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3部分组成。眼球和视路完成视觉功能,眼附属器对眼球起保护、运动等作用。
一、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由外、中、内3层膜构成,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1.外层 由前部1/6透明的角膜和后部5/6乳白色的巩膜构成,主要起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的功能。
(1)角膜位于眼球前部,其表面光滑,组织透明。
(2)巩膜由乳白色坚韧而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前接角膜,后至视盘部。
(3)角巩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呈半透明状,临床上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2.中层 为葡萄膜,因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故又称血管膜和色素膜。由前到后依次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主要功能为营养和遮光作用。
(1)虹膜为一圆盘状膜,中央有1个2.5~4.0mm的圆孔称瞳孔,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称虹膜纹理和隐窝。
(2)睫状体是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环状组织。
(3)脉络膜为葡萄膜的后部,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3.内层 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组织学上将视网膜分为10层,按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称为黄斑,是由于该区富含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称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二)眼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为无血管无神经的透明体,具有屈光作用,与角膜共同构成屈光系统。
1.房水 为透明液体。房水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维持正常眼压的功能。房水的循环途径为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进入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再经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回到血液循环。当房水循环发生障碍时可致眼压升高而发生青光眼。
2.晶状体 透明无血管,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通过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固定。主要功能是与睫状肌一起共同完成调节作用。
3.玻璃体 为透明的胶质体,主要成分为水,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主要作用是屈光功能,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
二、视 路
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视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枕叶视中枢。
三、眼附属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1.眼眶 为锥形的骨窝,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骨构成。
2.眼睑 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
3.结膜 是一层薄的半透明黏膜组织,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眼球巩膜前表面(球结膜)及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穹窿结膜)。
4.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1)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
(2)泪道:是泪液排出的通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
5.眼外肌 是司眼球运动的肌肉。每眼有6条眼外肌,即4条直肌和2条斜肌。
四、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1.血管及血液循环
(1)动脉:眼球的动脉供应主要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
(2)静脉:有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
2.神经支配 眼部的神经支配丰富,共有6对脑神经与眼有关。第Ⅱ对脑神经(视神经)传导视觉神经冲动;第Ⅲ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眼内肌、提上睑肌和除外直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第Ⅳ对脑神经(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第Ⅴ对脑神经(三叉神经),司眼部感觉;第Ⅵ对脑神经(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第Ⅶ对脑神经(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