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来源广泛、构成多元的农民工培训队伍,并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这支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亟待完善和提高。
1.年龄结构方面
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总体年龄偏大。年龄偏大的培训教师固然有其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存在着培训教学热情不足、知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出现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的原因,一是因为农民工培训报酬偏低,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烈;二是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相关,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当前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而在这些职业院校中,兼有双师型素质、高水平培训教学能力的教师本身就数量不足,年龄偏大,这也加剧了农民工培训教师老龄化的趋势;三是劳动部门的专职培训师队伍相对固定,新陈代谢周期较长,劳动人事局的职业指导和培训中心属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其培训师队伍也是定编定岗的,新教师进入比较困难;四是企业培训师和优秀员工的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一些由管理者和领导者担任的培训师角色,一般年龄都比较大。
2.学历层次方面
学历结构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际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学历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法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德国《高等学校总纲法》规定,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教师原则上要有博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如是,对于农民培训亦如是。发达国家采用严控教师录用标准、建立教师进修制度,保证培训师资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为了输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工人,发达国家对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教材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实行了严格的录用标准,尤其看重教师的实践技能。如在德国,只有取得相当于中国硕士学位的农业工程师资格,才能从事农业培训;在美国,甚至是在高中教授农业课程的教师,不仅必须取得相当于农业教育的本科学位,还要在大学里学习过教育学和农业等相关方面的课程;日本的农民培训教师主要来自农业推广机构的专门技术员、改良普及员和农业实验场职员等;英国的农民培训教育学校在聘用教师时,也会着重审核应聘者的学历、经历和技能等,同时强调教师的实践技能,被聘用者一般还要有6个月的试用期。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在学历要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所提出的“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的目标。在调研中发现,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基本都是本科,很少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培训教师,其中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比例不到30%,大多数都是后学历。后学历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教师的初始学历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培训教师承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使得其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存有的不足很难得到根本改变,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修和提高,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就某一个学科或教学方法作深入钻研。这种现实决定了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教育理念自我更新上的局限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制约。
3.专业结构方面
发达国家高校在招聘和引进人才方面制订了非常严格的标准,确保引进人才的高质量和高水准。德国要求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专业知识,有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方法的能力,还要有相应专业岗位上的工作经历。教师在大学毕业后,还要修完三课程,即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专业课、教育学选修课,然后到工厂企业实践3~5年,再经过2年培训,通过国家的第二次考试后,才能担任教师。同时,为了保持现任教师的技术先进性,许多发达国家安排现任教师到企业进修,一般3~5年进修一次。如瑞士有关法律规定: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必须毕业于工程师范学校,有4年的学徒经历,再有2年以上的工程师实践经历,然后到职业学院学习1年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后才能任教。国外的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发展的一条捷径就是实现教师来源多元化。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指出:“我们要不断减少专职教师的比例,加大兼职教师的成分,使我们的教师队伍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前沿的、先进的水平上。”农民工培训中大量聘用兼职培训教师,可以把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还可以与企业加强联系,协助解决生产实习、农民工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降低培训成本。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培训教师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和各职业院校,有利于农民工学员的职业能力培养,避免教师的知识老化和“近亲繁殖”。
尤为重要的是,培训教师来源多元化还是实现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双师型”发展的一条捷径。“双师型”教师是农民工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农民工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在农民工培训中,“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拓宽农民工培训老师的来源渠道,借助专业结构多元化的教师构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缺乏“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4.能力素质方面
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集中体现为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失衡。近年来,教师的高学历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大量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进修等渠道,提高了学历,但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由于没有在企业或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育专业的发展。农民工培训因为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技术性,因而对教师在学术水平上要求认识不统一,造成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发展,这样可能使教师从一个传授知识、技能,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者蜕变为一个 “技术师傅”;二是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忽视教师本身也是一个专业,是一个需要教育理论支持的专业;三是由于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过分强调,从而使教师们忘记了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本分,而只关注自己“技师”的资格,专业发展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