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问题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常言道,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目前,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农民工自行租赁,二是由用人企业提供,三是居住在工作场所。从总体看,目前农民工住房问题上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的房租水平大大超过农民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农民工难以找到合适的住房,大多只能租住城市郊区以及市内条件较差的房屋。很多住房包括部分用人单位提供的住房,不仅普遍居住拥挤,而且缺乏必要的安全和卫生等设施。这不仅给农民工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防火设施、流行病预防等方面存在隐患。二是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由于房租低,利于居住和谋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上易于融合,成为农民工主要的自发聚居区。但大量农民工在这些地方聚居,公共设施不足,违章建筑多,给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较大压力。另外,不少农民工还选择同乡集中聚居,这不利于城乡文化交流,不利于进城务工农民逐步融入城市。
对于农民工特别对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90后”农民工来说,居住问题往往成为困扰他们生活的头等大事。安居方能乐业,但对于处在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而言,谋求经济舒适的居住环境几成奢望。尽管“90后”农民工居住条件显著高于第一、二代农民工,但现有的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只能聚居在临时搭建的工棚或合租于条件简陋的城中村或城郊,只有部分农民工居住在条件稍好的单位宿舍。随着农民工经济地位的提升,部分农民工开始选择定居城市。但是,对于过高的房价来说,这又是农民工永远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市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思路:一要纳入规划。城市政府应把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考虑农民工住房需要。二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方面解决。三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逐步解决,当前最迫切的是为农民工提供具备基本入居条件的住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