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科病人护理概述

眼科病人护理概述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科护理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的需求去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和护理问题。在评估时,应注意眼科病人的基本特征:眼部的症状体征,身心状态,全身相关病症。6.全麻病人清醒6h后进流食或半流食,视病情逐步改为普食。暗室内有许多精密检查仪器,应合理放置,以利于检查操作和病人安全。病人对暗室环境不适应,给予护理指导和帮助,以避免发生意外。激光室应有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要随意进出。

一、眼科病人的护理评估

眼科护理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的需求去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和护理问题。在评估时,应注意眼科病人的基本特征:眼部的症状体征,身心状态,全身相关病症。

(一)护理病史

护理病史评估包括既往病史、药物史、家族遗传史、职业与工作环境、发病诱因。

(二)身心状态评估

1.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包括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

2.身体状况评估

(1)常见症状:①视力障碍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野缩小、眼前黑影、复视等;②眼部感觉异常包括眼痛、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等;③眼外观异常包括眼红、眼睑肿胀、水肿、肿块、突眼、眼部分泌物增多,瞳孔发白或发黄等。

(2)常见体征:①眼部充血可分为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和混合充血3种类型;②眼压升高常见于青光眼病人;③眼球突出可因眶内肿瘤、眶内血管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

二、眼科病人的检查和护理配合

1.眼部检查 包括眼附属器检查、眼前段检查、眼后段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直接检眼镜检查法、眼压测量法等。

2.视功能检查 包括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如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两大类。

3.其他检查

(1)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

(2)眼部超声波检查。

(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

(4)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三、眼科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眼科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如下。

1.感知改变 视力障碍与眼部病变有关。

2.焦虑 与视力障碍及担心预后不良等因素有关。

3.自理缺陷 与视力障碍或术后双眼遮盖等因素有关。

4.疼痛 与缝线刺激、眼压升高、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眼病的相关知识。

6.有感染的危险 与不良卫生习惯,对局部创口预防感染措施不当或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7.有受伤的危险 与视力障碍有关。

8.组织完整性受损 由眼外伤所致。

9.便秘 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精神紧张或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

10.睡眠型态紊乱 与环境改变、视力下降或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四、眼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一)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完成各种术前常规检查。

3.术前常规滴眼药、剪睫毛、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

4.训练病人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

5.给予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全麻病人术前6h应禁食、禁水。

6.协助病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7.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并在交班时报告。

8.按医嘱用术前药。

9.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10.去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

(二)眼部手术后常规护理

1.病人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麻病人未醒期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遵医嘱用药,术后数小时内病人如有疼痛、呕吐等,可按医嘱给予镇痛、止吐药。

3.保护术眼,防止碰撞。观察术眼伤口的渗血情况,敷料和绷带有无松脱、移位,敷料每日更换。

4.告知病人

(1)眼部包扎期间,勿随意解开敷料和绷带,以免感染。

(2)术后2周内不要做摇头、挤眼等动作。

5.为避免感染,术后换药时所用的抗生素眼液、散瞳药等应为新开启的。

6.全麻病人清醒6h后进流食或半流食,视病情逐步改为普食。指导病人进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常规给缓泻药。

7.门诊手术病人和住院病人出院前嘱其按医嘱用药、换药和复查。

五、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一)滴眼药法

1.目的

(1)预防、治疗眼部疾病及协助诊断。

(2)局部麻醉。

2.注意事项

(1)药瓶不可倒置。

(2)勿压迫眼球。

(3)眼药不可直接滴在角膜上。

(4)如病人需要同时滴多种眼药,先滴刺激性弱的眼药,再滴刺激性强的眼药,需同时滴眼药与涂眼膏应先滴眼药后涂眼膏,每次须间隔5min以上。

(5)易沉淀的眼药(如碘必殊眼液等),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6)滴毒性较大眼药时(如阿托品等),必须压迫泪囊区5min。

(二)涂眼药膏法

1.目的

(1)治疗眼部疾病及协助诊断,并可用于保护眼球。

(2)散瞳。

2.注意事项

(1)需同时滴眼药与涂眼膏,应先滴眼药后涂眼膏,每次须间隔5min以上。

(2)玻璃棒必须光滑完整。

(三)结膜囊冲洗法

1.目的 用于手术前清洁或治疗性冲洗。

2.注意事项

(1)冲洗时,洗眼壶距眼3~5cm,不可接触睫毛、眼睑及眼球。

(2)化学伤应充分暴露上、下穹窿部,冲洗应反复进行,防止化学物质残留,以求彻底清洁。

(3)冲洗液的温度、冲洗的速度、洗眼壶的高度均要适宜。

(4)传染性眼病冲洗时严格消毒隔离技术。

(5)深层角膜溃疡及眼球穿通伤者,禁忌冲洗。

(四)泪道冲洗法

1.目的 用于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前的泪道清洁。

2.注意事项

(1)泪点狭小不易进针者,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大泪点,再进行冲洗,不要强行插入,以免造成假道。

(2)插入针头时应仔细,避免滑入眼内,伤及角膜。

(3)冲洗时不要加压过猛,以免针头脱落,冲洗液外溢。

(4)注入冲洗液时,如出现皮下肿胀为误入皮下,应停止冲洗,酌情给予抗感染药物。

(5)急性炎症和泪囊有大量分泌物时不宜进行泪道冲洗。

(五)球旁注射法

1.目的 提高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起到抗感染、麻醉的作用。

2.注意事项

(1)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可稍稍拔出针头,略改变方向再进针。

(2)针头的斜面应向上,防止损伤眼球,切忌针头在眶内上、下、左、右移动,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3)注射过程中要观察眼部情况,如有眼睑肿胀、眼球突出,提示有出血症状,应立即拔针,给予加压包扎或用数块大纱布或眼垫用手按压至血止为止,必要时全身应用止血药。

(六)球后注射法

1.目的 眼内手术麻醉和治疗眼部疾病。

2.注意事项

(1)注射针穿过眼睑再继续进针时,应无阻力,不可用力过猛,避免损伤巩膜组织。

(2)如果注射后发生眼球突出,运动受限为球后出血,应立即闭合眼睑,加压包扎。

(3)进针深度不可超过3.5cm,以免伤及神经组织。

(4)推药速度宜慢,注意观察病人全身反应,预防眼心反射。

(5)眼前部有化脓性感染的病人禁忌球后注射。

(七)球结膜下注射法

1.目的 治疗眼前段疾病及局部麻醉。

2.注意事项

(1)询问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做皮试。

(2)注射时针尖应背离角膜方向,切忌垂直进针。

(3)注射时不要用力过猛,尽量避开血管,避免损伤巩膜。

(4)注射刺激性较强或毒性较强的药物,如:氟尿嘧啶,注射完毕,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5)如注射散瞳类药物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并在注射后20min观察瞳孔是否散大。

(6)如多次注射,应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形成瘢痕影响药物吸收。

(7)为角膜溃疡病人注射时勿加压于眼球。

(八)剪眼睫毛法

1.目的 内眼手术前剪去术眼睫毛使术野清洁,预防术中睫毛掉入眼内。

2.注意事项

(1)剪睫毛时,嘱病人安静,头部固定不动。

(2)动作要轻柔,勿伤及角膜和睑缘皮肤。

(3)勿掉睫毛于结膜囊内。

(九)眼部加压包扎法

1.目的

(1)使包扎敷料固定,防止感染。

(2)局部加压,起到止血作用。

(3)对于术后浅前房者,局部加压包扎,促进前房形成。

(4)预防角膜溃疡穿孔。

(5)部分眼部手术以后,减少术眼活动,减轻局部反应。

2.注意事项

(1)包扎时不可过紧或过松,切勿压迫耳郭及鼻孔。

(2)固定点必须在前额部,避免病人仰卧或侧卧时引起头部不适或摩擦造成绷带松脱。

(十)结膜囊细菌培养法

1.目的 检查结膜囊内有无细菌,便于诊断和治疗。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

(十一)睑腺炎(麦粒肿)切开排脓法

1.目的 切开脓肿,排出脓液,使炎症消退。

2.注意事项

(1)睑腺炎未成熟时切忌切开排脓,以免导致炎症扩散。

(2)术中及换药切忌挤压排脓,否则易导致炎症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或海绵窦血栓形成及全身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六、眼科护理管理

(一)眼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医德修养。

(二)眼科门诊的管理

门诊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开诊前准备,备好诊室的各种物品,安排病人有序就诊,协助医师进行检查,做好健康指导等。

(三)暗室的管理

暗室是眼科的特殊检查环境,暗室内地面应不反光、不打滑,墙壁为深灰色或墨绿色,窗户应设置遮光窗帘,以保证室内黑暗状态。暗室内有许多精密检查仪器,应合理放置,以利于检查操作和病人安全。病人对暗室环境不适应,给予护理指导和帮助,以避免发生意外。

(四)眼科激光室的管理

激光室应有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要随意进出。工作室要关好门窗,安装特殊的玻璃或遮光窗帘,以防激光透出伤人,激光操作应在暗室内进行。使用激光治疗时,工作人员应戴专门针对所使用激光波长的有周边防护的防护眼罩,对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要穿上白色工作服,戴手套,不让激光直射皮肤并防止反射、散射光照射皮肤。

(五)眼科病房的管理

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和安全。

2.做好病人的入院、出院护理。

3.做好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4.关心体贴病人,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各种心理、生理需求。

5.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6.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工作。

7.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