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增长与人类健康水平
按照生物学法则,生物在自然情况下,是在食物、居所、灾病和群落竞争中求得“适者生存”的,如水中的鱼、林中的树、田间的秧苗,都有自然控制。环境对各种生物都有一定的负载容量,当种群增长达到一定数量,并达到环境负载容量的限度时或者环境中的食物和空间不能容纳时,该种群就受环境的“抗拒”,迫使该种群繁殖力减缓、密度降低。
人口的增长有生物学规律,遵循生态学的法则。人口的剧增会遭受到食物和空间的限制,受到环境抗拒的压力,因而产生人口问题。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口的激增加重环境对人的压力,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频繁而又往往会违反生态规律,加剧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这种人口激增的压力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迫使竞争双方的质量逐渐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人口激增的重要标志是成倍增长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总人口从5亿到10亿用了200年,从10亿到20亿用了100余年,从20亿增长到40亿不到70年。世界人口1987年7月11日达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达到60亿。中国的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到5亿,1989年4月14日达到11亿,1995年2月15日达到12亿,2005年1月6日达13亿,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口延迟4年达到13亿。
由于人口的激增,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引起生态失调,进而产生恶性循环。人口激增首先是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由于开发耕地,使原来不耕种的坡地和森林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学家估计,形成1cm厚土壤需要120年,但有的陡坡地一年就流失60cm厚土壤,这需要3 000~6 000年才可能形成。水土流失的同时引起的气候失调、环境质量降低、污染加重,则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最终成为社会问题。
二、城市化与人类健康
城市化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城市的生产和工作的高效率以及生活方式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使人整日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乏力、胸闷、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等“紧张病”。社会竞争的加剧、人口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受到的各种心理应激急剧增加,带来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使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产物;它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受自然变化和人为活动两种规律的双重制约的影响,成为独特的城市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景观由原来的自然原野变为高楼如林的“混凝土的森林”。城市作为生态系统,居民的活动、饮食、居住、交通运输都影响着环境。“热岛”效应、酸雨、光化学雾、工业废水、空气污染、垃圾堆积等问题都集中地出现在城市中,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一般慢性病在城市居民中发病率较高,长寿者大多不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居住。
三、健康问题的社会性
健康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同时又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也遵循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规律。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或社会经济地位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是生物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与社会系统失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在人与社会的平衡过程中,社会因素必然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与经济基础、精神文明与上层建筑、社会关系。生产水平、国民收入、国民营养属于物质文明与经济基础的范畴。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卫生服务、法律立法、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属于精神文明与上层建筑的范畴。公共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在3类因素中,社会制度和经济因素不但对人类生存条件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通过人口控制、法律法规、科学、教育、交通、家庭、卫生服务、生活方式、行为、风俗习惯、心理因素等影响人类健康。
(一)人均寿命是人类健康的标志
20世纪以来,医疗保健不断加强,营养条件逐渐提高,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延长,发展中国家由于同样的原因人均寿命也得以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增长。今后的老年人会比以往任何时期的老年人的健康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都更高,而且更富裕。他们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对为他们提供的公共服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性别与健康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寿命均明显延长,但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比男性长;不发达的南亚国家,男性的寿命超过女性,与妇女营养条件恶劣、缺少医疗保健等原因有关。
(二)物质文明与健康
贫穷是社会所提供的物质和服务的一种缺乏状态,也包括缺乏社会所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无论人生活在哪个国家、拥有什么形式的健康保险或者获得什么水平的卫生保健,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的健康状况最差。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和期望寿命。社会经济地位由收入水平、职业地位或声望和受教育水平决定。如果社会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社会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健康不公平性。
阶层是具有某些相同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或按经济地位而分成的若干层次。经济地位是划分阶层的主要指标,阶层具有其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价值观念、生活条件等特征。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不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也不同,必然导致其健康水平的差异。
(三)文化教育与健康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人们在选择衣、食、住、行方面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们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为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它对健康影响的广泛性及持久性。文学艺术、教育、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不是仅仅限于个人,而是整个人群,其广泛程度远远大于生物和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文化作为精神物质影响人的思想意识、观念,这种影响及作用一旦发生,并非短期内能消失。因此,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常持续于人生命的整个过程,甚至几代人或更长时间。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学习)教育等。教育的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即对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成功的教育是使人能承诺一定的社会角色,并有能力执行角色功能。失败的教育将导致人的角色承诺障碍及角色功能障碍。
由于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生产技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已经完成了初始社会化的成年人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新的生产、工作、生活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从一定程度上讲,受教育程度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观、价值观也存在着差异。虽然教育因素对健康作用的机制十分复杂,但可以肯定教育无疑可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一般认为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从健康的角度看,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们健康生活的能力及生活方式,诸如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求医行为等都与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与行为的选择往往是自主的,其构成的危害称为自创性危害。社会环境的改变或社会大事件的影响可以导致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如吸烟、酗酒、进食过多的热量、缺乏运动、生活缺乏规律等已经成为慢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而且吸大麻者、吸海洛因者、嗜酒者比其他人更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生意外事故。不正常的性行为会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如单亲家庭、性病、家庭关系破坏、犯罪率上升等。因此,改变这些不正常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五)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交往和联系形成各种相互关系,这些交往和联系常受到各自心理特征的影响,并伴随产生一定心理体验和心理反应,如满意或不满意。人们这种在相互交往和联系中形成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身体健康;相反,人际关系紧张,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情绪紧张,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反应,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健康受损和疾病的产生。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具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生理发育阶段符合发展的心理特征等。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心理的变化会引起生理的一系列变化,当心理状态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正常的生理变化就会演变成病理变化,产生身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被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六)婚姻、家庭与健康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起点,夫妻关系是一切家庭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夫妻关系一旦失调,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对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子女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阻碍子女身心发育,形成人格障碍。许多疾病是渐进性的,是在不良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充满矛盾的家庭生活中逐渐滋生起来的,如果家庭关系融洽,有些疾病的遗传因素将会得到抑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一出生首先接触的社会关系是家庭,以后在学校、单位、社会上遇到的事件大部分也最终在家里解决。家庭的状况对人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都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身心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的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生产和消费功能、赡养功能,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会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快乐的,一旦家庭出现问题、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家庭功能失调,将会损害家庭成员的健康,引起各种疾病。
(七)风俗习惯与健康
风俗是指历代相传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习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风俗习惯是历代相传的规范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卫生等各个方面。不良的风俗习惯导致不良的行为,直接危害人群的健康。如缅甸巴洞地区女子以长颈为美,结果造成一些人颈部肌肉萎缩、声带变形、颈骨和胸骨下压,影响呼吸功能。当然风俗习惯对健康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中国民间用硬币“刮痧”以解风寒、橘皮化积食等;西方人的分餐进食方式比围坐一桌共享菜肴卫生。对于这些有益的习惯要加以弘扬。
(八)宗教信仰与健康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旨意为核心的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现代社会的三大世界性宗教,各国还有自己的民族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等。
宗教的传播与发展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入我国,教会诊所和医院奠定了我国现代医学的基础,使中国人民逐步了解和接受了西方医学,促进了现代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自东汉以来,佛教文化提倡“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医德和能使人解脱世俗的苦恼、治愈精神的创伤的心理治疗两个方面推动医学的发展。
宗教信仰常使人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一归宿,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幸时宗教能给人以精神寄托,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得以缓解。美国学者研究宗教信仰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时发现,新基督教的患者能够比较从容地接受现实,从而减轻癌症带来的精神压力,但是有些患者由于过分信任神的旨意,而影响了治疗。
宗教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教规、教令和教徒的信仰来实现的。教规是教徒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导向,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教徒对教规的执行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许多教规对人们的健康是有益的,例如佛教的戒杀、戒淫、戒酒的戒条,利于修身养性;犹太人的宗教割礼仪式使阴茎癌的发生率极低。
但是教徒的盲目信仰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印度的恒河在印度教徒心目中是条“圣河”,生前饮其水、死后用其水洗身会祛除一切罪孽,因此教徒常千里迢迢聚集于恒河饮水,把死人送到恒河洗浴,然后将尸体就地火化或扔于水中任其漂流,使得恒河水终年污染严重而引发传染病流行。
邪教经常披着宗教的外衣,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极大。
(何红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