1-22 揭开消毒棉签包窗口
图1-23 固定窗盖
图1-24 右手将包左上角反折夹于左手示、中指之间
图1-25 右手取出棉签
【注意事项】
(1)操作中严格防止污染,手指不可触及窗口胶封内面及胶封内面所覆盖的范围。
(2)进行大静脉输液时,应以该棉签消毒皮肤2遍。
(3)开启后,有效期为24h。
(七)取用无菌溶液法
以取用密封瓶装100ml生理盐水溶液法为例。
【目的】 维持无菌溶液在无菌状态下使用。
【用物】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首先检查无菌溶液的名称及有效使用期,轻拧瓶盖检查有无松动,查看瓶体、瓶底有无裂痕,再将溶液瓶轻轻倒置,查看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现象。
(3)取开瓶器启开铝盖(图1-26)。
(4)取复合碘消毒棉签,由瓶塞上缘向下旋转消毒至瓶颈膨大部(图1-27)。
(5)用小持物钳来橡皮塞边缘向上翻起瓶塞(图1-28)。
(6)再取复合碘消毒棉签,由瓶签对侧自瓶口向下旋转消毒(凹凸处均应消毒)至瓶颈膨大部(图1-29)。
(7)取小持物钳横夹已翻起的瓶塞拔起再放于瓶口上(图1-30)。
(8)左手中指及示指放入已翻上的瓶塞内,稍撑开取下瓶塞(图1-31)。
(9)右手握瓶体标签侧,倒少许溶液旋转式冲瓶口后,按所需量倒入无菌容器内(图1-32)。
(10)倒完溶液,立即将瓶塞插入瓶口内,中指、示指退出,换入双手拇指,双手中、示指固定瓶体上部,双手拇指向内下翻盖瓶塞(图1-33)。
(11)双手拇指再向外下翻盖瓶塞(图1-34)。
(12)瓶内存留的溶液如继续使用,须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
图1-26 用开瓶器开启铝盖
图1-27 由瓶塞上缘向下消毒至瓶颈膨大部
图1-28 用持物钳夹橡皮塞边缘向上翻起瓶塞
图1-29 向下旋转消毒
图1-30 拔起瓶塞轻放瓶上
图1-31 左手中、示指放瓶塞内取下瓶塞
图1-32 倒无菌溶液
图1-33 向内下翻盖瓶塞
图1-34 向外下翻盖瓶塞
【注意事项】
(1)检查溶液质量时要将瓶体倒转过来对着光亮处观察,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现象方可使用。
(2)翻盖瓶塞时,手不可触及瓶塞将要盖住瓶口的部分。
(3)倒溶液时,瓶口至容器的距离一般为10~15cm(以容器上缘为准测量)。
(4)倒溶液时如将溶液倒于无菌巾上,即为污染,应立即更换。
(5)倒溶液至所需量后应立即抬起瓶口,移开无菌区,以防溶液从瓶体流下污染无菌区。
(6)已倒出的液体不可再倒回瓶内。
以取用密封平盖瓶装100ml生理盐水溶液为例。
【目的】 维持无菌溶液在无菌状态下使用。
【用物】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首先检查无菌溶液的名称及有效使用期,轻拧瓶盖检查有无松动,查看瓶体、瓶底有无裂痕,再将溶液瓶轻轻倒置,查看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现象。
(3)取开瓶器启开铝盖。
(4)取复合碘棉签,由瓶塞上缘向下旋转消毒至瓶颈膨大部。
(5)右手用无菌小持物钳在瓶签侧夹住皮塞边缘向上启开瓶塞。
(6)左手握瓶标签处,倒少许溶液旋转式冲洗瓶口后,按所需量倒取液体。
(7)倒完溶液,立即将瓶塞插入瓶口内,左手示指协助向下盖好瓶塞。
(8)瓶内存流的溶液如继续使用,需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
【注意事项】
(1)检查溶液质量时,要将瓶体倒转过来对着光亮处观察,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现象方可使用。
(2)倒溶液时,瓶口距容器的距离一般为10~15cm(以容器上缘为准测量)。
(3)倒溶液时,如将溶液倒于无菌巾上,即为污染应立即更换。
(4)倒溶液至所需量后应立即抬起瓶口,移开无菌区,以防溶液从瓶体流下污染无菌区。
(5)已倒出的液体不可再倒回无菌瓶内。
以取用袋装100ml生理盐水溶液为例。
【目的】 维持无菌溶液在无菌状态下使用。
【用物】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检查软包装液体
一看,无菌溶液的名称及有效使用期;
二挤,挤压包装袋有无渗漏液体;
三撕,撕开注射液袋外包装;
四查,将液体袋倒转对着光亮处查看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变色等。
3.倒取溶液
(1)取复合碘棉签1根。
(2)左手将注射液袋加药管向上反折,用左手的示指和拇指固定。
(3)环形消毒注射液袋输液口连接管中部。
(4)右手取无菌剪刀从注射液袋输液口连接管消毒处剪断。
(5)以少量液体冲洗管口。
(6)倒取所需无菌溶液于容器内。
【注意事项】
(1)剪断注射液袋输液口连接管时,手不可触及管口部分。
(2)倒溶液时,管口至容器的距离一般为10~15cm。
(3)倒溶液时,应防止液体从袋体流下污染无菌区。
(4)袋内存留的液体不可以做无菌溶液继续使用。
(八)铺无菌治疗盘法
【目的】 维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以备使用。
【用物】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将托盘放于清洁干燥的治疗台上。
3.取无菌治疗巾
(1)首先检查无菌治疗巾包有效使用期,查看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潮湿破损。
(2)打开无菌治疗巾包,打开远端包布角。
(3)双手打开左、右两侧包布角(图1-35)。
图1-35 双后打开左右两侧包布角
(4)左手打开并提起近侧端的包布角,右手取大持物钳夹取治疗巾一块(图1-36)。
图1-36 夹取治疗巾
(5)将夹取的治疗巾置于托盘上(图1-37)。
图1-37 放治疗巾于托盘上
(6)将剩余无菌治疗巾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保存时间为24h)。
4.铺无菌治疗巾
(1)取治疗巾使其单边向上,捏住治疗巾中间的折边点横拉开成双层(图1-38)。
(2)将双层治疗巾由近向远铺于托盘上(图1-39)。
图1-38 横向打开治疗巾成双层
图1-39 铺治疗巾于托盘上
(3)双手捏治疗巾上层两个角的外面,向上作扇形折叠2~3层,开口边缘朝外打开治疗巾暴露无菌区(图1-40)。
图1-40 打开治疗巾上层
5.打开无菌治疗包
(1)检查无菌治疗包有效使用期,查看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打开外层包布(图1-41)。
(2)双手打开内层治疗巾,暴露包内物品(图1-42)。
(3)夹取弯盘及其内的物品置于无菌盘的左侧中部,将治疗碗翻放于无菌盘的右侧(图1-43)。
(4)将治疗巾包布折叠收起。
图1-41 打开无菌治疗包外层包布
图1-42 暴露包内物品
图1-43 摆放弯盘及治疗碗
6.倒无菌溶液及摆放物品
(1)以取用无菌溶液法检查溶液,消毒后开瓶,将生理盐水倒于治疗碗内约30ml(图1-44)。
图1-44 倒入无菌液体
(2)以无菌持物钳夹无菌纱布一块放入弯盘内,夹无菌棉球3~5个放弯盘内(图1-45)。
图1-45 放置纱布及棉球
(3)将弯持物钳放在治疗碗的右侧,直持物钳搭放于弯盘沿上(图1-46)。
图1-46 放置持物钳
7.覆盖无菌治疗盘
(1)双手捏翻折治疗巾两个角的外面,向下覆盖,覆盖时将各边缘对齐(图1-47)。
图1-47 覆盖治疗巾
(2)左手捏左侧边双层治疗巾的上角,右手捏下角向右翻折(图1-48)。
(3)右手捏右侧边双层治疗巾的上角,左手捏下角向左翻折(图1-49)。
图1-48 将左侧边向右翻折
图1-49 将右侧边向左翻折
(4)最后将下边双层治疗巾向上翻折,治疗盘即备好待用(图1-50)。
图1-50 将下边向上翻折
【注意事项】
(1)无菌治疗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
(2)无菌治疗盘保留时间不得超过4h。
(3)已打开未用完的无菌治疗巾必须以无菌操作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方可保存。
(九)戴、脱无菌手套法
【目的】
(1)防止病人在手术与治疗过程中受到感染。
(2)处理无菌物品过程中,确保物品无菌。
【用物】
【操作步骤】
戴无菌手套法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检查手套的有效使用期及包装袋有无破损。
(3)双手从开封处将外包装袋撕开,分成左右两片,向下翻转以左手捏住。右手取出手套内包装。
(4)按手套左右提示放好并打开手套内包装纸两侧,右手捏住左手手套的反折边,取出左手手套(图1-51)。
(5)左手插入取出的手套内,右手同时上提,戴上左手手套(图1-52)。
图1-51 取出左手手套
图1-52 戴左手手套
(6)用已戴好手套的左手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边内,将手套取出(图1-53)。
(7)右手插入手套内,左手同时上提(图1-54);并将右手手套的反折部向上翻套住袖口,戴上右手手套(图1-55)。
图1-53 插入反折边内取出手套
图1-54 戴右手手套
图1-55 反折部向上翻套住袖口
(8)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已戴手套的反折边内,将手套边向上翻套住袖口(图1-56)。
(9)戴好手套后双手挤压查看有无破裂,用生理盐水纱布擦去滑石粉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脱手套法
(1)一手捏住另一手的手套口翻转脱下(图1-57)。
图1-56 反折部向上翻套住袖口
图1-57 捏手套口翻转脱下
(2)已脱手套的手伸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脱下(图1-58)。
(3)将手套的里面翻套在外面(图1-59)。
(4)将用过的手套放医用垃圾袋内备处理。
图1-58 伸入手套内将其脱下
图1-59 手套内面向外备处理
【注意事项】
(1)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无菌手套的外面。
(2)已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未戴手套的手臂。
(3)戴手套后,手臂不可下垂,应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
(4)戴手套后如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
(十)洗手法
【目的】
(1)除去手上的污垢及致病微生物。
(2)预防交叉感染。
(3)保护护理人员自身。
肥皂洗手法
【用物】
(1)肥皂或消毒剂。
(2)流动水。
(3)自动干手器或擦手纸。
(4)污物桶。
【操作步骤】
(1)打开水龙头,调整水量及温度。
(2)以水湿润双手后涂以肥皂或消毒剂(图1-60)。
(3)双手用力搓揉,先从手指及指甲缝开始(图1-61),再洗指间(图1-62),最后洗手掌、手背及手腕部(图1-63)。
(4)搓洗时间应在30s以上。
(5)用流动水冲净双手,手指保持朝下姿势(图1-64)。
(6)根据手污染情况可反复搓洗1至数次。
(7)用自动干手器吹干或用擦手纸擦干,先擦干手部再擦手臂,勿来回擦拭(图1-65)。
(8)利用擦手纸包住水龙头关紧开关(图1-66)。
(9)将擦手纸丢入污物桶内。
图1-60 以水湿润双手
图1-61 洗手指及指甲缝
图1-62 洗指间
图1-63 洗手掌、手背及手腕部
图1-64 手指向下冲洗
图1-65 以擦手纸擦干
图1-66 以擦手纸包住水龙头关紧开关
洗手液洗手法
【用物】 洗手液。
【操作步骤】
(1)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图1-67)。
(2)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图1-68)。
(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图1-69)。
(4)一手手心对另一手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图1-70)。
(5)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图1-71)。
(6)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图1-72)。
(7)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图1-73)。
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建议专业洗手法。
图1-67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
图1-68 旋转搓擦
图1-69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图1-70 一手手心,对另一手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图1-71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搓擦
图1-72 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图1-73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