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1.了解头部重要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上项线、乳突、下颌角、髁突、颧弓、眶上缘、眉弓、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
2.掌握颅的组成、分部及脑颅和面颅诸骨名称。了解颅顶面观、后面观、侧面观。
3.掌握颅底内面3个颅窝的重要结构。了解颅底外面观。
4.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5.了解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掌握眶上切迹、眶下孔的位置。
6.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7.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出生后变化。
8.了解额顶枕区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1.蝶骨和筛骨的位置和形态。
2.颅底内面颅前、中、后窝的重要结构及交通。
3.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授课方式及学时】
实习观察(4学时)。
【标本教具】
1.颅骨标本。整颅、颅底、颅盖、颅正中矢状切面、下颌骨、舌骨、新生儿颅。
2.瓶内、外标本。
(1)颞下颌关节标本。
(2)能显示海绵窦的硬脑膜标本。
(3)额顶枕区局解标本。
(4)颞区局解标本。
3.各相关内容挂图、模型。
4.“颅骨”录像片。
【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颅骨及其连接的观察
1.观察颅骨 整颅标本的眶腔内侧壁非常脆薄,严禁用手指伸入眶内捏拿此处。观察全颅时,应用手掌托住颅骨观察。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在鼻腔外侧壁的骨质十分薄而脆,注意勿损坏。
(1)脑颅骨:确认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和筛骨的位置和形态。要特别注意蝶骨和筛骨在颅内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2)面颅骨:以上颌骨为中心,确认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的位置和形态。重点观察下颌骨。
下颌骨:在下颌骨体上确认颏隆凸、颏孔、颏棘、二腹肌窝;在下颌支上确认冠突、髁突、下颌切迹、下颌头、下颌颈、下颌角、下颌孔。
(3)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确认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颅后面观:确认枕外隆凸、上项线和下项线。
颅底内面观:在颅底内面标本上观察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在颅前窝确认额嵴、盲孔、鸡冠、筛板及筛孔。
在颅中窝确认垂体窝、视神经管、前床突、后床突、颈动脉沟、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弓状隆起和鼓室盖。
垂体窝位于蝶鞍中央,其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窝和鞍背合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在硬脑膜标本上可观察蝶鞍的两侧有海绵窦,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窦的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
在颅后窝确认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和内耳门。
颅底外面观:通过两侧关节结节做一连线,将其分为前、后2区。在前区确认牙槽弓、骨腭、腭中缝、切牙孔、切牙管、腭大孔。在骨腭后方确认鼻后孔,翼突内、外侧板,在翼突外侧板根部后方寻找卵圆孔和棘孔。在后区确认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外口和髁管开口。在枕髁外侧寻找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茎乳孔、下颌窝、关节结节及破裂孔。注意颈动脉管外口通过颈动脉管与颈动脉管内口的关系。
颅侧面观:在颅侧面的中部找到外耳门,确认其后方的乳突及其前方的颧弓,颧弓上方为颞窝,下方为颞下窝,颞窝的上界为颞线;确认翼点、翼上颌裂和翼腭窝。
颅前面观:①眶。重点观察眶的四壁、眶底和眶尖的结构。在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找出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在眶下缘中份下方找出眶下孔。在眶尖处找出视神经管,并观察其交通关系。在眶上壁前外侧份找出泪腺窝。在内侧壁前下份找出泪囊窝,观察其经鼻泪管向下至鼻腔。在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后份找出眶下裂,在下壁中部找出眶下沟和眶下管,观察其与眶下孔的交通。在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找出眶上裂。②骨性鼻腔。取颅正中矢状切面颅骨标本或模型,观察骨性鼻腔外侧壁,确认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蝶筛隐窝和蝶腭孔。
取颅骨正中矢状断面标本和鼻旁窦模型,重点观察鼻旁窦(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各窦的位置和开口;借助探针观察鼻旁窦与鼻道的交通关系。
在保留了鼻中隔的颅矢状切面上观察犁骨和筛骨垂直板,理解鼻中隔的构成。
2.观察颅骨的连接 在整颅的顶面观察颅的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在骨架上观察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注意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结节的关系。在离体颞下颌关节标本上观察下颌关节的关节面表面覆盖的是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上方附着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周围,下方附着于下颌颈,囊外有从颧弓根部至下颌颈的外侧韧带予以加强。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2部分。
3.观察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出生后的变化 观察新生儿颅与成年人颅有何不同,确认前囟和后囟。
4.观察颅部的体表标志 在颅骨上观察并在活体上摸认下列结构:眉弓、眉间、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颧弓、翼点、乳突、枕外隆凸、上项线、下颌角。
5.观看“颅骨”录像片
(二)颅顶的观察
1.观察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 在额顶枕区局解标本上可见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3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而表现为“一层”,标本中不易层层分开,因此常将此3层合称“头皮”,但可从断面看到浅筋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也不易分辨,可提起头皮,在头皮与颅骨外膜之间可见白色疏松组织,此即第4层,第5层紧贴于颅骨外表面。
观察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此外,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2组。前组有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区。
观察帽状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
观察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此层又称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观察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可将头皮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骨膜与颅缝紧密愈着,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表2-1)。
表2-1 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
2.观察颞区软组织层次 在颞区局解标本上可见该区位于颅顶的两侧,介于颞上线与颧弓上缘之间。此区软组织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观察颞区的浅筋膜内所含脂肪组织较少。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2组。耳前组内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在耳后组内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
观察颞区的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前部肌纤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逐渐集中,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筋膜分为浅、深2层,浅层附着于颧弓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的内面。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
观察颞区的骨膜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自我检测】
在实习基础上,自我检测一下能否在标本上认识如下结构。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鼓室盖;内耳门;颈静脉孔枕骨大孔乙状窦沟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枕骨;翼点;茎乳孔;茎突颧弓;外耳门颈动脉管外口下颌头;乳突;下颌骨下颌孔;颏孔上颌骨前囟后囟;眶上孔;眶下孔;海绵窦;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蝶筛隐窝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颞;下颌关节枕额肌;帽状腱膜颞肌;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
【思考与创新】
1.脑颅和面颅各由哪些骨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
2.颅底内面观可见到哪些沟、管、孔和裂?各通行什么结构?
3.何谓翼点?有何临床意义?
4.请结合海绵窦的位置、毗邻和交通思考海绵窦病变可出现什么临床表现?
5.根据眶的毗邻和交通思考眼和周围器官病变的互相影响。
6.思考鼻旁窦炎症可有哪些临床表现?
7.请考虑为什么头皮疖肿疼痛剧烈、头皮外伤出血不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