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健康的控制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生物进化史中哺乳类以上动物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大脑皮质,在功能上这部分脑的结构成为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使人体对经常变化的环境做出迅速而完善的反应的最高、最重要的调节部位。
(一)神经调节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能保持内环境的平衡、能够适应内外环境之间的变化、保证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是因为人体具有完整的调节系统。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以神经调节最为重要。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进行的调节,是通过反射的方式来实现的。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一般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经体液循环到某个部位,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调节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生理功能。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器官、组织、细胞在内、外环境变化时,自身产生的适应反应,是一种局部调节,如肾血流量在血压为80~180mmHg(1mmHg=0.133kPa)变动时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随血压变化而波动。
(二)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双向的相互调节作用。大脑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对免疫器官的直接神经支配来调节外周免疫功能;外周免疫活动的信息同样可由神经和体液的途径传入脑,如免疫细胞通过激活传入迷走神经或分泌细胞因子来影响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质、基底前脑、中脑和脑干中的许多结构都与免疫有关,尤其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作为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中心,组成心理神经免疫调节的重要解剖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很复杂。首先脑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功能,其中交感神经起重要作用。如去交感神经支配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活动以及细胞因子生成等过程增强等广泛的免疫器官特异性效应。此外,P物质等肽能神经末梢也参与调节脾脏中的抗体反应。脑还可通过迷走神经调节胸腺淋巴细胞生成和向外周淋巴器官移动等活动。脑调节免疫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机制是神经内分泌途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脑调控免疫系统的主要传出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常机体内存在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紧张性控制,免疫活动同样影响神经和内分泌活动。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都可以合成并释放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这些信号分子成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对话的共同生物语言。
二、个体健康与患病
(一)患病行为及患者角色
患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是当一个人感到生病时,为了达到确认疾病的存在和寻求减轻疾病痛苦的目的,而主动采取的行动。患病行为是个体以各种方式,对身体征兆做出反应,对体内状况进行监测,确定和解释躯体症状,寻求疾病的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和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保健资源。有些人因为特定的躯体症状,如疼痛、高热、恶心等,去找医生治疗;也有另外一些人虽然有同样的症状,但采用自我治疗方法或不再考虑症状,认为这些症状无须大惊小怪。
患病过程不仅仅是躯体上的疾病状态的感受,而且应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角色,因为患病包含着制度化期望的行为,这种行为被与这些期望相应的社会规范所强化。与患者有关的主要期望之一是患者不能自己解决病痛,因此他们有必要寻求医学咨询,与医学专家合作。患病不是人们所希望的状态,患者希望得到康复。患者角色概念可以描述为以下4个基本方面。
1.患者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 个体患病是他(她)免除正常的角色活动和社会责任的理由。不过,免除活动与病种和严重程度相关。疾病越严重,被免除的活动和责任越多。免除责任需要医生认可,因为医生在判断什么是病态方面具有权威性。
2.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状态没有责任 个体患病状态通常被认为不是患者自己所能控制的。要改变生病的状态使疾病得到康复,除了个人强烈的康复愿望或动机外,必须施加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3.患者应该具有尝试祛病的愿望 患者角色的前2个方面是第3个方面的前提条件,第3个方面就是患者认识到患病不是人们所期望发生的。免除正常责任对于重新获得健康的期望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此患者有康复的义务。
4.患者应该寻求技术上适当的帮助和与医生合作 康复的义务包括患者进一步寻求技术上适当帮助的义务,这种帮助往往由医生提供。在尝试康复的过程中,患者应当与医生合作。
(二)患病和失能
患病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急性患病,典型的是突然发作或剧烈的疼痛、不适或发炎,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几天后症状就可以消失,通过医疗措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急性病往往具有传染性,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如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和水痘等。另一种是慢性病,往往发病缓慢、持续时间长,基本上难以痊愈。慢性病通常没有传染性,当然也有例外,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慢性病是在个体内发展的,并非由于直接接触其他人而传染,一般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有关。诸如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可以威胁生命并最终导致死亡,也有一些慢性病,如关节炎,有不适,但是不威胁生命。
无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一旦染上就会给个人的能力感觉带来不利影响。当患病使人们的正常活动能力和管理个人生活的能力丧失时,人们会体验到疾病的突发、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性,损害人的自我概念。由于重患者不再有正常的生活感受或躯体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发挥,因此常感受某种程度的疏离或心理与躯体的分离。患者常躲避其他人,因为他们自我感觉不好,不能追求正常的社会关系。
慢性病患者,特别是有躯体残疾者面临更多的问题,如活动范围变小、身体形象变坏和受到社会歧视。有躯体残疾的患者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医学方面的,还要在社会、态度和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整,而且一个微小的调整就可能是很大的挑战。有学者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常体验到从前的自我形象恶化,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新的自我形象,患病的结果是他们把自己孤立起来,与社会相隔离,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是别人的负担。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削弱了慢性病患者自我价值的感觉,除非他们找到满意的替代方式。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生活目标不仅是能活下去或控制住病情,而是要尽可能地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如果疾病将伴随终身,那么就要用毕生的时间来控制疾病、稳定病情、解决残疾障碍问题。
三、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机会中可供挑选的方案所选择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些集合模式。一个人的生活机会由社会经济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及其他影响选择生活方式的因素决定。根据这些因素所选择的各种行为将对人们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但无论如何会形成各种健康行为的一些总体模式,而生活方式就是由各种健康行为组成的。
虽然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找医学专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及预防保健活动,但是大多数活动发生在卫生保健提供体系之外。这些活动包含了根据个体的认识程度所采取的各种行为的选择和实践过程。这些行为范围很广,从刷牙、系汽车安全带,到去保健温泉浴放松。对多数人来说,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如何选择膳食,采取什么样的锻炼和娱乐形式,怎样保持个人卫生,如何应对意外风险,如何对付紧张、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问题以及是否进行身体检查等。
(一)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时,就是这个人在尝试按照自己的动机、努力和能力水平产生良好的健康状态。这些活动的目标最终可以看成是一种消费。人们保持或增进健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延长寿命、保持工作能力、永葆性感魅力或者享有更强健的体魄。
不同社会阶层对健康的理解也不一样,在上层和中产阶层中,健康被认为是增强活力、享受生命的物质,是有教养的体现,而较低社会阶层则认为健康是继续工作的能力。较低社会阶层认为健康是达到目的(工作)的手段,而上层则认为健康本身就是目的(活力和享受)。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人社会阶层地位的最精确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定位不仅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是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基于人在消费什么,而不是生产什么。生活方式是以选择为基础的,但是这些选择取决于个体实现它们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又取决于这个人的社会经济环境。虽然特定的生活方式是特定的社会经济群体的特点,但是有些生活方式依然会超越社会阶层的界限,影响整个社会。
当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为了获得健康时,人们的活动目标最终就是一种消费性活动,也就是说,人们努力地获得健康来达到延长寿命、享受生活和继续工作等目的。而且,虽然健康生活方式似乎是上层及中层的最大特点,但它们具有超越社会阶层界限蔓延到全社会的潜力。人们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质量可能明显不同,但在发达社会中人们的参与水平却基本相当。一个现代化社会的明显标志是,无论属于哪个社会经济阶层,人们都会在环境和机会容许的条件下接受健康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地位固然非常重要,但不能认为它是决定生活方式的唯一因素。许多研究都证明,除了社会阶层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特别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很多研究的结果表明,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饮酒和吸烟等行为方式是一些社会群体的共同特点,不管其阶层地位如何。同时,性别间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男性比女性可能更多地参加肌肉锻炼和跑步活动,但是吸烟和超重的可能性也比女性大。有研究表明,男性对于酒精和烟草的消费持续高于女性,而女性较男性更加注意饮食。任何一项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不能过分地强调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也应该充分重视年龄和性别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动机
早在20世纪中期人们就已经熟知“健康生活方式”这个问题了。现在重要的事是让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传染病的大幅度下降,而与如吸烟、过度饮食、缺乏锻炼等一定的行为实践有关的慢性病有所增加。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19世纪早期,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强烈情感与健康有关。而有些研究更是认为,人们把良好的健康与国家的活力联系起来,把美与健康联系起来,把体育看成“强壮的基督精神”的基础,代表着逐渐形成的“团队精神”,是赢得生意场和战场胜利的必要条件;用健康状况来预测人是否具有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活力。有些群体和个人还认为,良好的健康是避免疾病、减少早逝的机会,能在工作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手段;但是现实中的健康目标常常没有被作为这些理想的价值来强调。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良好的健康是一种理想的终极状态,人们是基于道德、宗教信仰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原因去追求这个目标,或是人们为实现人生的成功而进行的所有的努力的一部分。
美国一些企业公司资助的对美满计划(wellness programs)的研究,揭示了另外一个相关主题。相关研究认为,大多数人参加健美活动,因为他们希望保持体型或仅是为了好看而减肥。这就是说,他们的健康目标仅限于参与那些健美活动,以获得良好的身体形象和体力水平,从而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的收获更多一些。个人通过锻炼、节食变得好看和感觉良好的期望远优先于身体健康。有学者认为,美满计划的工作环境“显示了一个更为普遍的文化趋势,将健康从一种个人拥有的状态转化成一种个人奋斗的成就”。
现代人希望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似乎主要是出于实践的,而非抽象的原因。他们认为健康的目的就是避免生病、活得长寿;感觉良好、外表漂亮。他们认为,健康是一种可获得(生产)的,因而可为某种实际目的而使用(消费)的产品。这正揭示了健康范畴的现代化特征,是对健康价值和个人努力获得健康具有更广泛和更深刻的认识。
(三)西方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
卫生工作者和大众传媒广泛地传播这样的信息:如果健康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增加期望寿命,并在人生中尽可能地保持健康,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某些行为,并接受另外一些行为。大量证据支持这些论述:缺乏锻炼、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紧张、吸烟、肥胖、酗酒和药物滥用等行为或接触化学毒物等都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早逝。不良生活方式如不加保护的性行为、性乱和通过静脉注射毒品,都会增加患艾滋病的危险;吸烟与肺癌相关;酗酒导致肝硬化;高脂饮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等。
有证据表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的一面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人们发现,体育锻炼可降低心脏病死亡的危险、降低胆固醇水平及降低血压等。曾有一项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县深入的历时10年的研究,调查了近7 000名成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明确了7种良好的健康行为:①夜间睡眠7~8h;②每天吃早饭;③少吃快餐;④控制体重;⑤锻炼身体;⑥限制饮酒;⑦不吸烟。该研究发现,具有6~7种上述健康行为的人比那些少于上述4种健康行为的人生活更健康、更长寿。
这些研究发现说明健康生活方式对许多人而言都是重要的。在发达社会中健康生活方式应该更普遍,因为人们对生活方式有更多的选择,也更有机会实现健康。而发展中国家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可供选择的健康生活方式较少。
1.美国和德国 一项较早的研究将美国伊利诺斯州和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两地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和职业群体之间的健康行为无显著性差异。虽然人们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质量可能不同,但至少表明人们在广泛接受着和实践着这些研究所探讨的健康生活方式。
有项研究检验了有政府提供综合卫生保健补助金的德国人与那些总体上缺乏政府保险的美国人之间,是否存在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上的显著性差异。德国完善的国家健康保险体系覆盖了总人口的93%(把最富有的人们排除在外,要求他们参加私人健康保险)。而在美国,总人口中仅有约20%(老年人和穷人)享有政府资助的医疗照顾和医疗救助。该研究希望明确:没有国家健康保险计划保障的美国人是否为了保持健康,要比享有国家健康保险的德国人更加努力地工作。资料显示,在参与健康生活方式方面,两国人群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两个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比起美国的保险体系,家长制作风很强的德国健康保险体系似乎并未破坏人群保持身体健康的积极性,而在美国,人们在获得健康保险和支付卫生保健费用方面更加具有自主性。
德国人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模式与美国人越来越相似。参加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的德国人大量增加,饮食更趋健康,人们更重视健康的工作环境。人们普遍接受慢跑这种锻炼方式,且越来越注意到吸烟的危害。此外,男性吸烟人数明显下降。除了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多为上层和中产阶层外,社会阶层间几乎不存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差异。
2.英国和法国 对健康行为的一个大型调查表明,各阶层之间保持健康的活动方式有明显不同,上层及中产阶层比起工人阶级和较低的阶层具有更好的自我保健。英国社会各地位群体中均存在越来越广泛的健身运动。有证据表明,吸烟及脂肪摄入已显著减少,与之相应的是慢跑及其他业余锻炼活动增加了。健康生活方式虽然在英国社会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英国依然保留着比美国和德国更刻板的阶层划分。
在法国,以往的研究表明,除酒精消费处于世界第一位外,人们还是保持着相对积极的健康行为。近几年来,法国的烟酒消费均已下降,并且1993年起禁止香烟广告。而且,法国肥胖人口明显少于美国。另据报道,在法国,人们对个人卫生保健的投入在增加,参加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
基于现有研究,尚不能得出健康生活方式已在整个西方社会中完全传播开来的结论。人们参与健康生活方式最为广泛的国家是美国、德国和荷兰;在英国和法国,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有了传播的迹象;但在其他西方国家,我们对一般人群中健康行为传播程度所知甚少或完全不知。显然,为了了解国家间、地区间及全球的健康生活方式模式的特征,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关注健康生活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上层和中产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更普遍地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但在美国和德国的研究表明,健康生活的参与者中也包括许多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
四、预防保健与自我保健
(一)预防保健
个人健康行为的一个重要层面包括健康人与医生以及其他预防保健人员之间的接触。预防保健的内容包括常规体检、预防接种、产前保健、牙检查、心脏疾病及肿瘤筛查以及其他保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服务、在当疾病发生时将其影响降为最低的服务。
1.预防保健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 美国1979年出版的《Healthy people》一书指出,“一个国家要想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集中医疗和社会资源投入在疾病的预防上”,这是美国卫生事业改革中的教训。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大力发展医疗机构,忽视预防保健工作,结果疾病越治越多,卫生服务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国家肩负着难以承受的重担。采取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卫生策略后,这种状态得到了彻底地改善,国民的健康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我国从新中国诞生时,“预防为主”就是一贯的卫生工作方针。60年来,在各级领导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配合下,各级各类预防保健组织根据疾病发生和传播的规律,采取有力的措施,大搞群众运动,有效地消灭和控制了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如天花、鼠疫、霍乱、血吸虫等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和劳动环境等,为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国人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预防保健工作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预防保健与穷人 穷人的预防保健服务利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很明显,低收入的妇女得到很少的产前保健,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更可能从未进行过常规体检,其他服务利用如牙齿保健、胸部检查和儿童预防接种等措施在穷人中也较少普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低收入人群没有常规的医疗保健资源、卫生设施可能不很便利以及医疗保险未覆盖的部分必须自己出钱,这种障碍使自我感觉尚好的人不愿意去看医生。
在不发达国家中,穷人很少或根本没有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例如,在非洲的几内亚,由于很少得到医疗和药品服务,加上缺乏相应的药品使用意识和知识,农村的年轻母亲获得防疟药品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其他人群。在尼日利亚,与几内亚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不管当地人需要什么类型的保健,他们在农村几乎找不到医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预防保健鲜为人知。因此,可以认为利用预防保健服务是发达社会的中、上层人们的行为模式特征。所以,在我们解释当今世界富人与穷人健康和期望寿命显著不同的原因时,下层社会的贫穷和缺乏预防保健有关的生活条件是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
(二)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疾病症状最常见的反应。自我保健包括采取预防措施(如服用维生素制品)、对症状进行自我治疗(如采取家庭治疗或购买药店的药品)、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如自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自我保健过程中也可以接受卫生保健提供者的咨询,并接受他们的服务。
自我保健作为一种有关个人健康的行为方式,既包括健康行为,也包括患病行为。一般来说,自我保健是外行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预防、发现和治疗。自我保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自发的、自我管理的保健形式。
在现代化社会中,有一些因素促成了外行人把兴趣转移到自我保健方面。这些因素可归纳为:①疾病模式从急性状态转向慢性状态,伴随而来的需要是医疗干预从侧重治疗转向侧重保健;②不断增长的公众对非人性化的医疗保健不满意;③认识到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局限性;④出现越来越多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⑤更多地关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⑥希望履行在健康相关问题上的个人责任。因此,自我保健变得越来越重要,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当然,自我保健不是完全独立于医学职业的行为,人们实施自我保健的方式,与医学的规范、价值观和观察方法是一样的,常常是在医学知识指导下的行动。当外行人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实践能力和经验时或者感到由医生处理更舒适时,就会去看医生。
五、器官系统的维护及补偿
(一)器官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维护及补偿方式
人和高等动物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以上系统及其系统器官构成了人体和动物体,并且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整个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以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当出现某个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障碍时,机体在功能加强的基础上伴发形态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代偿,主要表现为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肥大)或数量增多或者两者同时发生。但也可能由于先天缺失、发育异常或获得性缺损等原因,出现某些器官缺如或结构异常,这可能会需要其他外部的干预进行代偿。比如,因为车祸丧失双下肢的患者,需要以补偿的方式安装义肢以维持其运动器官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获得其相应的功能。
(二)器官系统的功能维护及补偿方式
1.躯体功能维护及补偿 当由于各种伤病而导致器官系统功能丧失时,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产生各种代偿功能,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弥补丧失的器官系统和功能。比如,人体的运动代偿包括:一是需训练才能形成的代偿功能,如肌肉、神经移植术后,由于改变了原先的功能状态,需要加以训练,才能产生需要的功能;二是需要刻苦训练才能形成的代偿功能,如肢体残缺或偏瘫、截瘫后,必须通过系统训练,降低突触传导的阻力,才有可能在病灶周围网状神经突触联系中形成新的传导通路或者用健侧肢体代替患侧肢体的功能,如用下肢代替丧失的上肢功能等。这些功能只有通过不断强化,才能使条件反射建立得更加牢固,其代偿也日臻完善。对这类代偿功能的产生,不经过刻苦训练或有指导的训练,不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形成代偿功能的机制主要是来源于中枢神经,特别是大脑皮质功能的可塑性。
2.心理功能维护及补偿 当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遇到重大挫折时,可能情绪会很激动,很悲哀,这种激动和悲哀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可能不需要特殊的心理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缓解;也有可能引起进一步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而需要特殊的治疗和护理。常见的心理代偿方法有引导、宽慰、物质和精神4个方面。比如,有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正确理解和对治疗丧失信心,极易产生精神抑郁、悲观失望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常可进一步削弱人体的功能。患者参加运动,积极主动地锻炼,可以扭转上述的
消极影响,这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心理代偿方式。
(高 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