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怎么治疗

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怎么治疗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二尖瓣型P波 为左心房显著扩大的表现。2.右心室肥厚 出现于二尖瓣狭窄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以后,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多在+120°左右,但不像先心病引起右室肥厚所致的显著电轴右偏严重。4.心律失常 在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中,以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室性早搏多在心房颤动时出现,多数患者有多源或多形室性早搏,与心肌严重损害,电解质紊乱,洋地黄毒性作用等因素有关。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有25%~50%的风湿热患者留下永久性的瓣膜损害。在风湿热过程中,二尖瓣最易被侵犯(95%~98%),先为瓣膜的交界线和基底部发生水肿、炎症和赘生物,以后瓣膜粘连、纤维化导致瓣口狭窄。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狭窄的二尖瓣使舒张期左心室充盈受阻,左房压力增高,容积增大,产生左心房肥大。由于左房压力增高,继而使肺循环压力亦增高,加重了右室负荷,引起右室肥厚。

二尖瓣狭窄心电图如下:

1.二尖瓣型P波 为左心房显著扩大的表现。P波宽有切迹,P波时间≥0.11s。P波呈双峰型,双峰间距>0.04s。第2峰可大于第1峰,只有在左心房显著扩大时,才出现二尖瓣型P波。由于左心房扩大,使P波电轴的方向偏向左方,故二尖瓣型P波在Ⅰ、Ⅱ、aVL、aVF导联显示最为明显,V1导联P波常呈双向改变,负向部分增宽加深,Ptf-V1≤-0.02mm/s。当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右心房亦可因之肥厚扩大,P波电压常>0.2mV。

2.右心室肥厚 出现于二尖瓣狭窄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以后,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多在+120°左右,但不像先心病引起右室肥厚所致的显著电轴右偏严重。一般说来,肺动脉压力越高,右室肥厚所致的电轴右偏越明显。V1导联R波振幅增高,多呈RS、Rs型,但R波振幅不一定都≥1.0mV。V5、V6导联S波增深。少数患者伴发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ST-T改变 V1~V3导联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提示右室肥厚劳损。

4.心律失常 在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中,以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房性早搏,可为单源性或多源性。单源成对房性早搏往往是房性心动过速的先兆。30%~50%病例并发心房颤动,病情发展到晚期几乎都有心房颤动。初发的未经治疗的心房颤动,f波较为粗大,可超过0.3mV,心室率多在100/min。应用洋地黄治疗或慢性心房颤动的心室率较慢。室性早搏多在心房颤动时出现,多数患者有多源或多形室性早搏,与心肌严重损害,电解质紊乱,洋地黄毒性作用等因素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