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其病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大类。
(1)局部因素
①外伤:鼻骨骨折、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咳嗽或喷嚏等。
②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糜烂、溃疡及穿孔等。
③炎症: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鼻窦炎等。
④物理因素;气候干燥、高温或粉尘浓度过高等因素。
⑤肿瘤:良性肿瘤如鼻腔鼻窦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与鼻窦的恶性肿瘤及鼻咽癌等。
(2)全身因素:凡能引起动、静脉压升高、血管张力改变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均能导致鼻出血的发生,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某些急性传染病如出血热、伤寒、猩红热、传染性肝炎等可导致鼻出血的发生。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气压变化、化学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2.身体状况
(1)鼻出血部位:鼻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一般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的,两侧鼻腔可同时或交替出现鼻出血。小儿或青少年鼻出血多发生于鼻中隔的前下部的易出血区。
(2)估计出血量:一般健康人能适应较慢且少量的鼻出血,且可不出现任何症状。短时间内失血量达到500ml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口渴、乏力等症状。失血量达到500~1 000ml时,则出现血压下降、出汗、脉速而无力的症状。如收缩压低于80mmHg,可提示血容量已损失大约1/4。长期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3.社会心理状况 一般青少年和儿童对于少量鼻出血多不在意,初次鼻出血很少到医院检查,只有反复出血才可能引起本人及家属的重视。而中、老年人则较为重视,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病人及其家属会有恐惧心理,常能积极到医院就诊。
(二)护理诊断
1.疼痛 与某些外伤引起的鼻出血有关。
2.恐惧 与鼻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体液不足 与出血量较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贫血、失血性休克等。
5.知识缺乏 缺乏鼻出血的自我护理及防治知识。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嘱其将口中的血液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刺激胃,引起不适。对于失血过多,出现休克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出血侧,并协助医生抗休克治疗。
2.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对于出血量多者,应遵医嘱给予补液、输血,必要时可使用止血药及抗休克药,及时补充足量维生素等。
3.操作护理 鼻出血属于急症,在问清出血情况后,应协助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1)指压法:用于鼻腔前部少量出血。本人或家属或检查者用手指紧捏鼻翼两侧10~15min,同时冷敷前额,促使血管收缩,用口深呼吸,利于止血。
(2)收敛法:若指压法达不到止血目的,可用1%麻黄碱液或0.1%肾上腺素棉片塞入鼻腔(高血压者慎用),既可止血又便于查找出血点。
(3)烧灼法:用于反复少量出血且部位明确者。有化学药物烧灼、电烧灼及激光、微波或射频等方法。
(4)鼻腔纱条填塞(图5-1):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以上止血措施无效时或出血较剧、出血部位不明确、渗出面积较广可采用此法。鼻出血常用的填塞物有无菌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时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不留空隙,填塞的纱条应在48h内取出。如必须延长填塞时间,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填塞时间最长以不超过72h为宜。
图5-1 鼻腔填塞法
(5)后鼻孔填塞法:适用于后鼻孔出血或鼻腔纱条填塞无效的鼻出血。方法是先用纱布做成较后鼻孔略大的圆锥形纱球。用两根粗线系在纱球尖端,一根系在纱球底部,浸入凡士林中,消毒备用。注意无菌操作,填塞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如中耳炎)的发生。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72h。
(6)血管结扎法:适用于大出血或顽固性出血者,当采取上述止血方法均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时,要根据鼻出血的部位,结扎相应的血管。如鼻出血来自中鼻甲平面以下者,可结扎颈外动脉或上颌动脉。
(7)介入疗法:适用于某些顽固性且难治性鼻出血。可选择性栓塞与出血部位相关的血管。
4.健康指导 向病人介绍鼻出血的有关知识,教会病人简便止血方法(手指压迫、冷敷等);介绍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危害性,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必要性;对于儿童反复鼻出血的应及时寻找病因,给予治疗;对于中老年人涕中带血的,要高度警惕,预防鼻咽癌的误诊;纠正挖鼻的不良习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空气污染;止血后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必要时张口,以减少鼻腔压力,防止再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