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起搏器引起的心动过速可以分为三类:
1.起搏器奔放 起搏器频率增快引起的心动过速(图20-6)。
2.起搏器诱发的心动过速 起搏器诱发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不需起搏维持。
3.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 由起搏器诱发又靠起搏器维持。
图20-6 起搏器奔放
DDD起搏器信号速率极快为起搏奔放
PMT是房室同步双腔起搏器患者发生的一种并发症。PMT的速率等于或低于起搏器上限频率。PMT的发生,并不是起搏器功能故障,而是起搏器正常工作时的一种并发症。
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1类PMT 即起搏器介入性折返性心动过速(PMRT),或环行运动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一种PMT。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患者具有室房传导功能,且室房传导时间>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同时起搏器具有心房感知和心室起搏的功能。当PMT发生时,希氏束-房室结或旁道、心房、心房电极构成逆传径路,而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和心室电极构成前向径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折返环路。PMT多由室性早搏诱发,逆传心房后被心房电极感知,触发心室起搏,心室起搏后又逆传心房,再次被心房电极感知而触发心室起搏,如此循环不止,形成PMT。
此种PMT的特征是:P-R间期等于程控的房室延迟间期;每个QRS波群之前均有起搏信号,心动过速的频率决定于房室前传和室房逆传时间之和,心动过速的频率等于或小于起搏器规定的上限频率,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
第2类PMT 患者原有快速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患者原有房室传导阻滞不能下传,但可以以起搏器为媒介而下传。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等于所程控的房室延迟时间,每个QRS波群前均有起搏信号。
第3类PMT 于所程控的心房逸搏周期小于起搏器上限频率间期时发生,由房性早搏诱发,以后由起搏器自动维持,直至调整起搏参数方可终止。
此种PMT的心电图特征是:房室顺序起搏,P与QRS波群前均有起搏信号,心动过速频率等于起搏器上限频率。
第4类PMT 此种PMT少见,其特征是心动过速的频率等于或低于起搏器上限频率,干扰因素去除后,心动过速即终止。
(肖 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