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健康和疾病往往是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出现的。然而,近些年来医学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第三种状态(在不同地域又被称为亚健康状态、灰色区域),认为其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潜病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概念的出现,将那些肌体无明确疾病,却出现活动能力降低,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代谢功能低下的“无名病症”全部囊括于其中。“第三种状态”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什么绝对的隔障,也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它们就像是一条线上不同处的坐标点,中间是一个不断转变、演化的过程。我们不妨把第三种状态当作一个健康与否的警戒信号,它提示人们应该重视其发生过程,并及早着手改善自己不良的心身状态。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程度的不同,从轻到重大致又分为一般的心理问题、神经症、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几大类。通常以心理咨询方式能够解决的一般心理问题是人生时常遇到的、与个人发展有关的心理方面的困惑,比如:求职择业、性格发展、社会适应、感情婚恋、人际纠葛、家庭关系等。虽然人们也会为这些问题思虑或感到苦恼,但因其持续时间短、程度较轻,易于解决;并且多数人不伴有躯体症状,无需药物治疗,故这种暂时性的心态不佳状态不属于疾病的范围。
还有一部分人患有较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心身疾病。说这两类疾病“较轻”,是因为这些病人虽然有着程度不同的心身不适感(症状),但其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功能)基本完好,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保持尚可,可以居家过日子和上班工作,因而从表面看与正常人区别不大。说到这里,需要简介一下心身医学这个医学的分支。心身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因或重要诱因发生的躯体性疾病。心身医学的特点在于:除了强调心理和生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外,还特别注重这些因素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殊条件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它所针对的不是某一器官系统的疾病(生理学部分),而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罹患性、起因、预后和如何康复。这一学科的兴起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使医学从对症治病转向注重病人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注和理解。
在心理不健康的疾病谱中,对人的精神活动具有摧毁性打击的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生理、心理、社会),使人的精神活动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一种精神混乱状态。它既可以表现为一个人自身精神活动诸方面之间的不协调,也可以表现为其与外部现实环境之间不能正常地接触和呼应,因而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心身疾病、神经症的诊治过程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而精神疾病则需要经历一个及时、系统、充分的药物治疗过程,使病人的精神症状得以控制,恢复正常的、理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活动。
谈到各种精神(心理)疾病,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应该怎样避免某些不良因素,来维护我们的心身健康?在人生所经历过的不良刺激中,有些因素造成的伤害是一过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也有的事件将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记忆,伤害是永久性的。一般来说,能够造成人们精神创伤的事件是那些剧烈的、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感情受到强烈的震撼,并由此引发巨大的痛苦。刺激程度越强,来得越急剧,甚至完全超过当事人的应付与承受能力,对心身损害的可能性就会相对更大些。
人们可能很关心当一个人受到刺激之后,会不会出现心理(精神)疾病呢?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不便用肯定或否定来简单回答的。与疾病相关的首先是事件的强度(恶性程度)、心理上是否有所准备,其次是与不良刺激的持续时间有关。尽管有些刺激不很强烈,但持续存在,使人长久地处于恶劣的心境中不能解脱,后果也将是严重的。再次是个体受刺激时的心身状态如何,年轻、强壮、性格开朗、情绪稳定、遇事灵活的人,比较能够承受得住各种挫折。反之,当一个人年老力衰、处于心身疲惫状态时,不良因素就容易成为某一疾病的诱因。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个体对付不良生活事件的能力和经验如何,以及在当事人最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得到亲友的关怀和帮助,此时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
社会生存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不良的外部因素只是导致疾病的诱发因素,决定的因素是当事者个人的内部条件:身体素质、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应对能力等等方面。当自我状态大大地强于不良因素时,人们就有可能较顺利地渡过危机,战胜挫折,心身方面不至于发生重大的改变;反之,当自身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疾病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出现第三种状态、心身疾病乃至遭受到程度更为严重的损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