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生涯的概念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工作岗位的整个历程。每个人一生中连续从事的职业,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看法、价值观和期望。具体说,是以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性、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等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各种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对职业生涯含义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职业生涯表现为连续性的分阶段、分等级的职业经历和职业过程。
第二,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经历,工作经历包括职位、职务经验和工作任务等。
第三,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动机、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
第四,职业生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职业生涯是指直接从事职业工作的这段时间,其上限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开始;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其上限从人生起点开始。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对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经历一个职业周期,而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对不同职业的偏好程度。不同的职业专家和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关于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理论是非常丰富的。
1.萨柏的职业生涯阶段
萨柏(DonaldE.Super)是美国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他以美国白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具体见表8-1:
表8-1萨柏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萨柏认为职业生涯的前三个阶段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他将这三个阶段各自划分为三个子阶段,见表8-2:
表8-2萨柏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中前三个阶段的子阶段
续表
2.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人物——金斯伯格(EliGinzberg)研究的重点是,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发展过程。他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如表8-3所示:
表8-3金斯伯格职业生涯三阶段理论
表8-4金斯伯格职业生涯三阶段理论中的后两个阶段的子阶段
3.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萨柏和金斯伯格的研究侧重于不同年龄段对职业的需求与态度,而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Greenhouse)的研究则侧重于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参见表8-5:
表8-5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4.施恩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职业管理学家施恩教授,根据人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九个阶段,参见表8-6:
表8-6施恩职业生涯九阶段理论
5.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
“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状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具体见表8-7所示:
表8-7职业生涯的“三三三”理论
表8-8输出阶段的三个子阶段
表8-9再适应阶段的三种状况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阶段
高校教师普遍在校读书时间长,毕业时间晚,因此,他们的职业生涯阶段与一般的职业生涯阶段有所不同。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有相应的任务,具体如下:
1.二十岁至三十岁:准备阶段——在校攻读学位,打好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眼看着同学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而自己还在学校攻读学位,基础是否扎实,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好基础,掌握研究方法,培养研究兴趣,训练研究思维。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设定人生目标,制订人生计划。
2.三十岁至四十岁:发展阶段——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进入高校,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提升教学技能、站稳三尺讲台是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同时找准研究方向,持之以恒不断投稿、申报课题。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善于学习、不断尝试,这样成功的希望就会很大。主要任务之二,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到了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选择的生涯路线、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3.四十岁至五十岁:收获阶段——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4.五十岁至六十岁:维持阶段——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还在照常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一般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将很难再有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当然,那些能成为科学家、院士的高校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可以有很多的收获,这是他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换来的成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似乎是一幅自然景观,但何尝不是社会景象?这首诗其实是描述了职业生涯的四个重要阶段。“春眠不觉晓”,是在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常常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懵懂无知,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也是模糊的,并不清楚自己将来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处处闻啼鸟”的状态是职业生涯到了顶峰,职业取得了成功,享受到了丰收带来的喜悦,同时有很多人围着你,很多薪水属于你,人生的辉煌在此展现;“夜来风雨声”是职业到了中后期,由于精力有限、身体健康出现危机等原因职业不可能再发展,将会遇到各种障碍而只会走下坡路;“花落知多少”意味着职业生涯走到了终点,甚至生命也将结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