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病因学的认识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自然观,它把致病的因素归为三条,即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如六淫之邪、疫疠等;内因如七情、饮食、劳倦、瘀血、痰饮等;不内外因如跌仆、金刃、虫害所伤等。
(一)六淫之邪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人体处于健康的生理状态时,与自然界的六气相适应,并从中汲取清轻之气。当气候异常的剧烈变化或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则可以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时的六气作为致病的邪气,称为六淫。六淫邪气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它们即可以单独为病,又可以相杂侵犯人体,尚可在人体内相互转化。
1.风邪 中医之风,有内风、外风之分,自然界的风气为病,称为外风;脏腑功能失调之风,为内风;如热极生风,血虚生风,肝阳化风等。
风邪为春季主气,一年四季均可见到,其发病特点是:风为百病之长,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善行数变,风性主动。
2.寒邪 寒邪为冬季主气,亦有内寒、外寒之分。外寒即指六淫之气,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而生,其发病特点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3.暑 暑为夏之主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纯系外邪,而无内生。其特点是: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液,暑多挟湿。
4.湿 湿为长夏主气,即夏秋之交,多雨之气,湿热相蒸。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内湿则由脾之运化水湿之功能失调,津液不得敷布,聚而为患。湿邪致病特点是: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5.燥 燥为秋之主气,多因秋之敛肃,失于濡润而引起,虽有内燥、外燥之分,以外燥为多,其特点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6.火(热) 火有实火、虚火之分,阳气过剩则为实火,阴津不足,阳气偏盛,则为虚火内生。火也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又称热邪,与温同性,常并称温热之邪,内火则由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热邪致病特点是:火为阳邪,其性炎上,耗伤阴津,热极生风,迫血妄行。
(二)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它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但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恼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忧思日久则伤脾,悲则伤肺,惊恐伤肾。
常见的情志病证有:①心神不宁: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哭笑无常,精神恍惚;②肝郁气滞:可见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两肋胀满,咽中梗阻;③忧思气结:可见忧郁不乐,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不调。
(三)饮食
中医学认为饮食失宜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食失宜包括三个方面:①饮食不节:即没有节制的饮食,饥饱失常;②饮食不洁:进食不洁饮食,或相杂诸虫,或相杂疫浊,伤及脾胃,引起痢疾,泄泻,霍乱之症;③饮食偏嗜:可以造成人体营养物质的过盛或缺乏,导致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四)劳逸
《素问·举痛论》述:“劳则气耗”,中医学认为过度的劳累,首先伤及正气,劳累过度可耗伤中气,引起气短乏力,四肢困倦,语音低微,精神疲惫之证。劳心过度,除伤及心气之外,尚可暗耗阴血,致使气阴两虚,心神失于摄养。房劳太过,则可伤及肾气,耗伤肾精,可引起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诸症。过度安逸,可使脾胃呆滞,气血不畅,正气亏虚,引发多种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