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城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情况,可以从他们与城市社会的交流情况(包括交流的对象、求助的对象)、他们的业余生活、对城市的感受以及他们对未来的自我打算和利益诉求这几个方面人手。
(一)“90后”农民工对城市的感受
一般而言,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及城市市民之间的交往越多,越有可能融入城市社会。城市越排斥农民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越慢;农民工与老家的社会联系越紧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可能性越小;农民工越认同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有可能融入城市。
第一代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无论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他们的乡土情结始终无法割舍。寄居感在第一代农民工的心理上依然十分强烈,有数据表明67%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存在乡土情结,在城市里生活存在寄居感。
而对于“90后”农民工来说,对于城市的依恋程度远大于对农村的依恋,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之中,对城市的生活十分熟悉,懂得在城市的生存方式,在心理上融入城市的程度远比第一代农民工群体要强烈得多,而在关于“您在所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是否有寄居感”的调查中,有20. 00%的被调查者选择“很强烈”,39. 03%的被调查者选择“有一些”,20. 00%选择“偶尔感觉到”,只有15. 12%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感觉到”,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90后”农民工虽然成长在城市里,在心理上融入城市的意愿较强,但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中去,是制度和社会环境把他们变成了城市的边缘人,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正在做着贡献,但他们却不能得到城市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他们熟悉城市的每一角落,可以同其他城市人一样出没于城市的任何地方,而生活却始终被贴上农民工的“标签”,成为带着“标签”的群体。在调查中,一名被调查者说:“虽然衣着穿戴上模仿城里人,但是始终能够被别人认出,总是在各种地方受到城里人的排挤,就算是坐公交车,很多城里人也不愿和我们坐在一起,有些时候真的挺无奈的。”
“90后”农民工在生活、交际习惯与城市居民依然存在差别,社会融入程度上存在差距;在社会心理上不能完全适应城市,是农民工需要“市民化”的一种表现。这种距离感会使“90后”农民工群体始终无法真心热爱他们所生活的城市,总是会用另一种眼光和态度审视城市和周围的其他人,在受到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出现不理智行为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二是选择忍受,这种情况反而会进一步阻碍他们融入城市和实现市民化的目标。
总而言之,“90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态要比老一代差一些。
就其原因而言,可能是他们还比较年轻,出于自尊而和歧视他们的城里人保持距离,更多的是和自己有相同背景的老乡、同学往来。这反映出他们与城里人之间的隔阂,无疑不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闲暇时间百无聊赖是很多农民工的感受。在这一点上,新老农民工的差异不大。他们对业余生活方式的要求不高。城市里的娱乐项目丰富多样,农民工却很少涉足。但对老一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还肩负着养家的重担,不敢轻易花费掉自己的辛苦钱,因此业余的消费就更少,进一步拉大了与城市市民的距离。
对于初进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城市中很多新鲜的事物对他们较有吸引力,他们花在与朋友聊天、上网、逛街以及参加培训的时间都比老一代要多。青年在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也要比老一代农民工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最简单方式之一就是模仿。虽然限于农民的身份和受教育程度,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但是他们可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进行模仿,闲暇时间的安排就是他们模仿城市生活的程序之一。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如上网、看报、看电影、逛街等方面表明他们向城市生活靠近了一步,虽然这种简单的模仿并不能从实质上表明“90后”农民工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但这毕竟是他们向城市融入、逐步市民化的一个进步表现,比起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在与城市的距离上还是有了进步(朱永安,2005)。
(三)“90后”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首先,在自身发展方面,“90后”农民工大多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和自主创业的意愿,通常能够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他们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并渴望能够创造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老一代农民工比较关注能赚多少钱,对于工作的性质及未来是否有发展机会不太关心,“90后”新生代农民工迥然不同,他们不再安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更希望完全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且不断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他们内心有较强的自我发展需求和接受再教育的渴望,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看重可发展性,考虑该工作是否对自身今后的事业发展有帮助。同时,还要考虑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是否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工作时间、强度以及环境如何等。据统计,大约83. 09%的人期待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只有11. 03%的人想着轻松赚钱,思想不积极。较高的目标既是动力,有时也是一种压力,重压力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追求目标较高的群体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为39. 16%,远远高于奋斗目标较低群体的9.32%,差异明显。
其次,“90后”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开始觉醒。与2008年的研究结论一致,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维权意识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明显更强;但“90后”农民工与“80后”农民工相比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数据显示,“90后”农民工与“80后”农民工正式劳动合同签订率均接近60%,而“80前”农民工正式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40%左右;“90后”农民工与“80后”农民工已经有过上访经历或自认为有上访可能的比例均为37%明显高于“80前”农民工的;“90后”农民工与“80后”农民工已经有过投诉行为或自认为有投诉可能的比例各为50%和53%,明显高于“80前”农民工41%。可见,“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80后”农民工一样,不会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他们具有维权的精神和抗争的勇气。
最后,“90后”农民工有着较为强烈的城市社会认同愿望,追求并靠拢城市生活,主动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与生活习惯。有关研究人员在调查和访谈中,经常可以感觉到在他们身上不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对城市户籍及当地居民的羡慕。“90后”农民工希望用自己辛勤劳动所做出的贡献得到城市社会和居民的承认;希望城市有关管理部门对待他们的政策和态度能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希望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工作、生活和交往;希望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参与城市社会的集体活动和相关的社会组织;渴望得到城市居民的理解和接纳,不再被当作“另类”而遭遇偏见和歧视;渴望在城市能有“家”的感觉,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