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健康人的心电图上出现肢体导联或心前导联ST段凹面向上的明显抬高。肢体导联ST段抬高超过0.1~0.15mV;胸前导联Vl~V3抬高超过0.2~0.3mV,V4~V6导联超过0.1~0.2mV;尤其是在T波电压较高的导联上ST段抬高更显著,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据文献报道,早期复极综合征常见于运动员,约有2%发生在健康人,青年人尤其黑人青年更为多见。
【发生机制】
(1)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如夜间睡眠或午休时,窦性心率减慢,ST段抬高更加明显;运动或体力应激时,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加快,ST段可有不同程度的回降,甚至ERS图形消失。
(2)由于心室全部除极结束之前,某些区域的心室肌提早复极,产生向下偏左的ST向量,导致ST段抬高。
【心电图特征】
(1)早期复极的ST段抬高多见于V3、V4导联,其次为Ⅰ、V2、V5导联,aVR导联一般无抬高。
(2)抬高的ST段均呈凹面向上。
(3)心前导联ST段抬高可单独出现。相反,凡肢体导联上有ST段抬高者,心前导联也必有抬高。
(4)抬高的ST段可持续多年。
(5)QRS综合波与ST段连接处可见明显的胚胎型正向波,此波有三种形态:①R波降支粗钝;②R波降支呈切迹;③胚胎r型。
(6)少数人可有假R波出现,类似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7)心前导联上有高R波和T波,常伴有逆钟向转位。
(8)T波可呈不稳定型、孤立型倒置。
(9)运动或心率加快可使早期复极的ST段上抬恢复正常,静脉滴注钾盐或口服普鲁本辛后可使T波倒置变为直立(图22-1)。
图22-1 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