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肾炎只有血尿多久恢复正常

慢性肾炎只有血尿多久恢复正常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变异较大,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应区别对待,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

(一)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仅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而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起病即属慢性。慢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炎症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特点,可有程度不同的肾功能减退,由于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不一致。多数病例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缓慢进展。

1.水肿 多为眼睑和(或)下肢轻至中度可凹性水肿。

2.血尿 呈肾小球源性血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肉眼血尿。

3.蛋白尿 24h尿蛋白定量常在1~3g/d。

4.高血压 部分患者血压可轻、中度增高。

5.肾功能损害 呈慢性进行性损害,进展快慢主要与病理类型相关。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Alport综合征 常于青少年起病,患者有眼、耳、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慢性肾炎血清补体C3一般无动态变化有助于与急性肾炎相鉴别,此外,疾病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长期持续性高血压,而后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肾小管功能损伤(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且伴有高血压心、脑并发症。

(五)治疗

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减轻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血尿及蛋白尿为目标。

1.限制饮食中蛋白及磷的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

2.积极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极为重要。治疗原则:

(1)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者,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

(2)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且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常用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洛汀新10~20mg/次,1/d,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50~100mg/次,1/d。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等。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变异较大,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应区别对待,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感染、劳累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均可能损伤肾,导致肾功能恶化,应予以避免。

(六)转诊指征

血压控制不理想,肾功能急剧恶化者应转诊。

(七)预防与保健

1.预防感染,避免劳累,禁用肾毒性药物。

2.通过自查或体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稳定。

3.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肾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