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应怎么处理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应怎么处理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快速异位激动,频率大于100/min的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后患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室速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是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宽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快速异位激动,频率大于100/min的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根据发作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型室速与非持续型室速;根据QRS-T波群特征可分为单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扭转型室速、多源性室速及双向性室速;根据发生机制分为折返性室速、自律性室速、触发活动性室速及并行心律性室速。

【心电图特征】

1.典型表现

(1)心动过速突然发作,心室率通常为100~250/min,节律可稍不齐。

(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3)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偶可出现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

(4)偶可出现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出现室性融合波(图10-7)。

图10-7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2.分类表现

(1)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除具有典型表现外,突出表现为同一导联QRS波群形态及时限完全一致,每次发作常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由3~10个室性QRS波群均成。偶发者多见,反复短阵发作者少见,持续发作者更少见。

(2)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指室速伴连续变化的QRS波群形态,节律不规则,频率>200/min,并持续10次心搏以上者,既包括QRS波群无方向变化的多形性室速,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见一系列增宽变形的QRS波群以每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而自行终止,极易复发或转为心室颤动(图10-8)。

图10-8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呈两种以上固定的图形,室性R-R间距不等,不同形态的室性QRS波群时限不同。

(5)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和室性心动过速两种节律并行存在。心室率为70~140/min,不同时间的室速频率可明显不同。相邻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是室速发作时最短R-R间期的整数倍。联律间期不等。经常可见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临床意义】

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后患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药物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室速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主要是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宽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相鉴别。后者主要见于: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②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③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综合征。鉴别中除应注意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发改变的特征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支持室速的诊断:①心动过速由室性期前收缩引发,发作中的QRS波形态与发作前后的室性期前收缩相同;②QRS波群时限>0.14s;③各胸导联中QRS波形相似,均呈QS形或R形;④心动过速伴有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及心室夺获;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发作;⑥联律间期固定,有完全代偿间歇;⑦心动过速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引起休克、心力衰竭等;⑧超声心动图确定有房室分离;⑨希氏束电图H与V的关系可帮助辨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